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邻避”到“邻附”:垃圾分类视角下的新型垃圾中转站设计

2022-05-21乔润泽QiaoRunze高小涵GaoXiaohan

华中建筑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转站垃圾处理垃圾

乔润泽 | Qiao Runze高小涵 | Gao Xiaohan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产量也与日俱增。在我国,每年约产生1.5亿吨城市生活垃圾,相关增长率更是达到10%以上;更严重的是,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1]。垃圾围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年来,国家也认识到垃圾处理问题的紧迫性,多项相关文件相继出台,可以说,垃圾分类已经势在必行。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选取具备典型性的现实场地,以场地上的实际问题为基本出发点,提出垃圾中转站新原型,并完成了一次具体的方案设计。该方案一方面考虑到在“垃圾分类”的前提下垃圾中转站可能发生的空间与功能变化;进一步考虑到:垃圾中转对周围的消极影响可否转变为一种介入社区更新过程的积极要素?

1 邻避效应:垃圾中转站,城市健康与个人健康的矛盾冲突点

“邻避效应”常常被用来描述这样一种现象:在城市系统中,特定公共设施的存在,给所在区域整体带来了利益,却给周围居民带来了消极影响,进而引发矛盾冲突。该概念由O'Hare于1977年首次提出,英文缩写为NIMBY(not in my backyard)[2]。在众多公共设施中,垃圾中转站的“邻避”效应最为显著,矛盾也最为突出: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对垃圾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垃圾中转站因卫生、气味、噪声等原因受到附近居民的抵触排斥,局促的城市空间、复杂的城市环境更加剧了这种现象。可以说,垃圾中转站市是城市健康与个体健康的矛盾冲突点。

但学界有关垃圾中转站的研究尚显不足。据中国知网统计(图1),国内有关垃圾中转站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年增加,至2013年达到峰值(75篇),后稳定在每年50篇上下。这也从侧面揭示了垃圾中转站研究具备的现实意义。然而,和垃圾中转站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环境科学(48.06%)或经济管理(7.75%)的方面(图2)。即便是在建筑科学与工程(18.54%)范围内的讨论,也多将其视为典型的工程问题(例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讨论垃圾中转站的选址问题[3],或者讨论与绿色设计结合的可能性[4]),而忽略了对于周围社区的影响。因此,针对传统垃圾中转站的运作模式和特点,综合考虑其对所在城市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提出新型的垃圾中转站原型,便具有了特殊价值。

图1 有关“垃圾中转站“研究的总体趋势分析

图2 有关“垃圾中转站“研究的学科分布

2 传统垃圾中转站的模式与特点

传统垃圾中转站的运作呈现出典型线性流程的特点(图3):保洁车辆将居民区的生活垃圾集中回收至社区的垃圾中转站,后经大型转运车辆转移至处理场进行集中统一处理。该模式的问题在于:整个转运过程不对垃圾进行区分,极易造成垃圾的交叉污染,并且浪费了可回收部分资源,还造成垃圾渗沥液四溢,污染了转运站周围的环境。

图3 传统垃圾中转站模式图

这种运作方式导致了传统的垃圾中转站的以下特点:①因中转站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其在城市中心区分布广泛且均匀。②深处居民区内部,周围城市环境复杂。③与居民生活冲突明显,并且往往因卫生、气味、噪声等问题受到居民的排斥和拒绝,“邻避效应”显著。④功能较为单一,多数以垃圾转运为主,或复合上公共厕所的功能,往往成为城市的消极空间。

3 场地现状

基于以上对于垃圾中转站的理论分析与模式研究,本方案选取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麻家巷垃圾中转站所在地作为设计场地,并在该城市环境中进行具体设计。本部分首先讨论南京市垃圾中转站的整体分布状况,再进行具体的场地分析。

3.1 南京垃圾中转站现状(图4)

图4 南京垃圾中转站的分布情况

南京大学桂昆鹏在其硕士论文《环境正义视角下的邻避设施布局和规划策略研究》中,详细分析了南京市市区垃圾中转站的整体特征:南京市市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多(近60个),分布情况较为均匀。从垃圾中转站与相邻建筑的间距来看,约16%的垃圾中转站与周边建筑连为一体,毫无阻隔;有1/3距离在5m以下。另外,周围100m缓冲区内建筑高度平均为4.24层。同时,垃圾中转站与中小学等教学资源的分布显示出了高度的关联性[5]。

3.2 具体场地分析

本方案选择江苏省南京市麻家巷垃圾中转站所在地块为设计场地。场地位于城市中心,毗邻新街口;同时,该场地深处社区内部,周围城市环境复杂,多样功能,社区服务系统健全,同时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图5)。

图5 场地分析图(左为社区垃圾处理系统,中为社区教育系统,右为社区服务系统)

笔者采访得知,麻家巷垃圾中转站始建于80年代,略早于附近小区;自兴建伊始,中转站与周围居民便偶有摩擦;直至2010年前后矛盾激化,甚至见诸报端[6];2013年后,政府重修垃圾中转站并规范中转站运作方式,矛盾逐渐缓减;近期笔者前去踏勘之时,发现垃圾中转站与周围居民错峰活动,平日大门紧闭,只在一天特定时间工作,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已降至附近居民可接受程度(图6)。

图6 麻家巷垃圾中转站发展沿革

4 新型垃圾中转站

4.1 模式提出

基于传统垃圾中转站的特点与局限,笔者提出了新型垃圾中转站模式(图7):首先,考虑到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逐步开展,垃圾中转站内部也会产生相应的空间分化,以期实现不同垃圾种类各自独立的转存与运输;同时,这也意味着对中转站提出更大的空间容量上的需求。再次,考虑到社区与居民的积极互动,垃圾中转站需要实现功能的复合,为周围社区提供开展各类活动的空间,例如围绕垃圾处理的基础性功能,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最后,需要考虑垃圾处理可能为社区活动提供的物质支撑,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废物的再利用。

图7 新型垃圾中转站原型

4.2 建筑策略

为实现前述的新型垃圾中转站模式,本方案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筑策略。三个策略都围绕垃圾中转这一核心功能展开,根本目的在于协调居民生活与垃圾中转功能之间的矛盾。

(1)核心:垃圾处理功能设计

新型垃圾中转站首先针对垃圾分类,在首层及地下设计了新型的垃圾处理系统(图8)。针对不同种类垃圾各自的特点(例如污染程度、运送频率等)及其所需处理设备的不同,笔者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垃圾处理空间:厨余垃圾,保留现有的压缩转运设备,以便实现及时转运;大件垃圾的翻新工坊、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处理空间围绕核心运输筒呈螺旋状布局。

图8 垃圾处理功能示意图

笔者通过访谈与研究认识到:中转站的污染主要产生自厨余垃圾。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通过及时转运厨余垃圾,可以极大程度减少污染。而其他资源性垃圾,如废弃家具、纸和瓶罐等,本身污染程度有限,可以短暂存储。这一点判断借鉴了日本一些垃圾处理厂的经验②。

(2)混合:教育空间与垃圾处理空间

考虑到垃圾教育将成为新时代公民教育的重要环节,新型垃圾中转站尝试将垃圾处理空间与参观空间进行融合。本方案围绕垃圾处理的核心空间布置立体参观流线,并在不同的处理设施前设置参观节点,承担着垃圾教育宣传的功能(图9)。

图9 教育空间与垃圾处理空间的布局示意图

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洁污分区是设计的重点。从空间划分来说,垃圾处理空间和教育参观空间, 就像两条DNA双螺旋链条,互相交织但彼此隔离。从界面区分来说,二者之间界面连续且都是实墙或玻璃。因此参观者不存在直接接触垃圾的情况,更像是通过橱窗观看展品。

(3)支撑:垃圾处理功能对城市活动的影响

最后,本方案还试图建立城市居民与垃圾中转站之间的积极互动,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点。

a 功能上垂直叠加,空间上立体激活

新型的垃圾中转站可以看作垃圾处理功能与社区中心功能的垂直叠加(图10)。考虑到中转站所处社区周围居民年龄构成的复杂性,本方案在功能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各年龄段的需求。地面首层空间开放,并布置翻新过的大件垃圾;上层设置各类社区功能空间,如运动健身、社区门诊、社区中心等;屋顶菜园与周围楼房屋顶形成立体公共空间。整体上实现城市系统健康与居民个体健康的结合。

图10 空间功能叠加示意图

b 将垃圾处理作为社区活动的物质支撑

为实现能源的节约和资源的再利用,本方案考虑将垃圾处理后产生的能量和物质用以支撑社区居民的各类活动(图11):有机废料将送至屋顶菜园,翻新后的家具用于城市客厅的美化,焚烧产生的热量用于泳池的加热;同时,社区泳池还可以被用于垃圾站的日常清洁。这种反馈机制的建立,得已将垃圾处理与社区活动视为一个系统性的整体,从而实现“将垃圾中转对周围的消极影响转变为一种介入社区更新过程的积极要素”的设计目的。

图11 垃圾处理活动的物质支撑示意图

结语

综上,本方案试图将垃圾中转站与社区中心在功能与空间上形成复合(图12)。作为垃圾中转站,本方案考虑了垃圾分类之后对垃圾中转站产生的空间上的影响;也考虑垃圾中转站如何与社区积极互动,例如:承担了教育功能,提供物质和能量支撑;还为未来日趋复杂的垃圾处理策略提供了相应可能的空间设想。作为社区中心,本方案的特殊之处在于:实现了垃圾处理和社区活动之间的积极互动。例如,布置游泳池是因为考虑到场地清洁的需求和垃圾产能的可能;布置城市客厅也是因为考虑到废弃的大件家具翻新后,可以用来激活城市空间。

图12 最后效果示意图

新型垃圾中转站带来的,不仅仅是功能上的转变,更是城市场所精神的转变。这里将有望成为社区活力的触发器,为居民的活动提供新的可能,让垃圾中转站这类支撑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从消极走向积极,从“邻避”变为“邻附”。

(注 本方案为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学生组金奖获奖作品,笔者为获奖人,本届大赛主题为“健康家园”。)

资料来源:

图1:引自知网;

图4:引自参考文献[5],并由笔者改绘;共余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注释

① NIMBY是Not in my backyard的缩写。

② 日本对于垃圾中转站问题的认识发展较早,相关产业的发展始于二战结束后的基础环境卫生对策;60和70年代,为应对高速增长带来的产业废弃物,提出的相关垃圾处理政策;至80年代,进一步提出相关基础设施更新和环境整体保全的策略;再到90年代,建立了政策制度以及基于垃圾分类的响应机制;自2000年以来,日本政府着力打造循环型社会,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7]。在这个过程中,处理体系的建构越来越完善,垃圾分类的作用也得到了强调,垃圾中转站作为具体的空间载体,也发挥了更多的环保教育和社会效益[8]。本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参考了日本的相关案例,如东京都涉谷清扫工厂、新宿垃圾中继站、上胜町零垃圾啤酒厂等。

猜你喜欢

中转站垃圾处理垃圾
青春中转站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垃圾去哪了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优化措施的研究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循环经济产业园,解码垃圾处理的“园区模式”
倒垃圾
基于转运费用—DEA两阶段法的村镇垃圾转运效率研究
某垃圾中转站职业病危害预测和关键控制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