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研究生底线思维教育
2022-05-18黄春荣许苏豫
郑 佳,黄春荣,许苏豫
(1.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2;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3.南京理工大学 国际交流合作处,江苏 南京 210094)
引 言
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诸多危机和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底线思维是指,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注重对危机和风险的防范,强调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
目前,底线思维方法较多运用于政治建设领域,要求领导干部掌握。然而,为了有效克服复杂激烈的全球性地缘战略博弈、核武器、恐怖主义等带来的威胁,高效应对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突发疾病等引发的公共危机,我国不仅需要有底线思维的领导干部,更需要具有相同思维的人民群众与领导上下一心、协力攻坚。只有当底线思维扎根于各个社会群体,人们才能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在各个领域中临危不乱、化解风险。因此,底线思维的强化不应只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更应是全体公民的必修课。底线思维教育有必要从领导干部群体延伸至其他社会群体。
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学历群体。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掌握着社会各领域的重要知识和前沿技术,也因其学历条件而拥有更大的就业优势,在毕业后更有可能承担社会重要职务。尽管如此,高校却几乎没有针对研究生群体开展的底线思维教育实践,大多数研究生也将生活重心放在课业和学术研究上,缺乏大局观,未能树立牢固的国家安全意识与理想信念根基。该现状于国家总体建设和研究生个人素质发展不利,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鉴于研究生群体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底线思维教育在研究生群体中缺失的“实然”,本文认为,应加强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底线思维教育。为此,本文采用经典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索当前研究生底线思维水平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一套研究生底线思维教育模式[3]5。
一、研究方法与编码过程
目前,关于底线思维研究的文献集中于纯理论论述,缺乏实证研究。为了提出更具实际操作性的研究生底线思维教育模式,有必要将研究扎根于一手数据。经典扎根理论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在缺乏文献的情况下,通过收集和深入分析定性数据,归纳出一套能够解释社会现象本质的理论[4]。因此,本文运用经典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访谈揭示研究生目前对底线思维的认识程度,提炼出底线思维教育开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具体的建议。
在探究“实然”的过程中,本研究对29名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展开了半结构式访谈。受访者来自全国19所高校,共12名男生,17名女生,平均年龄为22.7岁(基本信息见表1)。访谈的形式有面对面访谈、电话/视频访谈、在线回复式访谈,时长一般约30~40分钟;经受访者同意,在访谈过程记录下了原始信息,并及时将语音整理成文本资料。
在数据收集初期,研究主要围绕研究生们对底线思维的认识制定访谈提纲。访谈问题包括:“你有没有听说过底线思维?”“你认为底线思维主要覆盖哪些方面?”“你所认为的‘底线思维’具体指什么?”等。在对第一阶段访谈数据进行开放编码后,发现研究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于是在访谈的第二阶段补充研究生平时生活、学习状态以及高校开展的相关教育实践的内容,探究造成认识偏差的原因。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收集和对比,访谈数据逐渐聚焦成为“教学内容边缘化”“责任认知”“危机意识”等9个二级编码,此后,运用选择性编码的方法指导后续的理论抽样并进一步修缮访谈提纲。在访谈不再出现新信息、研究达到数据饱和时停止访谈,并使用理论编码将研究发现总结成为一套能够解释现象的理论(编码过程见表2)[5-7]。本文将首先讨论研究发现,揭示目前的底线思维教育问题及其原因,再根据访谈总结出的底线思维教育所应加强的核心素质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表2 研究生底线思维研究编码表
二、底线思维教育问题的来源:两项“边缘化”与四项“认知错误”
通过访谈发现,在高校的教学内容“边缘化”和教学方法“边缘化”这两种实践,以及研究生在责任、边界、资源、视野这四个方面认知错误的影响下,底线思维教育的“边缘化”地位以及研究生的“局外人”定位被持续固化,造成了恶性循环(见图1)。
1.高校底线思维教育的两项“边缘化”
目前,尽管高校有责任开展底线思维教育,但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不合理安排使底线思维教育被“边缘化”。首先,研究生教育实践中缺乏与底线思维相关的内容,底线思维往往被窄化为安全知识教育和国防教育,而即便是这两方面的内容在现有教学体系中也鲜少涉及,这是底线思维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边缘化”。其次,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学业层面,在课程设置、活动组织、资源提供等方面均以学业为重,而在其他方面缺乏教育投入,底线思维教育处于极度边缘的位置。由于校方对底线思维教育重视不足,且未强制要求,有助于培养底线思维的实践存在数量少、筹备不充分、活动宣传不到位等问题,研究生对此类实践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是底线思维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边缘化”。思想和方法上的“边缘化”使高校目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底线思维教育,校方亟需改变态度、加强重视。
2.研究生对思维教育的四项“认知错误”
研究生存在将自身错误定位为底线思维教育“局外人”的问题。首先,他们认为自己还是学生,主业是在校园中学习,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听从统一安排即可,认识不到自己应该主动承担的责任和能够发挥的作用,这是责任认知上的错误。其次,大多数学生的专业与高校设计的底线思维教育内容没有直接关联,很多学生因认为底线思维与自己的生活无明显交集而不感兴趣,以“术业有专攻”为借口自行划定界线,建立自己与底线思维之间的隔阂,这是边界认知上的错误。第三,由于研究生面临学习和就业的压力,认为自己需要在主业上投入更多时间,常常不愿将精力投入其他领域,即便现实情况可能是:他们就算有多余的时间,也不会将其投入到主业技能强化中去,而是会用于刷视频、玩游戏等休闲活动,这是投入认知上的错误。最后,研究生的生活相对单调,随着课业和科研的深入,许多研究生对外界事物的关注逐渐减少,以致他们难以在“世界之大与自己生活之小”之间寻得平衡,在视野上逐渐实施自我限制,将不曾或较少接触的事物拒于视野之外,这是视野认知上的错误。在这四项“认知错误”的影响下,研究生们为了更好地投入自己的生活而选择做一个“局外人”。为了充分发挥底线思维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找到突破口,打破研究生为自己设下的桎梏,帮助他们主动走入“局内”,承担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并以此为目标强化自己的底线思维。
图1 两项“边缘化”、四项“认知错误”对底线思维发展的恶性循环影响
3.两项“边缘化”与四项“认知错误”的恶性循环影响
研究发现,高校两项“边缘化”实践与研究生四项“认知错误”的同时存在对底线思维教育产生了负面的交互效应。在认知方面,由于许多高校开展的相关教育实践存在内容不完善、重视度和投入度不够等问题,学生们逐渐产生了两项认识上的偏差:一、缺乏对底线思维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二、认为底线思维仅涉及公安、国防等离他们较远且较为“重大”的领域,对底线思维涵盖范围的理解存在局限。在情绪方面,许多研究生表示:“学校都不在意,我担心什么?”,也因此在心里埋下了“局外人”的种子。认识偏差支撑并赋予了“局外人”定位的合理性,并在情绪上强化了研究生们对自己“局外人”身份的认同。他们在思维上滞于安逸,不能察觉周围存在的潜在危机和风险,也不能真正领悟底线思维的作用,更不能主动运用底线思维进行反应和思考,部分研究生甚至在发生公共安全事件时显得不知所措。此外,研究生的“局外人”定位也导致他们对高校开展的底线思维教育实践产生消极的态度,带着逃避责任和自行远离的心理,将能帮助他们培养底线思维的思政课视为不相关的负担并消极应付。许多高校在收到消极反馈后,不仅没有对其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反而更加降低了他们对底线思维教育的重视,使底线思维教育被进一步“边缘化”,进而使研究生更加认同其“局外人”的角色定位,由此带来恶性循环。
三、研究生底线思维教育模式
针对现状,应着力解决在高校实践以及研究生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底线思维教育从“边缘”区域趋近“中心”地带,使研究生从“局外”走入“局内”。对此,本文提出一套研究生底线思维教育模式,该模式包括注重理论基础的“道”和注重实践方法的“术”两个层面。其中“道”,指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责任感和关爱情怀,“术”指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文化建设活动改革和社会实践拓展。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确保操作上的可行性和效果上的可持续性,旨在基于一般高校的现有条件进行逻辑设计上的改变,在不过度增加现实负担的前提下注入必要的新元素,激发高校意愿,力求逐步改变(详见图2)。
图2 研究生底线思维教育模式的“道”与“术”
底线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若要强化这种思维,除了理论宣导之外,还需在实践层面加强研究生的核心素质培养,以实践促进认知。本文使用“道”和“术”这两个词来体现研究生底线思维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之间的关系。“道”是万物存在的基础与本源,本研究归纳出研究生在底线思维上应当具有、但有待加强的核心素质,将其称为该教育模式的“道”。本文将能够提高这些核心素质的具体实践措施称为该教育模式的“术”,“术”是“道”在实践中的运用,是管理理念的具体实施和操作。该模式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旨在以“术”促进“道”的提高,再以“道”优化“术”的实施。具体地,在该模式运行的早期,“术”的实施对“道”的内涵具有强化作用,而到了实施的后期,“道”的强化会进一步推进“术”的具体设计和落实。
1.底线思维教育模式的“道”
底线思维教育模式中“道”的层面关注研究生在底线思维培养中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本文总结为:危机意识、责任感、关爱情怀。危机意识体现了底线思维“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在平时培养危机意识有助于国民在国家紧急时刻更有效地配合指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了更客观、准确地认识周围环境,高校需要打破研究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端正其对时政新闻的态度,在平时培养研究生对危机的洞察力,使其能够在各种生活场景中保持适当的警惕性,并主动考虑潜在危机,以反复提示和刻意练习形成思维习惯。责任感是指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学生、家庭成员、社会成员等多重角色所应承担的多样责任。高校应通过教育帮助研究生尽快转变自己仍受学校和家庭照顾的思维,强化他们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爱情怀是指研究生在情绪上对自己、家人、同伴、社会成员、国家的关爱,不局限于对自身的关注,而将眼界与情感拓展到更大范围,实现从个体意识到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升华,这种情怀不仅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元素之一,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
2.底线思维教育模式的“术”
底线思维教育模式中“术”的层面关注能够有效促进底线思维教育模式实施的操作事项。本文根据研究发现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1) 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底线思维教育问题集中在高校层面的教学内容狭隘、教学活动丰富程度不足,以及研究生层面的底线思维“遥远”认知与精力付出意愿不强烈这两方面。
针对高校对底线思维教育内容及方法重视不足的现状,建议未来在进行高校综合实力评估时,将底线思维等为国家所重视、能够体现人才综合发展素质的指标列为考核的“额外加分项”之一。“额外加分项”的引入可以使有能力、有余力发展底线思维教育的高校及时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有效扩充教学内容,充分创新教学方法;同时,采用“额外加分”而非“强制要求”的方式也可以帮助目前仍在努力达到合格要求的高校在不严重影响学校综合排名的情况下集中精力首先建设好自己的主要学科。在这项措施的激励下,很多高校即便没有充分开展底线思维教育的条件,也会出于对自身综合排名的考虑而着手开展一些底线思维教育的准备工作。
在具体操作方面,考虑到师生平时已需承担多重任务,生活日程较为繁忙,再开设一门新课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负担,使他们依然视其为“水课”,授课者无暇认真备课,听课者无心认真学习。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量,建议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改革,例如,在已有的思政课程体系中加入一次底线思维的专题授课,让学生更加了解国内外局势,树立危机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国防安全关切。考虑到底线思维的广泛内涵,思政课之外,建议定期向学生推荐与国家安全事件、公共安全设施、基础医疗保健等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和多媒体资源,从而有效补充教学内容,降低研究生们对该类话题的抵制和疏离感。考虑到本校教师知识储备的局限性,建议高校邀请校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入课堂,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提高教学内容的专业度,并通过网络直播、讲稿整理出版等方式扩大专家讲座的影响力。
(2) 文化建设活动改革
造成研究生责任认知错误的原因有二:从内部看,在社会竞争强化的背景下,研究生对自身就业以及升学问题的高度关注易导致其不关注自身以外、更为宏观的环境信息;从外部看,高校虽然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机会,但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帮助其明确社会职责并主动承担。高校有义务为社会培养可以直接“上前线”的“战士”,而不是需要在职场上接受二次培养的“娃娃兵”,因此,建议高校平时在加强宣传责任感之余,定期举办有效防疫、医疗急救能力、野外生存能力、灾害应对能力等主题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兴趣,活动组织形式可以包括举办比赛、演出话剧、拍摄微视频或微电影、直播、制作原创曲目等。此类文化建设活动的具体操办可以交给研究生,让他们全权组织、自由选择活动形式,促进他们在活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责任感和领导力的培养,校方只需要从旁监督,确保活动内容正确、传递信息无误,同时保障学生们在活动组织过程的各种资源支持。由于高校学生团体原本就会定期举办活动,且高校一般会有一定额度的支持,这类活动的举办对高校不会造成额外负担,在操作上具有可行性。为了鼓励研究生们积极参与,可以将这类活动的成功举办经历作为留校任职的重要加分项目,此举不仅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组织能力和底线思维,更可以为高校储备优质人才;对于学生们来说,在激励措施的支持下,他们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不会将其视为负担、敷衍了事,从而也能保障活动的质量。此外,鼓励学生群体积极筹备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率,突破研究生们在平时生活中的狭隘视野,让他们走出户外,将个人之“小”与环境之“大”结合起来,助其摆脱“局外人”的错误定位,充分做好毕业后承担社会责任的准备。
(3) 社会实践拓展
关爱情怀强调研究生对自己、家人、同伴、社会成员和国家的关爱。尽管关爱情怀是一种相对抽象且难以教授的素质,但高校仍然可以开展相关实践以促进认知的提高。支教、社会公益服务等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培养对他人和集体的关爱情怀,建议高校奖励积极参与该类实践的学生,将此类活动的参与经历作为评优评奖的额外加分项目。此外,建议高校组织研究生集体观看一些能够反映人道主义关怀或体现社会正能量的影视作品,构建集体关爱的氛围,使学生们更加敬重生命、热心帮助,能够与真善美产生共鸣。
结 论
在当前形势下,底线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针对研究生这一关键群体的底线思维教育是欠缺的。鉴于研究生群体将会在社会上承担重要责任,研究生群体底线思维的提高能够进一步促进全民底线思维的提高。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研究生的底线思维水平。目前,有关思政教育的主流思想仍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将培育学生核心素质的重任依托于打造一门乃至数门精品课程上。本文认为,有效培养研究生的底线思维需要打破现有思政教育体系的桎梏,同时从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文化建设活动改革、社会实践拓展方面三管齐下,实现底线思维教育的“道”与“术”的相互促进。为此,本文在高校现有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升华,引入具有可操作性的新要素。通过“额外奖励项”考核制度的实施,以及对现有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在不给高校和研究生带来额外负担的前提下推行一套可行的底线思维教育模式,以期未来底线思维能够在高校常态化。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本文从“实然”到“应然”的实践探索也能够为基础教育在该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