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课程思政的直升机结构与系统课程实践探究

2022-05-19游泽宇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直升机航空思政

游泽宇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维修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300)

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将教授学生知识与引导学生的思想有机融合。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作为工科专业一直存在课程思政点与教学内容难以紧密融合的问题,本文以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核心课程《直升机结构与系统》课程为载体,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对工科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进行研究探索与实践。以期为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参考。

1 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1.1 确定目标

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有航空机务兵、航空产品装配工、航空产品调试工、航空产品维护工、飞机定检工程师、飞机维修机械师、飞机维修工程师、飞机结构工程师等,事关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质量、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军事从领土防御到保障海外利益发展战略,所以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合格的安全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核心能力。

1.2 课程定位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是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三维目标。其中素质目标为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安全意识以及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知识目标为使学生掌握直升机结构与各系统部件的作用、运行的原理以及相关的勤务工作内容;能力目标为使学生通过直升机结构与系统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直升机结构与各功能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

1.3 课程团队组建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课程团队包含有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企业教师,课程团队中思政课教师负责发挥思政理论的引领作用,对融合的思政内容进行总体把关;专业课教师负责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与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育人目标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的立德树人效果;辅导员负责对学生心理状况总体上的判断和把握,通过协同育人使课程思政更贴近学生,解决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企业导师参与课程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企业思维和技术指导。课程团队采用定期集中备课的方式将思政内容与知识点精确把握,精确融合完成课程重构,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课程团队对于学生主要的思想问题融入集中备课的讨论中,以保证精准掌握学生思维动态并进行精确引导。

1.4 教学重难点整理

教学团队根据教学目标、学情情况整理教学重、难点。得出教学重点为掌握直升机各系统的作用、工作原理以及典型故障的原因,教学难点为直升机结构与系统课程的概念多、学生难以记忆与理解及学生对安全意识、工匠精神、航空报国精神的践行问题。

1.5 思政元素挖掘

通过学习国家文件精神,结合《直升机结构与系统》教学特点,分析教学现状与素质目标。以安全意识、工匠精神以及航空报国精神为主要思政元素核心挖掘所需的课程思政元素。最终得到的课程思政元素主要源于3个角度,一是我国航空发展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如歼8Ⅱ型战斗机总设计师、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顾诵芬院士等事迹;二是惨痛的维修事故进行反面教育,如日本123航空空难事故等航空事故;三是理实一体内化职业素养,主要为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与引导,针对安全意识、工匠精神、航空报国精神的践行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1.6 课程思政内容融入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基于课程重难点,将思政元素融于课程内容。思政元素的融入如表1所示。

表1 思政元素融入表

2 教学实施

2.1 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元素全面融于教学,创建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结合线上、线下2大平台进行教学实施,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插入企业导师助导环节,通过第三方印证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考核评价,将课程思政落实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3个方面。

图1 教学模式示意图

2.2 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

根据教学模式建立教学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利用线上、线下2大平台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前、课中、课后3个阵地。先在线上发布任务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统计学生、学情情况,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为课程预热;线下课堂讲授知识、组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项目并且引导学生的思想;最后通过线上答疑与线上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巩固知识、巩固思想。

图2 教学实施示意图

3 教学成效

在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教学实践,学生通过对《直升机结构与系统》课程的完善,使学生在对课程的兴趣、上课抬头率、职业目标、生活习惯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本课程的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比由开课前的53.3%提高至86.7%;学生上课的抬头率由开课时的66.7%稳步提高至结课时的90%;学生对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认同率由开课前的33.3%提高至77.3%;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与环境卫生的习惯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并且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发现,由于课程思政的协调带动作用,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状态也有了一定的改善。

4 结语

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进行实践探究,本文以《直升机结构与系统》课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得到的结论如下。

(1)对学生素质要求培养的影响。学生通过《直升机结构与系统》课程的学习,开始在实训场地践行安全意识、工匠精神,并且在就业倾向方面向航空企业进行倾斜。说明课程思政的基本目标得到实现,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2)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影响。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课程思政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与课堂秩序的维持,项目案例的引入产生了协同增效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以及行业规范的内化。

(3)对学生的长效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施对学生的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除单门课程的教学外也会对学生的其他课程学习、个人生活习惯、职业目标等产生有益的影响。

猜你喜欢

直升机航空思政
直升机?
土耳其T-129攻击直升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闪电航空”来啦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直升机取票
航空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