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建设进程中文艺理论的引导作用
2022-05-23孙媛
孙媛
内容提要: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进程中,文艺理论至少从三个方面起到了积极且重要的引导作用:有效激发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观的当代活力,切实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新时代文艺及文化事业的思想指导地位;围绕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作出了深入阐发,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发展及文化建设导向;科学阐释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 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 人民 传统文化
进入新时代以后,党和国家将文化繁荣问题提升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文化建设由此走上了新的征程,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文学艺术作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随之呈现出了硕果累累的兴盛局面。在文学艺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新时代文艺理论起到了积极且重要的引导作用,具体而言,这种引导作用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观的具体内涵,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和文化事业中的指导思想地位;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确立了文艺批评的“人民性”标准;科学阐释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
意识形态属性是马克思主义对文艺本质的核心界定,新时代文艺理论在明确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又围绕着意识形态文艺观的具体内涵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发展,切实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发展和文化建设进程中的思想指导地位。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艺及文化产品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社会认识性和思想倾向性,这种认识性和倾向性在直接作用于接受者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会对社会实践产生渐进式的深远影响。为了确保文艺及文化创作对个体精神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意识形态工作一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中之重。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历史时期,文艺的意识形态研究曾经一度被窄化为庸俗社会学和机械政治论。改革开放以后,出于对庸俗社会学和机械政治论的反拨心理,某些文艺工作者开始有意识地弱化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将创作定位为一种极端个人化的情绪宣泄和语言游戏,这无形中催生了去历史化、去思想化、去价值化等虚无主义创作倾向。在意义缺席的混乱状况中,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趁势而上,吸金成名的功利追求逐渐取代了深厚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形态领域里也随之出现了种种问题,调侃崇高、渲染阴暗、吟唱卑微、标榜欲望、疏离人民、丑化英雄等文艺乱象潜滋暗长,诸多乱象夹裹着社会文化脱离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使其朝着娱乐化、商业化、快餐化、低俗化的方向滑落。可见,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弱化已经给文艺和文化事业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观的思想指导地位,新时代文艺理论不仅重新明确了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而且结合着新的历史语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观的具体内涵,从新的高度科学地阐明了先进文艺所应具备的意识形态功能。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对观念的解释必须从实践出发,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概括与本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头脑里设想的或是口头上鼓吹的抽象精神,而是人民现实生活和理想诉求的反射和回声,是人民根本利益与核心需要的必然升华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a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地聚拢人心,形成合力,成为联结和整合多元社会思潮的精神纽带。所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b,自然也就成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c新时代文艺理论充分注意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并以之作为文艺创作的精神追求,要求文艺工作者切实承担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过明确的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d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新时代文艺界涌现出了《我和我的祖国》《红海行动》《觉醒年代》《山海情》《长津湖》《功勋》《水门桥》《人世间》等一大批书写民族伟大精神,彰显时代进步理想的精品力作,越来越多的文艺创作者体现出了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他们以笔为旗,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仅巩固和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艺发展及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文艺及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效提升了文化自信力和社會向心力,为中国文化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此,新时代文艺理论从新的历史语境出发,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精准把握和重新明确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又将文艺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这不仅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观的具体内涵,而且有效激发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观的当代活力,切实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新时代文艺及文化事业的指导意义,为新时代文艺发展及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关系着文艺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新时代文艺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围绕着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作出了深入阐发,进一步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发展及文化建设导向,强化了文艺批评的“人民性”标准,将马克思主义人民美学研究推进到了新的阶段,为新时代文艺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首先,新时代文艺理论将人民生活确立为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
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e“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f那些人民生活中所蕴含的社会思考、历史意义、人性关怀,完全可以经由文学家、艺术家的感知、体验和创造,转化为文艺作品的内在价值构成,成为文艺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根源。要做到这一点,文艺工作者就必须坚守人民立场,热爱人民、扎根人民。一味孤芳自赏、离群索居、与世隔绝,以自己的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沉迷于个人主义的幻想,向壁虚构,凭空编造,是不可能创作出表现人民的文艺作品的。因为,“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g,他们不是抽象化、符号化的存在,而是一个一个处于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个人,有血有肉,有苦有乐,有爱有恨,有梦想,有信念,有追求,也有彷徨、纠结、矛盾和挣扎。只有将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真正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热爱人民、扎根人民,切实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深入体察他们的喜怒悲欢,全面把握他们的丰富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虚构人民、简化人民、扭曲人民等不良创作倾向,才能使人民生活成为文学价值的深厚根基,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热爱人民、扎根人民,意味着摒弃小我,融入大我,彻底走向与人民同一的精神境界。这并不是要牺牲创作主体作为个人的自我感受和抒写自由,而是要将人民的心灵世界、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真正内化为创作主体自身的生命体验。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h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创作主体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其与人民之间的界限完全消失,无需刻意约束自己或激励自己,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以文艺表现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的正能量,而且,在表现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的同时,文艺工作者自身也突破了唯我主义的束缚,摆脱了利己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和灵魂解放。这是文艺创作的正确道路,也是文艺工作者所能享有的最大幸福。
其次,新时代文艺理论强化了文艺批评的“人民性”标准,将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视为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早在1842年,马克思就曾经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i。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特别引述了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并对其进行了深入阐释:“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j对于这一点,2014年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有过明确的表述:人民不仅是文艺表现的主体,而且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k。为此,他提出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要经得起专家评价和市场评价,更要经得起人民评价。他还把人民观点与历史观点、艺术观点和美学观点并列,作为文艺批评观点的基本构成要素。2021年,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l可见,在新时代文学理论体系中,文艺批评的“人民性”标准得到了空前的强化,人民的需要程度和满意程度已经成了评判文艺价值的重要标准。具体而言,被人民需要、令人民满意的文艺作品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一,紧跟时代,植根现实,表现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其二,具有人民喜闻乐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其三,可以给予人民积极的精神力量,在“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m的同时,“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n,“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o。
在“人民性”批评观点和标准的引导和激励下,越来越多的文艺批评家正在自觉成长为马克思主义人民美学的倡导者。他们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核心需要,运用人民的、历史的、美学的观点实事求是对作品展开评判,激浊扬清,围绕着那些“以人民为中心”的优秀作品展开具体深入的分析和有理有据的褒扬,以“剜烂苹果”的精神去拒斥和批判那种歪曲人民形象、漠视人民呼声、忽略人民审美需要的创作行为。这实际上是对人民审美权利及主体身份的捍卫和维护,随着这种捍卫和维护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民美学研究也获得了持续发展,取得了很多具有当代价值的理论成果,对新时代文艺及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
新时代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新时代文艺理论厘清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了新的时代光彩,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弘扬,大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于正在从事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国人民来说,文化自信是最可宝贵的精神力量,正如習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p“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q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或缺的积极贡献,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r“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s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激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新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使新时代文化建设彻底杜绝了“唯洋是从”的错误倾向,全面贯彻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t的精神导向,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增強文化自信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是使这种优势获得长足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要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u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新时代文艺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代文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v列宁也曾说过:“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进行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w这些经典言论科学阐释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继承传统和创造新质构成了共生互动的关系;传统并不是已经终结的历史,而是可以在新质的加持和改造下,重新获得创造未来的动力;新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幻觉,而是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从传统的土壤中萌生出来的新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有过精辟的阐释:“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x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新时代文艺理论的指导下,新时代文化建设成功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程,全面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通过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其生命力得到了激活和延续;经由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得到了补充、拓展和完善,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获得了显著增强。《我在故宫修文物》《本草中华》《典籍里的中国》等一大批高质量文化产品都是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范例。这些范例告诉我们,文化传统不是抽象的固定符号和静态存在,而是随着历史迁移不断游走的动态流程,成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准确把握到了这一动态流程中最突出的活性元素,而且用最恰切的表现方式凸显出了这些活性元素内部最深刻的价值特质,切实发挥出了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华文化风范的精神力量。在这种精神力量的引导和支持下,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既不会因为现代生活的挟裹而忽视传统文化中有生命有价值的东西,又不会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丧失文化自信,陷入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沼。更重要的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对外文化交流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故事和中国当代旋律因中华文化基因的独特魅力而成了世界文化舞台上的靓丽风景,在展现出中国形象、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同时,也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文化建设坚守中国立场,彰显中国特色,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文艺理论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进一步开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虽比高飞燕,犹未及青云”,直到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目标,新时代文化建设也仍然处于进行时态。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根据时代需要不断调整和强化文艺理论的时代内涵,才能持续发挥文艺理论对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持续推动文化繁荣,提升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持久的贡献。
注释:
a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
b③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要点,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119页,第120页,第120页。
d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3页,第14页,第17页,第25页,第26页,第26页。
e⑩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
f⑦⑧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5日,第2版。
i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90页。
v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471页。
w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
x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3页。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价值观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JJD72001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