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教育理念下民族服饰美术元素提取与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策略

2022-05-18王洪军张莉莉

纺织报告 2022年4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纹样服装设计

王洪军,张莉莉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随着我国高校文化教育的迅速扩张,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各大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教学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技能培养在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1]。目前,专业基础课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显著的问题,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院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因此,需要加强改革。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符合国内院校的教学价值观和追求,可以将其直接融入专业基础课教学。本研究针对高校民族服饰类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民族服装设计专业入手,通过民族服饰美术元素的提取来体现OBE理念的重要性,并增强学生的双创能力,使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中国民族服饰元素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创新运用的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繁荣发展,民族服装设计元素已经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主要载体,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情趣与思想感情[1]。将民族服装设计元素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既能展现企业文化,又能体现中国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课堂中运用OBE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完善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其学会提取民族服饰中的文化艺术元素,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不仅能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还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2 民族服饰设计现状与OBE教育理念的发展必然性

2.1 民族服饰设计现状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国家,不同民族的服饰也各具特色,整体上色彩艳丽、图案简洁,是我国服饰文化的瑰宝[2]。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民族元素成为众多设计师热衷表现的主题,也是时尚舞台上不可或缺的流行元素。将民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通过提取民族服饰中的美术元素,结合现代时尚潮流,通过设计师的创意设计,重新演绎民族风格。在当前的设计行业,优秀的民族服装设计作品大多是设计师自己下功夫学习,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琢磨与尝试完成的,缺乏专业的教学与培养,因此,相关人才较少,而学校教育主要是传授基础知识,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设计灵感不足。

2.2 OBE教育理念的发展必然性

目前,OBE教育理念逐渐融入民族服装设计专业中[3],在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满足经济与社会需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民族服装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达到基本能力指标。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每门课程都要承担学生毕业要求分解的部分指标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掌握技术指标为主,忽视了学生能否学以致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另外,传统教学大多按照书本顺序讲解知识,多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基本按照老师的意愿完成教学任务[4]。如果继续沿用现在的教学模式,就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OBE教学理念势在必行。就学生对民族服饰美术元素的提取来说,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了基础知识但没有实践,就不能学以致用,工作时就不能发挥专业技能。因此,OBE教学理念能帮助学生在受教育阶段掌握基本技能与专业知识,全方位培养学生相关技能。

3 民族服饰美术元素的提取

我国有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服饰有不同的风格。根据地理位置划分,北方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壮族等,西南方有黎族、苗族、土家族等。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语言文化,服饰格局也不同。提取服饰中的美术元素并进行转化与联想,可设计成服饰、雨伞、丝巾、抱枕、披风等。

3.1 苗族服饰元素的提取

苗族服饰刺绣有不同形式的花纹。(1)几何纹是苗族最古老的纹饰,运用蜡染、织花、挑花等工艺完成,可应用到丝巾、抱枕中,加入设计师的创意,通过不同的对比色进行展示。(2)动物纹样,比如牛纹、龙纹、蝴蝶纹、鸟纹、鱼纹,表现形式较为简单,大多勾勒外轮廓和动物的特征。学生可提取动物纹样,通过组合,以深色为主,加以创新,使纹样整体呈现和谐的效果。(3)植物纹,大多是向日葵、月季、野菊花等,是老年人喜爱的纹样。因此,提取植物纹后需要大幅度改动,可适当改变纹样造型,用白色线描,服饰整体呈黑色,这样既传承了苗族的植物纹样,又跟上了时代潮流。

3.2 维吾尔族服饰元素的提取

维吾尔族服饰是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产物,受宗教的影响,纹样以自然中的日、月、山川、雷电以及图腾为主,表现形式与众不同,主要采用简单的线条。例如用“M”来表示山脉、用圆形表示太阳等,在此基础上融入其他纹饰,例如人物头像等,呈现出新的画面。设计师可以提取简单的纹饰应用于地垫、丝巾上,具有民族气息,同时也可以学习他们的配色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颜色的深浅。

4 民族服饰元素的双创运用

在信息时代,海量信息实现了我国民族服饰艺术元素的共享,如藏族服饰中神秘华美的项链、头饰,蒙古族服饰中的长袍等。这些民族服饰元素大多线条柔美、寓意美好、配色鲜亮且变化丰富,具有独特的韵味。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设立相关课程,将民族服饰元素结合现代时尚元素进行再设计,并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更能被现代人接受。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应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设计出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形成独特的风格。

4.1 苗族服饰纹样的运用

现今,苗族服饰元素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会对其纹样进行创新和改造,例如某设计大赛作品将苗族服饰改为生活装,设计出5款造型,并将系列作品命名为《蓝亭记》(图1)。该作品的设计灵感源于苗族各个支系的服装历史及文化内涵,主要采用凤纹、几何纹作为设计元素,款式上不拘于常规,多采用不规则、拼接、印花、镶嵌等设计,既体现了现代服装的时尚又不失民族风情,风格不同但整体上和谐统一,同时也宣传了苗族文化。

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双创课程,出现教学漏洞、失误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技术问题都是正常的。要想规避风险,就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以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为主要支撑,并根据相关条件及时作出综合评价。随着改革的推进,民族服饰设计专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专业整体素养也会越来越高。

4.2 瑶族服饰中蝴蝶纹的运用

瑶族很讲究服饰纹样,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服饰纹样。因此,在提取瑶族服饰元素时,大多只用一个元素—蝴蝶纹。以礼仪装《蝴蝶之歌》(图2)为例,设计灵感源于广西瑶族的蝴蝶纹。在作品中,蝴蝶在花草上自由自在地飞舞,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旗袍款式更显优雅,展现了女性的曲线美。通过服装设计让更多人了解瑶族服饰文化,实现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图2 《蝴蝶之歌》作品

在校期间,学生获得服装资源的途径有很多,但往往深度不够,需要实地考察,并发挥双创能力,设计出独特的作品,促进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的交融。

4.3 壮族服饰技法的运用

系列作品《骆·越情》灵感源于日常生活(图3),设计者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和整理壮族传统元素,采用刺绣、拼接等手法将其运用于服装上,主要采用棉麻面料,借鉴壮族服饰的色彩搭配方式,以黑色、蓝色为主调,实现民族与现代的融合。

图3 《骆·越情》系列作品

学生在设计现代服饰时,可以提取民族服饰纹样,借鉴其配色和面料的选用方式,将民族服饰元素与设计作品完美融合,促进民族服饰文化的发扬。

4.4 鼓励学生参与双创

2018年,北京艺术类学校通过举行全国性比赛激发学生的设计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文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白裤瑶服饰类文创通过产品定位、品牌故事发掘、新媒体等方法,在政策的指引下和市场的发展中得到成长;2017年,在北京举办的文博会中,展示了多个少数民族文创产品,从设计、研发到包装、销售,充满了民族特色,通过文创产品的销售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民族服饰的各类美术元素。由此可见,鼓励学生对民族服饰进行创新十分重要,能更深层次地展现中国文化。

民族服饰设计的成功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同。基于OBE教育理念,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创业,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在学生大三或大四时,学校可以安排相关课程,让学生通过合作制作一件民族服饰,或者独自设计完成。在校期间,学校大力宣传双创理念,并举办相关竞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其在服装设计中创新,形成独特的风格。在民族服饰设计中,通过提取美术元素可以产生独特的美。学校可以为创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补助,使其带动其他学生参加,壮大学校双创队伍。学校还可以建立双创工作室,并提供相关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同时引导学生多去户外找灵感。

5 结语

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校的就业率降低,而OBE教育理念能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瓶颈,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运用OBE教学理念并尝试进行改革和探索,发挥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对民族服饰产生兴趣并形成独特的风格,得到人们的认同。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纹样服装设计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拯救“濒危”花纹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欢欢喜喜购物记
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设计
意象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审美意义研究
汤鹏作品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