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022-05-18欧阳润连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1期

欧阳润连

摘要:21世纪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现在的中小学已经开设了有关课程,比如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设这门课不仅仅是让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有关的信息技术,更是能够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从而发掘出学生的潜在编程能力。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比如可以从图形化编程课上找到灵感并尝试。

关键词:图形化编程;编程思维;计算思维能力

在进行有关信息技术中图形化编程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而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就要先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一个了解和兴趣,而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背景来进行教学。在图形化编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图形化编程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来进行知识迁移。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背景和现状

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有趣且新奇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打开信息技术的大门,发现信息技术的乐趣。让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们知道电脑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电脑不仅仅可以用来寻找学习资料、听歌看剧,还可以学习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能够让学生知道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掌握有关的基本技能,还要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产生的便利和对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同时,教师不仅仅是要教学生如何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如何利用网络来进行沟通和交流,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计算工具,这些计算工具能很好地帮助人们解决困难、计算量大的计算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比如小学学生容易过度依赖手机、计算器来解决计算问题,这使得小学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降,计算的正确率也越来越低。也会间接地影响学生对计算产生厌烦的情绪,觉得计算是很枯燥的、没有乐趣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不足不只是体现在平常的计算中,更体现在对图形化问题的思考不深,有的学生甚至会很苦恼这类问题,就想绕过这些问题,这样就更导致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下降,没有办法得到提升。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注重教学的前后连接。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对图形规律排布和多彩的线条组成的画面比较感兴趣,学生就会认真学习听讲,但是有些学生可能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有所遗忘,导致后面的课程即使很感兴趣也比较困惑。这时候教师最好是进行简单复习一下上节课的主要内容,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复习,但是需要教师选择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复习,这样也能很快唤醒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的记忆,也就能顺利的接下来的学习,也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连续性而不至于中断。比如教师在教《我们的课程表》的时候,这个时候在前面课程的学习中有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在Word程序中对文字和表格的基本操作和美化,但是有些学生可能有所忘记,那么教师就可以简单复习以下有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字设置工具来美化表格、利用图片资源美化表格,还可以介绍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并引导学生如何操作,并讲解有关知识,这样学生也就能在脑子里绘构出表格自动套用格式是怎么样快速并且正确无误地完成操作的。教师每次备课的时候能多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多尝试用知识和思考习惯潜移默化学生,这也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2.利用生活经验来进行知识点的迁移。

进行知识点的迁移,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提高计算思维能力。在图形化编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对那些专有名词和一些抽象概念感到困惑不解,这成为图形化编程学习中的一道很难跨越的障碍。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身边的有关事物,利用平常的经验来帮助理解有关的抽象概念,完成知识点的迁移。比如在教《确定位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点的迁移。“坐标”和小学数学中的“有序数对”十分相似,那么教师就可以把源码编辑舞台区与教室座位图放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行和列的时候能联想到小学数学学习中的x坐标和y坐标,让其一一对应,这样就能很好地进行了知识的迁移,让比较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与简单、学生熟悉的知识相联系,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是很重要的,是基础,能让学生对有关技术有一个了解和认知背景,也只有理解并掌握了有关理论,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教师一定要注意是理论和实践共同进行,而不是只是学习理论或者只进行操作。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同时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还不太算十分出色,就很容易产生有关问题,比如只注意到程序出错的效果但没注意为什么出错了,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感到困难。这时候教师就要解释有关理论并进行演示,理论和实践一同进行,这样学生也能发现自己的理论哪里有不足的地方,哪里理解不够深,也能在操作中找到操作出错的原因。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两道有关习题,在习题中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比如在教《变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讲解有关“变量”的知识点,解释变量和常量的区别,应该如何使用变量,然后进行上机操作,给学生展示变量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量,怎么样去使用变量。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变量,来编写一个可以画出不同图形的程序,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有关习题——“变量名不能用什么来开头”、“变量和常量的区别”。这样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结语

在图形化编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思考和注重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图形计算思维能力,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教学设计是不是能够很好地设计出了这一点,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有关的教学背景,进行教学活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有关知识,还要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但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6--26.

[2]魏美慧.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研究.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