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评的借鉴与启示

2022-05-20任明满肖猷莉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1期
关键词:批判性考查文本

任明满 肖猷莉

PISA,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每三年发布一次,考查15岁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PISA2018年全球国际学生评估,主要测评领域为阅读素养,其余测评领域为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和全球胜任力素养。

在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评中,中国学生(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取得了全球最高分的优异成绩,这增强了我们对本土阅读教学的自信,同时也暴露出高质量、低公平,高负担、低效率,高控制、低支持,高投入、低认同等问题。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必将严重制约当下我国正努力推进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作为国际可比的阅读测评,PISA2018吸收了现代阅读研究的前沿成果,通过对样题的分析,借鉴其评价理念、命题技术等,可以为我国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测评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PISA命题新特点

PISA2018将阅读素养界定为“学生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发掘潜能与有效参与社会生活,而对文本进行理解、运用、评估、反思的能力以及对阅读活动的参与”。

和往年相比,删去了“文本”的限定词“纸质”,拓展了电子文本形式,新增了“评估”一词,更强调对学生自主评价能力的考查。深入分析PISA官网公布的四套阅读样题可以发现,PISA2018阅读命题呈现出如下一些新的特点。

(一)基于计算机的测试,将素养考查融入问题解决过程中

PISA2006开始积极探索基于计算机的测评方式,此后逐渐增加这种测评方式的比例,PISA2018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计算机测试方式。基于计算机的测试方式,在情境创設、命题材料组合上更加灵活,有利于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阅读素养的考查融入问题解决过程中。

情境创设方面,PISA2018仍然围绕个人的、公共的、职业的、教育的情境进行命题。例如,《家禽论坛》和《牛奶》创设个人生活情境,前者创设了一个了解姑姑学习养鸡过程的情境,后者则创设了一个探讨喝牛奶的利弊的情境;《拉帕努伊岛》则创设了一个教育情境——参加本地图书馆的讲座;《句子》考查学生阅读流畅性,在做正式题目前,通过提示和一组静态的例子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如何进行感性判断,故未设计情境。无论是个人情境,还是教育情境,都非常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具有较强的代入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问题解决的过程。

命题材料方面,样题均为电子文本。《家禽论坛》样题只有一页六则帖子的论坛截图,其中一则帖子围绕楼主求助帖中给受伤母鸡喂食阿司匹林的问题,另外五则帖子既有无关信息、感性经验、广告,又包括鸟类专科兽医的建议。这篇文本虽然短小,但它具有多种文本的复杂性,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考虑多种观点,评价这些帖子的来源和内容,以确定其可信性。7道题目难度介于1~2之间,主要考查学生普通、简单的日常知识和个人经验与态度,即使是能力较低的学生也有机会获得成功。《拉帕努伊岛》命题材料更加多元,涵盖博客、书评、科学新闻,基于计算机测评的优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命题机制。学生第一次只能看到博客这个文本,并根据博客内容作答;随着题目的深入,文本的增加,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博客、书评和科学新闻三类文本之间的关系,如第7题,学生要解决“导致拉帕努伊岛上的大树消失”原因的问题,需要综合三类文本进行分析、比较,形成推论。7道题目的难度介于3~5之间,着重考查学生的非日常知识、正规或公共知识及专业知识。

(二)系统考查阅读策略运用,首次测评阅读流畅度

PISA2018阅读测评框架将阅读策略分为文本处理策略和任务管理策略,文本处理策略主要指向阅读理解策略,包括信息定位、文本理解、评价与反思三个方面。其中,信息定位细分为访问和检索文本信息、搜索和选择相关文本;文本理解细分为形成文本整体理解、整合和解释、推论;评价与反思则细分为评价质量和信度等。任务管理策略主要指向阅读监控策略,包括设置目标和计划,监控、控制两个方面。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评框架中虽然提出了任务管理策略,但在实际测试中,尚未对这一策略进行考查。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流畅度作为一项特殊的阅读策略被纳入测试中,以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的速度和效率。

《家禽论坛》《拉帕努伊岛》《牛奶》三套试题主要考查文本处理策略,《句子》主要考查阅读流畅度。四套试题考查阅读策略对应关系(如表1)。

从表1可知,前三套样题共21道题目,比较全面地考查了信息定位、文本理解和评价与反思策略。其中,文本理解策略所占比重最大,有10道题;评价与反思策略次之,有9道题;信息定位策略较少,只有2道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三套样题都是对评价与反思策略的考查。《家禽论坛》文本短小,属于连续性的静态文本,侧重考查评价质量和信度、反思内容和形式;《拉帕努伊岛》和《牛奶》属于比较典型的多文本,作者、出版时间和标题都是不同的,两套样题共有7道题目考查评价与反思策略,特别是考查“发现和处理冲突”策略的题目,各有2道。

PISA2018通过样题《句子》首次考查阅读流畅度,这套样题的特殊之处在于没有提供文本,核心任务是判断句子是否合乎情理。首先提供三个例句:“红色汽车爆胎了(是);飞机是用狗做成的(否);学生昨晚阅读了这本书(是)”,然后做三个练习,最后进入正测。为更好地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的速度和效率,题目并不复杂,学生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就可以做出判断,类似于我国强调的语感。

(三)根据能力进阶,逐步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知识经济时代,批判性思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PISA2018测评中的“评价与反思”策略与批判性思维存在密切的关系。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大学学习评估工程(CLA)认为,批判性思维体现在一系列重要技能上,如洞察他人论证的陷阱和漏洞,处理矛盾的、不充分的、模糊的信息等。《拉帕努伊岛》和《牛奶》两套试题基本遵循区分事实与观点—处理矛盾的、模糊的信息—有序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的能力进阶过程考查批判性思维。《拉帕努伊岛》第3题列出了《崩溃》书评中五处陈述,要求学生分别判断是事实还是观点,属于考查学生“区分事实和观点”的技能。第7题要求学生综合比较博客、书评和科学新闻,分析“拉帕努伊岛上的大树消失”的原因,并找出材料中的特定信息,支持自己的答案。针对这一问题,三个文本给出的信息存在明显的差异:教授在博客中将之作为一个谜团提出,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崩溃》的作者贾德·戴蒙认为是岛上居民的滥砍滥伐导致的;科学新闻中,两位科学家不同意戴蒙的观点,他们认为,是岛上过度繁殖的波利尼西亚的老鼠吃掉了树木的种子,使新树木无法生长。回答这一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洞察论证漏洞、处理模糊信息及有序呈现证据等多种技能。

《牛奶》样题提供的两则阅读文本,观点尖锐对立:第一个文本认为,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对人类益处多多,并引用权威医生和国际乳制品产业协会的观点作为论据;第二个文本则依据近十年来一系列质疑牛奶价值的研究,证明牛奶对人类健康存在多种潜在危害。第5题考查“区分事实与观点”的技能,第6题考查学生处理模糊信息的能力。第7题的设计具有复合情境的特点,除了题目开篇创设的个人情境外,此处以安娜、克里斯多福和山姆三个人的不同视角,提供了三种认识牛奶的角度,创设了一种问题研讨的情境,代入感非常强。基于此,要求学生选择认同谁的观点,并依据至少一篇文章支持自己的观点,以考查学生处理矛盾信息、有序呈现证据的技能。

二、借鉴与启示

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开展,核心素养指向高度抽象、结构复杂的高阶能力,传统的评价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评价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分析并借鉴以PISA为代表的国际前沿的测评理念、测评技术和测评实践,可以为我国核心素养评价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一)树立“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测评开发范式

“基于证据”(Evidence-Based)研究范式是国际主流的教育研究范式,PISA測评也是遵循这一研究范式开发的。通过严格的、基于数据的测评工具开发流程,保证测评工具良好的信效度及公平性。以阅读试题为例,通过测试框架—试题草案—评分指南—审核修订—试测—数据分析—筛选或修订试题等一系列实证步骤,可以有效避免主观命题容易出现的过难、过易或存在偏见的问题。除了试题,PISA还开发了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问卷,全面收集各方面教育信息,以客观而全面的数据结果,分析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素养状况,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提供扎实证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当下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众说纷纭,但从研究范式来看,主要还是理论思辨。基于此,如何调和不同观点,如何保证测评工具的科学性,都容易因为缺乏扎实的证据而陷入争论不休的困境。未来树立“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核心素养测评开发范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二)探索基于计算机的真实性测评

哈罗斯和米歇尔等人系统分析欧洲国家的教育实践后,提出在学校系统中培育素养的三条途径,其中一条就是:变革评价,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过程性与真实性评价。随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我国学校层面的计算机普及水平不断提高,这为基于计算机的测评提供了硬件条件。“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新兴智能技术发展迅猛,智慧课堂成为我国信息化教育实现的突破口之一,基于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设备的教学,便于收集学生学习的过程数据,为基于计算机的测评积累了宝贵经验。PISA2018基于计算机设计复合情境,目的就在于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属于典型的真实性评价。

近年来,在一些考试中,也开始尝试融入真实性评价,如中考语文试题在创设应用情境、模拟生活情境、引入语用情境及多元情境整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受纸笔测试形式的制约,这种命题创新的空间还非常有限。未来如果能够实现基于计算机的测试,特别是基于计算机的自适应测试,将有利于创设真实任务情境,重点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或模拟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系统、规范地收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反思实践、提高研究技巧,推进真实性测评在核心素养测评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三)推进批判性思维测评的步伐

高中语文新课标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通过语言运用发展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提高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跨媒介阅读成为一种阅读的常态。“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这一目标蕴含着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指向,旨在引导学生面对海量的跨媒介信息,做到熟练应对,去伪存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则明确指出,“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基于此,如何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渗透批判性思维,实现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测评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我国传统的测评方式以单文本为主,多年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基于计算机,从跨媒介的视角测评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上尚缺乏有效的探索。未来基于核心素养的测评,可借鉴PISA的经验,结合母语表达的特点,创设跨媒介情境,灵活运用单文本、多文本,纸质文本、电子文本,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及混合文本等多种文本样式,融入复杂信息(包括无关信息、感性经验、迷惑性信息、专家观点等)引导学生反思文本内容与形式;整合矛盾性的多文本材料,为批判性思维命题提供足够的创新空间;在题目设计上,批判性思维的考查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充分考虑题目之间的能力梯度,循序渐进地考查学生区分事实与观点,处理矛盾的、不充分的、模糊的信息及有序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等能力,从而综合判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样态。

【本研究受“西南大学江北区名师培养对象研修项目建设专项”资助,系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批判性考查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