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生命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2-05-22赵海燕王建设王兴云刘玉玲彭仁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5期
关键词:本科生竞赛大学生

赵海燕,王建设,王兴云,刘玉玲,刘 震,彭仁海

(安阳工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0 引言

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高校的教学宗旨。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1]。大学生学科竞赛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征[2]。通过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同时,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开展能推动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实战能力,扩大学校影响力,增强办学能力[3]。因此,大学生学科竞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关于如何利用大学生学科竞赛来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于全国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全国动医解剖大赛等,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覆盖面广、学生参与度高,在生命科学类专业竞赛中具有代表性。通过安阳工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对地方院校生命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1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介绍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源于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第1届为浙江省大学生生物技能竞赛,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和浙江大学于2007年首次发起。2009年,该竞赛更名为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每年举办1届。基于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成功举办和良好的组织示范效果,由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杂志共同于2017年倡议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此后,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4届[4-6]。目前该竞赛已被选入“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竟赛排行榜”,纳入排行榜的全部竞赛项目共57项。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分为科学探究和创新创业两个类别。其中,科学探究类参赛队伍围绕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开展自主性设计实验或野外调査,寻找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参赛队伍通过竞赛网络平台进行报名并按要求提交立项报告(研究综述和实验设计)、全程工作记录、论文和心得;在网络平台完成材料提交的队伍,需经过全国统一的网络评审,根据网络评审成绩择优参加各省赛决赛,由各省赛选拔出参加全国决赛的队伍;入围决赛队伍通过答辩角逐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三等奖由省赛直接决出[7]。

2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生命科学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该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己成为大学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的一个重要载体[8]。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准备参赛题目、研究综述和实验设计,锻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凝练科学问题的能力,阅读、检索科研文献的能力,实验设计和综述写作的能力;通过开展自主性设计实验或野外调査等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吃苦能力,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论文和心得撰写,锻炼了学生的结果分析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通过参加决赛的PPT汇报,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思、做、写、说等能力。因此,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与地方院校生命科学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发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动手能力不高和专业实践不足等问题。为此,围绕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出发点,从教育教学改革、“导师制+项目化”的科研训练和生命科学竞赛组织与保障三方面进行了持续改进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了生命科学类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依据《生物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针对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2016、2019版的生物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大纲的修定,逐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实施教考分离,促进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目前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已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课程1个。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第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类型、参赛内容、参赛意义、参赛成功案例等相关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围绕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参赛内容,开展了实验课程改革,增加了实验教学学时,优化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浓缩典型的验证性实验,增设创新性、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特别增加了生物学前沿相关的实验课程,通过这些措施,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为生命科学竞赛的完成、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围绕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与地方院校的定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成立了棉花班,与地区相关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建成了棉花产业学院、艾草产业学院。改变实践实习模式,注重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校内生物实习基地和校外产学研实践实习基地,拓展和增加生物相关的地方产学研实践实习基地,有助于学生提早接触社会,了解行业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前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尽早确定生命科学竞赛参赛项目,并为地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或提高效益的建议,拓宽就业渠道,找准自己的择业点,为其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在“导师制+项目化”的科研训练方法,根据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参赛队伍要求,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确定过程中,采用了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机制。围绕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参赛队伍要求,通过座谈会、实验室实地考察等方式,在学生和教师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教师,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和需求选择学生。

第二,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参赛要求,采用“导师制+项目化”模式,导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凝练科学问题,撰写生命科学竞赛项目相关的文献综述、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及科研论文等,参加生命科学竞赛的申报和实施。其中,特别注意实验设计要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在不断进步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心。

通过参与科研、社会服务及企业研发等项目的研究,进行生命科学竞赛参赛式的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逐渐避免在毕业前出现知识或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组织与保障方面,主要从激发学生参赛的内驱力、增强学生参赛自信心和参赛经费与平台保障三方面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在“想参赛”“能参赛”和“参好赛”的方向逐步突破自己,以达到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目的。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第一,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组织动员。1)通过举办参赛交流会,邀请生命科学竞赛获奖同学讲解参赛项目和介绍参赛经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获奖作品的优秀风采;2)选取生命科学竞赛获奖作品做成展板进行展出,让学生了解参赛项目的相关内容和产出成果;3)在校长奖学金的评定中增大参加生命科学竞赛获奖的比例,激发学生参赛的热情。通过以上活动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参赛的内驱力,形成“想参赛”的氛围。

第二,在生命科学竞赛的组织、实施和保障方面,学院成立了生命科学竞赛管理小组,已将生命科学竞赛纳入第二课堂学分中;为每个生命科学竞赛项目提供参赛资金,开放各个教学、科研平台等,以保障生命科学竞赛顺利实施,同时在赛前、赛中和赛后进行指导、督促和总结。这些措施有力保障了学生“能参赛”和“参好赛”的可实施性与可持续性。

经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一定的参与科研、参加生命科学竞赛的氛围。由表1可见,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在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报名参加的队伍分别有16、20和24支,报名的队伍数逐年上升。

表1 安阳工学院参加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队伍与获奖情况

进入决赛的队伍分别为3、8和7支;获得奖项也逐年上升,在第二届国赛中分别获国家三等奖1项,优胜奖1项,共2项,在第三届国赛中分别获国家三等奖1项,优胜奖4项,共5项,在第四届国赛中分别获国家二等奖2项,国赛三等奖4项,共6项,首次突破了国赛二等奖的奖项。

另外,以2017级本科生为例,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本科生中的奖学金获得与考研录取比率均高于没有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本科生。由表2和图1可见,2017级本科生总人数为385人,其中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人数为54人,没有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人数为331人,2017级本科生中获奖学金人数为49人,占总人数13%,其中18人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占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总人数33%,其余31人没有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占没有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总人数9%;2017级本科生总考研录取人数为118人,占总人数31%,其中29人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占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总人数54%,其余89人没有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占没有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总人数27%。

表2 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2017级本科生的奖学金获得与考研录取情况

注:a中,1为2017级本科生的奖学金获得率,2为2017级本科生中参加生命竞赛的奖学金获得率,3为2017级没有参加生命竞赛的奖学金获得率;b中,1为2017级本科生的研究生录取率,2为2017级参加过生命竞赛研究生录取率,3为2017级没有参加生命竞赛研究生录取率图1 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2017级本科生的奖学金获得率与考研录取率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安阳工学院的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报名队伍数逐年增加,获奖的数量和获奖层次也在逐年提高,这初步证明了从教育教学改革、“导师制+项目化”的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组织与保障三方面进行的持续改进、探索和尝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教学理念。

从长远发展看,目前安阳工学院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的奖项上还没有突破,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生命类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持续改进,特别在对学生和教师的激励措施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尝试,在学生的激励措施上,建议本科生和专科生(项目负责人)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的,可用获奖成绩申请学分认定;在教师的激励措施上,对获得国赛一、二、三等奖及省级一、二、三等奖的指导教师团队,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给予一定的奖励帮扶资金。相信通过持续改进和探索,安阳工学院生命类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会逐步完善,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猜你喜欢

本科生竞赛大学生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我看竞赛
大学生之歌
创新思维竞赛(3)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