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猪屠宰场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2-05-19张明旺安徽省望江县鸦滩镇畜牧兽医站
文│张明旺(安徽省望江县鸦滩镇畜牧兽医站)
曹立松 李少炎(安徽省望江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屠宰场是生猪产品产供销全链条中重要一环,屠宰场的疫病防控在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屠宰检疫既是影响生猪疫病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又是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加强屠宰场建设,严格规范检疫,能有效防止猪病的蔓延,为猪肉的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后,农业农村部对生猪屠宰场的建设和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非常重视,提出了许多硬性指标,关停了一些不合格要求的小型屠宰场,为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高效进行奠定夯实的基础。屠宰场的建设也有大幅度提升,现阶段,屠宰场和屠宰检疫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现有屠宰场防疫设施建设滞后,许多屠宰场都是在原有的老屠宰场基础上进行改造,屠宰设备和防疫设施没有按照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改造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各屠宰场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差别大。虽然在非洲猪瘟疫情后,农业农村部要求关停老破小屠宰场。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力度不一,同时缺少统一的硬性指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没有进行合理布局,仍有部分屠宰场在改造升级后又正常运行。只有少数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更新先进的设备和完善各项防疫设施的屠宰场。现实的经营状况是较先进的屠宰场因运行成本较高,屠宰费用相对较高,经营状况往往不好;基础设施和设备相对落后的屠宰场,运行成本较低,经营状况反而较好。这种状况给予了那些落后的屠宰场足够的市场生存空间,也严重影响了大部分屠宰场进行升级改造的积极性,更阻碍了屠宰场标准化建设的进程。
2.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生物安全隐患多。大多数屠宰场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均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升级,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只在加固与刷新上做文章,很难符合防疫条件,甚至有的屠宰场现在位置已经不符合建场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很难改变。在设备上也是老机械,大多数以人工为主,现代化操作间建设滞后。现代智能化的科学设备因为资金投入大,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要求较高,难以在屠宰量较小的屠宰场推广。
3.非洲猪瘟自检实验室建设不规范。生物安全方面尚未完善,隔离间和屠宰间等设计和建设不标准,非洲猪瘟自检实验室建设极其简易。非洲猪瘟疫情后,各屠宰场必须要开展非洲猪瘟自检,但是绝大多数屠宰场非洲猪瘟检测功能间的建设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检测的操作过程均不规范。往往是简单地隔离一间操作,购买一台普通PCR仪就开展非洲猪瘟检测。这样条件下,检测结果根本无法保证准确性。
4.屠宰场管理体系不完善,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现有屠宰场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均不高,工人也多是60岁左右的当地农民,文化程度低。大多数人员进出频繁,无法固定,这样的群体根本保证不了屠宰场管理体系科学有效运转,各项规章制度根本无法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各个环节不能有效衔接。驻场检疫人员综合素质同样不高。现在县级畜牧兽医技术部门都面临着人员老龄化日益严重,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主要县级畜牧兽医技术部门很难招聘到大学本科以上的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畜牧兽医行业基层力量以50岁以上的人为主,这些人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不足,能力不足知识更新慢,许多现代的技术不能很好掌握。如一些驻场兽医就不能看懂非洲猪瘟的检测报告。现在许多动物疫病日益复杂、混合感染日益增多。驻场兽医对这些新病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也难识别一些病理变化,难以很好地行使检疫职责。
二、建议
1.强力推进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生猪屠宰标准化早于2017年就开始展开了试点工作,2018年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制定了《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评审管理办法》《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规范》及《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验收标准》,明确了标准化建设的标准和评审办法,使屠宰场标准化建设这项工作有据可循,在“质量管理制度化、厂区环境整洁化、设施设备标准化、生产经营规范化、检测检验科学化、排放处理无害化”等六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创建。新修改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对生猪屠宰场的建设要求更加明确、完善。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改变饮食模式,推动冷鲜肉上市。农业农村部门着手制定屠宰企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为屠宰行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建设生猪产品冷链流通配送体系及相关标准,遵循“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的原则,强力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鼓励和支持屠宰企业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升级改造。
2.科学布局,制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 的设置规划。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要求生猪屠宰场的规划与建设要按“科学布局、集中屠宰、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生猪养殖、动物疫病防控和生猪产品消费实际情况制订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进行合理布局。根据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相关精神,围绕“统一动物疫病防控、统一调运政策、统一养殖屠宰产业布局”三大任务,科学规划生猪屠宰产业布局,在用好行政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用好市场化手段,在生猪优势区积极引导布局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加快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引导屠宰产能与养殖相匹配。健全完善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体系,为推进从“运猪"向“运肉”转变提供保障。
3.加强监管,有效规避生猪屠宰质量安全风险。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生猪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和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场质量安全管理状况的监督检查。健全随机抽查制度,加大抽查力度,不断促进屠宰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督促其将贴在墙上的生物安全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责任到人。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坚决淘汰不合格的屠宰场。建立健全信用档案,促进企业不断完善、提升屠宰场的建设,通过制度来确保生猪屠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强化屠宰企业品牌建设。加强对不合格的屠宰场的清理整顿,关停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屠宰场点,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生猪屠宰行业整体水平。督促以代宰业务为主的企业尽快加强冷链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加大投资建设现代化屠宰场,开展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一体化经营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让食用冷鲜肉成为主流。推进品牌创建工作,引导企业创建自己的猪肉品牌,通过品牌创建设来带动屠宰加工行业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