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项目课程探析
——大班课程“你好,郁金香”

2022-05-18刘园园孙羽江苏省徐州市雍景新城幼稚园

幼儿100 2022年16期
关键词:郁金香生命幼儿园

文/刘园园 孙羽 江苏省徐州市雍景新城幼稚园

幼儿园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情境性、经验性特质,幼儿园课程也必定来源于幼儿所经历的鲜活的生活,与幼儿对生活的感知以及基于感知所产生的问题、兴趣、需要紧密关联。

案例:我们的郁金香死了吗?

幼儿园的园子里有一片土地,种着许多郁金香。郁金香盛开的时候,总是吸引着孩子们流连忘返。他们会欣赏,也会支起画架来写生,有时候他们还会安静地坐在花坛边,背对着郁金香看书。迷人、优雅的郁金香园地,成了孩子们学习、游戏、休闲的圣地。

随着夏天的离去,孩子们发现郁金香的花朵逐渐枯萎、衰败,这使他们感到惋惜。孩子们给花儿浇水、把蔫了的花瓣摘掉,努力帮助郁金香恢复原来的美丽。但是他们发现这是徒劳的,花儿依旧一朵一朵地掉落在园子里,只留下光秃秃的茎。这让许多孩子感到难过,他们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郁金香死了吗?”“老师,郁金香的种子在哪里?明年还能看到郁金香的花吗?”“老师,有没有办法让郁金香不要死呢?”对生命绽放的期待,和对生命死亡的担忧,使孩子们产生了无数的问题,也成为困扰他们的话题。

上述案例中,幼儿的注意力从对郁金香的审美转移到对生命的探寻。“死亡”这个话题是否沉重?老师应如何回应?与话题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是否可生成生命主题的内容?面对这三个问题,老师们通过课程审议展开了对主题的价值判断,并基于判断生成了大班项目课程“你好,郁金香”。

一、生命教育就是鲜活的课程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价值之一是通过集体讨论、决策,对课程生发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以确定并形成开发课程的具体策略。在对“生命”这一关键词的判断中,大部分老师认为,“生命”与“死亡”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幼儿可以探究的课题。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以生命为逻辑起点,陶冶生命并促进生命成长,关注生命以及生命的意义,在具体的活动中实践和体验生命,是教育回归本真的一种体现。叶澜教授认为“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让老师们对生命话题的实施坚定了信心。

基于审议,老师们一致认为围绕郁金香的生长与死亡的话题所引发的生命教育,是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关键事件与浓厚兴趣,事件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获得了幼儿的高度关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又吸引幼儿多维度参与,具备生成一个鲜活、具有多元探究空间的优秀课程的条件。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管理员老师为班级老师提供了资源清单与建议,包括:与生命主题相关的绘本《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鸟儿在歌唱》《一片叶子落下来》等;制作标本的工具压花器、风干机等;与生命课程相关的优秀活动设计案例等。

课程审议使班级老师对生命教育建立了完整、准确的认识,经过对课程资源的梳理,老师们准备从回应幼儿问题开始,和幼儿共同开发“你好,郁金香”的生命课程。

二、兴趣与问题是课程的起点

幼儿园有民主、多元的课程开发模式。老师在经过多层次审议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或两者相融合的混合开发模式,不断优化幼儿园园本课程。老师们认为,抓住幼儿的兴趣,与幼儿积极对话并及时记录、梳理、追随他们的问题,是课程开发的起点,也是关键要素。

(一)问题清单即课程脉络

老师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晨谈,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对于郁金香的疑问。“郁金香死了吗?”“我们把郁金香放进教室,它还能活过来吗?”“明年还想看到郁金香怎么办呢?”“郁金香有种子吗?”孩子们一边说,老师一边记录在准备好的纸条上。记录完,老师把记录条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读给孩子们听。然后建议“有些问题问的是一件事,可以放在一起”。对照梳理好的问题清单,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哪些问题可以自己动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找人来帮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逐渐形成了课程的第一次网络图(见上页图)。

从网络图可以看出:关于郁金香“死亡”的诸多问题,既是幼儿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又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探究郁金香生命的过程中,涉及幼儿学习多个领域的知识,如科学领域的探究、实验与记录,语言领域的讲述与阅读,艺术领域的创作等;可培养幼儿多种能力,如观察、记录、收集、分类、归纳、访问等;可激发多种情感,如对大自然的情感、对生命的敬畏、对事物的好奇、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喜悦等。因此,围绕郁金香的主题可以生成覆盖多个领域的丰富内容,使课程丰满。

(二)问题解决即学习经验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17条教育原则中心即为“凡是儿童能够做的,都应让他自己去做”。他认为,“做”既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又是儿童鲜活经验的来源。儿童在做的过程中,获得全方面的经验,做事就是儿童主动地学习。在对郁金香生命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将“做”的权利充分交给幼儿,通过机会的创造、材料的提供以及精密的观察对幼儿的学习给予支持。

1.探寻郁金香球根的秘密。

为了解答“郁金香死了吗”这个问题,老师为孩子们请来了有花木种植经验的园长妈妈张老师。张老师将自己种植郁金香的经验告诉孩子们,郁金香花朵和植株都枯萎之后,让地下的球根再休眠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小心地将它挖出,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储存球根,待10月份再次将球根种下,就能够看到郁金香再度盛开。原来,郁金香不是死了,而是休眠。这个消息让孩子们兴奋地跳了起来,他们决定自己挖球根、储存球根、亲手种下郁金香。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要做些什么呢?孩子们在本子上制订了自己的行动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尝试将自己的种植愿望和计划转化成用图画、符号、数字等表示的计划单,并通过向父母、家长求助,解决自己的问题,再在班级的晨会中分享给同伴。

2.挖球根,储存球根。

亲手种植一株郁金香,成了每一个孩子的愿望。他们知道,要挖球根得从地面上的植株枯萎之后再等待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常常到园子里去观察,“怎样叫做枯萎?”“哪一天算第一天?”“今天是哪一天?”“我们要准备什么工具挖球根?”各种各样的问题,构成了郁金香课程的第二个网络图。在这一段探究的日子里,孩子们通过比较观察,了解到园子里各种植物的不同,有些植物还郁郁葱葱,郁金香的植株却开始变黄、变脆、最后变得干干的;孩子们尝试在日历上用符号记录天数;孩子们从幼儿园的种植区、资源库收集到了各种挖土的工具——塑料铲子、铁铲子、小耙犁等。当数了日历上的日子足够三十天,挖球根的活动开始了。许多小铲子同时钻进土里,一个孩子大声说:“我的球根被挖烂了!”这意料之外的事,让所有的孩子都停了下来。大家一起讨论“怎样才能把完整的球根挖出来”。孩子们的动作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3.种下球根、静待花开。

10月份到来,孩子们和老师一起从储存室取出球根。经过逐一检查,完整、干燥、带着一丝绿意或绿芽的球根被挑出来准备种植。园里请来的园艺工人向孩子们介绍了土壤的养护过程,告诉大家,郁金香可以下种了。孩子们像捧着珍宝一样,选择一块土壤准备挖坑。老师问:“明天我们再来看的时候,你们知道自己的郁金香种在哪里了吗?”“老师,我的种在一棵小松树旁边。”“老师,我要做一个标记,我就能记住了。”“老师,我要设计一个保护郁金香的标记。”孩子们把球根小心翼翼地种在土里,又精心设计了标记牌。他们要耐心等待一个秋季和一个冬季,才知道自己的郁金香会不会开花。这个等待的过程,也是他们的课程。

三、分享是课程的终点也是起点

幼儿园课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位具有课程开发意识的老师可以使幼儿生活中的每一个时段都转化为高质量课程,使幼儿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课程开发、实施的参与者。

经历了秋季、冬季、春季的漫长等待,“你好,郁金香”的课程接近尾声。每一个幼儿经历了计划、操作、等待、探究的过程,都拥有了自己亲手种植的郁金香。他们记录下自己在课程中的每一次发现,自制成书籍《郁金香成长记》,在幼儿园的分享墙上展示,并介绍给每一位感兴趣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

课程“你好,郁金香”在这次展出活动中落下了帷幕,这可以视为本次课程的终点。但回顾幼儿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对生命的兴趣、认识、尊重,在养护生命过程中的计划、观察、记录,在分享认识中的表达、自信、快乐,又成为幼儿继续探究的可贵的品质和动力。

因此,我们想说:教育的核心就是促进和支持儿童的生长。儿童生长的空间在哪里、有多大,要看教师在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给儿童多少机会、挑战。这是值得每一位幼儿教师思考的命题。

猜你喜欢

郁金香生命幼儿园
郁金香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跟踪导练(一)(3)
爱“上”幼儿园
郁金香花瓣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盛开的郁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