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赛专家们的集训感悟

2022-05-19陈子今

职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世赛集训专家

陈子今

2022年3月26日,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举办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倒计时200天——疫情背景下的世赛选手训练主题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天津职业技術师范大学、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6名世赛专家开展主题讲座和访谈,分享与交流世赛选手训练的经验。关于备赛,世赛专家们有哪些真知灼见?笔者作为《职业》杂志记者参加论坛并整理了世赛专家的感悟。

刘景凤

世赛焊接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教授级高工,曾带领中国焊接项目获得世赛金牌三连冠。

规则引领、重点突破,切实提高训练水平

刘景凤介绍,在前期训练中,焊接项目中国集训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集中加分散方式进行训练,专家对选手提供远程指导,提高了选手的总体水平。

首次阶段性考核脱颖而出的前5名选手目前正在集训基地进行第二阶段的集训,本阶段训练既是备战上海世赛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前期集训成果的重要节点。按照专家组的计划安排选手完成了多轮高强度、高质量的模拟考核,对于考核情况,刘景凤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集训选手整体水平较好、成绩良好。

关于如何做好世赛选手的训练,刘景凤总结,首先,要采用数据分析手段,因人施教、精准施训,使训练有的放矢,助力选手训练提质增效。其次,在日常训练和模拟实战中,要以“世界技能大赛技术规则”为抓手,吃透规则及其变化,做好训练安排的加减法。“做减法,就是针对今年比赛不允许选手携带工具箱、只允许携带少量工具的明确限制,对训练可用工具做减法;做加法,就是为了应对比赛中出现的意外题,在训练题目上做加法。”刘景凤作出详细解释。最后,还要注重量化训练指标,实现参赛目标。按照参赛选手的技术特点,细化训练方案,在技能、心理、体能各方面提升选手能力,力争使他们以最好的状态参赛。

徐大真

世赛中国队心理训练团队专家组组长,世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教授,曾带领心理训练专家团队助力中国代表团在第44届和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预防为主、干预为辅,增强选手心理素质

徐大真表示:“疫情对于集训工作造成不少挑战,如不利于开展技术交流,打乱集训节奏,叠加训练任务的压力,极大地考验选手们的心理素质。如果忽视心理调节,将对备战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重视。除了采取传统的增强选手自信等的心理训练,还要根据疫情时期选手心理特点探索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式。”

徐大真提出以“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等为原则的训练方法,对筑牢选手心理防线给出了解决思路和具体建议。

一是多种训练方式相结合,增强选手心理弹性。将技术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训练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定点与走训相结合,提高选手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二是完善选手的社会支持网络,创造选手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支持选手与朋友间交往交流。提供远程心理教育平台,保证选手随时随地都能得到及时帮助,从而使选手在疫情期间封闭训练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三是让选手设置自我比较目标,提高训练的目标感;把握训练节奏,增强选手的心理稳定性;保障训练强度,增强选手的技术自信。四是注重内外交流合作,以先进经验带动集训工作水平提升,提升选手整体素质。

张品文

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主持人,山东省技工教育十佳教师。

做好服务、营造氛围,全力保障集训工作

近年来,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积极开展世赛选手的选拔与集训工作,着力培养与世界技能水平接轨的高技能人才,取得显著成效。在第44届世赛中,学院选手袁强获得工业控制项目金牌。13名选手进入第46届世赛国家集训队。

张书记介绍:“学院作为世赛工业控制项目、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集训基地,高度重视集训工作,切实做好集训基地建设和集训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为两个项目世赛选手的训练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务。”

学院不断提高集训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在遴选课程、组织专家培训与指导、综合素质训练、国际交流、心理辅导、体能训练以及生活照顾等各个环节倾注了学院的力量和智慧。

学院还格外注重精神文化建设,主张德技并修,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增强选手爱国情、报国志。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宣传元素布置在校园里,营造世赛良好氛围。

学院重视校企合作,并以世赛集训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高端引领作用,切实加强世赛成果转化和推广,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李全利

世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现代控制领域首席专家、教授。曾担任第42~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带领中国队荣获一块金牌、两块银牌,一次优胜奖。

提升选手竞技状态,突破训练瓶颈

被问及“在封闭训练环境中,教练怎么指导选手保持和提高竞技状态”的问题,五届世赛教练李全利公开了独家秘诀:“目标一起定、方法一起找、训练有人抓、结果有人考。”

李全利强调“要调动选手积极性,增强团队责任感”,主张在制定目标环节,提升选手参与度,与教练、专家共同拟定训练目标、商议训练计划;在训练中,对选手开展严格的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意志品质、体能、心理素质、语言交流、自控能力等全方位训练,全面提高选手综合素质;在训练后,紧盯薄弱环节促提高,共同寻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讨论解决方案;此外,做到教考分开,测试等由第三方负责,做到有成绩、有点评、有总结,如此循环,形成正向闭环。

对于如何打破训练瓶颈“魔咒”的难题,李全利支招:“紧盯选手瓶颈求突破。在训练中,仔细琢磨、找到选手遇到的问题所在,从而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突破技能瓶颈。”一是,对症下药,教练通过和选手沟通交流,找到症结,解决选手遇到的困难。二是,刻意加大选手平时的训练难度和强度,磨砺训练选手,实现自我突破。三是,对选手进行心理辅导,为选手树立信心,激励选手力争向上。

郑桐

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技术系主任。曾担任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中国专家组长,带领中国队获得一块铜牌、一块金牌。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训练交流

郑桐先后两次作为专家组组长指导选手参加世赛,他表示,在赛前参加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国际竞赛和对外交流活动,是世赛集训阶段至关重要的环节,能掌握世界技术技能发展动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推动世界技能运动发展。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原定的各种线下国际赛事取消,选手无法相互切磋竞技。为了便利各参赛成员国家、地区的选手培训及交流,线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显得格外突出。移动机器人项目加强了线上比赛、线上观摩的力度,开启大规模线上交流的新模式。郑桐说:“邀请赛等活动举办的目的不在于比赛结果,更多的是保障疫情之下参赛人员依然能拥有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选手、专家交流探讨的机会,了解他国选手实力,学习知识,交流提高。”

“云”上交流还包括开设“云课堂”,进行“云指导”。疫情之下,相聚不易。在分散训练的时候,专家、教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摄像头远程监控和录制视频等方式,时常为选手进行“一对一”线上远程指导,尽最大努力提升选手技术水平。

闫虎民

世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机电实训教研室主任。曾担任第43、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指导专家,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工业控制项目指导专家组组长。

经验传承老带新,亦师亦友一家人

谈到集训队“团结、和谐、融洽”的内部氛围,闫虎民认为这是专家、教练、选手、基地融合的生动体现。

工业控制项目有5家基地、参训选手来自10家单位,集训得到了各基地和单位的大力支持。由于提前谋划和加强沟通与交流,牵头基地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基地协调会,在场地安排、备赛训练设备购置和训练所需材料与工具等方面都给予了有力支持,全力保障国家集训队各项训练任务的顺利进行。“基地用心、用情为大家提供有温度的精准服务,让参训的专家、教练、选手都感受到回家一般的温暖与便捷。”闫虎民说。

在日常训练中,选手们有困互帮、信息互通、感情互动、资源互享。在训练基地,有两位特殊的教练,世赛工业控制项目金牌选手袁强和铜牌选手贺江涛,兄弟俩均已留校任教,目前负责训练选手。在训练中他们是老师,将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选手们,在训练后他们是大哥哥,团队气氛非常和谐。在紧张备赛的同时,选手们深切感受到基地、教练等的关怀和集训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增进了“大家”与“小家”的情谊,共同营造了互帮互学、互学互长的和谐氛围。

记者手记:与梦同行

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赛的脚步越来越近,各项目的集训工作也圆满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向下一阶段冲刺。选手们怀揣着对世赛舞台的憧憬和期待,以冲刺的姿态认真备战,刻苦训练,争取世赛入场券。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世界技能大赛选手训练、管理与保障等一系列环节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次论坛既是一次关于世赛集训考核选拔工作的“头脑风暴”,更让我有机会了解到,专家、教练团队为选手辛苦付出、悉心指导,集训基地精心为选手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共同努力持续提升选手技术技能水平,力争把最优秀的选手送到世赛赛场上,展示中国技能风采。

从专家们的点滴话语中也更深切地感受到各级政府、世赛专家、集训基地、赞助企业等对世赛的重视和各界的支持,还有许多寂寂无闻的普通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在以不同的方式为世赛举办、为中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着平实而又不凡的工作。

若说世赛这一技能奥林匹克盛会奏响的是技能成就梦想的交响曲,那我们便是这首交响乐中的一个个音符。作为一名报道世赛的记者,弘扬世赛精神、讲好世赛故事,是我们的任务和使命,我深深为此自豪。

当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是春暖花开春意浓时,距离世赛已经不足200天,星夜兼程的追梦人,向你们致敬,也祝你们好运!我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会在金秋十月上海世赛上见证技能成就梦想的胜利结晶!

猜你喜欢

世赛集训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赛前集训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社会赞助签约仪式暨服装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圆满落幕世赛进入上海时刻
暴风雨中的集训
人社部组织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二)
请叫我专家
新兵训练骨干集训工作的重点与对策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