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课程思政的目标指向和实施路径
2022-05-21孙明宇丁树业
孙明宇 丁树业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教育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技术驱动。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工程科技的革命性转向以及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引领,工科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经历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的新工科建设试点“三部曲”,教育部开始全面实施新工科教育项目,探索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所谓新工科,是以新经济和新产业为背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和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调共享为途径,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多元化、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1]。它既意味着在人才培养中完善新的知识体系,以适应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内核的新经济需求,又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工程伦理意识、家国情怀、价值关怀,最终“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注入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精神内涵,提供兼具全球视野和本土关怀的价值导向支撑。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开启了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化改革工作。2018年,前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要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3]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探索工科类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和实现方式,形成各门课程之间“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一、新工科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一)新工科课程思政能够更好地落实新工科建设中要求的价值导向
进入21世纪,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不但呈现出加速的态势,而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领域,一些科研探索如基因工程、生态环保、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能够给未来的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是否构成新型的“现代性风险”,如何用新的伦理价值体系规约其发展方向成为每一个技术工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当工业时代“科技发展就意味着进步”的神话破灭后,今日的科技人员在进行科研探索时,必须具备足够的科技哲学素养和广阔的人文价值视野,从哲学、伦理、价值和生态的维度思考科学技术的转换可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这给课程思政提出了新的价值要求。
此外,任何人才的培养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人才培养的类型和性质,总是和那个时期的发展要求,历史使命息息相关。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每一个公民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工科大学生,更应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能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各项事业中。传统工科重“教”轻“育”,培养出大量倚重工具理性的工程师。新工科之“新”首先就应体现“教”与“育”并重,致力于培养知识技能和价值关怀兼备的新型工程师[4]。面对新时代,新工科课程思政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
(二)新工科课程思政能够更好地满足思政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需求
首先是满足内容上的创新需求。传统思政教育在内容上局限于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意识形态灌输。新工科课程思政则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向、新变化、新成果,及时提升学生的伦理关怀、生态意识、全球视野,培养其批判思维、工程思维、创新思维,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对思政内容进行设计,将每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和思政价值目标融合起来。
其次是满足形式上的创新需求。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工科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学习空间,也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加碎片化,那些在网络上即时出现的各种信息,通过新颖、时尚、刺激的方式博取学生关注,成为形构他们观念世界的重要因素。而思政教育仍旧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新工科课程思政运用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可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增进其主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加教学过程的亲和力。
(三)新工科课程思政能够更好地实现相促互补、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教育本质上体现了“教”与“育”的统一,它将各种课程学习整合起来,相促互补,协同并进,将各种教育资源体系化、有机化,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政和专业知识的传授看作是互不相关的两张皮,只强调思政课的“显性”教育,认识不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为工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在专业课程结束后,另外进行的课程补充,缺乏开发融合各种资源、进行协同育人的理念。新工科课程思政立足于构建“大思政”的格局,促进各种课程、实践和活动协同并进,同向而行,努力实现思政教育的“资源多样化、主体多元化、方法多重化”。一方面,注重开发专业课程中的文化资源、价值资源,巧妙地将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把实践活动、科研活动开辟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通过党团组织创新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二、新工科课程思政的目标指向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要完成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思政教育目标之外,还要根据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和未来职业特点,着重打造以下几种精神气质:
第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素养、品质和价值取向,是“工匠们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5],它包括对工作纪律的敬畏、对生产过程的专注、对产品质量的苛求,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荣誉感。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业从低端到高附加值的跃升意味着对中国制造的品质追求和品牌打造,这些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大国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展现着新时代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的形象,是中国制造进一步走向世界的价值驱动。因此,在日常教学、实验和实习活动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价值植入,培养他们对事业的专注和虔诚,把生产优质产品内化成一种超越功利的信仰和价值追求。
第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新工科建设中的创新要求综合运用知识、信息、能力,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或是进行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尤其是进入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快的背景下,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的国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中国而言,创新能力是经济新常态下寻求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新时代人力资本的重要内涵。在课程思政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对国家而言,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个人而言,是现代化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提高对创新精神的认识。
第三,不忘初心的求真精神。求真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捍卫真理的信仰,是不浮躁、不功利,在关键时刻顶住各种压力把坚持真理当作最高价值原则的操守。这些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但发展进步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不和谐音:论文抄袭、数据篡改、图表造假、项目套钱……种种曝光的学术腐败令人瞠目,也影响了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声誉。这种情况凸显了学术界的一种急功近利的生存状态,体现了科研生产机制的缺陷,但更展现出了小部分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对学术伦理的抛弃,面对名利的贪婪以及求真精神的缺失。科学技术研究是实实在在的求真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于新工科大学生而言,其在未来的岗位中肩负着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使命,因此,要把求真精神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信仰相结合,用不忘初心的态度培养和塑造求真精神。
第四,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实干就是要踏踏实实做事情,就是面对工作要有责任、有担当,乐于奉献,勇于牺牲。实干是一种态度、一种力量,决定着工程制造的成果、质量和信誉。计划经济时代劳动者的实干精神打造了品类齐全的重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年代的实干精神成就了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国际地位;在新时代,实干精神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保证。对于新工科大学生来说,实干精神的植入尤为重要,任何工程的设计、产品的制造、产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都需要从业者有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对于国家而言,实干兴邦;对于个人而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实干是个人获取幸福的必由之路。在此,民族复兴和个人梦想通过实干精神紧密融合。
三、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是“大思政”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呈现[6]。因此,在实施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改革中必须具备宏大的视野和想象力,打通各种课程藩篱,整合教育资源,汇聚师资力量,开辟新的思政植入渠道,利用有效的创新手段,将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相融合,课堂教育中的思政与实践活动中的思政相结合,教育中的思政与组织建设中的思政相统一,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现(图1)。
图1 新工科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图
(一)以专业课程建设为核心,创建课程思政的价值目标体系
“我国拥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7]在专业课程中实施思政目标就是在把握我国独特国情基础上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进行的有益探索。工科的专业课程种类繁多,但每一门课都有可以挖掘的人文思想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伦理价值资源。比如AI课程中的机器人伦理守则、可再生能源技术课程中的绿色环保意识、土木工程课程中的“鲁班精神”、机械制造课程中的家国情怀……专业课教师可以与思政教师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中的思政内涵,确立每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思政目标,探索将思政融入教学中的方式和路径。如此,学生就可以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的熏陶。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既不能完全割裂,分开讲述,也不能认为思政内容越多越好,把专业课变成另一种类型的思政课。
此外,要把学生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当作一个体系对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成体系的对接。可以根据专业课的性质对其进行分类,设定不同的思政目标和融合方式,在尊重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体现出总量和方式上的差异性,避免课程思政的形式化、模式化、同质化。从总体上部署协调各专业课的思政内容,在体系中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机性和整体性,由此提高“思政浸润”的效率和效果。
(二)以实践科研活动为阵地,推进课程思政的多元化实现方式
工科学生除了要接受专业课程教学之外,还有实验课程、观摩学习、实习活动、科研活动等其他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可以利用这些教育阵地多元化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相较于理论课程的说教,实验和实习更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够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意义。
实验课程老师可以提炼实验教学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求真精神、工匠精神,通过思政教育和实际操作的融合,通过对案例的剖析,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实习带队老师可以多安排学生到一些能体现中国科技工程现代化水平的公司、工厂参观和学习,加强对所研究行业的认知,培养行业情怀;通过了解行业发展的历史,感受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国家的战略思维;同时,感受科学技术进步变化所带来的时代紧迫感,增强学习知识的动力。通过实习活动,可以在一线生产场所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法治意识、工程思维、集成能力和安全意识。
学生科研活动属于群体创造性的研究活动,既体现了人与科研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展现着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内涵丰富的实施思政教育的载体。指导老师要通过这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求真精神等科学精神,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和工程领导力。
总之,要充分占据各种教育实践领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渗透和全面渗透。
(三)以组织再造为抓手,开辟课程思政的多重植入渠道
组织是现代人存在的基本方式,现代社会的组织都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标而成立的,组织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对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影响。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创新组织结构,优化组织流程,实现组织再造,可以开辟课程思政多重植入的渠道。可以建立教师合作组织,整合师资力量,集思广益,协同共进,制定课程思政的宏观战略、实施办法、教育领域、推进策略、考核办法。可以通过在科研团队中成立临时团组织和党组织,由相关学生骨干和教师作组织负责人,这样和原有的党团组织系统相融合就形成了矩阵组织结构(图2)。在这种结构中,学生一方面受到原有的院系党团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开展常规活动;另一方面,因共同的科研需要,也接受科研管理者的领导。这些临时成立的项目党组织因共同的目标和任务而产生,组织者可以把专业建设和党团建设统一起来,发挥党团建设的优势,把党建团建工作落到实处。在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推进科研活动的同时,利用新组织、新平台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奉献精神、合作意识。
四、结语
新工科人才的复合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的新要求,课程思政可以利用专业课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性实现对新工科人才的价值输入。本文探讨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在指导新工科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在新工科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要增进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解,用创新意识打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界限,运用多种手段、方式和载体促进思政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的实施路径上,要通过课程建设、科研实践活动和组织再造这三条路径把新工科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政治素养、伦理价值、科学精神融入教育实践中。在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实践中,要避免运动化、形式化、过度政治化、内容拼盘化,一定要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本身固有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双方的融会贯通,立足“生活世界”,开启具有实效性的创新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