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课程:“快乐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2022-05-21

辽宁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校本课程体系

周 超

(铁岭县凡河小学)

铁岭县凡河小学有着百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先后编撰了《英雄中队创建》《可爱的凡河》《放歌四季》等校本教材。“爱家乡、爱祖国系列活动研究”“学科德育渗透研究”“学校艺术特色研究”及“创建快乐阅读特色学校研究”几大课题涉猎范围广、研究时间长、成果显著,为校本课程体系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悦”课程理念:让学生成为快乐的人

我们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以儿童的立场,坚持把教师放在首要位置,让校长、专家和一线教师成为课程共同体,让每一位教师充分在课程中生长,通过理想的教育实现“快乐教育”的理想。“悦”课程的影响力决定学校的影响力。通过构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为学生提供更自主、更具个性、更多选择的成长环境、教育资源和专业服务,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统筹设计,以学校“快乐教育”理念统领课程,构建了“悦”课程体系。基于“快乐教育”的学校“悦”课程体系围绕“让学生成为快乐的人”这一主题,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蔡元培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美”和“乐”两个元素叠加,就是“悦”课程的核心。

二、“悦”课程目标:拥有聪明的脑、温暖的心和健康的身

在制定学校课程目标时必须要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多方面因素,结合时代精神,为学生终身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学校还要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力争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办学理念与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根据当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强调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结合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我们确定了“悦”课程目标:让学生拥有聪明的脑、温暖的心和健康的身。

“聪明的脑”指向智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创造力和阅读力,让孩子成为基础知识扎实的人、思维活跃的人、勇于实践的人、热爱阅读的人,包括“会学习、能创新、好阅读”三个子目标。

“温暖的心”指向德育和美育,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行善爱人的高尚美德,培养审美情趣,以美储善,以美启真,包括“守公德、知感恩、善合作”三个子目标。

“健康的身”指向体育和劳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乐于劳动的习惯,包括“喜运动、爱劳动、乐生活”三个子目标。

三、“悦”课程结构: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特色课程组成

从课程研究的角度来说,课程结构与课程目标是相互依存的。确定了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就决定了需要设计什么样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指引课程结构的构建,而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的载体;没有具体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就无法得到实现。可以说,良好的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在实践层面的有力支撑,能为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提供保证。

“悦”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特色课程三大板块(见图1)。

图1 “悦”课程结构

学科课程即“悦心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中心,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结构,既强调学生的基础,又关注学生的差异,形成“基础+”模式。

活动课程即“悦动课程”,以儿童主题性活动为中心,用课程理念引领活动。包括关注学生成长节点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帮助学生自我成长的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特色课程即“悦美课程”,包括“时节之美”“乡情乡趣”“‘字’得其乐”等课程。

(一)学科课程

我们规范设置学科课程,开齐、开足、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课程要求,结合办校地域、师资特点,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例如,语文学科“基础+阅读”,让阅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晨诵、共读、个性阅读成为班级阅读常态;低年级绘声绘色读绘本、中年级经典伴我行、高年级谈古论今小古文以及贯穿所有年级的群文阅读,让阅读扎实有效;级部读书分享会、校级诵读大赛、读书节盛会,一个个活动为孩子点亮阅读之灯。数学学科“基础+游戏”,让数学妙趣横生,魔方、二十四点、数独成为孩子们课间活动的“新宠”;英语学科“基础+闯关”,让单词读写充满挑战;体育学科“基础+足球”,在国家规定的体育课设置中,安排每周一节足球课,配合大课间中的足球操,全力打造足球特色校;音乐学科“基础+合唱”,每个学期、每个班级至少完成2 首合唱曲目,用合唱大赛检验成效。

(二)活动课程

我们有四类活动课程。

一是关注成长节点的课程。如入学课程,今年的主题是“初见,如此美好”,其中有亲子活动、认识校园、认识伙伴等轻松好玩的内容,为学生开启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旅程,让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

二是满足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如社团课程,社团活动为90 分钟长课时,安排在每周三下午,有校级社团34 个,班级社团48 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特长自主选择。每学期末召开社团开放活动,展示成果并进行优秀社团评选。

三是帮助学生自我成长的课程。如主题升旗仪式课程,我们将升旗仪式作为课程进行开发,开学初期学校总体规划,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话题,根据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确定“国旗下讲话”内容。我们还组建校级国旗护卫队,每周二至周五上午7∶45,国旗护卫队准时出现在领操台东侧,学生迈着矫健的步伐护送国旗。当国歌响起,在学校任何一个角落的师生都会面向国旗升起的方向行注目礼。

四是综合实践类课程。这是重点针对研学项目的课程。根据学校生源的区域特点,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以集体活动的方式走出校园。如走进铁岭的莲花湖湿地、辽河博物馆、辽宁省科技馆、辽宁省博物馆等。

(三)特色课程

真正的校本课程必须根植于学校的土壤里。百年来,学校已经成为传承文化的沃土,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基因”,才生长出有中国味、家乡情的校本课程。

1.“时节之美”课程

学校组织编写校本教材《放歌四季》,追随二十四节气的脚步,寻民俗、查谚语、诵诗文等,传承“非遗”文化。我校连续两年开设了中秋节课程,对课程背景、目标、内容、实施方案和课程评价进行了研究;开展制作月饼、讲中秋节故事和制作中秋节挂饰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发展、习俗以及对中华儿女的深远影响。

2.“‘字’得其乐”课程

每学期、每个年级需要完成10 个汉字的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边识字边认识事物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其形象思维。

3.“乡情乡趣”课程

学校于1985 年编写了校本教材《可爱的凡河》,如今教材已三易其稿,校本课程由专职教师授课,并结合教材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家乡老照片展、“家乡地名的由来”故事会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部分学生来自周边的农村,那里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别样的风土人情,更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教师可带领学生探究家乡历史,进一步了解家乡。

四、“悦”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是校本化的,我们在时间安排上做到长短结合,有10 分钟的微课时,90 分钟的活动课程大课时,有适合平时教学的35 分钟中课时,还有25 分钟的小课时。这样灵活的安排,解决了不同课程的需求,保证了课程实施的效率。

一份完整且合理的课程评价方案可以体现学校的育人价值。我们的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对教师、对课程的评价。

对学生,我们做好过程性评价,如成长记录袋、考勤表等;搭建平台,做好学生学习成果定期展示,如作品展示、表演、成果发布会等;期末综合考查评定等级。校园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与锻炼的舞台。

对教师,学校开展了优秀校本课程教师评选工作。在教师职称评比、考评制度中,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表现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对课程,学校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建议。未来,我们将努力构建满足每一位学生需要的课程,将研究开展得更加深入。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校本课程体系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