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吉与那文化
2022-05-23梁水长
在广西、云南及广东西南地区,有很多地方均以『那』字命名,如那吉、那西、那昆等,其中的『那』不是『那里』的意思,而是那文化的体现。
那吉是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恩平西南方的一个小镇,这里如今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但当地的许多生活习俗乃至耕作方式等却具有我国西南地区文化的共同性,即那文化特色。
那文化起源与内涵
所谓那文化,其实是一种以水稻种植为核心的土地文化。这种文化与中国西南地区的壮族、侗族和傣族等民族息息相关,他们是这一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在壮语中,“那”指田(稻田)和峒(被山包围的水田)。因此,通俗点说,那文化就是水田文化。
从地域上看,那文化圈以我国广西和云南为中心,西起云南西双版纳,东至广东番禺的都那村,北至珠江流域,南到中南半岛的泰国暹罗湾。这一文化区域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到處都有以“那”字命名的村镇或村落。
那文化的起源与稻作文明密不可分。早在6000多年前,我国南方已开始将野生稻种改良成产量较高的人工稻,并在南方地区广泛栽培和种植。西南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合水稻种植,故水稻成为该地区赖以生存的作物。几千年来,此地区的人们一直以种植水稻为生,他们据“那”而作,依“那”而居,故多以“那”字来命名自己的居住地。
水稻种植在那文化人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超乎想象。据清《镇安府志》记载,当地壮族人家,“男妇专事耕种,别无生活”,“士民惟知务农,不学工匠,不习商贾”。民国《龙州县志》记载,当地农村农民“分秧种田,绝少闲暇,工商之业无人过问”。由此可见,在那文化地区,人们的一生都围绕水稻种植而展开,水田可以说就是他们的全部。天长日久,在这种生产生活模式下就逐渐形成了那文化。
那文化地区的民间传说明显带有稻作文化的因子。例如,那吉一带流传着一个仙人塞海的故事:很久以前,那吉环境美好,土地肥沃,但要种植水稻很是缺水。此事被仙人何仙姑知晓,她便从大人山叱石成羊,喝草成兵,筑坝引水灌溉那吉,使得当地能筑城围村,人们依田而居,过上了幸福生活。
那吉镇的那西村建有石头梯田,在古代时便已开挖。该石头梯田位于当地牛塘山八脸岭。远看,石头田基像一道道石头墙,绵延数百米;俯瞰,石头梯田又像一个个水池。那西人以石头建水田、筑水坝、砌水渠,引山溪水、河水灌溉,与仙人塞海的传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吉还有一块瑞禾石,记载了宋代那吉种植水稻的历史。宋咸淳年间,那吉一带水稻大丰收,出现了一茎三穗的稻禾。郡守涂久大率僚属视察那吉并将金谷奉送朝廷,之后他又登上北山选取一块形似金瓯的巨石,挥毫写下“瑞禾”二字,将当年那吉稻禾丰收之事刻凿永志,预兆盛世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铜鼓与那文化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疑惑:既然那吉是客家人聚居地,又为何体现出那文化特色?
证明那吉属那文化圈最有力的证据是当地出土的铜鼓。早些年,在那吉河下游的大帽鼓山(恩平市那吉镇与阳江市交界处)曾出土古代铜鼓。经鉴定,该铜鼓为东汉北流型铜鼓,距今约1700年。铜鼓基本保存完好,与广西、云南地区出土的铜鼓无论是在形态还是在纹饰上都具有一致性,特别是铜鼓面边上四只青蛙对称,铜鼓中央绘饰一个释放十二道光芒的太阳。
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人可能知道,青蛙是古代傣族、壮族等先民所崇拜的谷雨之神。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西南地区出土的铜鼓及其所绘图案完美地表现了水稻圈那文化的核心内涵。
那吉出土的铜鼓说明,那吉一带在古代时颇受那文化的影响与浸润。这也是为什么那吉虽然长期归恩平管辖,其土语方言却与恩平其他地方差异甚大,生活方式、食品制作和储存方式倒是与阳江甚至广西地区颇为相似。那吉铜鼓很好地印证了那文化在那吉一带的悠久历史及深远影响。
历史上,尤其是宋元以前,在那吉一带生活着傣族、苗族、瑶族、黎族、畲族等民族的先民。他们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形成了那文化。明代时,随着珠玑巷(位于今广东南雄)等地的人口大迁徙,客家人逐渐西移,并定居于那吉一带。有副对联很好地阐述了那吉一带的文化与历史变迁—“安定(甘肃安定郡)开基凭祖德,珠玑发叶赖宗功”,大意是说,那吉的客家人最初是从甘肃安定迁居至广东珠玑巷,后又西移至那吉。因此,严格来说,那吉应是那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汇地,但那文化对这一地区的影响要比客家文化更早、更深。
那文化饮食与民俗
那吉一带的饮食文化与民俗活动也体现着那文化特色。
首先,那吉的吃食都与稻米有关。一日三餐不用多说皆是米食,只不过早餐为粥,其他两顿吃米饭。除了正餐,小吃和其他特色美食也与稻米相关。在那吉,家家户户都会酿糯米甜酒。糯米甜酒是用糯米饭加酒饼发酵而成,甜蜜芳香,一般是人饮甜酒,酒糟喂猪,一举两得。
米制食品如艾糍、叶仔糍、粉印、杯仔摁、糯米汤圆、碗仔发糕、包裹粽,也是那吉一带的传统美食。其中,包裹粽最有当地特色,一般是用精选糯米,加上一种叫红岚的植物合成馅料后,再用山里的芒叶包裹,朗鼓(一种植物)捆绑,煮熟后就成了精美的粽子,软糯鲜香。
其次,那吉的许多民俗也与耕田种水稻有关,如春节喊鹤神、喊耕田丰收,农历七月田了节和十月的禾黄节都是祈求风调雨顺、耕田好禾的传统节日。
田了节历史悠久。农历七月时,晚稻插秧完毕,禾苗返青,田间一片绿油油。于是,村里各家各户就忙开了。他们先用早稻磨出的新米粉制作禾胎糍,然后带上处理好的鸭子,卷上七彩神纸和香烛前往自家的稻田边,敬祭田神以祈求风调雨顺、晚稻丰收。
那吉黄角一带的禾黄节同样很有稻作文化气息。每当农历十月水稻谷穗弯坠、禾叶慢慢发黄时,村民们就成群结队地挎着篮子赶到田间采集谷粒饱满的稻穗,然后将其与带来的糍粑和三牲(猪肉一类)摆放在一起以祭祀神灵。最后,大家在田头附近的晒谷场载歌载舞,表达丰收的愿望。
现在,人们即使离开乡村居住在城市里,也仍然会庆祝这些节日。虽不能亲自到稻田边去,但每逢节日,人们便会准备好美食,烧香拜神,家中老人更是口中念念有词:“耕田好禾,养猪快大,养鸡齐齐……”这些“好时文”将稻作文化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在那吉农村地区,现在依然保留着种植水稻的农具和制作米制品的用品,如犁耙、镑铧、水车、石碌、牛车、石磨、碓坎、米筛等,这些用具无一不是那文化的印证。
水稻种植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那吉与那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对研究我国水稻圈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尤其是对人与自然共存、和谐发展以及对生态文化的探索大有裨益。
梁水长,广东省恩平市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