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

2022-05-22郑慧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树木栽培信息化

郑慧俊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0 引言

当前,我们处于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运用越来越成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也已深入人心。本文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详实的研究分析,探讨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中如何建立、运用信息化课程教学平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高技能人才。

1 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探索

我校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胜任植物栽培、绿地养护、庭院设计与施工等工作,核心技能之一是植物栽培养护。这个核心技能在专业核心课程《树木栽培与养护》中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分两个学期展开,对应植物一年四季的生长变化,通过学生的课堂实践项目、创新创业实践、企业的真实项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劳动素养,为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充分的可发挥的空间提供支持。

随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成为未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1]。以“互联网+”为典型特征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树木栽培与养护》课堂教学中来,以市场需求、企业生产实际确定课程项目,将企业产品的生产要求融入课程评价体系,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实训成果评价,并将学生优秀产品纳入企业对外销售,接受市场检验,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自身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市场认可(见表1)。

表1 《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项目整体设计表

课程中扦插成本核算项目,模拟学生是位苗圃经营者,接到一定数量的植物繁育订单,在已有场地的基础上,编制成本预算,从插穗、薄膜、基质、肥料、农药、人员安排、人工工资等方面综合考虑,从创业者的角度进行项目规划,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老师共同进行项目指导,让学生提前进行创业项目预演;木本植物扦插繁殖项目中,针对目前生产上常见的小苗扦插繁育项目,每位学生完成从一个插穗到一株合格生根苗的整个生产过程,后期养护管理时间跨度三个月,同时在项目中融入对比试验设计与实施,结合相应的项目考核评价分值,引导学生在资料搜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不同的生产试验,在技能提升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在植物上盆项目、树木组合盆栽项目中,引导学生尝试生产绿植盆栽、组合盆栽、玻璃微景观等产品,线下利用杭州钱塘新区大学生创意集市、校内创意集市,让自己的产品经受市场的检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创业经验;结合校园融文化建设之“花之语”楼栋屋顶花园改造项目,对楼顶阳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并融入园艺专业的创意,最后将其打造成具有园艺特色的阳台休息区,美化环境丰富校园生活;结合校园绿地养护项目,对校园各区块绿化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后做出评价、制定改进方案并加以实施。线上以学生植物盆栽产品公众号推广营销、微商订单生产和销售、植物栽培公众号管理、短视频制作、绿地养护互联网养护模式管理等为抓手,线上线下联动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延伸到课堂内外。同时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班级特色项目、二级学院创新创意项目等平台,对学生进行市场营销、项目策划的训练。

课程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在课程实践小组中涌现出花雅居、镜花缘、创意花坊等项目团队,在课程老师团队的指导下,开展项目的运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项目团队成员在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在学生回访时也发现,在校期间通过项目锻炼获得的能力在创业中必不可少,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 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

信息化课堂教学是要构建大量数字教育资源,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提供基础[2]。近年来信息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时教学资源的积累、教学平台的构建、教学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课程团队重新制定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将信息化课堂教学要求融入《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方案;建立《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资源模块(见表2),在超星学习通软件中完善每个章节的单元设计和课堂安排;针对树木扦插、树木嫁接、树木修剪、播种繁殖、树木移植、绿地养护、项目成本核算、创业案例等重点内容制作微课实践教学视频;建立每个项目的网上在线测试题库,不断扩充题目的丰富性和知识点的覆盖面,尝试实行学生在线考试在线评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某个教学环节结束时,就能运用在线测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了解学生当下掌握情况,把握教学进度;充实每个项目技能学习信息化参考资料,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加入课程建设研讨、学校教师进企业实践、企业兼职教师授课、企业项目融入实训环节等方式,以图片、视频、文字记录等方式逐年积累,在浙江省精品课程在线平台、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对每个项目的专业资料进行搜集,从知网、公众号、图书馆等不同途径展开,共同将专业前沿研究动态发布到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作业线上提交,使用师生在线课程互动平台,在平台中和学生交流,随时反馈教学效果;鼓励学生上传实践操作短视频,紧跟园艺电商直播兴起的趋势,了解客户需求,提高专业技能市场转化的能力,将实践视频在抖音等平台上线,关注点击率等反馈信息,增加学习兴趣,以小组分工、团队合作、岗位变换的形式,尝试同学间互助学习和岗位适应能力。

表2 《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资源库微课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整合校企合作资源,我们利用建成的在线网络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平台和微信平台,与企业专家合作,引入月季养护管理、花境调查设计、新品种引进筛选推广方式、苗圃生产规划等企业真实项目,将真实项目与教学相结合,企业专家帮助提升课堂上的理论与技能难点问题。我们让学生在网上完成课前预习知识,课中测试、反馈实训成果,课后提交最终结果,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教学调整。

3 互联网+理念下课程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互联网+理念下,运用建成的《树木栽培与养护》在线网络课程平台,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拓宽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比如病虫害防治项目的学习,通过企业调研,发现学生实习就业中,无论是苗圃生产岗位,还是植物产品销售、售后客服岗位,病虫害防治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在课程设计时,课程团队就致力于提升这个项目的教学效果,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看到的植物感染病虫害的现象在网络课程平台、课程微信群发布,同学们一起进行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的讨论,老师参与指导,结合课程实践和校园绿化养护进行防治,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将学习成果进行实践应用,增强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能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想学随时随地能学,可以自由的安排学习。极大的节约了学习资源的收集、利用、反馈时间成本,用最有效的时间学到最优质的课程内容;拓展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参与意识。在线网络课程内容老师是随时更新的,融入最新园艺行业发展特点,每月都有新的内容在平台发布;学生发布自己对于学习的心得、技能操作的短视频,通过技能比赛、优秀作品评价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良好的沟通操作界面,增加了师生交流空间,学生有问题随时问,老师及时解答,解答过程也可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丰富了教学内容。

4 结语

通过信息化教学、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以点带面”“以核心课程带动其他课程”(即《树木栽培与养护》课堂教学改革试验点带动整个园艺技术专业)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欲望,培养实战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通过资源共享,实现教学相长,企业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未来发展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树木栽培信息化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树木之最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辨认树木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