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微
——以《知行英语综合教程Ⅰ》Unit 1为例
2022-05-19胡惜春
胡惜春
(扬州市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在立德树人任务中具有突出作用和重要地位,“课程思政”的理念应时而生。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把思政工作与高校所有课程教学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高校各门课程教学和育人的全过程中。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扮演好语言知识技能传授和育人工作的双重角色。
1 高职外语教学设计加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首先,课程思政有助于教师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版)明确规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Stern也明确提出,培养学习者的思想情操与价值观是语言教学的目标之一[1]。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一直处于脱节状态。我国高职英语教材内容大都选编于国外原始语篇,这些语篇展示了西方世界真实的政治制度、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理感受。因此,这些真实信息就是人们了解西方国家的窗口和路径。通过挖掘教材中原始语料蕴含的丰富的思政信息资源,用事实证明我国在很多方面的优势,进而激发学生们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条件,有助于教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其次,高职课程思政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心理学理论模型“相对缺失—相对获得(Relative Deprivation-Gratification,RD-G)”指出,个体与参照群体相比之后,会产生对自身有利或者不利地位的感知[2]。大多数高职青年学生未经世事,不能感受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诸多方面的优越性,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人云亦云,从而缺乏道路自信心、理论自信心、制度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他们探索和进取精神不足,还未真正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比较提高学生对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有利于应对国际环境下思想多元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2 已有的相关研究
以“ideology and curriculum design in EFL/SLA(意识形态与英语/二语课程设计)”为关键词,通过网络尚未搜索到国外二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但是,一直以来,世界各国外语教学界都很重视对学习主体的价值引领和社会文化导向,避免客体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喧宾夺主。例如,为了抵制英美文化垄断,智利教育部在自编的外语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本族文化素材[3],日本英语教学通过强调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解构英语国家意识文化形态[4],韩国自编的二语语言教科书在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宣扬韩国人文风俗和文化价值观[5]。
我国英语界也对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这一新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探索,研究对象涉及本科层次学生和高职专科学生,研究的外语课程类型包括本科层次的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商务英语口语、外贸英语函电、高职高专综合英语以及专门用途英语(ESP)[6],教学模式涉及线下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7]。然而,这些研究要么缺乏理论依据,要么泛泛而谈,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希望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探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案,为同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3 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本教学设计构想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具体的设计步骤遵循文秋芳的外语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
3.1 社会文化理论与英语语言教学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认为,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来源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语言符号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8],因为语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即中介和调节作用)。作为中介的语言符号反映阶级性和民族性,折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以及与其相关的一切社会文化制度、法律制度和组织机构等。教育理论家们认为,应该在符合自身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观念的框架下选择和组织教材的内容和资源,以避免权力结构和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文化的外衣下得到复制[9]。Colin&Street提出的“意识形态读写概念(ideological model of literacy)”也认为,“无论读写能力抑或读写实践都是意识形态性的,读写对于人类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10],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一方面要培养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学生掌握语言工具这一中介,同时,还必须发挥语言符号的调节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积极运用英语讲述和书写中国故事,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交流。
3.2 文秋芳外语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和步骤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版)的总设计师文秋芳强调,内容链是外语类课程的思政链之一。内容链要求外语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充分挖掘育人元素,精心设计教案,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策略,坚定学生的政治信念、滋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等。她还指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至少包括三种相互联系的序列任务:首先,理解育人总体目标;其次,在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思政教学目标;最后,生成课堂教学方案,如图1所示[11]。
图1 文秋芳外语教学中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和设计教学方案的步骤[11]
4 教学设计实践
根据社会文化批评理论和文秋芳外语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框架,以《知行英语综合教程I》Unit 1为例设计单元教学和步骤。
4.1 理解外语类课程思政的总体育人目标
从国家层面上讲,“课程思政”的宗旨在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各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小学、中学及大学育人工作的始末。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版),这一总体目标在高职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层面上体现为四个高度概括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职场涉外沟通素养(或目标)、多元文化交流素养(或目标)、语言思维提升素养(或目标)和自主学习完善(或目标)。这四个核心素养或目标分别构成英语学科和课程的基础要素、价值取向要素、心智特征要素和发展条件要素。其中,价值取向要素与课程思政的联系最紧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以更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渗透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中。
4.2 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并确定单元思政教学目标
4.2.1 分析教学对象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他们大多数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正确的看法,社会价值观具有可塑性,渴望通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完善自我,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生活。本单元的思政主旨即是激发高职新生重拾信心,重塑三观,以积极的心态和切实的行动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4.2.2 研究教学内容
该教学单元包括“The Facts of Campus Life”和“Reinvent Yourself at College”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类似大学新生指南,采用第二人称,主要内容是建议美国大学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集体生活,比如如何与室友和睦相处,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以解决课外活动与学习之间的矛盾等。这样的内容对我国高职生校园生活和学习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4.2.3 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本单元的三个思政教学目标。第一,励志和梦想。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自己也为复兴中华民族而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水准。第二,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与规则意识。这个目标正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将来多数是基层岗位的技能人才,教师有必要教会他们懂得感恩祖国、感恩亲人、感恩师长和朋友。正如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的研究表明,高情商和规则意识更有助于他们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12]。第三,提高社交沟通能力。高职学生容易不自信和敏感多疑、对熟悉的师生或长辈有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异国同龄人的建议,使学生们尝试使用文中的社交沟通建议。
4.2.4 选择思政素材
确定思政目标之后,选择能够达成这些目标的相关语料。针对目标一之励志和梦想,教师可以选择播放一些治愈且正能量的音乐或者歌曲,使学生们在美好的旋律中重拾梦想。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功案例。针对目标二之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与规则意识,教师可以上传英美高等教育中真实存在的一些短板和困境。针对目标三之提高社交沟通技能,教师可以回归教材,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资源,提炼出有效沟通技巧和时间管理策略。
4.3 设计思政教学方案及实施路径
本单元的思政教学方案和实施分四个环节(导入、互动、总结和评价)进行,运用多模态的思政教学资料,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如图2所示。在每一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材文本信息,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运用已经准备好的思政素材,达成课程思政的目标。
图2 教学方案基本思路
4.3.1 导入环节
课前,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与单元相关的多模态教学资料和课前要求,比如上传积极乐观的英文歌曲“Oxygen/Freshmen”和大学校园影视作品,要求他们学会唱以及分析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尽量使用作品中的语料。此外,要求他们在线上讨论大学和高中生活的差异以及与室友相处情况,并把自己的见解发布在线上课程作业中。这些教学资料和课前导入任务既能训练语言技能,同时也蕴含思政元素。“Oxygen/Freshmen”这首歌曲旋律清新,给人慰藉,属于治愈系音乐。歌词很正能量,也很应景,尤其是歌词中提到的“freshmen”(新生),能够使初入大学校园的高职学生产生共鸣,正视高考的暂时失利,萌生改变自己和重拾梦想的冲动。同时,让学生比较国内外大学和高中生活的差异,意识到早日规划大学生活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导入环节的第二步即是上课之初的几分钟。有了线上的铺垫,教师的课堂导入活动就会很顺利,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既实现了语言知识的内化,又达成了价值引领的思政目标。教师可邀请几位学生合唱发布的英文歌曲,并请大家用手机在教学平台上在线投票选出佼佼者,作为平时成绩或者奖励的依据。
4.3.2 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在读懂文本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关于西方大学教育的学费、住宿、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讨论,既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又使学生体会到我国的制度优势,从而增强道路自信,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这样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不留痕迹地实现了三个思政目标,避免了说教,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4.3.3 总结
教师总结中西方校园文化的异同、与室友的相处之道以及时间管理技巧,回归教材文本,并且再一次强化思政目标。
4.3.4 反馈评价
通过两项线上作业来反馈评价该思政教学设计是否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目标。作业一,学生两人一组,每组编制一个英语情景对话。情景如下:学生A抱怨室友的各种坏习惯,学生B给A一些合理的建议。每组把对话的录音音频上传至课程网站。作业二,每位学生写一篇作文,主题为“如何成为时间管理达人”。对话的编排既可以使学生练习使用课文中的词句表达形式,又可以再一次强化学生刚刚获得的思想认同,使课程思政实践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真正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目标,同时,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评价设计。
5 结语
本教学设计契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始终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实施精准、逻辑连贯流畅、可操作性强。符合张敬源和王娜[13]主张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三原则,即目标性、一体化和达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