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负建筑”思想及其作品浅析
2022-05-21陈恒毅刘梦婷林进益李辛怡
陈恒毅,刘梦婷,郑 慧,林进益,李辛怡
(武夷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一、隈研吾“负建筑”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渊源
1.日本本土文化
著名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建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他的建筑作品呈现出一种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丰富的自然环境和宜人的风景,激发了他对自然环境由衷的热爱,也造就他独特的自然生态观念[1]。日本人独特的生态观在其建筑态度和行为都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认为建筑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此外,日本建筑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内外界限的模糊界定,不执着于用墙体生硬将建筑空间和室内环境进行分割,更倾向两者的有机联系,追求建筑投入自然的怀抱,争取建筑最大限度的开放和包容。传统建筑追求内外空间通透的做法对隈研吾“负建筑”思想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自然由衷的热爱,也使得日本人在设计建筑时运用如木板、竹和石材等当地自然材料的思想植根于他们内心深处,为建筑创造了一种回归自然的亲切感。深受日本追求当地材料的影响,隈研吾也对自然材料情有独钟,逐渐形成从当地素材中寻找灵感和启发的良好习惯。他认为就地取材的好处不仅仅是快捷方便和节约能源,也使建筑更容易融入当地文脉中,赋予建筑更多的文化内涵。隈研吾曾说过:“我希望我的建筑谦逊地矗立在它所在的环境”,可以明显看出他对日本传统文化追求建筑融入自然的思想有很深的认同感。
隈研吾的两个著名作品爱知县糕点店以及中川町马头广茂艺术馆,都是运用大屋顶,糕点店更是被称为笼罩在大屋顶下的建筑(如图1,图2)。这一表现手法在著名的竹屋和根津美术馆等多个项目都得到很好的运用,隈研吾这一特别的想法也与日本传统建筑偏爱大屋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图1 爱知县糕点店的大屋顶Fig.1 Great roof of Aichi Pastry shop
图2 中川町马头广茂艺术馆的大屋顶Fig.2 Great roof of Matou Hiroshi Art Museum,Nakagawa
2.中国文化
隈研吾在建筑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文化和内涵,不仅仅是日本传统文化,还充满了东方建筑特有的文化气息和空间意境。禅宗在传入日本后与当地文化得到很好的融合,形成独有的追求自然,简约素雅和宁静空寂的传统审美观,日本建筑的性格也潜移默化,渐渐趋向于淡雅简朴,低调小巧,却意境十足,并蕴含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美。研究者不难联想到隈研吾的建筑特点,他把禅宗的空灵与平和作为他心灵的归宿,因此他的建筑大多充满禅意,造型低矮灵巧,以谦虚的态度贴近自然、融入自然[2]。竹屋作为他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低矮的建筑恬静隐居在山林中,享受山林的寂静美,宛如一个隐士隐居在这山林,与山林结合,独自享受这山林的安逸(如图3)。
图3 长城脚下竹屋公社隐于山林中Fig.3 Bamboo House 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 hidden in the mountains and woods
(二)成长经历
每位建筑师的建筑思想的形成与他的成长背景也是密不可分的,隈研吾也不例外,他有趣和丰富的童年经历对其建筑理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3]。
隈研吾认为好的建筑师也应该具备良好的植物学素养。隈研吾是在长满花草的院子中长大,祖父从小的耳濡目染让隈研吾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也为他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隈研吾从小就对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建筑很有好感,认为自然可以赋予建筑特定的感觉。此外,小隈研吾热爱制作盆景,立志成为建筑师的他在制作盆景的过程感受到与在建筑的设计过程同样的感觉和兴奋。
作为一名热爱建筑的发烧友,隈研吾的父亲对他后来的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期间,父亲带领隈研吾前往东京,让他有机会参观很多著名的现代建筑。尤其与赖特设计的东京帝国饭店完美的邂逅,使隈研吾产生强烈的心灵碰撞,隈研吾一下子被赖特及其建筑的力量所打动,激发了隈研吾想成为建筑师的渴望。
(三)前辈建筑师熏陶
著名现代建筑大师赖特致力于东方传统美学研究并将其巧妙运用在他的建筑作品,给隈研吾带来了积极影响。隈研吾利用美国学习的机会参观了赖特几乎所有的建筑。赖特的自然建筑风格,深深地影响了隈研吾,他在赖特及其建筑中尽情汲取设计的养分,而赖特也成为隈研吾建筑设计真正的引路人。
赖特的建筑讲究与环境的巧妙融合,流水别墅就是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隈研吾的“负建筑”与其多有异曲同工之处。隈研吾的设计也不断地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尤其是竹屋的设计。在该设计中,隈研吾顺应长城连绵起伏的走势,在倾斜的坡地上建起了竹屋,使竹屋和长城周围的风景巧妙结合。
与此同时,隈研吾在空间营造和组织的方式上也多有借鉴赖特的创作手法。他多次在自己的设计中熟练的运用织理和层次感来营造简洁和空宁的氛围,石材美术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如图4)。赖特对隈研吾的影响很大,隈研吾在多个场合都表达过对赖特的崇拜。隈研吾的建筑创作之路是对赖特风格的传承,在继承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并对现代建筑进行重新的诠释。
图4 石材美术馆的层次感Fig.4 The layering of Stone Art Museum
二、隈研吾思想的大成——“负建筑”
(一)“负建筑”思想
“负建筑”,顾名思义即“消失的建筑”,强调对建筑造型的弱化,使建筑最大限度的消融于环境当中,与人和谐相处。隈研吾心中的“负建筑”,不注重对象征意义、视觉需求和占有私欲的满足的刻意追求,而是以简洁干净的外观和低矮灵巧的造型谦虚地俯于地面之上,不对场地内部和周边环境和因素产生对抗和冲突,坦然从容的面对和承受着各种外力。
“负建筑”的理念来源于东方,兼有道家和禅宗的韵味,其建筑充满对简素和自然的追求,与其周边环境和平共处。“负建筑”打破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割裂,是对人类友好的建筑,强调以人为主体,而不是以建筑为中心的场景。
隈研吾对西方建筑持批判态度,“负建筑”思想也秉承对西方建筑的理论性颠覆,颠覆了欧洲建筑从希腊罗马时期延续下来的割裂手法[4]。让建筑与大地连接起来,这种连接并不局限于表象上的融合,而是让建筑作为存在,真正植根于场所并与场所紧密相连。
(二)“负建筑”的创作历程
1.初期的建筑探索
在“负建筑”思想的早期探索中,隈研吾设计了位于东京名为“M2”的建筑。隈研吾在建筑中央顶部放置了一个硕大而怪诞的爱奥尼柱头,并将各历史主义建筑的片段附加其中,使该建筑看起来更像一个巨型几何堆砌物(如图5)。
图5 “M2”建筑怪诞的造型Fig.5 The eerie shape of M2 building
“M2”建筑让隈研吾经历了一把过山车般的感受体验,“M2”建筑在建成之初让隈研吾一度享受着“后现代旗手”的赞誉,然而随着泡沫经济的崩解,铺天盖地的谩骂声随之而来,隈研吾摇身一变成了“建筑罪恶集权化”的始作俑者,“M2”在后来成了殡葬厂。
“M2”项目的设计,隈研吾试图通过运用超常尺度让无秩序的建筑消失在东京杂乱的都市环境中,最终发现冲突对抗的关系和奇异怪诞的造型非但不能让建筑消融于环境中,反而显得更加突兀。
2.创造思想发展阶段
随着东京泡沫经济的崩解,日本建筑行业也进入大萧条时期,建筑师开始重新思考今后的发展道路。隈研吾就在这一过程中摸索到了自己的前进方向。他将工作重心转到东京以外的偏远郊区,开始有更多的机会思索建筑和环境的关系。这一时期正是隈研吾“负建筑”创作思想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有别于“M2”因强烈的造型所招致的反弹,隈研吾在龟老山展望台这一项目设计中则有了想让展望台消失的念头。龟老山展望台在一个岛屿的最顶端,有别于在山顶上建造一座塔一样的展望台的寻常的做法[5]。隈研吾别出心裁,他在岛屿的顶端开了一个洞,使展望台仿佛镶嵌在岛上的一般。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展望台四周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展望台彻底和岛屿“长”在了一起,建筑成功地“消失”在了周围的环境中(如图6)。
图6 龟老山展望台从岛屿中长出来Fig.6 Kuroyama Observation Deck grows from the island
3.创造思想的转折阶段
1995年“水玻璃”的设计是隈研吾建筑创造思想的一个重大的转折,从此他开始意识到“消解建筑”的真正含义。隈研吾将所有的设计特色融汇到“水玻璃”,对自然的开放、独特材料运用和建筑内部让人愉快的气氛。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水玻璃”的设计,隈研吾吸收了附近日向邸的设计者陶特的建筑哲学思想。“水建筑”的“水屋顶”将建筑边缘巧妙的掩盖起来,使得从海上瞭望时,建筑物外形和悬崖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此外,从室内眺望远处的海景,则会发现水天一色,美不胜收(如图7)。
图7 水玻璃消解于悬崖Fig.7 Water glass dissolved in the cliff
4.创作思想的成熟阶段
2000年对隈研吾来说是个重要年份,可以说隈研吾的“负建筑”的创作思想也是从这个时期走向成熟。以石材美术馆为转机,隈研吾开始思考运用木,竹,石和砖等各种自然材料来体现他的粒子思想。他通过对材料的思考来完成对材料粒子性的探索,将建材转化为粒子,以此为媒介,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在一起。隈研吾的那须历史博物馆,是他的粒子建筑中的一个代表作(如图8,图9)。那须博物馆用轻型铝板作为粒子,用简单的歇山形式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从而达到让建筑消隐的目的。
图8 那须历史博物馆的歇山屋顶Fig.8 The Xieshan roof of Nasu History Museum
图9 那须历史博物馆采用粒子材料Fig.9 Nasu History Museum uses particle materials
三、“负建筑”表现特征——丰富空间关系
从早期旨在营造更贴近自然环境的“自然的建筑”再到后来对自然材料微粒性思考的“微粒的建筑”,到最后从哲学角度探讨建筑表层与实体间关系的“负建筑”,隈研吾的在“负建筑”创作理念形成的道路上作品中的表现是多样的,为了更详细了解隈研吾创作思想与手法,利用隈研吾的竹屋这一典型代表作来把握“负建筑”中丰富空间关系这一表现特征。
在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的设计中,隈研吾选用中国文化中的典型符号——竹子作为建筑的材料。隈研吾以它作为主要材料,不仅体现竹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义,还充分运用竹来塑造建筑的空间形象,创造出空间精神的可能性。为了表现出纯净的建筑空间意境,通透空间中的十字钢柱外面裹上一层竹皮,钢筋混凝土等构件被隐藏了起来。隈研吾最用心之处就是茶室的设计,它作为整个建筑的中心位置,赋予它最高灵魂寂静,简素。竹子、珠帘和竹壁等交相辉映,交错的光影巧妙地运用在茶室内部空间,使室内外空间浑然天成,同时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竹林的错觉。独特的处理方式不仅使人切身感受到四时的变化,也将美景尽收眼底。(如图10,图11)
图10 竹屋层次丰富的空间Fig.10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pace of Bamboo House is sufficient in levels
图11 竹子与玻璃的结合Fig.11 The combination of bamboo and glass
竹在空间流动性的塑造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竹隔断和竹栏杆起到很好的分割和引导空间的作用,巧妙运用不同地形的高差,既保证在视线上有密切的联系,又将空间有序地分隔[6]。隈研吾在竹屋的围合没有拘泥于厚实的墙体,而是利用疏密有致的竹子排列成竹墙,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
四、对中国建筑行业的启示
隈研吾与中国有着较深的渊源,他在长城脚下的竹屋设计被中国人认知,随后又在中国主持了多个项目。在隈研吾看来,中国的设计工作是他建筑创作中很重要的部分。由此隈研吾十分关注当今的中国建筑,在为中国的建筑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中国的建筑行业留下启示和思考。
隈研吾乐于将禅宗与建筑融合在一起,他对不同文化的吸收与包容以及并把它们和本土文化融会贯通的手法和态度都值得中国建筑师们的借鉴和学习,应吸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并不断发展创造。
隈研吾为了追求自然材料使用,极力贴近自然,常常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自然材料,克服自然材料的天然脆弱性和缺陷性,探索自然材料的各种潜能。然而中国在建设中,总是以量为追求目标,为建筑而建筑,很少像隈研吾这类建筑大师去静心做研究,静心感受建筑和自然的关系,这一点值得中国建筑从业者的学习。
中国本土的建筑师应该逐渐摆脱浮躁的心态和建筑观,清醒的意识到中国的传统建筑精髓的重要性,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地抛弃自己的智慧,盲目地复制西方建筑,单纯地追求建筑造型的标新立异与震撼人心。中国的建筑行业和建筑师应该做到如隈研吾所说的,建筑设计应该体现对自身文化的思考。抛开自身的文化去探索建筑创作之路,是不可能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建筑道路。单纯的模仿和学习如无根之水,永远无法超越别人。只有坚定走自己的路,才能开辟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