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及其内在向度
2022-05-21董扣艳
董扣艳
摘 要: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集中表现为媒介逻辑。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要处理好“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不变”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价值旨归。旗帜鲜明地坚守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是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核心要义。“变”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条件和存在形式。基于个体数字化生存与交往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行机理。在认识论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包括价值和技术双重向度。其中,价值向度决定着技术向度的使用立场与发展方向,技术向度也影响着价值向度的作用方式与实际效果。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价值向度;技术向度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2.01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2-0093-05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遵循着符合特定历史条件的实践逻辑。当前,全社会范围内展开的媒体融合建设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带来深刻变革,促使其日趋呈现出显著的智能媒介化特质。这既为新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创新提供了契机,也为它的实践思路变革创造了条件。本文从唯物史观出发,考察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生成的时代动因和确立依据,从价值和技术双重维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内在向度,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主流价值坚守和媒介技术应用的辩证关系提供理论借鉴。
一、全媒体的时代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转向
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历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总是受到特定历史条件制约,以现实历史条件提供的可能性为基本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的。”[1]进入全媒体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重塑了社会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这不仅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条件和存在形式,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逐渐向智能媒介化状态转变。科学认识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首先要阐释全媒体这一新“时空域”的基本特征。
“全媒体”概念产生于媒体融合实践,既展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状态,也揭示出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我国媒介变革的走向。关于媒体融合的进程,第一阶段是“你是你、我是我”的初级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独立,彼此影响并不显著。第二阶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级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渠道和手段等方面局部对接,尚未实现各方资源有机融合。第三阶段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高级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在整体上实现协同联动。上述三个发展阶段是一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媒介手段从“相加”的量变状态过渡到“相融”的质变状态。全媒体时代所对应的就是高级融合的第三阶段,因此,把握全媒体的时代特征,必须透过表面的智能媒介技术革新,进一步探究智能媒介技术革新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
全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是“全程”“全息”“全员”和“全效”[2]。在具体意涵上,这四个“全”体现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给社会传播格局带来的整体性变革。“全程”体现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全时空特征。在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当今社会,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个体可以灵活选择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全息”体现了信息传播形态的技术化特征。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国家治理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使之更加科学、高效。“全员”体现了信息生产主体的多元化特征。互联网赋予个体更大自主性,政府、网民、媒体以及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信息生产,改变了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秩序。“全效”体现了信息传播效能的聚合化特征。无论是全时空的信息传播,还是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抑或是多元主体参与,都是为了实现传播效能的最大化。可以说,“全程”“全息”“全员”是实现“全效”的手段,而“全效”则是“全程”“全息”“全员”的最终目标。
在这四重特性所营造的新传播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呈现出显著的智能媒介化特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第一,全媒体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教育主客体不再被限定在同一场域中,可以随时随地互动。第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介弥补了传统媒介的缺陷,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第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參与教育实践,在加强教育对话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把关和价值引领的难度。第四,在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与互联网的社交、文化传播和娱乐等功能相融合,需要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隐性的意识形态灌输。
尽管如此,全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没变,仍是通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要求,促进个体纠正错误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观念态度,并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推动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虽然全媒体时代的媒介技术革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但它的根本价值立场没变,仍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基于此,对于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逻辑发展动向的研究,必须正确处理好“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
二、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确立依据
媒介逻辑是实践逻辑问题在全媒体这一新“时空域”中的拓展与延伸。因此,把握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首先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布迪厄指出,“实践有一种逻辑”[3],“这个实践逻辑……能借助一些彼此密切相关且在实践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成原则,组织起各种思想、感知和行为”[4]。在这里,布迪厄将“实践逻辑”理解为一种解释实践活动原则的理论。在他看来,实践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很难对实践逻辑作出精准界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实践逻辑就是完全不可知的,因为实践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交往问题。布迪厄以交往为立足点,揭示了个体的实践活动原则。“实践从不像这样把对同一图式的各种部分实施结果集中在一起,……而是从其表面上最典型的关系属性出发绝对地予以考虑的感性事物。”[5]可见,实践逻辑以交往哲学为根基。对于特定历史情境中实践逻辑的探讨,离不开对该阶段社会交往环境和交往条件的分析。
布迪厄进一步引入“习性”概念,解释实践逻辑的生成过程。“如果要对实践活动作出解释,只有把产生实践活动的习性赖以形成的社会条件与习性被应用时的社会条件联系起来”[6]。鉴于实践问题的复杂性,个体的交往习性总是受到其所处生存环境的影响与形塑。“习性”也是一个生成性的概念,它总是随着个体交往情境的变化不断更迭。布迪厄的观点与唯物史观不谋而合。“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7]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总是以现实历史条件提供的可能性为基本前提,并且随着现实历史条件的发展不断变化。
基于上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是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原则的理论,也就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为何按照这一思路而不是其他思路开展交往实践的理论。在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趋势下,数字化生存和沉浸式体验成为社会生活的显著特征。智能媒介技术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信息传播层面,还涉及到由此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革新。这一深刻变化无疑也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实践之中。在全媒体这一新“时空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越来越受到智能媒介技术的规制,在整体上呈现出智能媒介化特征。可以说,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集中体现为媒介逻辑。
单独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是为了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条件与存在形式带来的新变化,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教育理念革新。由于任何技术都是特定承载价值理念的载体,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简单理解为一种只是表征智能媒介技术特性的交往实践,更要深刻认识到它也蕴含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立场。作为一种由人所发明和使用的人造物,网络空间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交织的特殊场域”[8]。技术开发者的价值观会影响技术的价值倾向,技术使用者的价值观也会影响技术的作用效果。总之,认识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除了要把握教育主客体在数字化交往中应当遵循的技术原则,更要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一贯秉持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
三、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内在向度
通过对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确立依据的分析,不难发现,它不仅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还要遵循信息通信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运行机理。这意味着,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包含价值和技术双重向度,二者深刻影响并不断形塑着人们的交往习性。
1.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价值向度
正如前文所述,尽管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条件和存在形式,但它的根本任务和价值旨归没变。在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要秉持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宏伟目标的战略需要,将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第一,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蕴含着意识形态性的特殊教育实践,承载着向全体社会成员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使命。在全媒体这一新“时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智能媒介化方向发展,并不意味着它的意识形态属性就要被智能媒介技术所消解,而是强调在遵循技术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更好地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教化和思想政治引领。面对全媒体时代新的信息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多、更复杂。不过,透过纷繁芜杂的问题表象,可以发现,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斗争任务没变,仍是在坚守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展开斗争。
第二,全媒体战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发展蓝图。“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9],“是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10]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是为了“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1]。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关系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在守正创新中与时俱进,并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吸引力、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
第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旨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凝心聚力,为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指引。在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切工作中处于“生命线”地位。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群眾的精神动力,提升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工作效率。全媒体时代与当前我国所处的新时代历史方位相互交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新发展阶段中乘着媒体融合发展的东风,把握媒体融合发展机遇,主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智能媒介化状态过渡,有利于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显著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效。
2.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技术向度
在全媒体这一新“时空域”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逻辑向智能媒介化状态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必须遵循互联网规律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行机理。全媒体时代,智能媒介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不是局限于“装置”层面的技术升级,而是在整体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组织模式和动力机制。就智能媒介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具体表现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技术向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多元内容生产。现阶段,社会信息生产的渠道是开放的,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完成。然而,受到不同政治立场、媒介素养和情感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并非所有内容生产主体发布的信息都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要求。只有那些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并对他人产生正面价值引领作用的信息内容,才能被视为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资源。在全时空的信息传播格局下,社会信息内容的“生产”与“消费”环节合而为一。随之而来的,是这两个环节之间“把关”环节的压缩,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突变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为了有效应对各种意识形态风险,加强对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信息生产全过程,在保证信息内容知识性的同时强化信息内容的价值性,促进优质信息内容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正面价值引领作用。
第二,关联议程设置。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议程设置路径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向议程设置,遵循着从教育者到教育对象的议题设置路径。教育者根据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个体成长发展的精神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相关议题添加到公共议程中,强调重要的教育议题,引发教育对象的关注、讨论与反思。在全媒体时代的全员参与格局下,反向议程设置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的另一种重要形式,遵循着从教育对象到网络公共空间的议题设置路径。凭借着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优势,教育对象可以自主设置议题。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对象成为“意见领袖”,他们设置的议题可能会引发社会热议。这就需要教育者加强对教育对象所设议题的价值甄别,并就相关议题进行再设置,用权威信息和主流价值引导教育对象对该议题进行再讨论与再认识。
第三,精准信息分发。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分发越来越受到智能算法的干预。面对不同教育对象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内容的个性化、分众化和差异化传播。大数据的算法根据教育对象的信息偏好,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信息内容。借助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优势,教育对象从海量信息中迅速接触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内容,实现教育资源和个体需求的有效对接。但是,算法推荐的教育信息高度同质化。长期接受高度同质化的信息会使教育对象产生信息审美疲劳,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内容产生排斥甚至是抵触情绪。同时,如果全凭算法推荐,一些教育对象平时不太关注但却重要的信息内容很可能被算法过滤掉。由于信息接收窄化而造成的思想认识偏差,不利于教育对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第四,拟态环境营造。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探索并尝试利用网络直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营造近乎逼真的教育场景,通过强化教育对象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体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吸引力与感染力。在网络直播、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等手段共同营造的高度仿真情境中,教育对象和周围事物共同参与完成所在情境的角色扮演,形成了以正面价值引领为显要特征的拟态育人环境。这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有利于拉近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距离,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参与度不高的局面,使教育对象真切体会到自己在教育情境中的存在感和参与感。反过来,较高的存在感和参与感又进一步激发了教育对象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认同。
3.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双重向度的内在关联性
全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价值向度和技术向度具有内在关联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媒介逻辑体系。
归根结底,技术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确立媒介逻辑的根本目的不是引入媒介技术,而是通过引入媒介技术创新教育方式,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根据这一思路,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价值向度和技术向度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并且技术向度要遵循价值向度的内在要求。
第一,价值向度决定着技术向度的使用立场与发展方向。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技术向度及其形态的分析与阐释,不难发现,同任何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一样,智能媒介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亦有利弊兼具的二重性特征。一方面,智能媒介技术可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互动性;另一方面,智能媒介技术又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新的风险与挑战。例如,信息生产、传播与消费环节的折叠减少了信息把关的空间,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许多未知的不确定性因素。在真相尚未查明或事实尚未公布的情况下,个体未经证实随意发布的议题很有可能会引发社会舆论危机。大数据的算法技术持续给教育对象推送高度同质化的信息,不仅会使教育对象对教育信息产生审美疲劳,还会使他们陷入高度同质化信息营造的“信息茧房”之中,进一步加剧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与分化。为了有效化解智能媒介技术带来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引领智能媒介技术的使用立场和发展方向,促进各种智能媒介技术按照价值向度规定的要求参与到教育实践中。
第二,技术向度影响着价值向度的作用方式与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价值向度需要借助于特定手段得以实现,智能媒介技术就是一种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利用智能媒介技术的传播优势,将其充分转化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效能优势。在信息爆炸时代,优质的教育内容首先要被教育对象所选择,进而被其所阅读,才能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要重视全媒体时代与纸媒时代的个体阅读习惯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移动化、碎片化和可视化阅读偏好,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呈现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此外,智能媒介技术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当前,线上和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各自为战”的单独行动逻辑已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二者联动的协同育人体系。由于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一致,二者的资源、手段、渠道和管理等要素的融合得以有效进行。通过各方平台终端、技术应用与管理手段的共融共通,推动实现“1+1>2”的最佳育人效能。
结语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3]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媒介化发展要保持价值定力、坚守价值立场,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作为根本遵循,深刻认识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总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给予积极的学理关照,在认识论层面探究它的价值向度、技术向度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正确认识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向智能媒介化状态发展应该坚守什么、否定什么,以及如何坚守、如何否定等问题,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5,43.
[2][11]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前线,2019(4):4,7.
[3][4][5][6]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22,122-123,128,79.
[8] 王延隆,范宏民.增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6):155-160.
[9][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0,316.
[1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13]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责任编辑:孙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