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2-05-23陈静静
陈静静
关键词:互动教学;教学优势;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3-
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的渠道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导学互动沟通模式来进行数学学科素养的综合提升。教师可以依照数学教学内容,敢于探索实践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被动传授式学习模式更改为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自身的思考中去不断地拓展学习的纬度,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1.互动教学的教学优势
1.1突出学生的核心地位
由于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班级占据主导教学地位,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提高。所以互动教学从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原则入手,改变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状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抽象数学问题,进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传统教学中学生在班级是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教师所讲问题的答案没有质疑,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完全按照教师传授的方法或者思路进行解题。为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数学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在数学海洋中畅所欲言,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形成。
1.2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兴趣的提升可以为学生提供源源的不断的主动学习的动力。数学科目的学习需要多个角度的切入,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引导学生将感官感知和思考想象相结合,形成深度学习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师生互动教学,能够利用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交流中并在交流时提升各项能力。以往学生的学习模式是教师灌输知识的过程,学生之间不能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在应用互动教学模式后,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围绕知识进行互相讨论,会因新鲜感而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够积极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学习任务。
2.互动模式的教学策略
2.1合理构建师生合作课堂
师生合作课堂其实是近些年教育部门一直在提倡的教学模式,其主要优势在于,既可以让数学教师实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让老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也能通过有效的互动,给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提升教学成绩。教师需要针对合作课堂做出更为有效地教学设计。举例来说,在《平行与相交》教学时,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评价。合作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知识评测、自我评价、师生互评。首先,知识评测。教师首先出了几道相关习题。在学生做完之后,进行了抽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针对评测结果,教师对全班同学掌握知识情况进行了评价。其次,自我评价。学生根据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了自我剖析。在剖析的过程中,学生正视了数学这一学科,端正了数学学习态度,发展了一些数学学习方法。最后,师生互评。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老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教学指导。这种合作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不但能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2重视小组互动活动设计
小组互动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度,带动学生对数學知识主动钻研和思考的热情。传统单一片面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理解,造成许多学生无法提升计算能力。所以教师要在课堂内结合有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采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逐步讲解重难点内容。举例来说,在对《简易方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便可利用小组互动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计算过程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首先教师通过题目的设置,如未知数的求和方程“2x+2=10,那么4x+4等于多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学生通过计算得出20。此时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互动。教师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分析解答,然后对学生方程运算的过程进行一定的分享,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比如小明同学的计算方式是利用两个方程整体联动,通过4x+4=(2x+2)×2快速的得到答案20。也有的同学采用传统的计算方法,首先求得X=4,然后计算出4x+4=20。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对方程的掌握程度,协助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及小组互动学习效果进行了解,并对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及思维方式等进行充分了解,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计算思路,提升小组互动的学习效果,进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结束语
数学教材的综合复杂性非常强,学生理解和消化存在一定的难度,为加强教学效率,教师需加强互动教学方式设计,合理运用教学时间,升华师生关系,从而展现活力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瑜. 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学周刊,2021(13):25-26.
[2]刘佩艳. 互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1(2):86-87.
[3]吴斌. 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实践的探索[J]. 新课程,2021(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