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航

2022-05-19马淑琴

北京文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断臂和田飞机

南疆和田,四月的最后一天,春光在明媚中交接,天地转换成初夏的繁盛,辽阔地域上的道路也显得分外通透和敞亮。路边的钻天杨笔直茂密,追着阳光,把高高的枝叶伸进天上的白云。一路盛开的各色月季高举手臂,鲜花的队伍,夹道迎送着南来北往的旅人和大美南疆的风。

拉伊喀乡在和田县城西南,2.3万人口中99.8%是维吾尔族。托万拉依喀村,是乡里的一个行政村,维吾尔族村民苏迪乌麦伊敏托合提就住在村内一所宽敞的院子里。这是政府专门为村民建设的富民安居房,典型的维吾尔民居风格,红色雕花门窗,雕花柱顶,亭廊开阔,半敞的门露出厅里紫色沙发的艳丽与温馨。院子里一溜水泥砌筑的矮花墙,上面摆放着盛开的盆花,木条搭建的天棚把疏朗的影子清晰地印在地上,印成阳光的笔记本。

这里盛产核桃,村边田地里,到处是茂盛的核桃树。几十年至上百年的老树,承载着岁月与乡愁;更多是风华正茂的新树,昭示着新时代的生机和希望。核桃树下,墨绿墨绿的小麦,正以喜人的长势迎候丰收的季节。

正是农忙时节,苏迪乌麦正在地里给核桃树打药,一台拖拉机停放在田间东西走向的土路上,红色机头上镶嵌着两盏白色车灯的眼睛,像是停落地头的一只大大的蜻蜓。一只装农药的水箱放在拖拉机后身,接出长长的管子,打药人可在方圆500米范围随意喷洒。 司机掌控着拖拉机,随着发动机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机身中间的传动杆飞快地旋转。苏迪乌麦一边喷药,一边看了看在地边玩耍的儿子小麦(化名),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这是她的小儿子,今年6岁半,圆圆的小脸上一双大大的眼睛,煞是可爱。幼儿园下午6点半放学,苏迪乌麦刚把他接了出来,让他在家玩。儿子不肯,非要跟到地里玩,等妈妈收工一起回家。小麦看着砰砰响的拖拉机,觉得很好玩,司机叔叔连连摆手,让他不要靠近。一块地的药打完了,司机叔叔坐到驾驶位,掉头,把车开到另一块地。刚停稳,突然,背后传来尖利的哭声,回头一看,眼前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小麦倒在车后,空空的右肩之下淌着血,整条右臂像是被折断的一截树枝,落在旁边的土地上,毛衣还卷在传动轴里!

随着哭声,妈妈冲了过来,看到血泊中的儿子,几乎崩溃。她从司机手里接过儿子,一屁股跌坐土埂上,搂着儿子号啕大哭。她后悔,不该把孩子带到地里来,她恨自己,没有看护好儿子,她的心撕扯着疼痛,眼睛里的泪和心里的血流到一起。茫然的司机小心翼翼地捧起孩子的右臂,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对面干活的组长图尔荪麦麦提·图尔荪托合提跑了过来,赶紧找来布,把伤口和断臂包了起来。几个电话打过之后,孩子的婶婶来了。看到小麦的伤情,也心疼地哭了起来。这时,小麦却不哭了,他对妈妈和婶婶说:“你们都别哭了,你们哭我会更伤心的。”看着如此懂事的孩子,所有人的眼泪都强忍着。图尔荪麦麦提·图尔荪托合提一脸凝重,他想到自己的脚,就是当年受伤以后,没有及时治疗,从此少了一根脚趾头。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失去右臂呢?那可是遗祸终生啊。他果断地说:“谁都别哭了,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送孩子去医院!”他接过孩子,用他的一只手抱着,另一只手扶紧摩托车把,箭一样冲了出去。妈妈抱着断臂,焦急地等待着另外的车辆。图尔荪麦麦提·图尔荪托合提的摩托车刚开出,对面驶来的一辆红色福特汽车停下来,车上跳下小麦的哥哥和舅舅,他们接过孩子,又去接妈妈和断臂。

简单的商议之后,哥哥开的车在公路上疾驰,目的地是和田华新团结医院。

晚上9点整,和田县公安局拉伊喀乡派出所3号便民警务站站长阿迪力·托合提铁木尔正带着人在路上巡逻,走到拉依喀卫生院门口,见一辆红色汽车疾驰而来,马上将车拦下。车停了,看到眼前的一幕,这位年轻的维吾尔族站长警惕的心里完全转换了。“喂,110指挥中心吗?我们这里有个情况……”他赶紧向和田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汇报,为了随时联系,又记下小麦哥哥的电话,然后,迅速放行。

小麦哥哥的车刚开出,图尔荪麦麦提·图尔荪托合提赶紧掏出手机,给村干部打电话。 拉伊喀乡托万拉伊喀村村委会副主任阿卜杜拉·伊敏正在值班,他接到图尔荪麦麦提·图尔荪托合提的电话,立即用对讲机联系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连同会计和协警,然后开上自己的私家车,问清地点,直奔医院。

和田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楼道里挂满了汉、维两种文字的鲜红锦旗,还有一块蓝底白字的宣传牌,最上方的标题大字是:危难见真情,请拨110!接警大厅内,一面蓝色的背景墙上,挂着庄严的国徽,国徽下面,“和田市和田县接处警中心”几个白色的大字十分醒目。干警们在有号位标志的接警席紧张有序地工作着。晚9点19分,值班接警员接到3号便民警务站站长阿迪力·托合提铁木尔打来的电话,紧急报告了那辆红色的小车拉着断臂儿童赶往医院的情况,并说路上车多,影响车速,并请求协调卡点放行。没过两分钟,孩子的舅舅也打来了电话。这时,110指挥中心的报警方、接警方、处理方,三方通話功能为了断臂儿童的救助,迅速有效地发挥着作用。“喂,喂!听到了吗?现在通报一个紧急情况,一辆红色的……”接警员手持对讲机,呼叫沿线所有车巡组和警务站,无一遗漏,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这辆拉着断臂儿童的红色福特车开通了一条畅通无阻的生命通道。几乎同时,另一位接警员接通了120救护中心的电话,只过几分钟,一辆闪着蓝光的120救护车从楼下呼啸而过。这一天正好是周五,交警中队在巴扎附近巡逻执勤,遇到这辆疾驰而来的车,中队长留下两人指挥交通,自己亲自开车,为拉着断臂儿童的车带路。警车开道,一路绿灯。

车子开到一个丁字路口,120救护车追了上来,车上的医护人员立即把抱着孩子的妈妈接上了救护车,哥哥的车紧随其后,径直开到了和田华新团结医院。这是一家民营医院,坐落在和田市北京西路157号,楼道里张贴着一些断肢再植典型病案的照片。听到救护车进院,王旭副院长马上迎了出去,看到孩子处于昏睡状态,伤口还在渗血,随即在一楼换药室迅速安排检查,扎了止血带,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检查后发现孩子生命体征正常,这位32岁的副院长意识到,必须在有效时间内抓紧手术,孩子失血过多,必须输血,但医院血库里没有血,必须马上转院。他拨通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骨二科艾尔肯主任的电话。从救护车进院,到做完检查和处理,前后不到10分钟。王旭副院长心里的唯一想法是,绝不能让孩子致残。

蓝灯闪烁,警报声声,又一辆120救护车在和田的夜晚呼啸前行,把断臂儿童送往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在和田市文化路103号,前身是新疆省立第七医院,1950年改为和田专区人民医院。近年来,国家开启援疆大业,和田人民医院不仅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北京又援建了一所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加上援疆注入的血液,使这所医院不断焕发新的青春,成为目前和田地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救护车很快到了医院,看到楼顶上的霓虹红十字和医院的名字,车上人紧绷的心情稍微舒缓了一点,因为那红十字的光就是生命和希望的曙光。

艾尔肯·日介甫是和田地区人民医院骨二科的主任,教授。他中等身材,两道浓眉之下,深眼窝里的眼睛黑亮有神。这位和田本地出生成长的骨科专家今年55岁,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又在新疆医科大学进修了硕士,已经工作了32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21点45分,艾尔肯主任接到华新团结医院王旭副院长打来的电话,并且收到他发来的微信照片,基本清楚了断臂儿童的情况。22点10分,孩子一行就到了骨二科的诊室。艾尔肯主任本是二线值班,此时,他和一线值班主治医师荣宽,急诊值班医师张涛,连同值班和加班护士,所有人都成了当然的一线。护士李小艺本应8点钟下班,但她加班一直没走,断臂孩子到了以后,立即投入紧张的救助。

孩子被安置在换药室那张蓝色的诊疗床上,艾尔肯主任指挥大家分头行动。护士忙着测血、吸氧、开通静脉通道,医生忙着检查处理伤口。孩子一直哭闹,艾尔肯主任哄着孩子说:“娃娃,不要哭了,你一哭就出血,出血就还要打针。”检查时发现除了右臂的伤口,整个前胸也大面积擦伤,看血压在正常范围,就扶着孩子坐起来,去除原来的简单包扎,用纱布泡上碘伏,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包扎止血。伤口包扎好了,孩子真的不哭了。

接着,艾尔肯主任到另外一组,指挥着用生理盐水对断臂进行清理消毒,发现断臂肘部有骨折,随即进行了包扎,接着用冰块镇住断臂,进行低温保存。全部过程,每一个决策都正确无误,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每一个动作都争分夺秒。家属们看着忙碌的医护人员,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小麦的舅舅阿卜杜麦吉提·伊敏一口一个“哥哥”地叫着艾尔肯主任,眼睛里闪着感激的泪光。

处理过程中,艾尔肯主任随手拍了片子,马上发给了乌鲁木齐中医医院骨科的黎立副主任,并拨通了他的电话。艾尔肯主任很清楚,斷臂在保存好的情况下,必须在6~8小时之内进行手术,才有可能再植成功,否则断臂细胞坏死,孩子就会终身残疾。他也清楚,黎立是做再植手术的一把好手,曾多次来和田合作。黎立医生接到电话,看了片子,马上给艾尔肯主任回复:“情况紧急,必须马上手术,但我这里已经没有到和田的班机了,赶快把孩子送过来吧。”对!必须尽快把孩子转到乌鲁木齐中医医院。但是,和田距离乌鲁木齐1400公里,艾尔肯主任查了一下,还有最后一班从和田飞乌鲁木齐的航班。他的心揪得很紧,一个个问号也随之而来,时间来得及吗?孩子的情况能顺利登机吗?但他马上意识到,孩子的断臂、孩子的人生以至于生命,不能有半点犹豫。他马上向家属作了最明确的交代,必须尽最大努力,把孩子转到乌鲁木齐中医医院,那里有人接,都已经协调好。又马上给家属开了两份证明,一份是给乌鲁木齐中医医院的转院证明;一份是给和田机场,孩子可以乘坐飞机的证明,都是艾尔肯手写的,每一个笔画,都凝结着医者的仁心。但能否赶上时间,能否坐上飞机,他心里没有底。

这时,小麦舅舅说:“哥哥,能找车送我们去机场吗?”艾尔肯和荣宽互相看了看,他们都有上下班代步的私家车,都想去送。但转念一想,在这个和时间赛跑的关键时刻,只有120救护车最有保障,不仅可以抢时间,还有医疗设备,又立即拨打120。几分钟之后,120救护车就开到了楼下。艾尔肯主任向医院领导汇报了情况,医院领导马上联系和田机场,但情况不妙,飞机已经关闭舱门,马上就要起飞了。

作者(右)在受伤男孩家里采访家人

这时,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副主任等人把在路上凑的2500元钱塞到小麦哥哥手里,小麦哥哥不要,他们急了:“你快拿着吧,多少能管点用。”

艾尔肯主任留下了小麦舅舅和120医生的电话,以便随时联系,送走了他们,又给黎立打了电话,然后和两位医师一起投入另外两名患者的救治。

进和田机场大门,左侧有一座小楼,门口挂着和田地区公安局机场分局的牌子。分局端庄美丽的维吾尔族女政委艾莫拉古丽·吾加布拉告诉我们,机场分局是2019年7月6日成立的,干警都来自和田地区公安局。成立之后最大的感受是现在的和田,各种案件大幅度减少,越来越安定祥和,机场分局的职责更多是为民服务,为旅客办实事、解难事,帮助抱孩子、拿行李、扫手机二维码,“有困难找警察”已成常态,机场分局成了为民服务的窗口,老百姓看警察的眼神都越来越亲切和温柔。

10点多了,机场分局民警麦麦提江·麦麦提敏和赵威正在值班,接到了110指挥中心打来的电话,说是有个小孩右臂断了,需要乘飞机到乌鲁木齐去治疗,如果赶不上飞机,孩子就残废了。两位民警感到事情万分火急,立即去找机场地服人员协调。没过几分钟,家属和孩子就到了机场,赵威继续协调,麦麦提江·麦麦提敏心急火燎地跑去找机场领导,他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就直奔总值班室。机场党委书记、总经理田炜正在值班。一天时间,4934位南来北往的旅客,在和田民航人的保障下平安起落,夜幕笼罩的机场,机坪上停着最后一架出港航班,像一只闪着银光,马上展翅高飞的雄鹰。田炜透过落地大玻璃窗,一览无余地看着1号廊桥那架正准备飞往乌鲁木齐的南航CZ6820飞机。

登机口旁,服务员武丽娟通过对讲机播报:“CZ6820和田—乌鲁木齐航班已客齐,准备关舱门。”机务员刘三强和监护员何飞正在进行起飞前的绕机检查。飞机关上舱门,撤下廊桥,缓缓往外推。在田炜看来,这是他眼中最美的镜头,是永远看不够的风景,是融进他生活乃至生命的美好画面。南疆和田各族人民,正是通过他眼前的生动场景,通過无数次的起飞和降落,把南疆这块昔日的边远封闭土地,这块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祖国母亲紧紧融合在一起,走上了飞跃发展的复兴之路。沉思中,突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定睛一看,是机场分局的警长麦麦提江·麦麦提敏。看到他急切的样子,田炜心里咯噔一下,“莫非出什么事了?”麦麦提江·麦麦提敏停住脚步,以最快的语速讲述了那件十万火急的事情,由于激动和着急,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这时,他又接到客服主管助理何亮亮打来的电话,说断臂孩子一行已进候机楼。田炜一把扯下衣架上挂着的反光背心,套在身上,赶紧往外跑。他想,飞机已经推出,不到5分钟就要起飞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孩子断臂再植的有效时间只有几个小时,飞机必须停下来,这是孩子唯一的机会。出门前,他又回头看了一眼那架马上就要起飞的飞机,想用目光把飞机稳住。

“我们要坐飞机,我们要去乌鲁木齐救命!”一阵哭喊声打破平静。这时,众人正推着一辆担架车进了候机楼。田炜和麦麦提江·麦麦提敏赶紧迎上去,看到担架上躺着一个维吾尔族男孩,满脸泪痕,身体用被子裹着,右肩处裹着厚厚的、还在渗血的绷带。男孩家属手里攥着一张手写医院证明,带着哭腔跟安检喀哈曼·买买提说着情况。田炜简单问过,决定马上协调,让飞机暂缓起飞。他最清楚,一旦起飞了,再落地就很困难,而且也会错过时间。他抓起对讲机,立即向塔台喊话。

此时,塔台和周围都听到了一个浑厚的、略带嘶哑的男中音:“这里有个小孩儿,胳膊受伤了,如果不做手术,胳膊就保不住了,跟机组说一下,看能不能上飞机……”所有人都听得出,田炜的声音是从一颗诚挚炽热的心里流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带着温度。“塔台收到!塔台收到!”这时,赵威去找的地服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安检人员也陆续赶来。影响飞机正常运行是要严肃追责的,已经滑出的飞机能叫回来吗?飞机能像汽车一样掉头吗?围在孩子周围的人们心里七上八下,听着田炜带着喘息的指令从对讲机公频中传出,大家都绷紧了神经,随时待命。

机场塔台管制员王丰恺刚刚发出“南方6820,跑道29,可以起飞”指令,听到田炜的呼叫,马上呼叫机组:“南方6820,和田。”“收到,请讲。”“和田有个小孩胳膊受伤了,如果不能及时到乌鲁木齐做手术,胳膊就要保不住了。看能不能通融一下,让小孩上飞机,我尽快跟你家里(南航新疆运行指挥部)沟通一下。”“那你尽快沟通,我先不开车。”南航当班机长汤辉忠坐在飞机驾驶室里,正在作着起飞的准备,接到塔台呼叫,马上回复,并及时向南航签派报告。

此时的情景,像是上演一部大片,这部真实的大片,却无人导演。

距离孩子受伤已过去近4个小时。王丰恺把对讲机紧贴耳边,左手拨通了南航新疆运行指挥部的电话。穿过塔台玻璃,他紧盯着1号廊桥。候机楼内,何亮亮拨通了南航新疆分公司和田营业处机场站站长吴靖祺的电话。“票一时出不了,我来进行后方保障。”田炜果断地说:“票先不要管了,开通绿色通道,先保障小孩上飞机。”这句话像是定盘星,各个岗位又开始紧张有序地忙碌。机场医师祝熔炙对断臂创面进行了检查,确认旅客可以乘机。武丽娟重新开启设备,做好与乘务组的交接准备。登机口服务员苏雯雯奔上二楼,打开1号廊桥处的隔离带,开通了道路。安全员陈阳阳打开绿色通道,做好安检准备工作。

为确保孩子成行,各保障单位很快达成一致,一个紧系生命保障的链条,各个环节迅速链接。

“1号位南方6820,麻烦你拖回来一下。”23时45分,和田机场运行监管部的吴梦婷下达指令。2号安检入口紧邻大厅,出口正对楼梯。安检员王勇凯从孩子舅舅手里接过两张身份证和孩子未贴照片的社保卡。看到王勇凯有些迟疑,“特事特办!”田炜嘴里吐出的这四个字,个个冒着火星儿,掉在地上砸了一个坑。

由于孩子行动不便,安检人员采用手检方式,配合成像技术,快速过检。田炜一直在用眼睛搜寻,搜寻孩子的那只断臂。掀开孩子身上的被子,才看到那个装着孩子断臂的黄色专用袋,就放在孩子脚边。3位旅客、1位和田地区医院的医生和8位工作人员依次过了安检,但担架车无法进入电梯,怎么办?大家连想都没想,将30多公斤重的担架车,连同躺着的孩子,一起抬起来,挤进1米宽的楼梯,一步一步稳稳地,一口气抬到二楼候机室。9分钟后,孩子被送抵登机口。抬孩子的时候,赵威看了一眼,一起发力的朋友,既有汉族,也有维吾尔族,他深切感受到,在和田,大家从来不分民族,总是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块儿使。

机坪上,机务员叫回拖车,刘三强小心翼翼地将剪切销与飞机连接。此时,他和很多人都在看着,看着27吨重的拖车拖着近60吨重的飞机稳步启动,不断发力,叼住飞机往回拉。在大家的眼里和心里,这是多么不同寻常的一拖,又是多么庄重和神圣的一拖!23时49分,飞机被拖回,廊桥二次到位。站在机下的何飞,透过玻璃和廊桥缝隙看到同事们正推着担架车匆忙走向登机口。他知道这是一起特情事件,必须快速把飞机推出。23时53分,乘务长赵燕打开舱门。5月1日零时,飞机舱门重新关闭。

正在和田人民医院忙碌的艾尔肯主任,心里一直惦着孩子的情况。此刻,手机响了,是孩子的舅舅打来的:“哥哥,我们坐上飞机了,孩子的胳膊有救了……”听得出,他的声音在颤抖。艾尔肯主任也很激动,眼睛里含着泪,他想,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飞机才有可能为一个孩子掉头,这才是真正的生命至上,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他马上又拨通了黎立的电话,告诉他,孩子已上飞机。

零时9分,“头朝东,刹车松,可以启动”。CZ6820航班稳步拉升,这只从和田起飞的雄鹰,径直朝着天空飞去。从接到消息,到孩子上飞机,一共用了22分钟。

田炜从廊桥跑下来,从员工通道走上机坪。目送飞机飞进云层,田炜兴奋地在机坪上跑了好几圈。这位朴实憨厚的机场老总,是百分百的疆二代,刚过满月,就跟父母来到了新疆,把根扎在了新疆。4年前,他搭乘航班到和田机场任职。

第二天,和田机场公安分局那位维吾尔族女政委带着民警,给田炜送来一只大花篮。事情报道之后,一位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农民,打车从七八十公里以外的策勒县赶来,给田炜送来三盆鲜花,让田炜感动不已。

飛机起飞前后,1400公里以外的乌鲁木齐机场,也在紧张忙碌着。

4月30日23时42分,南航新疆运行指挥部运行调度室值班主任宋会杰紧急汇报情况后,得到了值班领导的回复:“立即拖回飞机,二次开门,确保受伤旅客到乌鲁木齐,同时协调机场各部门做好保障。”乌鲁木齐机场运行指挥中心(AOC)带班主任陈焕接听着一个个接连打来的电话。“CZ6820航班已在和田机场滑回、二次开门,可能无法于5月1日2时前在乌鲁木齐机场落地,协调酌情考虑延迟机场关闭时间。”23时52分,陈焕向AOC值班领导冯锐汇报,经请示乌鲁木齐机场分公司副书记穆强,当即批示同意延迟机场关闭时间。

“和田,起飞还需要多久?”“最多半个小时。”“12点半拉起来也是卡点回了。卡点行,你们这个航班多晚我们都接了!”23时55分,乌鲁木齐机场作出延迟关场的决定,为了孩子,他们愿意等!听到这些声音,每个人的心都会掀起激动的热浪。

5月1日零时19分,飞机上升至4500米高度,与和田机场塔台脱波。“南方6820,乌鲁木齐,上升到101(10100米)保持。”“乌鲁木齐,收到。机上小孩需要在黄金3小时内到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接胳膊,有没有可能直飞乌鲁木齐?”这是南方6820机长汤辉忠的声音。“南方6820,收到,我们现在申请。”为了孩子,他们试图在万里高空茫茫云海中,寻找一条新的最佳航线,为孩子断臂成功再植,找出一条时间的捷径。因为,1400公里,整个航程至少需要1小时40分钟,留给地面的时间不多了。

新疆空管局区域管制一室(区管)的王梓睿和李虎瞬凭着多年经验,脑海中的航路结构,地形、安全高度等飞行数据,如电脑程序一般呈现。和田到乌鲁木齐航路途经LESVI、龟兹导航点,大致呈梯形。如果避开LESVI直飞库车,最大偏航距离为110公里。如果直飞乌鲁木齐,最大偏航距离将达到195公里,飞机将脱离航线安全保护范围,操作难度非常大。王梓睿快速模拟了飞行过程,发现尽管直飞航线要跨越天山山脉,但经纬网安全高度完全没有问题。重要的是,将直接省下85公里的飞行距离,大约可节省10分钟时间。虽然只有10分钟,但对孩子的断臂手术来说,是多么金贵的10分钟。零时25分,在两度与空军协调后,区管下达指令:“南方6820,右转直飞地窝堡上空。”不多时,CZ6820航班便已飞到了两个航班之前,其中包含一架外航货机。随后,王梓睿将直飞信息传达给进近管制代班主任陈麒仰,并提醒他“这个航班要重点关注”。

很快,陈麒仰就接到了南航运控的电话:“南方6820飞到哪儿了?你知不知道孩子手臂断了,情况比较紧急?”陈麒仰看来,晚上收飞机的时段,进近席位对空指挥和监控任务很重,很少有电话打进来,更没出现过航空公司为了一位旅客专门打电话询问的情况。但这一次,他认为情况极不一般。乌鲁木齐机场急救中心,零时12分,急救站副站长张晓琴确认患者信息后,马上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对接,并第一时间与AOC沟通能否调整机位。

此时的乌鲁木齐机场一派繁忙,有的飞机落地停靠机位,还有20多架次航班准备进场。临时调整机位并不是简单的事,一动就是一串。要保障车辆、客梯车、摆渡车、救护车、机务员、接飞机的引导车、机务员、监管部门,方方面面都要协调好通知到。但陈焕还是做了紧急协调,将最接近1号道口的103机位预留给了CZ6820航班。各岗位的新疆民航人,进行着一场生命的接力,不管哪一棒都没有半点迟疑。宋会杰说:“但凡有一个环节没有衔接上,飞机到位后,迟迟开不了舱门,就白白浪费了时间。”

零时22分,张晓琴与市120确认在1号道口进行交接。

距离CZ6820航班落地还有一个多钟头,分分秒秒都牵动着人们的心。在乌鲁木齐机场、塔台,在新疆空管局流量室、运行监控中心、区管中心,陈焕、王梓睿、李虎和陈麒仰在航线图上重点标记了CZ6820航班,随时关注着……

23时43分,飞机从1号停机位推出,汤辉忠正要松电门,传来了王丰恺请求飞机拖回的声音。

飞行如果二次开门,起飞前的准备工作都要“清零”,还要重新核准人数重量,重新考虑配载、燃油。但这扇“希望之门”,必须向孩子和他的家人打开。

“尊敬的各位旅客,接地面通知,有一位旅客需要紧急前往乌鲁木齐进行救治。飞机现在需要滑回停机位。感谢您的配合。”乘务长赵燕进行了客舱播报,希望得到旅客的谅解和支持。并提前将距离舱门较近的明珠经济舱33排座位调整出来,铺好毛毯、放好枕头,将应急医疗箱、卫生防疫包等急救用品放在最近的行李架上。

23时53分,飞机二次停靠廊桥,赵燕打开了舱门。孩子的舅舅阿卜杜麦吉提·伊敏抱着孩子冲进舱门,手里拿着那个黄色的袋子。赵燕赶忙接过袋子,姚宇高举两个输液吊瓶,侯倩洁先用塑料手套装好冰块,打了死结,又套上三层塑料手套加固备用。安全员和乘务员交替举着输液瓶,这时,一位旅客站起来,说:“我是医生,可以帮你们,输液瓶一定要挂起来固定好。”这位旅客是自治区卫生监督执法局的干部,叫董先杰。

姚宇开始想用演示用的安全带系吊瓶,发现太粗,又把干净垃圾袋的抽绳抽出来,绑在了隔帘横梁上,解决了挂吊瓶的问题。孩子头朝窗户,脚上挂着点滴。

这时,地面医生向赵燕等仔细交代注意事项:“孩子注射了镇静剂,千万不要让他睡着。飞行中要避免大出血,一旦出现大出血,要快速加压包扎。”然后指了一下黄色的袋子,“断开的胳膊需要用冰块降温处理,但不可以放入冰箱……”赵燕猛然低头,才知道手里拿的是孩子的断臂。

舱门再次关闭,机舱里又响起赵燕亲切甜美的声音:“尊敬的旅客朋友们,病人已经登机,舱门已经顺利关闭,我们将再次起飞,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这时,空姐教孩子的家属怎样系好安全带,赵燕让安全员坐在孩子的前一排,及时提醒家属,如有颠簸该怎么办。

作者与和田地区公安局机场分局民警合影

赵燕启动应急预案,二次确认各号位的工作职责。这时,她发现,乘务员的眼神中流露出慌张。她看了一眼乘务员,大家的眼神都集中在她身上。于是,赵燕迅速溶解掉眼睛里的泪光,换成一副坚定的神情。很快,大家又打起了精神。

驾驶舱内,何亮亮与机长一同手动修改了舱单。“南方6820申请直飞乌鲁木齐”。平飞后,汤辉忠深感责任重大。他说:“我们肯定要争分夺秒,争取了顶风的高层、飞得更快的方案。”35岁的汤辉忠是个阳光健壮的小伙子,当机长4年,已有10年的飞行史,他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学期间就入了党,他总爱说,一个党员一面旗,任何时候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时的他,目光凝聚,快速上升高度,同时保持在相对平稳的高度层,载着断臂男孩儿生命与健康的希望,掠过云的海浪,飞在万里高天。

汤辉忠始终不离驾驶室,开始对孩子情况并不很了解。平飞之后,三号位进来替换副驾上厕所,才告诉机长孩子不满7岁,是维吾尔族。汤辉忠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此时,他想到父母和孩子的痛,想到一只手臂对孩子一生的重大影響,心里很不是滋味。飞机飞到一半,赵燕进入驾驶舱,确认救护车是否到位,很快得到了肯定答复。这时,机长把手伸进衣兜,把身上的所有现金都掏了出来,正好一千元,交给了赵燕,请她代转孩子家长。赵燕说:”您要不要当面给?”“不用,我在这里盯着,以最快速度把孩子送到医院。”

孩子第一次坐飞机,睁着一双大眼睛,不哭不闹,静静地看着赵燕,看着他面前这位美丽的阿姨。美,不仅是魅力,而且也是创造力。赵燕一米六七的个头,虽说不是很高,却显得修长匀称,加上一副古典美人的容貌,她的温柔慈爱和干练有素融合在一起,显出不凡的气质。

看到面前受伤的男孩儿,赵燕想起自己5岁的儿子,人们都说她的儿子长睫毛、大眼睛很像少数民族,她又仔细看了看跟前这个维吾尔族男孩儿,强忍着眼睛里的泪水,微笑着说:“宝贝别睡,你好勇敢……”乘务人员不停地为黄色袋子更换冰块。安全员王文涛则找来一个空瓶子,两次为小孩儿接尿。自报医生家门的董先杰仔细盯着孩子的输液瓶。因为吊瓶小,管子细,整个过程客舱灯光一直都亮着。侯倩洁最后一次进行客舱巡视时,发现孩子眼皮开始打架。“怎么办?快点儿想办法!”赵燕让乘务员放下小电视,并从他的角度试了试,发现他的角度看不到电视,于是,就把声音调到最大,所有乘客没有一点意见,都默默配合着,还有的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忙,能够做点什么。乘务组几人轮流用湿毛巾给孩子擦脸,孩子终于又强打起精神……

5月1日1时18分,CZ6820航班进入乌鲁木齐上空100公里内的范围,疆内、疆外的其他飞机也陆续飞来。“空中所有进场航空器注意,CZ6820航班上有需要紧急救治的病人,需要优先落地。”乌鲁木齐机坪管制员刘帅配合陈麒仰进行航班调配。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东线,从塔城、阿克苏等西线而来的几架飞机在空中配合避让。

1时32分,CZ6820航班距离乌鲁木齐地面仅1500米。“塔台,你好!CZ6820,建立25号盲降。”“CZ6820,你好地窝堡塔台,继续盲降进近,跑道25,可以落地,落地后沿A3脱离。”“塔台,脱离了,CZ6820。”1时36分,CZ6820航班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落地。汤辉忠看了一下表,自言自语:“提前17分钟到达。男子汉,你要加油!”赵燕组织乘务员捐款,将1600元钱交给家属。孩子舅舅阿卜杜麦吉提·伊敏看到赵燕递过来的钱就哭了,哥哥的眼睛也红红的。赵燕说,钱不多,你们出门急,就当应急吧。然后硬塞到舅舅手里。赵燕还让组员把冰块放到一个袋子里,又把机上的酸奶水果也放进一个袋子,让他们带走。

1时40分,飞机滑行到位。1时44分,航班开舱门。乌鲁木齐机场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孩子接下飞机:“家长抱好,慢一点儿,小心台阶,旁边的人保护一下……”这又是赵燕的声音。1时48分,乌鲁木齐机场急救车从103机位驶出。1分钟后,孩子已上乌鲁木齐市120急救车,被送往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那位医生董先杰一直盯着孩子打点滴,观察孩子的情况,直到送上救护车。

赵燕送走孩子,回到机舱,舱内的101名旅客都在静静等着,她非常感动。旅客走了,赵燕最后巡视了一下机舱,填报了航务单据,交接之后,回到自己的车上,伏在方向盘上痛哭,此时,她的哭,与悲伤无关,她哭得壮怀激烈,哭得酣畅淋漓。

新疆民航人对孩子的救助前后用了127分钟,这是怎样刻骨铭心的127分钟啊。

孩子即将抵达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乌鲁木齐中医医院),“生死时速”的最后一棒落在黎立医生的手里。他内心激动,为孩子庆幸,同时感到担子沉重。飞机降落之前,黎立请示孟庆才院长和医务部周斌主任,院党委韩荣书记高度重视,他们给出的一致回复:不惜一切代价,为断臂儿童建立绿色通道,保证孩子的手术顺利进行。有了领导的指示,黎立又抓紧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沟通,落实一切手术的准备工作。急救中心一切准备就绪;手术麻醉科曹兴华主任和王小娟护士长安排了专门的负压手术间和麻醉护理团队;输血科李清主任也承诺在最短时间内出血型结果和配血;检验科及放射科人员均已就位。黎立通知他的手术团队所有人员来医院备战。

5月1日凌晨2时12分,孩子到达自治区中医医院的急救中心,在待诊区域,黎立看到这孩子精神状态很差,一直在哭泣,嗓子都嘶哑了。但又看到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艾尔肯主任等对病人的处理非常到位,从伤口的包扎和肢体的储存都非常正规,为手术成功奠定了基础,又很欣慰。黎立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生动记述:“现在该我们开始这场接力赛的最后一棒了,艾尔肯医师和陈子豪医师立即将离断肢体带到手术室开始清创、标记重要血管神经,为再植术争取宝贵时间,李靖扬主任处理病人,周泓宇医师负责护送病人到各个部门完成手术前必须的检查,我负责协调让整个过程更加顺畅。当孩子只剩下最后两项检查时,我立即赶往手术室和艾尔肯医师一同处理断肢,我们发现肘关节附近有骨折,一期切开予以了固定。”

孩子凌晨3时15分进入手术室,两盏硕大的无影灯下,“麻醉师张旭和陈宝军、护理团队王丽霞和丁杰熟练地建立静脉通道,完成麻醉后,输血科已经完成了交叉配血,备血已经送入手术室。我们可以安心进行手术了,虽然此类的大手术我能很熟练地完成,但我还是一刻都不敢放松,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接通了肱动脉,终于在极限时间内建立了离断肢体的血供。接下来我们分别修复了骨骼、神经、肌肉,手术终于在6时26分完成,断臂接上了,在这个特别的劳动节,我们感受人间温情。生命无价,大爱有‘疆”!

下了手术台,黎立用仅有的照片发了一个朋友圈,抒发一位外科医师在顺利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时的心情,立刻引起广泛关注,迅速接起了点赞和留言的长龙:太棒了!超级正能量,大爱无疆,感动到泪奔;一夜没睡,感动,泪流不止;医者仁心,真正的白衣天使;为所有参与者点赞,幸运的孩子,行云流水般的处置;虽不懂医疗术语,但读懂了善良的爱心……每一句留言都热得烫人,每一缕情感都催人泪下。

和田人民医院的艾尔肯、荣宽和張涛医生,收到黎立发来手术成功的消息,激动得热烈拥抱。

“今天是术后第三天,也是肢体肿胀最高峰时期。目前孩子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饮食正常,情绪平稳。离断肢体肿胀明显,可见散在的张力性水泡,远端地皮肤颜色红润,张力尚可,返白实验明显,桡动脉搏动正常,这一切都表明肢体通血是正常的……”黎立在朋友圈继续介绍孩子术后情况,因为,孩子的情况牵扯着越来越多人的心,感动的热浪迅速扩散着涟漪,从和田到新疆,从新疆到全国。

这台手术是黎立医生从医十几年来印象最深刻也是最特别的一台手术。他动情地说:”犹如电影里面描述的情节一样环环相扣,一切都是那么的惊心动魄,而一切都能完成得那么的精彩……”

小麦村里的乡亲惦念着孩子,从干部、党员,到普通村民,都积极给小麦捐款,已经捐了3.8万元,和田各界为小麦捐款8万元。一家保险公司向小麦赠送了25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

小麦的妈妈苏迪乌麦伊敏托合提由于伤心和着急,一连病了几天。5月6日,身体刚恢复的苏迪乌麦就赶到了乌鲁木齐,看到儿子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恢复得很快,心里非常感激。已经晚上11点了,已在病房里等了一个多小时的苏迪乌麦终于见到了刚从手术台下来的黎立医生,把从家里带来的干果塞到黎立手里,她说,感谢医生救了我的孩子。她从家里带来两大包送给医护人员的干果。

5月8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来到自治区中医医院,亲切看望正在接受术后治疗的和田维吾尔族断臂再植男孩小麦和家属,感人的场景历历在目。

陈全国说:“断臂儿童的救助救治,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是一个挑战极限的生命奇迹,是一次正气充沛的能量汇聚,是一本手足相亲的生动教材。”

而这样一场撼动人心的重大事件,却无人策划与导演,没人组织和指挥,涉及的所有部门和每一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自愿和主动,都是心甘情愿的奉献和担当。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而然,就像一株小麦生长到成熟那样天经地义。因为,今天的和田,今天的新疆,早已不是昔日的荒漠。今天的土地是那样肥沃,今天的风雨是那样和谐,今天的籽粒是那样饱满,今天的秧苗是那样茁壮,今天的良好生态为小麦的护佑与生长备足了墒情,致使所有的拔节都铿锵提速!

也正如陈全国准确生动的总结,“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充分体现,这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有力诠释,这是人性光辉、道德力量的最美闪耀,这是亲如一家、手足相亲的骨肉深情,充分彰显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了新疆坚如磐石的民族团结。”

(此文除采访当事人,还参考了有关媒体报道,一并感谢。)

作者简介

马淑琴,女,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第三届理事,中国散文学会、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协理事,门头沟区作协主席。出版诗集六部、散文集一部,发表诗歌数百首,发表散文、纪实文学百余万字。数次获奖和收入诗文集。

责任编辑 张 哲

猜你喜欢

断臂和田飞机
飞机失踪
取名为“掩耳”
独居者
“断臂”再出发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
飞机飞起来啦
著名雕像背后的故事
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