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2022-05-18张宝琴陈莹洪春凤
张宝琴 陈莹 洪春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因素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功能[1]。玻璃体手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地康复指导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将加速康复理念运用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护理中,既能完善患者围术期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又能缩短康复时间,减少费用,节省医疗资源[3]。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较少见,本研究主要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中的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4月本院眼科收治的实施玻璃体切割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条件:明确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符合行玻璃体切割术指征;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入组同意书。排除条件: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恶性肿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精神异常,眼外伤后。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观察组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43.5~72.5岁,平均63.1±7.9岁;糖尿病病程5.5~39.5年,平均25.0±8.1年。对照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43.6~72.6岁,平均63.0±8.0岁;糖尿病病程5.5~40.0年,平均25.1±8.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术前、术后由课题小组成员中糖尿病专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血糖各项指标数、运动锻炼、饮食规律、控制血糖药物的使用进行评估及健康知识教育,围术期由眼科专科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术后体位摆放及用具的选择及使用、正确点眼药水进行康复指导,制作眼科专科健康宣教微视频以加强患者自我管理的依从性。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沟通,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手术主观认知,降低其心理恐惧、焦虑和抑郁,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信心与配合度,告知患者做好术前的体位训练,提高术后康复过程中的训练效率;完善术前准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遵医嘱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告知患者做好术前饮食调节,测量体温,确保充足的睡眠,做好血糖监测,避免发生高血糖、低血糖等;同时告知患者术日晨进入手术室前应充分排空大小便,取出义齿,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应对手术。术后快速康复护理上则重点关注体位护理,结合术前的体位指导,实施全身麻醉者,需要在术后去枕平卧6 h,并禁饮禁食,在患者清醒后则可适当给予流质饮食;术后1 d内为血糖监测、眼压测定与生命体征监测的关键时间,需要重点关注以上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则建议及时汇报医师积极处理。术后48 h后,患者主动下床活动时,则建议其应避免跳跃、弯腰、低头活动、保持大便通畅等,避免眼压快速升高而影响手术效果,与此同时告知患者注意保持术眼敷料干燥,定时给予眼药水滴入,当出现严重疼痛时,则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避免眼压过高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正确率、血糖稳定率、并发症情况,干预过程中的视力变化,自我管理能力与住院时间。
1.4 评定标准
视力以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评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理能力、症状处理能力、药物使用、心理状况和社会融入度5个方面,总分最高100分,最低0分,得分越高提示受试者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体位摆放正确、血糖稳定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体位摆放正确率、血糖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体位摆放正确、血糖稳定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过程中视力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过程中视力变化比较(°)
2.3 两组干预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平均住院日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患者视力降低,甚至失明[4]。在病情不断进展的过程中,出现新生血管破损,血液进入玻璃体腔内导致积血,同时发生纤维增殖而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5]。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治疗方式,能够清除新生血管破裂而引发的积血,缓解视网膜受牵拉,尽量将视网膜恢复正常解剖位置[6]。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临床实践已经证实,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有效地契合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更符合循证医学的发展,逐渐被应用于多种手术的围术期管理,且产生积极的临床效果[7-8]。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本研究观察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体位摆放正确率、血糖控制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者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术后体位摆放准确率及血糖控制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干预过程中视力变化发现,出院时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有积极意义。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实施玻璃体切割术的围术期自我管理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应用,能有效降低或减少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应激性创伤[9],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器官等具有保护作用[11-12]。其综合多学科护理知识,从手术、麻醉、心理学和营养学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患者身上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16]。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实施玻璃体切除术,本研究观察组通过术前管理、术中管理、术后管理、康复指导管理,既能完善患者围术期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又能将患者的康复速度和质量提升到更高的水平[17-18],为眼科护理人员实施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玻璃体手术为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首选,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其在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面有积极意义,其对临床护理亦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实施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做好术前血糖控制,加强围术期护理,做好心理干预、术后体位摆放和正确使用眼药水的康复指导,制作眼科专科健康宣教微视频以加强患者自我管理的依从性,对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血糖控制效率,改善患者术后视力,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