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的实践和成效
——以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为例
2022-05-20徐连敏
■徐连敏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品标准》编辑部,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100061 2)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2号 100050
学会主办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办刊的重要形式,促进了科技期刊的繁荣和发展。目前,学会主办期刊数量占我国科技期刊总量的25%。2019年9月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学会的主体责任,把培育一流期刊作为一流学会建设的核心指标[1]。2021年11月中国科协实施的“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也对学会服务主办期刊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2]。学会组织期刊审读是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出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的需要,是一流期刊建设、一流学会建设的需要,也是学会服务主办期刊的需要。
中国药学会成立于1907年,是中国科协主管的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共主办25种药学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为保证学会主办期刊质量,于1993年11月10日起施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期刊审读办法》,随后与审读相关的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如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出版管理条例》、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2009年2月9日起施行的《报纸期刊审读暂行办法》、2010年12月8日发布的《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2020年4月15日起施行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期刊审读办法(试行)》和2020年6月18日起施行的《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等。1995—2021年中国药学会每年举办一次主办期刊审读会议,现已举办了27次审读会。目前,主办期刊审读会议已经成为学会的品牌活动,也成为学会管理期刊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这一形式,既可互查差错,促进编辑出版质量的提高,又能对大家共同关心的期刊质量发展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达成许多共识。在多次审读期刊的基础上,中国药学会还编辑发布了《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技术规范》,形成了独特的办刊风格[3-4]。
出版物审读工作包含两个层级:一是出版管理部门履行法律赋予的行业管理职责对所属出版单位的出版物进行的顶层审读;二是出版单位对本单位出版物进行的自检审读[5]。出版管理部门组织的审读多是由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或期刊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施行[5-7],优点是容易集中力量组织审读工作,对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及出版形式和印刷质量较容易把握。缺点是审读标准难以统一、审读结果反馈不及时、审读效果不明显[8];受到审读学科分类的限制,对各学科期刊的学术质量优劣判定较难统一,而且编校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学科差异判定难点。出版单位的自检审读更多地是在出版前对出版物质量进行自检审读把关,优点是能再把最后一道质量关,降低差错率,效果立竿见影;缺点是出版的周期性导致审读时间紧、任务重[8-9]。由期刊主办单位连续20多年组织召开审读会议的情况并不多见。随着国家出版物审读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坚持导向、广泛沟通、分类审读、学习交流、创新发展、共同提高,帮助所属期刊找到正确的办刊方向,最终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主办期刊群。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笔者参与了其中17次审读,经过查阅档案资料,梳理了27次期刊审读工作的情况,期望这些总结能更好地服务学会主办期刊管理,提高刊群质量,加强期刊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力,并供兄弟单位参考借鉴。
1 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审读工作机制
中国药学会十分重视主办期刊审读工作,随着审读工作的不断深入,摸索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每年年初在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办公会议上研究部署期刊审读工作,确定审读期刊名录,审查审读整改结果。审读工作由中国药学会理事会编辑工作委员会组织,其中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一般由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任,编辑工作委员会的其中一项工作职责就是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科协的要求,组织审读专家对相关出版物进行审查;编辑工作委员会组织遴选审读专家队伍,该专家队伍负责审读工作方案的制订和对审读工作的指导;主管编辑出版部的副秘书长代表学会秘书处协助审读组织管理工作,中国药学会编辑出版部具体负责审读方案实施和日常相关秘书工作。每年的审读工作开始前,由编辑工作委员会审读专家指导小组制订《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第××次审读工作方案》,确定指导思想、审读宗旨和目的、审读期刊对象、审读专家队伍、审读职责、审读项目、审读方法、进度安排、审读结果、审读整改追踪、审读承办、经费预算、表彰奖励等十余项内容。理事长办公会议负责审议工作方案,审议通过后由编辑工作委员会负责实施。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组织机构见图1。
图1 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组织机构图
在每年度的期刊审读工作实施过程中,由中国药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将《关于召开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第××次审读会的通知》下发给主办期刊编辑部,要求各编辑部限期报送上一年度最后一期和当年第一期2份样刊,接受审读。每年审读的期刊数量确定为8~9种,即约占中国药学会25种主办期刊数量的1/3。审读对象是按照专业分类和轮替的原则来确定,其中专业分类是按照综合类、临床类、中医中药类等进行分类审读。此外,整改不到位的期刊要优先重点审读,以促进被审读刊物质量提升。
2 加强专家队伍建设,保障期刊审读顺利进行
做好期刊审读专家队伍建设是顺利实施审读工作的前提。审读专家组是实施审读工作的权力机构,而审读专家是审读工作的灵魂,只有依靠专家、服务专家,才能做好出版质量审查工作。药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审读工作更是编审人员中的佼佼者方可胜任,想要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审读工作,避免出现“外行审内行”的现象,审读队伍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编辑工作委员会依托中国药学会优秀的办刊专家资源,广泛聘请业内高层次、高水平的复合型专家学者负责期刊审读工作。审读专家遴选条件一般是:具有高度的政治水平和科学鉴赏能力,职业道德高尚,热心审读工作,责任心强,治学严谨,办事公正,严守保密制度;具有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5年以上药学期刊编审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药学专业水平或较强的编辑出版业务能力,熟悉药学专业和编辑出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具有出版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或药学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等。
审读专家一般在期刊编辑出版专家和期刊审稿专家中遴选。编辑人员可以更多地从出版专业着手,审稿专家可以更多地从学术质量方面进行评判,从而保证了审读专家队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审读能力。
3 积极开展审读培训,制订审读方法
在审读专家遴选工作完成后,制订了《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规范化审读项目》,对聘请的审读专家组成员,不定期组织大家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新闻出版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召开审读工作会议,研讨审读工作,改进审读方法,提升审读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并随时调整不能胜任审读工作的审读人员。
对于理事长办公会确定的当年8~9种被审读期刊,每种期刊由3位专家审读;3年完成全部25种期刊的审读工作,随后进入新的一轮审读。被审读期刊编辑部将审读样本寄至中国药学会,并在封面上注明“审读用”字样。审读专家组成员参照《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细则》进行审读,并填写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意见表。审读意见分别按学术质量及编辑规范汇总后交至中国药学会编辑出版部进行归纳总结,并由审读专家组负责人在审读会上通报。
4 紧跟期刊发展政策导向,不断调整审读重点,探求适合的办刊方向
从1995年开始,中国药学会贯彻执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期刊审读办法》,开展审读工作,重点审查期刊的政治标准、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印刷出版质量。其中政治标准是一票否决,比如:有重大政治错误;严重失密;违反办刊宗旨,超越报道范围;严重违反《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等。学术质量方面,主要审查有无科学技术差错,比如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是否正确;数据、公式、图表、统计学分析等方面有无问题等。编校质量方面,主要审查量和单位是否规范,插图和表格是否规范,语言文字表达是否通畅,校对是否无误等。印刷出版质量方面,主要审查封面设计、版式设计、印刷装订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等。通过积极开展期刊审读,不断发现存在问题并加以纠正,这对期刊质量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在1999年到2004年的国家期刊奖评选中,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获得非常好的成绩,获奖情况见表1。中国药学会主办的这些获奖期刊成为我国近万种期刊的杰出代表。
表1 1999—2004年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中获奖期刊名单
随着国家对科技期刊发展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科技期刊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中国科协2012年启动了“学会能力提升专项”,2018年启动了“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2021年启动了“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这对加强学会主办期刊建设,创办一流期刊,推动学会刊群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办期刊的审读工作借助中国药学会社团建设机遇,对以往审读中发现的25种期刊出版质量发展不均衡、刊群内部同质化、国际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借鉴其他单位审读研究成果[10],采取按照专业分类审读、分类施策的做法。比如对于主办的数种英文期刊,因为这些期刊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际影响力,争夺国际学术话语权,因此要对这些期刊的稿件内容和质量进行重点审读。在审读过程中发现这些期刊普遍存在不能准确反映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动向,对重大科研成果的报道力度不够,英文表达不规范,海外编委、审稿人、作者比例不高等问题。对主办的中医中药类科技期刊来说,由于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中药类期刊也因此成为传承中医药科学文化的主力军,肩负着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特殊使命。此外,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等期刊都刊载过屠呦呦先生有关青蒿素研究的重要论著。通过深入审读研究和科学总结这些重大科研成果,本研究认为中医药类期刊的办刊方向要从纯学术和基础性论文转向服务中医药产业发展,这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分类审读、分类施策的方法在促进期刊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英文期刊方面,针对审读出来的国际化建设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指导扶持力度,不断提高期刊的海外编委、审稿人、作者比例,提升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推动其在各自学术领域做优做强,争创同类学术期刊国际一流。目前,药学英文科技期刊已经成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生力军。《药学学报(英文版)》《中国天然药物》《中国药学(英文版)》等英文科技期刊瞄准领域前沿,致力于传播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原创科研成果、提升国际影响,使其国际下载量、被引频次等不断刷新纪录,赢得了国际话语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显示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应有作用。
对于中医中药类中文科技期刊,通过落实审读共识,调整办刊方向,吸引服务中医药产业化的优质稿源,利用中国药学会国际交流活动及借助中国药学会搭建的大型数字出版平台,加强期刊学术内容的双语推送,从而扩大期刊影响力。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其他中文类期刊应坚持整合发展,共享专家、作者资源,优势互补,健康发展。
5 建立审读追踪机制,确保审读整改落实
在开展主办期刊审读工作中,为进一步提高审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切实发挥期刊审读工作在质量提升中的积极作用,防止少数期刊编辑部对审读工作认识不到位、对审读意见不重视、对存在的问题不整改,避免“有审读,无反馈;重问题,轻整改”的倾向,中国药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调整审读思路,及时建立审读追踪机制,在改进审读意见、督促整改落实、提高审读成效上下功夫,重点抓反馈、抓整改、抓落实。具体的审读追踪方法是在审读意见发出后,要求相关期刊编辑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书面反馈审读意见,结合各自编辑出版工作认真对待、及时整改,并进行归纳总结,在下一年度的审读会议上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汇报。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跟踪审读,密切关注后续出版情况,检查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整改。这些做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审读意见的整改落实。
6 做好期刊审读评优工作,确保发挥正向激励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会主办期刊,近年来,中国药学会在保持以往审读会良好经验做法的同时,致力于优化会议学术内容,探索创新审读研讨形式,加强青年编辑的学习交流以及能力提升建设。同时,利用主办期刊资源,以全面建设世界一流药学科技期刊目标为指导,紧密配合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英文期刊创办等工作,策划组织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的审读评优工作。期刊审读工作要坚持顶层设计、公平公正、科学实施、正向激励的原则,努力成为学会服务主办期刊的实效举措。
具体做法是,对所审读期刊的政治质量、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和印刷质量)评价优秀的期刊予以公开表彰,并给予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以资鼓励。
7 结语
通过加强领导、严密组织,中国药学会已经开展了27次主办期刊审读工作,这使得学会期刊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期刊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和出版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编辑人员能力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主办期刊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更多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进入世界一流学术期刊方阵,成为国家品牌期刊与中国精品期刊。
审读中还发现,在学会期刊发展与科学研究进步,服务能力与科技工作者期待,平台作用与其应承载的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存在不相匹配的现象。为积极顺应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推动学会主办期刊健康发展,建议加强综合审读评价体系建设,以审读评价促发展,以审读明晰期刊前沿定位,以审读强化学会办刊力度,即以学术前沿和服务产业功能为导向,鼓励各刊差异化发展,倡导开放竞争办刊机制,增强期刊出版机构内生发展动力;同时,充分调动学会专家资源、平台资源优势,加大主办期刊经费和政策支持,及时出台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实现“世界一流学会、世界一流期刊”建设的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一流学会、一流期刊”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