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五年高职“专转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2022-05-18李秀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8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互联网+

李秀丽

[摘           要]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能够使其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发展环境,真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利于学生发挥教育主体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五年高职“专转本”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互联网+”环境下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影响与具体要求,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研究切入点,具体调查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在线学习驱动力,以及在线学习转化力,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自学能力提升策略。最后,从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步骤、丰富考核办法等方面分析了自学能力的提升路径。

[关    键   词]  “互联网+”;“专转本”;高职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8-0120-03

“互联网+”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变更,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教育的有效应用,使职业教育在信息化进程的伟大变革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优势,这对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展学习路径,丰富学习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自主学习的核心在于自立性、自为性、自律性,需要学生在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推进强化[1]。

一、“互联网+”环境下五年高职“专转本”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五年高职“专转本”学生的学习特点

“专转本”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得全日制本科统招第一学历的唯一途径,含金量远高于专接本、专升本。选拔考试的难度和含金量是国家认可的。学生通过“专转本”考试进入大学只学习两年,自主学习能力对顺利考入本科院校及完成学业非常重要。高职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容易沉迷网络[2],对网络资源的获取及分析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二)“互联网+”环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与影响

“互联网+”环境下,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习者有较强的自律性。同时,“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之下,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开展自主学习[3]。由于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专转本”的升学压力和难度都非常大,这就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存在较多问题。在“专转本”考前复习时,在遇到较为复杂的知识点时就会产生迷茫,不知该如何解决。一旦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就会茫然失措。同时,高职学生创新意识不够也是一大问题,在解题时,对知识的运用缺乏创新思维。

(三)“互联网+”环境下五年高职“专转本”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难题

从自主学习的内涵来看,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独立、自主、发自内心地开展学习。但是在实际的自学环节高职学校缺乏适合有“专转本”升学需求学生的学习空间,因高职学生学习的目标发生了变化,部分学生有转本升学意愿,部分学生以就业为目的,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行为和态度也会存在差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无法完全按照“专转本”的学习难度顺利推进。教学效果、课堂氛围以及教学环境因“转本”“就业”目标不同而受到影响[4]。

二、高职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线学习能力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及措施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高职院校的理工科必修课程,兼具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能够有效应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开展“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探索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更好地分析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提升学生自主能力的有效策略和展开路径,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在线学习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在研究实践中,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二)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现状

通过对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生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学生在“C语言程序設计”在线学习方面的认知能力,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通过调查发现在线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学生的频率较低,且在相关资源查询时有83.6%的受访者表示是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的资源查找,79.3%的受访者表示是通过文献数据库的查找。这一数据也表明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较强,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找寻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

(三)在线学习驱动力现状

在对学习驱动力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的绝大部分在线学习动机是基于任务完成进行的,少量学生想通过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具体如下表所示。

在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在线课程进行学习时,大部分学生采用国内的专业学习网站及一些App,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的,不是以“专转本”考试课程为依据的,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

(四)在线学习转化力现状

在对学习转化力进行研究时,发现32.6%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的学习方式提升了自身的交流协作能力,55.8%的学生则认为在线学习对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13.3%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的方式之下,对日后求职有一定的帮助。通过此项调查发掘在线学习的教学方式对将知识具体转化为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开展“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需要使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需要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后,借助具体的实践操作,真正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对此,线上自主学习要与课堂教学形成有益补充,即当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后,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实习操作机会,提供配套的场地和设备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线上、线下学习有效对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5]。

三、“互联网+”环境下五年高职“专转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一)在学习认知力上,创设认知节点

为进一步促进“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以具体的项目为节点,设置多节点内容,例如,以具体的知识点技能进行此节点设计,让学生在完成某一阶段学习后开展下一阶段的逐级学习,并在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闯关过程中培养自信心,以此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的整体认知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有效鉴别在线资源的质量,并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实现资源的分类整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搜集和信息管理能力[6]。

(二)在学习驱动力上,增加知识联系

为激发学生的在线学习需求,教师可以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在线学习的优势,使学生进一步发挥“互联网+”环境的高效便捷性,进而增强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性。职业学校要适当提升课程难度,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参考“专转本”考试课程大纲的要求,适当提高教学难度,使所教授的上课内容包含“专转本”考试的知识点,难度达到“专转本”考试要求,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提升专业素养,为他们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条件[7]。最后,在线课程本身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此,要精选教学资源,发挥教学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

(三)在学习转化力上,创新教学方式

在学习转化力方面,要通过建立学习脉络和高级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本身主要采用导向式的教学方式来引领学生的实践转化能力。导向式教学,鼓励教师结合在线学习内容设定相应的现象案例,引导学生从线上学习到线下实践有彼此互动,切实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更好地发挥出“互联网+”环境的优势,使学生从知识的再现者变为知识的发现者,更好地解放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互联网+”环境下五年高职“专转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路径

(一)改革教学方式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师要结合大数据学习平台,发挥线上平台的优势,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现场编程法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快速掌握重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有效拓展。例如,任务驱动法就是设置具有趣味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来吸引学生,以任务为具体突破口,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与任务有效结合。教师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实现同质化、异质化相结合的分组模式,实现对班级学习氛围的增强,共同进步,共同提升[8]。同时,这种小组教学的方法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力、交流沟通能力。教师要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开展现场编程教学,通过现场编程与演示实践帮助学生提升动手编程能力。通过分层作业的有效布置,突出课后答疑过程,科任教师与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沟通,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学习,但是遇到问题更愿意向科任教师请教,网络沟通让学生没有约束,不仅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够更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优化教学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统筹安排课前、课中、课后三大阶段,做好自主学习的有效促进。课前教师通过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搜寻学习资料,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和相应的测试;课中学习阶段,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同时,实施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或课后练习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并为学生发放相应的拓展资源,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就相应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性[9]。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要成功“专转本”存在较多的困难,对此,职业学校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坚强意志;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设立专属的学习空间、培养专业的师资解惑;合理安排教学课程、适当提升课程难度。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措施,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的自学进步。

(三)丰富考核方法

在考核环节除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外,教师要丰富教学考核形式,兼顾过程与结果。以过程考核为例,主要涉及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预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项目答辩情况等,平时成绩需要结合每节课后学习评分的平均分进行设置。在学习评分表上,涉及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其中课前主要就学生对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课中主要就学生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情况等展开,课后主要是就学生的课后测试情况、学习笔记情况以及拓展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设计。

总之,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能够更好地把握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发展改革的现实要求,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要从学生在线学习能力、在线学习驱动力以及在线学习转化力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步骤,丰富考核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之酉.浅谈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专转本”的困难[J].科技视界,2020(27):177-179.

[2]罗富贵,林芳,何传波,等.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7):158-159.

[3]黄婕.联通主义下高职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线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3):61-63.

[4]王斯琴,姚远耀,刘姸.“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智库时代,2019(48):94-95.

[5]王文轩.混合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5):10-15.

[6]李莉环,武慧琴.“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问题及对策[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3):50-53.

[7]刘春丽.简析“专转本”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8(11):145-146.

[8]张德虎,黄旭.“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2):18-20,50.

[9]李艳.“互聯网+”时代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互联网+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探究
中职C语言单片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探讨
计算机原理中C语言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