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苏州评弹唱腔的流变

2022-05-19王一凡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2年2期

◎王一凡

苏州评弹的历史较为悠久,在清朝乾隆时期已得到广泛推广,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它是中国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6年受到国务院的批准,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其演出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即一人的单挡、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苏州弹词在400多年的沧桑变化中,产生过多种流派唱腔,在曲艺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和京剧相提并论,因此,苏州评弹应当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将其曲艺文化不断发扬壮大,努力传承给后人。

一、苏州评弹音乐的组成和主要腔系

(一)苏州评弹音乐的组成

苏州评弹在江南一带较为盛行,演出时所用语言为吴语,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江南奇葩”。它是由评话和弹词组合而成的,评话俗称为“大书”,是以讲、说的方式表演给大众,一般是一个人单档演出,讲述的内容大多是激情澎湃的历史故事或跌宕起伏的英雄故事;弹词则俗称为“小书”,比评话的表演形式更为丰富,融合了说、唱的表演形式,大多为两人双档演出,偶尔出现一人单档或者三人三个档的演出方式,其讲述的内容和评话内容截然相反,一般讲述小情小爱的民间故事或者传奇小说,他们大多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己弹唱自己表演。

(二)苏州评弹音乐的主要腔系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苏州评弹的唱腔流派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总结下来可分为三种腔系,分别是陈遇乾创建的陈调、马如飞创建的马调、俞秀山创建的俞调,由此可见,谁创建的唱腔流派就被命名为什么调。所谓流派,能被流传才能分门别派,如果不被后人流传,则是其衰败的开端。在历史推动的作用下,苏州评弹的流派又发生的新的变革,在继承这三种流派的基础上,涌现出了更为优秀的名人大家,比如刘天宇和杨振雄是目前陈调流派的传承者;夏荷生和朱慧珍是当今俞调流派的传承者;由于马调流派对后世的影响较大,目前比较著名的有薛筱卿创建的薛调;沈俭安创建的沈调;有很多后人在马调的基础上作出了改革创新,因此也出现了诸多的新型流派,比如周玉泉对马调进行创新,创建了周调;朱雪琴在薛调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自成一派为琴调;蒋月泉又在周调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从而出现了蒋调。从上述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时代背景不同,苏州评弹紧跟时代步伐作出了改革创新,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推动下,苏州评弹的流派唱腔并不局限于以往的三大腔系,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兴旺局面。

虽然目前苏州评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腔系,但是较为经典的三大流派是发展变化的基础,还是要被世人所熟知。在清朝乾隆年间,陈遇乾作为“弹词前四名家”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创建了独具特色的陈调,由于陈遇乾有着丰富的昆曲表演经验,其唱腔有较为明显的昆曲韵味,而且他的演唱功力较为深厚,声音苍劲有力,平时很少表演长段的演唱,一般担任故事中的老生或者老旦角色,较为经典的曲目有《义妖传》《芙蓉洞》《双金锭》等。俞秀山也是“弹词前四名家”人物之一,但是他生于清朝嘉道年间,他利用了昆曲吐字行腔的方法,并将其和弹词有效融合在一起,从而创建了家喻户晓的俞调,此腔系的旋律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听觉体验,不仅优美动听,而且演唱方式绵延婉转。清代学家黄协埙对其做出了高度评价:“弹词有俞调、马调之分。俞调系嘉道间俞秀山所创也,婉转抑扬,如小儿女绿窗私语,隅隅可听。”此种腔系一般在故事中担任旦角或者小生的角色。

二、弹词音乐唱腔流派的发展传承

从近一百年苏州评弹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唱腔流派的发展越来越壮大,尤其是在最近四十年左右,出现了将近30种唱腔流派。在1920年到1929年期间,魏钰卿作为马调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对马调进行了优化创新,使新生成的唱腔流派别具一格,被世人称之为“魏派马调”或者“魏调”。魏钰卿比较注重弹词的旋律性和节奏感,在对马调改编时也是从这两方面进行了创新,尤其对前奏和过门的伴奏音乐进行了重点强化,使整体音乐更有节奏感,给听众营造了更为饱满的听觉感受。魏调将大嗓贯穿于整个演出过程,使用真声唱出,表演者在胸腹呼吸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正确运用丹田气,而且这种腔系对中气的要求较高,表演者不仅要中气十足,还要在运气过程中保持连贯性,灵活运用气息、喷口等技能,充分发挥行腔的作用。魏钰卿的儿子魏含英作为魏调的下一代传承人,他发现魏调腔系的长段叠句有一气呵成的优势,利用此优势对魏调开展了进一步创新,在此基础上,使琵琶的伴奏和唱腔之间形成了一种与以往唱腔不同的关系,增强了魏调旋律的饱满性。在1955年到1959年期间,薛小飞以马调为基础创建了小飞调,他不仅延续了魏派马调爽朗明快的特点,又将自己的唱腔特色融入其中,虽然唱法极其朴实,但是增强了腔句之间的连接性,使旋律更为流畅,而且这种唱法使咬字更为清晰。如果遇到叠句较多的唱段,需要在行腔时使用一气呵成的方式快速完成长叠句的演唱。除了以上的唱腔是在马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还有较为出名的沈调、薛调,另外,在沈调和薛调的基础上也衍生了其他新型流派,比如周云瑞调、琴调等。苏州评弹唱腔流派在不断更新,如果想要被流传于后世,就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赋予唱腔独特的艺术性;

2.能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并喜欢这种腔调旋律;

3.能被内业人士所认可,并不断推广继承;

4.对苏州评弹的后续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了使流派唱腔经典流传,传承者应将原有腔系的风格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弹词内容,创作多元化、丰富化的曲艺作品,并让作品充满时代意义。基于此,传承者需要将唱腔流派的风格、时代的发展、弹词内容进行统一,对于符合时代潮流的流派择优应用,这样才能在传承苏州评弹文化的同时,促进发展。

三、苏州评弹唱腔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传统书目的创新

现在留存的书目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才以崭新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它们是历史沉淀的产物,不仅体现了近四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也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地地域的特点。从目前已了解的苏州评弹情况来看,留存下来的有50多个曲目,按照故事内容将其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历史和叙事,略有一小部分是描述的神怪和公案文书。在新时代背景下,很多书目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更有些书目的故事内容和现在的价值观相违背。苏州评弹是群众对艺术作品的选择,能在舞台上活跃五年的书目可以算是良好作品,能流传几十年的书目可以称之为优秀作品,至于流传上百年的书目则可堪称精品。因此,对于传统书目需要对其合理保存,更应该将其文化精神传承下去。如果传统的书目不会出现在苏州评弹的演出中,那么苏州评弹也只是一具空壳。从多方面考虑,都要将传统书目的精化予以保留和传承,针对那些过时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合理修改,赋予其新的精神内涵;针对那些和新时代价值观相违背的内容需要坚决去除,从而实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目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很多传统书目都得到了改革优化,其中较为经典的书目有《江南红》《林海雪原》,将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融入到其中,展示了当代人和事物的精神风貌,并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只有保留传统书目中可发扬的精神,并与时代特色相融合,才能为苏州评弹注入新鲜血液。在对传统书目创新时,需要保证曲目形式不发生改变,只对故事内容和所传递的精神加以修改,才能使书目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为后续的传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传承者在发展苏州评弹时,首先要学习评弹的音乐曲调,根据曲调选择合适的书目进行反复练习,这就决定了曲目对苏州评弹传承的重要性。苏州评弹是将说唱艺术和说表艺术结合到一起的曲艺形式,但是它是以说唱为主,需要表演者充分发挥唱的功能,使人们的听觉体验更为丰富。为了使苏州评弹更有音乐表现力,传承者需要不断丰富和美化弹词,由此也可以看出音乐是苏州评弹得以流传的重要因素。音乐对苏州评弹来说不只是锦上添花,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它是让苏州评弹传承后世的必要艺术手段。

(二)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目前很多苏州评弹演出都具有较强的商业性质,很多表演者并不清楚正确的演唱方式,通过观看前辈演出便进行效仿演出,无法对听众传递曲艺精神,也没有自己的创新演出形式,使苏州评弹传承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而且很多表演者的文化素质不高,演出过程没有任何灵魂可言。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建立专门的评弹培训机构,开展培养优秀人才模式,使表演者具有深厚的评弹基础功底和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表演者的曲艺精神。相关文化传承单位和政府部门也需要意识到优秀人才对苏州评弹的重要性,制定有效措施提高传承者的整体素质,从而保证苏州评弹的可持续发展。苏州评弹想要流芳百世,就需要实现新老交替的更新,如果单纯依靠老艺术家支撑评弹曲艺,没有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对苏州评弹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意味着其没落的开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先在小范围内建立专门的评弹艺人培训机构,聘请评弹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作为授课教师,对于前来学习的人员可稍微放宽政策,比如有一定音乐基础或者对评弹感兴趣的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学习,学习周期可定位一周一次课。如果青少年和儿童对苏州评弹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或者有极大的学习天赋,机构需要重点培养此类人员。为了拓宽生源,机构还可以和当地院校协商合作,制定双向培养策略,从而保证优秀人员的不断输入。政府部门需要给予培训机构一定的财政支持,保证培训结构的正常运行。政府部门还可以组织机构开展公益性的演出,场地可以选择在社区、博物馆、大剧院等,这样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近距离接触苏州评弹,在无形中受到其文化精神的熏陶,提高人们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对于以商业演出为主的机构或者团队,政府应对其进行实名登记,并将其隶属于政府管控范围内,这样不仅能够规范苏州评弹演出市场,还能有效掌握机构和演出者的情况,保证苏州评弹朝向健康方向发展。相关传承单位可以鼓励演出者优化创新原有的唱腔流派,并建立新的腔系流派,这样不仅有利于苏州评弹的健康传承,还能形成多元化的艺术流派局面。各种唱腔流派的涌现是艺术不断成熟的体现,不同的演出风格会满足人们的不同听觉和精神需求,从而推动苏州评弹的正常发展。

(三)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宣传

随时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对信息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媒体传播信息和文化,能够使传播方式多样化,从而实现预想的传播目的。苏州评弹是以说唱为主的传统曲艺文化,但是在目前的市场上并没有受到年轻人的关注。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收听流行歌曲,大多用电脑、手机等互联网设备享受音乐的乐趣。苏州评弹一个曲目的时间在一个多小时,人们很少能有如此充裕的时间收听节目。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宣传苏州评弹节目的文化和精神,可以先和当地电视台进行沟通交流,将节目通过广播电视传播,进行小范围的宣传。当取得一定的宣传效果后,可以联系电台开设专门的苏州评弹节目,除了播放专业的演唱外,还可以与听众进行互动,让更多人了解传统艺术和文化。同时,还可以和比较热门的互联网平台展开合作,使苏州评弹取得更高的宣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苏州评弹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它更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它的存在是在继承和创新有效融合的作用下发生的,纵观苏州评弹发展历史,目前已经遇到了瓶颈,基于此,更需要不断对其创新、改革,使其内容符合当今社会价值观,从而推进苏州评弹艺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