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重任 历史的担当
——高效精准高质量做好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性能测定与畜禽精准鉴定工作
2022-05-19竹青
文│本刊记者 竹青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有948个畜禽品种,是一座珍贵的基因宝库,是畜禽育种和种业创新的基础素材。畜禽遗传资源属于可变性和可更新资源,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需要定期组织开展调查,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及时了解畜禽资源的动态变化,为行业管理、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自2021年开展以来,各级种业管理部门、普查机构和有关专家攻坚克难、协同作战,组织开展进村入户“拉网式”大普查,启动青藏高原重点区域调查,努力发掘新遗传资源,同步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畜禽资源普查实现首战告捷,全国行政村普查率达99.7%,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应查尽查,填补了青藏高原区域调查的空白,初步摸清了我国畜禽品种分布状况,鉴定优质特色新资源18个,抢救性收集保存遗传材料5万份,为种业振兴开了好头、作出了贡献。
当前,从时间点来看,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三年工作计划已过近半,接下来有哪些工作要做?谁来做?怎样做?还有哪些必达的具体目标要实现?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副站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技术专家组组长时建忠。
记者:时书记您好!2022年是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承先启后的关键年,今年干得好,就会成为下一年成功的桥梁;干得不好,就会前功尽弃。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您认为应该如何评说2022年这个具有标志性的年份?如何安排2022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年度的工作呢?
时建忠:2022年是贯彻《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三年打基础”的重要一年,是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从面上普查转向性能测定的关键一年,是畜禽精准鉴定项目深入实施的重要一年,也是种业振兴的大战之年。
关于种业振兴,党中央、国务院是有明确要求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关于资源普查和精准鉴定项目,农业农村部作了工作部署。唐仁健部长在2021年年底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对2022年的种业振兴五大行动作了明确部署,强调要聚焦打基础,一步一步抓好落实。2022年1月6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畜牧总站共同印发了《关于深入做好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2022年度各项工作的通知》。1月13日,组织召开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总结推进会。3月初,印发了畜禽、蜂和蚕性能测定任务通知和畜禽精准鉴定采样工作方案。可以说,2022年的目标很明确,任务很繁重,要求很具体,技术性很强,接下来就是要抓好落实。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以线上形式组织举办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性能测定与畜禽精准鉴定培训班,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精神,对照农业农村部普查测定和精准鉴定项目的有关要求,再研究、再细化、再部署、再落实,统一思想认识,压实各方责任,强化技术指导,明确任务分工,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面推进畜禽普查测定和精准鉴定项目各项工作。
记者:2022年普查工作的重点和去年相比,您认为最显著的不同点是什么?
时建忠:今年普查工作的重点从面上普查已转到性能测定,要求更专、更精、更准;另外精准鉴定项目,首要任务就是将符合畜禽品种特征的样品采集上来。对于这两项工作,农业农村部是一体谋划、一体实施的,在统筹考虑方面,要求早部署、早动员,紧盯阶段性任务,坚持实效性导向,拿出针对性举措,充分发挥各省普查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测定和采样单位的主体作用、专家队伍的技术支撑作用,扎实有序做好性能测定、新资源发掘鉴定、抢救性收集保护、精准鉴定等各项重点工作。
记者:您刚才提到普查性能测定及精准鉴定等方面的总体要求,那么在时间紧、任务重以及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今年全国整个普查工作要实实在在地抓哪些具体的事及实现哪些具体目标呢?
时建忠: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全力以赴做好性能测定工作。这是今年普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科学评价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依据,是编纂志书和种质资源状况报告的关键支撑,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国第二版志书里的很多品种,特别是马和特种畜禽,受当时工作条件等制约,没有开展系统的测定,仍沿用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与实际出入较大,成为当时的一大遗憾。2022年,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普查的大好机遇,开展全面彻底的普查,把性状性能测准确摸清楚,为志书编纂和资源状况报告编写提供第一手素材,不留空白、不留遗憾。要按照性能测定的技术要求,按品种列出时间表、进度图,实行“一张图作业”,确保数据测得全、测得准、可比较,确保12月底基本完成现场测定工作,2023年3月底前完成省级数据审核,2023年5月底前完成部级审核,做到数据上图入库进系统。
第二,深入开展畜禽精准鉴定。这是本次普查的一大亮点。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品种“分子身份证”,深度挖掘特异基因,构建参考基因组等三块重要内容。该项工作与性能测定紧密联系,在顶层设计、专家安排和工作推进中,我们将两项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体推进。目前,前期验证试验和技术规范制定已基本完成,三块工作内容已全面启动。分子身份证这块内容中的采样工作,事关整个精准鉴定项目的成败。为此,我站印发了《畜禽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项目采样工作方案》,明确了样品采集相关管理和技术要求。同时,我站还组织有关单位研发了畜禽遗传资源大数据管理系统,制作了样品采集APP,方便样品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各牵头单位和有关专家按照统一安排部署,6月底前完成样品采集任务。据了解,有些省份在普查中也安排了省内地方品种的分子身份证及测序工作。我认为,在整个工作安排中,已经把全国所有的地方品种,已经鉴定审定的品种包括2020年年底刚刚鉴定的18个品种全部纳入到了分子身份证鉴定采样之中,这项工作在两三年以前,我们就已经开始这项工作,开始了前期的大量实验,包括采样的规范,测序的方法,测序的标准及测序结果的分析解读等建立一系列规范,也组织了一个全国庞大的专业队伍开展这项工作,做的工作比较系统,也比较全面。
我们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最终是形成全国的、整个畜禽资源的DNA分子数据库。各省市这方面的工作要与国家全局的工作有机衔接,统筹安排,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浪费。
第三,全力做好面上普查和回溯核查工作。众所周知,前两次我们畜禽遗传资源都是叫调查,这一次叫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一字之差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做到普查的品种全覆盖,区域全覆盖,内容越全面越详细越好。所以说质量是普查的生命,弄虚作假、数据不准还不如不做。所以这次普查,既要摸清数量和达到全面,也要保证质量,我们要对历史负责。
对于面上普查,要全力做好收尾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上普查数据的审核提交;二是2021年面上普查项目的总结验收。接下来,我们将按品种组织专家对普查数据进行部级审核确认,必要时进行现场核实。
对于回溯核查,重点是普查初步判定为未发现的地方品种,以及濒危品种,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到底还有没有,是不是该品种。对第二次调查未发现、此次普查又重新发现的地方品种,要根据历史考证和体型外貌等表型性状,结合分子生物技术进行核查确认,结果要经得起检验。对回溯核查仍未发现的已知培育品种和引入配套系,我们要琢磨与研究是否启动退出机制。
第四,努力发掘鉴定一批新资源。2021年,我们鉴定发布了新资源18个,其中青藏高原地区13个,遴选发布了十大新发现品种。2022年,发掘鉴定新资源仍是普查工作的重点,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度发掘。前段时间,全国普查办对各省普查发现的新资源进行了摸底,初步来看,各省发现的具有一定基础的新资源数量较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做细做实。总体思路还是坚持科学,尊重规律,严格标准,实事求是,符合要求的一个都不能丢掉,不符合要求的也不能滥竽充数,弄虚作假。
第五,切实做好抢救性收集保护。胡春华副总理在2021年3月23日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牢固树立全面保护种质资源的理念,边普查边收集边保护。这是保种工作的当务之急,等不得,拖不得,否则濒危品种就没了。要按照宜场则场、宜区则区、宜库则库的原则,活体保种和遗传材料保存相结合,建立国家统筹、分级负责、有机衔接的保种机制,切实加强畜禽资源收集保护力度。全国普查办近期将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与各省的普查办一起,针对各省普查数据,分畜种开展濒危程度评估,制定抢救性收集保护名单。各地对于普查发现的濒危或群体数量较少的品种,如樟木牛、兰溪花猪、冀南牛等,我们要求省级种业管理部门立即行动,按照“一品一策”的保护要求,抓紧制定抢救性收集保护方案,明确保护主体,尽快组织相关单位开展遗传材料收集保护工作。
另外,对于未建立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的12个国家级保护品种,有关省份要按照农业农村部的要求,加紧组织协调,尽快落实具体保护主体,争取两年内全部落实到位,这是一个硬任务,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记者: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畜禽品种的状况也比较复杂,因此我深深地感到要圆满完成您刚才讲的5大方面的工作内容是多么的艰难不易!那么您认为在哪些方面、制定哪些具体措施才能确保做到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担当,高质量地完成您提到的各项任务呢?
时建忠:资源普查测定和精准鉴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必须坚持上下联动、协同合作、全员参与,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坚定信心决心,以超常举措和更强执行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
首先,各级普查机构是畜禽资源普查的组织实施主体。资源普查是“天字”工程,已经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属于党政同责的督导考核事项。各级普查机构是资源普查测定的组织实施主体,干好了是职责所在,干不好要问责。要确保干好必须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强化责任担当。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强化调度督导,压紧压实责任,统筹各方力量,全力抓好部里委托和省里普查测定的各项工作。二是要加强调度督导。要用好考核约谈机制,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压茬推进,一个品种一个品种的测,确保按时完成任务。目前,全国普查办正在研发性能测定信息系统,将继续采取系统填报和调度等方式,督促各个测定单位和负责专家开展好性能测定工作。同时,要积极协调性能测定单位全力做好精准鉴定项目的采样工作。三是要指导安全合规使用资金。中央财政经费给予补贴的同时,省级也要安排相应的经费,测定资金要专款专用,把钱花在刀刃上。
其次,测定单位是畜禽性能测定的第一主体。经省里推荐、专家论证,全国普查办遴选确认了畜禽、蜂和蚕性能测定单位,共计1405个品种,1059个单位。这是第一责任人,非常关键、非常重要。新的志书、新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报告有关的数据就是以在这些场测定的数据为依据,向全国和全世界来发布的,所以有幸参与种业振兴国家战略行动,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们每个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都应该珍惜这份荣誉,扛起这份责任和担当。
再次,指导专家是技术责任主体。各位专家要对畜禽性能测定和精准鉴定采样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负责。2021年,我们分畜种成立了全国畜禽资源普查技术专家组,共10个专业组200名专家。根据今年性能测定工作需要,本着“谁最熟悉该品种、谁最有能力写好志书、就近就地”的原则,我们对国家指导专家及分工进行了优化调整,专家增至212位,其中,涉及精准鉴定采样工作的专家有157位,专家既是相关品种精准鉴定的采样负责人,也要对这些品种的性能测定负责。
另外,在工作中我们要确保人身安全、数据安全、遗传材料安全。还要进一步加大在整个社会面对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宣传力度。
最后,时建忠书记掷地有声地说道:“使命呼唤担当,奋进正当其时。全国畜禽资源普查十多年才搞一次,这次普查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这一批人的身上,可以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拿出更实的作风,更大的举措,更强的力度,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