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如何有效实施朗读教学

2022-05-23蒙梅花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6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低年级语文

蒙梅花

摘要:在国内教育行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下,倡导素质教育政策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并且实现教育行业的创新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增加对朗读教学方法的利用,能够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得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科教师要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会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文本材料的意思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对文章深入的理解,还能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陶冶情操。

一、重视朗读教学,给予更多朗读机会

教师要想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就要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明确朗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朗读机会,积极利用好课上和课下时间,帮助学生养成有效朗读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在晨读的时候,给学生布置朗读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抽取一点时间进行朗读练习。同时,在课上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朗读展示平台,丰富朗读学习形式,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对朗读的兴趣。再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中,教师结合学生们的心理采用了竞争式的朗读教学。通过角色划分和大众评分的方式选出最佳朗读小能手,并给予小红花奖励,在朗读比赛中,教师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确保学生的朗读效果和朗读质量。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定期举行朗读比赛,为表现出众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从而提高学生对朗读的重视,充分给予学生朗读锻炼机会,以强化学生朗读能力,增强朗读自信心。又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每三个人为一个小组,要求学生在组内做好分工,由一人读旁白,其余两人一个扮演小公鸡,一个扮演小鸭子。组织三轮到四轮两组朗读比赛,其余组同学可在每轮中进行投票,选出配合最为默契小组与朗读情感丰富小组,两个奖项。这样学生们都有机会在课堂中获得朗读机会,同时,教师又能够了解部分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与应用,从而对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只是一味地指导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在朗读之前,教师并未对课本中所表达的情感、主旨大意以及生字生词等进行剖析和指导,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尚处于发展的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表达的具体含义未能准确地理解。因此,这种朗读指导方式较为机械化,朗读也并不会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导致朗读仅仅只是一个表面形式而已。

二、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朗读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都有著较大的差异,语言表达方面也不同。学生在日常朗读中会呈现差异性,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通常都是选择成绩优异的学生对其进行表达锻炼,回答课堂上的问题,成绩一般的学生很难有发言的机会,大部分都得不到教师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朗读水平就会出现差异,性格内向不爱表达的学生还会对其产生抵触情绪,语文成绩也会随之下降。想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就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平等对待,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朗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对不同内容的文本进行朗读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讲台上与大家分享自己最喜爱的内容,方便教师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朗读训练。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帮助学生解决朗读中遇到的难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提高语言表现力。

三、分角色朗读

低年级的学生思想跳跃,且对很多事物都有新鲜感和好奇心,所以教师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学生通过角色划分很容易就将自己与文中的角色融合在一起,想象自己就是这个身份,正在经历文中的故事。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力。例如,在小学部编版《小马过河》的学习中,文中的角色一共有四个,分别为小马、松鼠、马妈妈、以及老牛。教师采用分角色的方式,先让学生选择角色,然后拿出准备好的道具头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挑选头饰,进入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小马在遇到过河时不同朋友给出的建议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把握更加准确,同时也会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并理解老牛与松鼠的建议,进而促使学生顿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为此,分角色朗读教学的教学成效较为明显,而且学生的兴趣也较高。

四、选好朗读训练的素材资源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的时候,在结合课本、高效利用教材的同时,更要发掘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同时,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将朗读训练有效嵌入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形成课外朗读与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量,不宜过多、过长,其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同时能够被学生理解。阅读材料还要起到帮助学生积累一定词汇、句式等基础语文知识的作用,当然,通过朗读,还要让学生能够明白一些道理,发挥德育的作用。在实际的朗读训练中,一些短的寓言故事、散文、诗歌、成语典故其实都是值得考虑的。

五、重视朗读评价

评价环节是朗读活动所需重点注意的反馈环节,教师需要在学生朗读过程中重点注意学生的读音、语调、情感投入、课文理解等方面的表达,并分别列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在学生朗读结束后,明确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要鼓励学生正视这一过程,不要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对学生的优势给予适当夸奖,增强学生自信。

结束语

朗读学习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学情制定朗读教学模式,并在多种模式与一体的应用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析小学语文的有效朗读教学活动开展[J].学周刊,2020(35).

[2]朱笑真.浅谈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2021(07).

[3]姚振华.课文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27).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小学低年级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