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

2022-05-22林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道德与法治初中

林洪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主要作用为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素质。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提高教育成效。教师在课堂上有必要做好对生活内容的引入,让学生明白学科内容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体现教学趣味性价值,吸引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国内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不足非常多,为了提高教育有效性,保障教学效果就必须迎合时代需要,调整和创新教学思路。过去教学只考虑灌输知识,没有做好学生思维启迪工作[1]。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和教师建立亲密的互动,不少学生平时难以表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解决问题、认识问题过程中,学生无法给出合适且独立的见解。国内道德与法治教材没有科学设置,内容本身比较落后,学生视野受到了局限,思维变得十分僵化。传统灌输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学生无法灵活结合当下新闻热点和所学知识内容。学生的问题认知、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本身比较薄弱。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做好教学思路的调整。

下面谈谈道德与法治创新教学思路:

面对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大背景,我国教学工作受到的影响非常大。过去应试教育使得很多人已经认为,学习成绩就是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这一态度导致越来越多人忘记了教学的初衷,教学模式越来越僵硬,教学方法越来越枯燥。教师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教育工作,忽视了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然而只有将学生看作是教学本体,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展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综合性、实践性、思想性作用才能够为社会输送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一、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

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价值在于助力学生获得健全的思维体系,使学生收获健康的行为标准。当然面对如今的社会局面,教学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讲解[2]。虽然课本上的内容足够丰富,但是不足以应对动态变化的社会。此时教师就需要引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吸收与理解知识。在实践中取得真相,获取知识,让学生吸收和理解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把握理论教学价值,平衡教学联系,使学生获得启发。理论知识能够为学生的行动、行为提供指导与帮助。将实践与教学结合到一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形成举一反三意识。如学习监督权这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寻真实案例,随后让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在学生分析与交流过程中,明白了案例的含义、案例的意义。学生的交流与分析可以让学生深刻的掌握监督权价值和意義,使学生更好地发挥监督权作用。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这种实践环境、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学习与操作,丰富学生的理解力和精力,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再比如学习《与世界紧密相连》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明不明白made in China是什么意思,学生纷纷表示中国制造。随后教师继续说:那么大家生活中除了中国制造以外还有哪些产品。学生有的举起自己的鞋子说:老师我的耐克鞋子是越南制造。有的学生掏出书桌里的面包干说:老师我的面包干是法国的。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明白了世界已经融为一体。

二、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有了更多接触信息的渠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优势,极大的扩充了学生的生活,拓展了学生视野。当然这一背景对于教学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要更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情趣爱好灵活使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用多元化的形式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快乐。道德与法治本身的内容是比较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味的依赖黑板与粉笔,将无法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很难吸引学生兴趣。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则是很不错的方法[3]。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思路,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以搭配网络教学,巧用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与学生交流知识、分享知识,做课堂教学延伸,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让道德与法治教育深入学生的生活当中,从不同角度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习。

三、培养学生动态思维

要说明的是,当代教育背景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需要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作为主要工作。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具备大胆质疑的精神和态度。在合适的契机下引导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形成与具备独立解决问题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相比于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理论知识模板套用方法更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如何自学,如何正确学习知识。教师不可以只关心教学形式,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的培养工作。教师需要创建和谐、良好教学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大胆提出见解。教师平时要做好备课,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设置合适的悬疑问题,带领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在设置悬疑的过程中,要灵活串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独立思考,成为有见解、有态度的优秀人才。思想教育需要体现学习自主性,开放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批判、多质疑,没有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不同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自然也不相同。

结语

在人类成长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带给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教师肩负着学生素质健康、精神健康、三观正常引导作用。对于当前国内道德与法治教育情况,教师需要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随后创新教学内容、形式和理念,贯彻终身教育追求,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樊兆甫.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82.

[2]孔令烨.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138.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