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教学督导工作的探索

2022-05-18耿忌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8期
关键词:督导教学管理院校

[摘           要]  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督导工作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着制度缺乏、队伍结构不合理、校外实践环节缺失等问题。针对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督导制度创新、方式创新、范围创新、主体创新、评价创新五个角度,探索教学督导的创新方向。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教学督导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8-0088-03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国有高职院校1430多所,招生人数达到483万,占普通本专科总数的52.9%。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将决定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状况。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中,明确了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督导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教学决策、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助教学管理的重要部门,也是人才培养满足企业要求、学校实现全面提升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督导制度创新、方式创新、范围创新、主体创新、评价创新五个角度,探索教学督导工作的创新方向。

一、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内涵

高职教育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教育理念,学、做融合是课堂的主要表现[2]。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秩序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党委会、院长办公会、院领导、职能部门及教学双方反馈教学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教学决策是否科学、教学执行是否到位、教学管理是否规范、教学效果是否明显、课程思政是否体现、产教融合是否落实,都是高职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即督管、督教、督学三个方面。督管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检查与评估。学校教学督导部门将课程教学过程评价、教学结果考核、学生评教数据等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后,发现问题、探究根源、提出解决办法,及时纠正管理偏差。督教就是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教学活动作出评价。主要包括: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教学逻辑要符合认知、教学方法要适合学情、教学组织要井然有序、教学效果要明显等。督教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风气的培养。督学是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和督促,构建学生的成长机制。校企合作水平、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组织运行、教学过程监控、教学结果认定、学籍管理规范、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实践教学组织等是督学的重要方面[3]。督管是高职督导的首要任务,督教是高职督导的核心工作,督学是高职督导的根本目的,三者之间逻辑层次严格,逻辑关系紧密,相辅相成,构成了高职教学督导概念的基本内涵[4]。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督导缺乏有效的保障制度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从1980年开始的,发展历史较短,教学督导工作缺乏积累,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制度,都是直接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教学督导制度,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这种不是建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的督导制度,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督导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

(二)教学督导队伍结构不合理

首先,督导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企业督导参与。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2+1学制,学生有1/3的时间在顶岗实习、跟岗实习,校外培训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可是教学督导团队几乎全是一线教师出身,结构单一,缺少企业督导的融入,学生实践环节难以实现有效监督。其次,教学督导的能力结构不合理,缺少“双师型”教学督导。督导员多为理论教学科研型教师出身,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对实践环节的工具、技术、流程、步骤和规则不够熟悉。“双师型”教学督导人员的缺乏,难以满足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需要。

(三)教学督导内容不全面,校外实践环节缺乏督导

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环节的重点。企业跟岗、顶岗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可是,如此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督导却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以笔者所在的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为例,学生实践企业遍布东三省,大概有七十多家、一百多个工种,如此分散的实践地点和内容,让实践环节的督导工作难以开展。实践环节教学督导工作的缺位,使“切实提高教学督导有效性以确保质量”将成为一句空话[3]。

三、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考

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现阶段高职教育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督导工作经验,笔者将从督导制度、工作方式、工作内容、队伍结构、评价反馈等方面探讨教学督导工作的创新方向。

(一)督导工作制度创新

1.出台国家层面的教学督导制度

参照现有的督导制度《教育督导条例》,立足高等职业教育之高等性、职业性、应用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质量保证机制[5]。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督导的理论探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符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实际的教學督导体系,出台具有指导性的国家层面的教学督导制度。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性质、内涵、地位、定位、职能等做出规定,使其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模式,以统一认识、明确责任、规范工作[6]。

2.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自身督导规章制度

我国目前有高职院校1430多所,每个学校的课程、专业、师资都不尽相同。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部门独立、人员配备齐全、运行科学的教学督导制度。主要包括健全的督导工作实施办法、督导员的聘任和管理办法、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及标准、学生信息员管理办法等。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建设,使教学督导工作更加规范。

3.建设与完善三级教学督导体制

三级督导体制即:校级督导、教学单位督导、教研室督导。(1)校级督导为一级督导,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与法规,负责监督教学单位对于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和业务考核;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教学管理部门提出整改意见;检查指导教学单位的教学实施情况和教育管理工作情况。(2)教学单位督导为二级督导,负责监督检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情况、专业设置情况,掌握课程建设情况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二级督导从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课程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评价。(3)教研室督导为三级督导,由教研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组成,负责开展日常教学检查,每周组织集体备课,深入了解教学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三级督导对本专业的課程教学研究更深入,专业性更强,有助于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从评价、分析和建言的角度来看,二级、三级督导均是教学一线教师出身,对于教学问题了解得更深入,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三级教学督导制度的建立,能够加大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力度。

(二)督导工作方式创新

1.由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变

转变督导工作职能,由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变。弱化教学督导工作中监督、检查、评价的职能,强化教学督导工作中指导、服务与咨询的职能。职能转变后的督导工作过程是:提出问题—研究根源—解决办法。“提出问题”即诊断过程,使督导成为“医生”;“研究根源”即合作探究,使督导与被督导成为“同事”;“解决办法”即改进与指导,使督导成为“参谋”。

2.建立督导信息平台

建立网络督导平台,即利用学生评教系统、督导评价系统和督导信息反馈系统,多维度进行信息采集。通过教学大数据监测中心,对师生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数据跟踪,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教学数据为总线,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通过科学分析,形成数据报告,完成在线督导和教学预警,将数据及分析结果提供给教学主管部门,辅助学校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决策。

(三)督导工作内容创新

1.开展专项督导

专项督导是教学督导常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专项督导是指督导室有计划地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专题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活动。笔者所在的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的专项督导内容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课程教学效果分析等。其中,课程建设能力与专业建设能力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经调研,对课程教学效果分析、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核、外聘及兼职教师队伍管理等的专项督导,都能为学校领导者改进教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2.实行双督导制开展实践环节督导

实行实践环节双督导制,即校内督导和企业督导。校内督导由二级、三级督导担任。二级督导主要负责检查、监督学生实践环节整个工作的部署情况、实训目标的实现情况和管理制度制定的执行情况等工作;三级督导主要负责检查和指导学生实践环节的三方协议、实习保险、实习计划书、任务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等资料。企业督导由实习企业专家或技术主管担任,主要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监督、指导和管理工作。检查和督促学生每天撰写工作日记、填写任务工作单、撰写实习报告,参与实习考核综合评定工作。校内督导和企业督导密切配合、定期沟通,使督导工作贯穿实践环节的全过程,突破督导工作实践环节缺失的瓶颈。

(四)督导员队伍结构创新

1.多维度聘请督导员

建立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制度,专兼结合聘请督导员。一级督导应聘请校内或行业内专业水平高、有企业工作经验(或“双师型”教师)的产业导师、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全院督导工作,推动学校督导工作向纵深化、精细化发展,优化督导队伍结构,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二级、三级督导则由系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进入课堂教学开展听评课,做好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各级督导履行职责,发挥优势,才能建立起一支“学术型、实践型、管理型”相结合,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过硬的督导队伍。

2.完善“学生督导”制度

学生的教学质量信息员队伍是教学质量管理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这支队伍由学校教学督导部门管理,主要负责了解和反馈关于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信息。其工作职责包括:收集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课内外学习情况、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学生对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等相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等。“学生督导”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收集教学运行过程中和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信息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让教学督导部门及时了解教与学的状况,促进督导工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学改进策略。

(五)督导评价与反馈创新

1.转变评价目的

将奖惩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督导评价大多为奖惩性评价,这种评价通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做出晋升、降级、加薪等决定,以奖励和惩罚为最终目的。奖惩性督导评价机制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与“以督促导”的教学督导的目的相悖。发展性教师评价在英国首先被提出并推行,它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定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努力方向[5]。

2.建立快捷的教学督导信息反馈机制

学校的督导信息平台是双向的反馈机制,即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部门、督导人员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反馈。利用督导信息平台,使高职院校督导工作反馈机制更及时、有效、公开、公平。

四、小结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完善和构建高职教学督导体系建设、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已迫在眉睫。通过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教学督导工作的探索,发现在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督导制度创新、方式创新、范围创新、主体创新、评价创新五个创新方向,用于完善高职教学督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2019-02-13.

[2]张圣喜,黄良斌.职业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09(8):22-24.

[3]朱梦照,肖灵机,黎志华.教学督导与保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探索[J].职教论坛,2018(11):45-50.

[4]杨春平,罗小秋,陈德才.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内涵、定位和作用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6):190-192.

[5]林烨英.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5):44-49.

[6]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Z].2020-09-16.

编辑 薛直艳

①本文系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背景下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以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1ZCY1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耿忌非(1971—),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督导教学管理院校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