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艺术探讨
2022-05-22邓柳青
邓柳青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容易被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所以情绪具有感染性和活泼性。只有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情感艺术,才能从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从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运用情感艺术。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任管理;情感艺术
引言:面对一个个鲜活幼小的生命,作为班主任,我丝毫不敢懈怠。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将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视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小的三尺讲台承载着我的梦想,学生们的点滴进步便是我幸福的源泉。而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落实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必须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在教师面前敞开心扉,进而深入掌握学生面对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更清楚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进而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真正将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位。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将教学管理与情感艺术有效整合起来,提高管理效率。
一、注重导入,渗透情感
在开展小学教育活动和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然后有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管理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愿意自己主动融入到生活情境中来,并深入体会学习中的乐趣和美好。
在教学管理中,教学环节也是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要勾勒出一副美丽的画面、将抽象的教材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而促进学生理解内容、掌握知识以及产生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提高成绩和提升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孩子们的自信心也会相应增加,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效果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管理工作无疑更加顺利很容易[1]。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对于美好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我们更好地與他人交往,增进彼此间的情谊。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发现他人优点,学会赞美,我给学生们展示了班会课《赞美的力量》。课堂上我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我的带动下,孩子们妙语连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猜一猜、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等一系列趣味性强的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真诚的赞美可以温暖人心,鼓励他人可以让增强彼此间的情谊。
二、实施多元化管理,强化情感的作用
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面对的是复杂的孩子,每一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在管理的时候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实施多元化管理模式,进行针对性管理。
与此同时,也要借助时代的优势,将更多教学元素融入到管理中来。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教师应该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向课堂教学中融入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教学管理形式和手段。多媒体技术将视频、音频、动画、图片和文字整合起来,能同时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进而更好强化情感的作用。比如借助多媒体重现情景、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更加真实的情感,进而强化情感的体验,让情感艺术在管理中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2]。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
小学阶段的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对未来的教育有奠基作用。对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知识建构、人格发展和三观的建立都会对以后的发展和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这一阶段开展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进行班主任管理工作之前,首先需要班主任明确管理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了保证情感交流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等等,做到投其所好,保证管理效率最大化[3]。
四、在管理中抒发正面的情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非常强,而他们的模仿对象主要是家长和教师。教师在管理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对他们有直接的影响,一般的,积极的情绪会让孩子们也产生积极的情绪,消极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心情。由此可见,班主任必须要抒发正面的情感,让孩子们感受积极的态度,并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千万不能把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还要全面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言行举止,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肯定和表扬,进而提高自信。尤其是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班主任更加要注重抒发正面的情感,引导他们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挫折,学会用积极的心理克服消极的情绪。长此以往,孩子们必然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积极的情绪。这就像罗森塔尔效应所表述的那样,作为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指导者和引导者,班主任一定要最大程度发挥期待与暗示的力量,对孩子们进行正面的激励。只有班主任和家长都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管理中一直表现出积极和乐观的情绪,孩子们才会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传递来的正面情感,形成正确的情感情绪观。而不会遇到困难就消极和颓废,这不仅对之后的发展有消极作用,还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作为班主任,我总结几点:
1.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习惯是健全人格之基础。
2.教育孩子要蹲下身子,学会欣赏,学会倾听,不能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孩子。
3.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因为教育绝不是单方行为,学校教育绝不是万能的;小而言之,必须且至少是学校和家庭的完美结合,家校合作非常重要。
4.爱不需要理由,但爱需要艺术和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表达离不开情感的支撑,在学生与班主任交流沟通时,情感的正确宣泄和表达有利于拉近彼此的关系。只要小学班主任科学合理运用情感艺术,就能营造平等和谐的师幼交流氛围,慢慢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在运用情感艺术的实践中,班主任要善于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改善和提高管理中的情感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海荣.基于效率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汪瑶.小学班主任专业素质的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3]李赫.小学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