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电子产品的外观
2022-05-19张奥萱
◎张奥萱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水平及审美观念得到提高,电子产品的设计现在已经不再局限满足它的使用功能,尤其是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商品市场中,外观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俗话说货卖一身皮。往往成功的产品外观的设计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它的内在质量,将会给产品赋予相适应的已至超过本身价格的附加值,增加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抓住顾客的眼球。
一、电子产品外观的美
产品设计的表现图虽然不是真正的纯艺术品,但是需要有一定的艺术魅力。优秀的设计本身就是一幅有美感的作品,融艺术与技术为一体。同样的设计表现内容在相同的条件下,往往具有美感的作品更能打动人,所以设计师不能忽视作品的美感,美感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产品的外观是十分重要的,是吸引顾客的第一步。设计产品可以考虑当今时代流行的一些主流文化、一些时尚元素、一些个体特征,最重要的一定是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随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之后,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生活。无论是高端的奢侈品还是中低端的抢购品,大部分的顾客对外形的特征都是有要求的。例如有一些顾客并不喜欢一部手机的款式,款式就是我们讲的外观,无论是苹果,三星还是华为,oppo、vivo都会有顾客不满意的款式。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喜好不相同,而电子产品往往大多是批量生产、批量销售,它不会根据个体要求为每个人定制。所以产品的外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审美观念。
二、传统设计外观
古往今来,中国的产品设计对于现代设计者来说真的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我们的设计借鉴的不是我国古代的传统设计,而是借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文化的方式去点亮设计,使产品更加具有魅力。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人物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中国元素,例如:汉字,诗词,国画,传说,神话等。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实在的形象作为设计的血肉,也可以去用一些传统的概念化为精神。
三、外观壳体
例如:往往机顶盒的壳体由上下两个钣金组成。大多数机壳可以分为底壳和上盖,材料可以选用SECC防触摸镀梓板,镀梓板的厚度大多以0.6mm或0.8mm为主,可使用折弯结构增加强度。上盖两侧都开有散热孔,形状大多以长圆形居多,其他形状较少。底壳最主要是用来固定电源板和主板的,而材料是0.8mm厚的镀梓板。底壳的固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最多的就是直接铆铜柱,也有的在底壳向上打圆台或者弓形折弯做支撑。
后挡板和底壳连在了一起就是底壳背部使用折弯处理,经过这样处理成半成品备料方便,安装起来也就少了一道环节,但是相应的灵活性差。
交流电源开关、AV端子、S端子、射频输入、输出端子和电源线输入输出端子都固定在后挡板上面。大多数电源线的固定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首先就是线扣模式。线扣多为尼龙材料,一般也可分为两部分。然而体积小的局部装有矩形突起,而体积大的中间是有凹槽,两部分合在一起之后,矩形突起就会插在凹槽中。然后在后挡板上面要打圆孔,电源线从孔中穿入,留出适当的长度,然后使用专用的卡线钳子将线扣压紧卡住,然后再将其塞入孔中即可。第二种方式就是线挡结构。后挡板顶部开方槽,电源线上面增加了一个两侧有凹陷的线挡,线挡就可以直接卡在方槽中,同样也就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三种方式就是电源线与机壳分离的结构。电源线的一段保持不变后,在终端部分改成插头。紧接着在后挡板上面开椭圆形孔,将电源插座从里面穿出后,然后使用两螺钉螺母固定。后挡板不做烤漆处理,主要是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不同端子的标识。
四、面板
面板外形丰富多样,以矩形的外观居多。面板的处理曾多次采用喷油方式,亮银色的产品占主流。在文字印刷方面,所有的机顶盒都会有型号名称和标识,一般都是采用丝印方式,这样灵活性就比较大。铭牌就是机器的商标,通常就会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加装“铭牌”通常的方法就是在背面电焊两根细铁棒或铜棒。装配前就在面板上打上两个孔,将铁棒穿进两个孔中,使用胶水或者是将铁棒向左向右弯曲即可。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所谓的统一就是指造型设计中呈现出的种种矛盾对立,使人产生一种新异感,运动感。
五、色彩设计
产品是会说话的,它也会有表情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精神语言等。通过它自身的色彩、造型、材料等元素的演绎会将设计者与使用者联系起来。我们生活的世界往往是色彩斑斓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色彩无处不在。色彩就是对人的视觉刺激最敏感的信息符号。常态下的人观察物体的第一视觉反应往往就是色彩。而在产品设计的诸多要素中,色彩是作为产品最显著的外貌特征,首先具有先声夺人的魅力。而通过色彩的情感,消费者是能够感受到一种特定的情绪,去领悟到色彩所要传达的深刻意义。
如今在这个感性的消费时代里,大多数的消费者购买产品除了满足物质需求之外,也是希望能满足精神上的期待。色彩就是感性的,色彩语言浸透在人们生活中的很多种情绪里:激情、忧伤、喜悦、恬静等;还浸透在很多种性格里:开朗、活跃、稳重、细腻、自由等;还浸透在很多种感觉里:硬、刚、软、热等;还浸透在很多种联想与象征里:科幻、高端、霸气等。
产品的色彩设计一定要注重情感方面的表达,要根据人物的性格、偏爱、鉴赏能力、情感倾向、兴趣等进行整合,给人以轻松、愉悦、情趣、幽默、积极的感受。要合理恰当地运用色彩设计来提升产品价值、生活品质以及工作效率。
(一)色彩的象征意义
可以借用色彩的运用,去引起一般人心理上的联想,从而去达到设计的目的。例如,传统的照相机大多都是以黑色为外壳,显示其不透光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避光,并给人以很专业的精密严谨感,而现代数码相机因为审美取向需要则以银色、灰色以及更多很鲜明的色彩系列作为产品的色彩。
(二)色彩的对比关系
不同颜色的产品放在一起,在比较中就呈现色相的差异,成为色相对比关系。通俗说法就是产品本身颜色的长相不同。色相对比可以发生在饱和色和非饱和色之间。可以去用未经掺和的色相环纯色对比,就可以得到最鲜明的色相对比效果。鲜艳的颜色对比更能够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理带来满足。电子产品主要以浅淡、明快纯度低的冷、暖色调为主,主色调多为一色或者二色。色调很少既能强化主题特征,又可以突出它的装饰效果。显示的部分应采用良好视认度的颜色,面板上功能的不同按钮和各种操作手柄可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使人能更操作时准确、灵敏、容易识别。产品的色彩设计还应该去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一般来说在噪音大,粉尘多,环境比较恶劣的条件下,宜采用纯度低,明度适中的中性色调。而在干净环境中宜采用明度高,纯度适中的浅色调。颜色的确定应该满足产品的功能特点。例如,一些精密贵重的仪器往往采用了黑色,表现出了昂贵、精密甚至有些神秘的特点。现在运行的高速列车大多是银白色为主的色调,会让人联想到轻盈、快捷、舒适。
六、注意的问题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贯穿设计的始终。产品是要去为人类服务的,就应该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方便、安全、舒适为目的。例如,设计鼠标,首先就要考虑入手的大小,然后再去考虑它的形状,颜色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操纵部件的安装位置应该以人体(立姿或站姿)手脚方便、灵活操作为标准。确定经常观察的仪表位置时,应该与人的视线的水平或低于10°~15°为宜,使人不会产生视疲劳。另外,人们的传统观念对产品的尺度感觉应该有很大的影响,产品的某些形式和尺寸一旦超过人们习惯的心里承受范围,就会感觉过大或过小。
成本的控制,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成本包括设计成本,加工成本,材料成本等。还有同类型产品零件尽量通用,这样就可以大大地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简而言之,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就必须满足美观、方便使用和节约材料,便于加工,满足功能,应当适应市场理性趋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