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
2022-05-21孟凡磊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改变,对人才的思想和道德修养越来越重视,因此中职的教育策略需要做出调整,语文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学应结合实际,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语文、爱国主义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教育教学真正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对爱国主义教育认识不足。主要体现为重视度不足和理解较浅层。部分中职教师对爱国主义的重视度较低,教学目标往往是以毕业率、升学率和就业率为主,而学生的学习则是以快速掌握一种技术从而投入工作或升入高职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爱国主义教学时长、采用的教学硬件与软件等都有所不足,教师和学生通常只是完成了相关知识量的提高,但自身的爱国主义思想并没有得到提升。
第二,教学内容理论化。爱国主义教育最终应转化为实际行动,即学生的言行举止,但很多中职语文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过于理论化和概念化,学生的知识量虽然有所提高,但与爱国主义其实距离较远,一方面只能谈理念,无法产生实际价值;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仍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深入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文化中。
第三,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化。很多中职语文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缺少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性的学习仍是以传统学习语文的方式为主,如:生僻字词的查阅、归纳大致内容和中心思想等。在此过程中,因为重复性的内容较多,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探究意识没有得到培养,往往只是在死记硬背教师的结论和转述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一方面学习积极性会越来越低,容易产生被动的、惰性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意识的落后。
中职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想要保障其有效性,首先应重视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性格爱好、思想文化和语文水平等各方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针,学校和教师应实现教学的多样化与开放性,避免统一而单一化的内容导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同时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效果。针对这方面,教师在语文课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的实例进行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让学生對爱国主义有一个深刻而实际性的理解,真正以概念化的教育模式,把爱国主义与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明确的教育目标。在中职语文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设置清晰的目标,比如:按照时间长短大致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两方面。短期教育目标是指一堂或一周语文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要实现的效果,如: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性与积极性等。长期的教育目标则是一学期或一学年后爱国主义教育所要实现的效果,如学生思维意识的转变、思考能力的提高、对爱国主义的认知等部分。
第二,注释注解。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了爱国主义,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把相关的字词、语句或段落进行标注。学生可以把字词和语句注释为爱国主义的含义,段落则可注释爱国主义的表现等。通过让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学习语文,让其把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进行注解,则可有效与爱国主义、语文知识建立紧密的联系。
第三,读后感。读后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书写爱国主义读后感,学生可以把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爱国思想进行文字表达,同时也实现了语文知识实际应用的锻炼。在教学初期,爱国主义读后感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少设置或不设置写作条件,让学生可以真正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着情境或问题书写爱国主义读后感,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此不断完善爱国主义教育。
课后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过程,但以往的中职语文课后作业的形式较单一化和表面化,无法满足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学生学习效率较低。针对这一点,爱国主义相关的作业应更加的灵活、自由,教师确定爱国主义中心,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内容,比如:板报、绘画和表演等形式。板报的内容可以是图文结合,教师可以事先给出一个爱国主义主题,学生围绕主题选择不同的内容,同时以自己的喜好为主导,设计文字排版和图片。绘画可以是单幅图或四格图画。表演方面,首先初期剧本可以选择语文课文中的一段,之后当学生的语文水平逐渐提高,则可自己根据实际事件进行改编或创作。其中,多人形式的表演作业,在分组时应把不同特征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组长轮流担任,以此令所有学生都可积极地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
中职语文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重视自身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避免盲目的模仿和复制,应把学校、教师、学生、语文和爱国主义融为一体,制定符合学生自身需求的教育策略。
(作者单位:山东省郓城县高级技工学校 孟凡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