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循环发展研究①
2022-05-19柴喜梅王建兵
柴喜梅 王建兵
(1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2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71)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是2.03 km2,辖1 区6 县,农村人口261.63 万人,作为国家级贫困地域,自身财力基础薄弱,县域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发展不足[1]。因此,大力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新空间,提升县域的产业发展竞争力,推动县域的产业循环发展,成为定西市各县区增收的关键。
县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单元[2],作为区域竞争力基础研究层面的是县域的竞争力,而且,产业竞争力是县域竞争力的重点。县域是经济社会中的基础部分,其中,产业竞争力的状况能很好地表现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其整体水平的提高[3]。因此,县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是在客观的基础上对县域产业竞争力的水平评价。
从研究方法来看,哈青梅等[4]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县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其竞争力;陈志峰等[5]利用竞争优势分析法,对县域进行产业竞争力测度;陆介平等[6]基于专利创造,指出了县域创新能力指数和产业竞争力指数。陈宗岚等[7]通过延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还较多采用的方法有竞争优势分析法[8]、层次分析法[9]、因子分析法[10]、主成分分析法[11]、以及两者与聚类分析相结合[12]的方法。经济竞争力研究中,主要有熵值法[13]、判别分析法、AHP
法[14]、ESDA 法[15]、TOPSIS 法[16]等,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呈现出综合化的态势。以定西市为研究对象,从产业总量、产业结构和产业效率角度出发探讨县域产业的循环发展,以期提出一些各县(区)产业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定西市县域的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和产业循环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变异系数赋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
1.1 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西市自身的发展特点,利用2019 年《甘肃省统计年鉴》及各县(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建立了由7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见表1),定西市各县区的产业发展竞争力指标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定西市产业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
表2 定西市各县区产业发展竞争力指标
1.2 县域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
灰色关联度分析,即通过分析多个复杂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找出其中影响目标值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有7个样本(n=1,2,…,7),每个样本有7 个指标(x=1,2,…,7),用P1,P2,…,PX表示,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评价,首先采用初值法进行无量纲化,缩小指标数据之间的差异(表3),其次求取关联系数(表4)。
表3 标准化后的县域产业发展竞争力数据
表4 关联度系数
1.3 县域产业循环发展水平研究
1.3.1 变异系数赋权法
变异系数是一个相对的变异指标,反映单位均值上的离散程度。由于选取的各个指标的差异比较大,利用z-score 标准化法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表5)。
表5 定西市各县(区)产业发展状况数据标准化表
依据定西市各县(区)产业发展状况数据标准化表,计算变异系数和指标权重(表6)。
表6 变异系数及指标权重
1.3.2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多元的统计方法,用来考察多个变量间的相关性,通过将原来众多的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得到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用来代替原先的指标,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如表7所示。
表7 主成分分析法信息表
利用SPSS 统计软件,表7 反映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3.931,第二个因子特征值为1.973,两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方差贡献率分别是56.159%、28.184%,两者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4.343%。因此,第一个和第二个因子能体现定西市县域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表8说明了各主成分在各原始变量标准化后的载荷,由表8可知,定西市各县区的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指标受第一主成分载荷度较大,而第二主成分反映了第二产业近5 年平均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等指标。
表8 主成分分析法成份
2 个主成分分别为M1、M2,则其得分计算函数分别为:
综合评价得分采用两种方式:
首先用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线性加权:
其次以2个主成分的平均值,得出评价得分:
2 实证分析
2.1 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结果
依据关联度得分(表9),安定区作为定西市的中心,区内以马铃薯、草牧、蔬菜等作为其特色优势产业,也是被首批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马铃薯产业正在逐步建立全环节增收的产业体系。安定区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使得安定区的产业发展竞争力一直处于市内最高水平;临洮县、陇西县和渭源县的产业发展竞争力次之,临洮县依靠洮河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文旅产业,2020 年退出贫困县。陇西县围绕中药材产业,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一直处于较好的地位,因此,两县的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处于稳定状态。渭源县和岷县,两者的竞争力排名相差较近,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的岷县近年来受病害等的影响,当归价格起伏较大,区域产业的发展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通渭县和漳县历来是比较贫困的县域,双方在区域内的竞争力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态势。总的来说,定西市县域之间,产业发展竞争力的相对差距较小,但绝对差距比较显著,县域的产业竞争力水平总体偏低,除了安定区和临洮县强势外,其余各县的产业发展竞争力水平都处于比较低迷的地位。
表9 关联度最终得分
由表10 可以得出,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各相关影响因素对产业发展竞争力影响的关联度大小的顺序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近5年平均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可以看出,产业发展竞争力影响因素中,产业结构>产业效率>产业总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凸显。
表10 产业发展竞争力及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
2.2 两种不同赋权法的分析与比较
从变异系数赋权法对各县区产业发展水平评估结果来看,安定区、通渭县、漳县位列前三,临洮县位列第四名,陇西县排名第五,渭源县居于第六位,岷县排在末尾(表11)。
表11 变异系数赋权法评估结果
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得分结果来看,算术平均值H2和加权平均值H1评估结果完全一致,安定区、临洮县、陇西县排名前三,通渭县居第四位,漳县第五,岷县第六,渭源县处于末尾(表12)。
表12 定西市各县(区)产业发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得分
变异系数法是一种综合的赋权法,与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关系较大,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产物,如表6中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权重为0.338 2,反映出该数据所代表的各县区的差距较大。主成分分析法主要受到数据之间相关性的影响较大,矩阵的特征值和方差属于原始数据获取,所得到的权重具有一定的数据偏向性,统计结果对数据的依赖性大。
3 结论
3.1 定西市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处于弱势
定西市作为落后地区,县域间的绝对竞争力差距显著,定西市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处于弱势地位,作为首府的安定区,辐射能力不强。因此,以安定区作为重点,依托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打造定西经济的增长极,发展配套产业,增强辐射能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加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改造;实施生态产业发展突破行动,挖掘绿色红利,建设绿色发展产业体系;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大新兴产业的培育,使得县域的工业总量增加,增强潜力;保持产业链及供应链的优势,改进产业链及供应链的不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其向专业化、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3.2 各区县产业发展建议
从各县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安定区位优势明显,建设数字农业马铃薯产业试点,同时重点发展牧草和现代物流业,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大健康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先进制造、新型建材、数据信息为配套的产业体系。
陇西县着力打造中国药都,发展中医药的研发与加工,推动中医药的绿色发展,同时,发展文化旅游,打造李氏文化,形成以中医药、有色冶金等配套的产业体系,打造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循环经济示范区。
临洮县围绕洮河绿色经济带,融入兰州都市经济圈,发展旅游体验产业,形成以现代制药和区块链等为配套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通渭县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和大项目,发展特色金银花产业和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优化温泉的基础设施环境,推动休闲旅游基地建设,加之传统书香氛围,增强自身的产业发展竞争力。
渭源县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建设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同时,打造中医药产业基地。此外,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渭河源”综合试验区和大健康生态旅游富民基地。
推进漳县精盐制造,以及盐销联产等盐化工发展,积极推进盐产业链条发展延伸,打造西北盐业重镇。形成以水泥建材、盐化工为主导,农副食品加工、大健康产业等为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
岷县形成以陆港商贸物流、中医药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导,新型建材、草畜产业和装配式制造业等为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中医药原材料基地和甘肃南部地区重要多式联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