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凤山:师生幸福指数解码人

2022-05-20赵岩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1期
关键词:凤山太原市心理健康

赵岩

为学生打造幸福教育生态校园

池塘里五颜六色的锦鲤在畅游,楼道墙面上印着的一张张学生笑脸充满阳光,独具一格的“生态走廊”“音乐走廊”异彩纷呈……置身太原市实验小学的校园,温馨优雅的环境令人陶醉。

“作为教育人的我们绝不能构建一个重压式的学习氛围,应该让孩子们在关爱之下学会知识、学会道理。”2010年,史凤山接手太原市实验小学的第二年便提出开启学生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她不仅十分注重幸福校园的外部环境创设,更从幸福课程、幸福课堂、幸福教师、幸福学生四个方面入手,将“幸福人生教育”付诸实践。

开发幸福课程是太原市实验小学幸福人生教育的核心,太原市实验小学的幸福人生审美化校本课程体系由七彩课程——学科拓展课程、自主体验课程、中华美育课程、馆校联动课程、四节四礼课程、项目研究课程、班级自主课程构成。这些课程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其中经典名篇我爱读、经典音乐我爱听、科学探秘、幸福英语等校本课程被纳入课表,每周都要安排一到两节。

在史凤山看来,幸福人生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善心、善念、善行。多年来,太原市实验小学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行为习惯培养为载体,创设了6个基本素养、6个年级德育培养目标、6种德育培养途径的“6-6-6幸福德育模式”,这当中,劳动教育首当其冲。

每周三下午,太原市实验小学学生都是在各类自主活动课中度过的,滨河校区精心打造的700多平方米的阳光蔬菜大棚是他们最心仪的地方。在科学老师和农民伯伯指导下,学生们在这里学会了锄地、下种、培育等多种农活。收获季节,同学们采摘自己亲手栽种的冬瓜、秋葵、蛇豆、白茄子等各类蔬菜,个个笑逐颜开。

“过去,我坐在餐桌前只会品味食物的味道,后来在阳光蔬菜大棚里亲身体验了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与收获的自豪,让我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六年六班学生赵晨宇说。

不仅如此,同学们还上网查询相关菜价,货比三家,精心制作海报宣传自己栽种的无公害蔬菜并在社区出售,攒足了来年购买菜籽的钱。“这个过程已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对于学生来讲,锻炼价值极大!”史凤山说。

近年来,太原市实验小学逐步形成了由生活劳动体验课程、农务劳动探究课程、社会劳动活动课程等构成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学校积极构建“家校社会”一体化劳动教育格局,赋予了学生劳动教育新的意义,即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健体、以劳鉴美、以劳创新。

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同样是幸福人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底色。太原市实验小学的艺术进校园、进课堂从来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应景之举,而是实实在在的“人人过关”,正如史凤山所说,“我校的音体美从不让步语数英。”

“太原市实验小学的音体美课程入课表,有标准、有考核、有检测,每学期都要用一到两周时间,组织所有相关教师对音、体、美课程进行单元抽检和课堂抽查,仅音乐课一项,就要从演唱、欣赏、乐理、律动几方面进行测查。”太原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杨雨告诉记者。

“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学校戏曲教室讲台上方福楼拜的名言十分醒目,史凤山说这与自己开展艺术教育的初衷十分契合,在她看来,“音乐是人们幸福感的极致表达方式之一,是丰富情感的重要元素,艺术气质的养成,是幸福的重要来源”。

为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幸福源”,太原市实验小学先后开发组建了包括管乐、民乐、童声合唱、英语乐团以及国画、版画、机器人、乒乓球、篮球、智力空间、小荷诗社等在内的多种学生社团和学科拓展、自主活动、社团活动、生活等课程。

浓郁艺术氛围的形成,极大促进了太原市实验小学艺术教育的开展,学生艺术社团多次获得太原市艺术教育活动学生文艺汇演一等獎,学校的彤霞村12号乐团曾作为优秀案例,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新体系音乐教学研讨会上交流推广,获得专家一致好评。

为让更多学生爱上音乐,太原市实验小学每个学生都有一只葫芦丝,要求人人会吹,史凤山看中的正是它的简单易学。多年来,不少学生特别是音乐天分稍差的学生就是在吹奏葫芦丝中初步体味了音乐的美感,收获了自信,进而爱上了音乐,爱上了艺术。以小小葫芦丝“撬动”艺术教育大课堂,以低门槛成就高品位,史凤山可谓匠心独运。

“科学教室最先进,探索未知来创新。生活馆像我家,我能烹炒和煎炸。音乐教室放声唱,美妙歌声在飞扬……”如今,30多个学生社团,上百种幸福课程,为全校师生搭建起了宽广而绚丽多彩的幸福人生教育舞台,学生通过自主申报和“走班制”的形式在6年的校园生活中体验了多种幸福课程,参与率达100%。

一位学生毕业时留下了这样的感言:“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个窗口都在和我们交流,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评功摆好”成就幸福教师

史风山坦言,对于“教师应该是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说法自己并不完全认同。在她看来,“教师应该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没有教师的幸福感,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

为积极挖掘教师在工作中的点滴成绩,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史凤山特意把每年两次的教师工作总结会定名为“评功摆好”大会,积极鼓励教师说出自己教书育人的“幕后故事”。

在“评功摆好”这种特殊方式激励下,许多教师“摆”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张洁老师为学生“快递作业”就是其中之一。

一边是住院卧床的父亲,一边是面临毕业的50名学生,怎么办?2016年9月,张洁老师的父亲赴京看病,作为父母的独生女儿和学校毕业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为了照顾好父亲同时又不耽误学生,每周五晚,张老师把全班50名学生的语文作业打包装入行李箱,登上去北京的列车。周六,周日照看父亲之余,她加班批改作业,周一返校交给学生。父亲手术后身边时刻离不开人,张老师就把批改的作业打包快递寄回班里......

多年来,“评功摆好”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像张洁这样的太原市实验小学“爱心好老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重要砝码和最好福利。”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教师队伍、教研员队伍、班主任队伍发展规划工程和各学科领军型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优秀教师特色发展工程,为每一位普通教师获得更多成就感、幸福感创造条件。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能力突出,学校就促使其尽快成为学科教学名师;有些教师管理班级能力强,学校就促使其成为优秀班主任;有些教师学科知识和英语水平都很好,学校就促使其实施双语教学,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对宏观管理的灵活把控和对细节问题的精准拿捏,让史凤山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显得游刃有余。

经过多年努力,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太原市实验小学获得全国名师称号的有3人;获得省级名师称号的有2人,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的有3人;正高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5人;获得省级教学荣誉的有16人,市级教学荣誉的有30人。优师比大幅提升,区以上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心灵抚慰孕育幸福心境

“摆沙盘游戏时,他总爱设置两军对垒冲突场景,其实反映了孩子内心的矛盾冲突。”2020年,太原市实验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李玉发现班上一名男孩课上课下总会有一些情绪波动和做些出格的动作等。在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之后,李老师从心理分析入手,先后4次对他进行专业心理疏导,逐步舒缓了这名学生的情绪。

近年来,师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太原市实验小学对师生心理健康的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学校两个校区均配有设备先进的学生心理咨询室,拥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6名。每年的5月25号所在的那一周是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周,其间,学校通过心理健康设备体验、心理电影观赏、心语心愿墙、家长讲座、学生讲座等为学生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而所有这些,得益于史凤山多年前的一次极富前瞻性的大胆决定。2012年,太原市实验小学教师岗位空编3人,急需语文、数学教师,但史凤山从长计议,硬把一个宝贵的名额留给了当年刚从华中师大心理学教育专业毕业的李玉,让实验小学有了第一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入职近十年来,作为全校唯一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除承担心理课教学工作外,李老师还负责全校师生心理健康咨询等工作。在校报一角专门辟有“小玉姐姐信箱”,定期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在她影响下,学校有先后有5名教师通过自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目前,全校已形成了一套心理测评、心理反馈、心理调节统一整合的智能设备和测评系统,能够及时给予有效引导、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全校学生的意志力和抗挫折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公众号上每周上传两节心理健康小课堂,针对学生和家长的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发表了二十余篇原创心理公众号文章,进一步提升了全校师生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把幸福教育种子播撒远方

2019年,史凤山受命带领太原市实验小学教师千里迢迢把幸福教育课堂“搬”到了对口帮扶的四川凉山。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该省西南部,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当年6月,教育部启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接到任务后,史凤山立即组建了由太原市实验小学各学科优秀教师组成的支教团队,于9月底赶赴凉山越西县开展结对帮扶行动,她也成为全国14个教育基地下属100多个名校长工作室中首个入凉山援教的基地名校长。

在“结对帮扶活动启动仪式”上,太原市实验小学与越西县北城小学结成兄弟学校。史凤山为越西全县的中小学校长及28位中小学支教老师作了题为“走在幸福人生教育的路上”的讲座,还特意为全县各校选派的优秀数学教师讲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公开示范课。

越西县当地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学校亟需开展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史凤山工作室捐赠一套心理教育沙盘,使北城小学的“关爱留守儿童,童伴成长计划”心理辅导活动得以开展。

针对北城小学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范围小的问题,太原市实验小学第三批来支教的优秀语文教师们持续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实效。史凤山工作室还精心选择山西作家陶耘撰写的儿童小说《梦想天空》赠送给北城小学的每一位孩子。

王惠芳老师为讲好首节习作公开课“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利用休息时间广泛查阅资料,并与太原市实验小学的同事、领导连线交流,历经数日,为当地学生搜集了中国的55处世界文化遗产的课堂资料,利用网络资源带孩子们“走出了大山”!

山西省特级教师胡文娜知道彝族小朋友能歌善舞,到达北城小学工作的第三天,便组建了80人的合唱队。每天午餐后的休息时间,音乐教室便歌声荡漾……

“在美丽的大凉山,面对纯真的孩子们真的会让你难忘初心、砥砺前行,任何困难都不算什么,我会珍惜这段难得的人生历程!”太原市实验小学首批赴凉山支教教师、语文学科组长张红梅发给史凤山的微信,表达了全体支教教师的共同心声。

为感谢太原市实验小学的热情援助,北城小学校长余洪波特意将学校六年五班命名为“太原班”。

“王老师,我的作文公开课得奖了,是第一名!太感谢您了!是您教会了我如何上作文课!”如今,太原市实验小学支教人已回到原校,但教研还在继续。从2019年8月到2021年2月,史凤山工作室先后派出3批9位优秀骨干教师赴四川省凉山州开展教育帮扶,通过传帮带,为越西县北城小学留下了一支“永不撤走”的教师队伍,幸福教育的种子已在凉山落地生根。

2020年8月,为加快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太原市教育局与本市娄烦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太原市实验小学娄烦分校(娄烦县君宇实验学校)落成,新的幸福教育使命再度落到史凤山肩上,身兼两校校长的她除完成本校工作外每个月还要数次赴百公里之外的新校指导教育教学,对此,史凤山无怨无悔——“每一次援教行动对于我和全体教师来说,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对幸福教育认知的全面提升!”

纵观史凤山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无论是“以生为本”的幸福教育课程开发、积极鼓励教师“评功摆好”,还是远赴贫困山区支教,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其中。

今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在为史凤山新版《守望幸福人生——幸福人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一书作序时这样评价太原市实验小学的幸福人生教育:“一方面把幸福教育和培养幸福的能力作为最核心的教育理想;另一方面通过环境设施改造、队伍建设、课程打造、教学转型和开展创新性教育项目来支撑和充实对教育理想的守望。”

幸福人生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核心是“幸福”二字,何谓“幸福”?多少人穷极一生却不得其真谛,而史凤山仅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愛!

猜你喜欢

凤山太原市心理健康
梁瀚嵩与起凤山
王凤山:三分“严”+七分“慈”=十分“爱”
太原市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联盟成立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太原市经济发展实现首季“开门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Ho Feng—Shan何凤山
奇怪的雨伞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