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有效措施
2022-05-23胡娜
胡娜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教育;良好习惯;心理疏导;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3-
幼儿园常规教育也可以被视为是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教育,幼儿阶段作为人类成长的起步阶段,其基础性是极其明显的,教师们在早期帮助幼儿建立起的良好三观以及健康的习惯对其未来成长是有着极大的影响的。除此之外,每一位幼儿都是有着极大的进步空间,但同时由于他们自身思想未成熟的原因,他们是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的,所以教师们就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最终充分致力于幼儿们的健康和个性成长。
一、以身作则,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幼儿的模仿心理是较为严重的,也因此就需要着教师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以身作则,从而为培养幼儿们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铺垫好前提条件。对此,幼儿期也是人类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幼儿园教师也就要能够从方方面面去帮助幼儿去养成一些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习惯和能力,并且也多加注重培养幼儿们良好的性格以及情操等等。在此基础上,由于幼儿年龄的原因,教师仅靠口头说教是很难帮助幼儿理解这些行为的具体含义的,所以教师们就要通过身体力行去带动幼儿践行一些良好行为,最终有效提升幼儿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幼儿的午休期间,教师应该自觉的保持安静,以身作则为幼儿们做一个正确的示范,如果在此过程中有部分幼儿吵闹影响其他幼儿休息的,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一个正确的教导,如告诉幼儿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这样会影响别人的休息。另外,当幼儿在吃饭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幼儿做出一个正确的示范,引导幼儿慢慢的咀嚼、在吃饭的过程中不说话、不打闹、不挑食等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个人习惯。
二、加强沟通,加强幼儿心理疏导
幼儿对外来情感的敏感度是极高的,并且幼儿们往往有不想表达的情绪时也是较为明显的,而此时就需要教师们及时加强沟通,加强对幼儿的心理疏导,从而合理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幼儿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他们更渴望得到大人们的认可和关注,也更希望得到周边同龄人的友情等等,然而在缺乏这些感情的时候,幼儿也就会逐渐形成较为内向、孤僻的性格。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们就要在日常多加关注自己班级的幼儿,去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状态,去主动和幼儿们分享一些趣味的事,去引导幼儿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等等,从而有效促进幼儿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例如,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因素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如在教室中贴一些笑脸、花朵、太阳等图片,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欢快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可以注重在固定的时间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如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你在这段时间有哪些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呢?”引导幼儿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而教师再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从而使幼儿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三、因材施教,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幼儿为经过长期的系统化教学,也因此其可开发的天赋也是极多的,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们要善于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们的个性化发展。如此一来,教师也就要逐渐舍弃“一刀切”“满堂灌”等较为低效的教学模式,转而引导幼儿去通过他们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而把握知识的核心本质,进而幼兒们的学习印象也必将更加深刻。与此同时,幼儿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会有着更强烈的探究兴趣,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一旁指导幼儿即可,任由幼儿们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探究,从而对培养幼儿更开散的学习思维也是有着极强的帮助作用的。
例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时,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注重对幼儿进行“教导”,使其首先了解和掌握有关个人卫生的知识,而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其去自主的意识到某一件事情的对与错,并且可以引导幼儿去主动的处理个人的卫生,从而有效的锻炼幼儿的独立性。另外,教师可以去全面的了解不同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而在举办活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有效的加强幼儿的探究能力,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师要能够不断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要进一步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去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得幼儿更加有兴趣探究课本上和生活中的知识,而不是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会学习知识,最终有效培养幼儿们的自主学习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和性格的培养,使得幼儿具备更受欢迎的品质,进而更好地满足幼儿日后的长期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泳舟.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1):19.
[2]周梦莹, 赵艳红.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问题行为及策略[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