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转译与活化研究

2022-05-18闫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5期
关键词:苏北活化

闫郢

摘 要:我国幼童传统服饰作为我国丰富的服饰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款式豐富、色彩艳丽、工艺精湛,且具有良好的寓意,为现代产品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和丰富的创作素材。文章通过苏北幼童传统服饰的款式造型、材料工艺、色彩纹样、装饰工艺等,分析幼童服饰元素的特点,并从历史和民俗的角度解读了传统儿童服饰的审美意义、民俗特色,进而探索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转译与活化策略。

关键词:苏北;幼童传统服饰;现代产品设计;转译;活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5.053

0 前言

中国传统儿童服饰的种类丰富多彩、制作工艺精良、寓意深长,寄托了母亲深情的祝福和期盼,主要包括儿童衣裤、肚兜、云肩、褙褡、坎肩、围涎、鞋帽等。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学习传统儿童服饰文化,从中得到借鉴并创新幼童服装,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现代产品设计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①

1 苏北幼童传统服饰

苏北虽然地处江苏省内,但是其幼童传统服饰特点与山东、河南等地更相似,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妈妈、奶奶、姥姥、姑姑等长辈就开始为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衣服,有襁褓、虎头鞋、虎头帽、坎肩、肚兜、围涎、棉袄、棉裤等,可谓无所不有。除了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穿戴需求,更是寄托了长辈对孩子的关爱与祝福。在孩子出生后的满月礼、抓周礼等,长辈都会赠送各类衣物表示祝贺和祝福。如寄托长命百岁的长命锁、寓意百家之福的百衲衣、护身保平安的五毒纹肚兜、勇敢无畏的虎头帽,以及衣服上的“马上封侯”“五福捧寿”“三元及第”等各类吉祥图案,都饱含长辈对孩子的祈福愿望。②

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别具特色,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追求自然,手法简练。苏北幼童传统服饰的造型以及所使用的图案、色彩等基本都源于自然,建立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敬畏的基础上,提炼、简化形成的,用最自然、简练的表现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表达良好的寓意和思想。③如源于动物形象的虎头鞋、模仿植物造型的花果帽、双鱼造型的鸭嘴等。

其次,造型夸张,充满童趣。苏北幼童传统服饰,无论是其服装造型,还是图案纹理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并且苏北幼童传统服饰重在以形表意,再通过色彩、纹样和造型等外在的工艺手法加以表现,将地域特有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表现出来。如模仿佛教中护法天王头戴虎头帽的形象,将“虎头”中具有代表性的眼睛、耳朵、嘴巴和额头上的“王”字进行夸张处理,将帽子的造型与“虎头”形象、帽子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进行完美融合。④

再次,用色大胆,色彩强烈。中国传统儿童服饰丰富多彩、制作精良、寓意深长,寄托了母亲深情的祝福和期盼,特别是在色彩方面具有对比强烈、色彩艳丽的特点。虽然苏北幼童服饰的款式变化并不大,但是其文案色彩却更加自由、多样化。借助绣、拼、绘等技法手段,将一些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文字图案等运用在幼童服装装饰上,花样纹饰的多样化也使整个服装的色彩绚丽多彩。⑤苏北地区幼童传统服饰的色彩特点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服饰的色彩丰富、艳丽,具有更好的视觉审美效果,对于服装的装饰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基于父母美好寓意的寄托,艳丽的色彩、强烈的色彩效果,具有一定的辟邪、祝福的吉祥寓意。

最后,内涵丰富,寓意吉祥。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婴儿的出生和抚养一直是家中的头等大事,家中的长辈、父母在为孩子制作童帽、童衣裤、童裙、童鞋、坎肩、肚兜、围涎、发勒、斗篷等时往往寄予了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平安富贵等吉祥祝福。如象征吉祥的鸟兽、花卉,具有美好寓意的历史典故和戏剧人物等精美图案,在充分展示传统幼童服饰之美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元素的提炼与加工

只有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准确把握苏北幼童传统服饰的造型结构、传统图案、色彩、面料和加工工艺等特征,提炼和加工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元素,并与现代时尚美感进行融合,才能设计、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现主要是从传统服饰的具体形式和抽象神韵两方面,对于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元素的提炼与加工分析,具体如下。

2.1 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具体形式的提炼与加工

苏北幼童服饰自魏晋、隋唐、明清以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同中国传统服饰一样,款式造型丰富多样,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性。

纵观苏北幼童传统服饰的发展,其款式、结构、色彩、面料和加工工艺等都必须要符合儿童的身体特征、生理需求,方便儿童活动,且保证美观漂亮。如襁褓、肚兜、冕服、袍服、襦裙、裤褶、裲裆、补服、背子、马褂和围嘴等服装款式造型(图1),以及其结构上的长短、大小、疏密、松紧等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体形式,为现代产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和重要的参考资料。

另外,苏北幼童传统服饰的制作手艺精湛,其刺绣、扎染、蜡染、手绘、镂空等加工工艺以及镶、嵌、滚、宕、盘、绣等制作手法,在服装图案纹理、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将传统幼童服饰加工工艺进行提炼与再加工,形成具有传统制作工艺特点的色彩搭配方式、纹理图案、造型特点,并与现代时尚美学相结合,形成既具有民族特色、东方韵味,又具有时尚美感的各色产品。

2.2 苏北幼童传统服饰抽象神韵的提炼与加工

苏北幼童传统服饰的神韵特点如中国的书画艺术、园林建筑一样,蕴含着一种意境美和含蓄美,这与中国人内敛温和的性情一样。整个幼童服饰的整体风格是抽象、写意的,其造型、色彩、纹饰的抽象寓意表达也给人以一种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如苏北幼童传统服饰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美。幼童传统服饰的色彩、图案、材料、加工工艺等体现着对自然的崇敬和追求,讲究服饰的款式、厚薄、纹理等都要与四季变化、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相协调。这也是由于苏北地区地处南北交界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因此,根据苏北幼童传统服饰,为了体现自然和谐美,在服飾的色彩、纹样、质地与所配的鞋履、冠冕、配饰,以及幼童的发式、妆容等的艺术处理方式进行提炼加工,将这种自然、含蓄、抽象、典雅的东方美感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才可以形成散发着自然气息和东方神韵的产品。

3 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转译与活化应用

以苏北地区比较流行的虎头鞋为例,以虎的造型和图案为主,是人们对图腾崇拜的象征,也是父辈希望孩子虎头虎脑、平安幸福的祝福。在虎头鞋的制作中,打袼褙、纳鞋底、绣虎脸等六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工序繁多,并且虎头纹样和造型的设计独特,鞋子透气舒适,已经是苏北很多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热销的旅游工艺品、实用的幼童鞋子(图2)。苏北虎头鞋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转译与活化途径具体如下:

首先,要从虎头鞋的整体外观造型中提炼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原理,在充分保持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时尚化处理,让虎头鞋造型融民族性与时尚性于一体,才能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才能够在其他产品设计中得以推广和应用。

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在色彩搭配、纹理图案、材料和加工工艺等方面所体现的形式美法则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并非盲目堆砌,而是要根据产品特点、消费者的需求不同而选择性的设计,才能让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性、精致典雅的东方韵味和现代时尚美学相融合,才能在现代产品设计中更加潇洒自如地进行民族元素的创新设计,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

其次,形式美法则的转译与活化应用。苏北虎头鞋图案、色彩等方面的形式美法则的应用,既有北方的粗犷与大气,又有南方的精美与秀气。其造型和图案以虎的造型为主,红色艳丽大胆、憨态可掬。在对自然具象事物的观察基础上,对美的形式规律的总结与提炼,通过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法则,对于虎头鞋传统的美学元素进行打散与重构,形成符合现代家长和幼童审美需求,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产品。

因此,在苏北虎头鞋的形式美法则的转译与活化应用中,要对传统图像、纹理、材质、色彩、构图方式等形式美法则,结合现代审美需求、流行时尚和产品实用特点进行重新编译,才能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基础上,为消费者设计各种实用与美学、传统与时尚、文化内涵与形态美感相融合的现代产品⑥。

最后,材质和做工工艺的转译与活化应用。苏北虎头鞋的材质以棉布为主,经过多层的叠加、压实与缝合,形成了造型憨态可掬、色彩艳丽、穿着舒适的幼童鞋子。其中打袼褙环节,通过面粉制作的糨糊将松软、透气的棉布经过叠加、黏合、晾晒等环节,形成了一张张制作鞋底和鞋帮的绿色环保材料。而“纳鞋底”除了可以将每一层布料缝合成型、保持鞋底的松软之外,还保持鞋底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形状,并且每一针的针眼也是虎头鞋的透气孔,可谓处处都体现了照顾幼童生理结构、生长发育和舒适度的人性化设计与制作。同时,虎头鞋的材料选择、制作工艺、造型设计、图案与色彩应用等都充分考虑了幼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季节穿着、生长规律。

因此,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要从苏北虎头鞋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制作流程中汲取营养,鞋服、玩具、家具、学习用品、体育器材等各类产品设计都要以人性化设计为基准,充分考虑幼童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发育、心理成熟、使用习惯以及使用时间、场所的变化等,让产品在满足幼童实用化需求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

4 结语

苏北幼童传统服饰造型憨态可掬、纹样图案丰富、色彩艳丽夸张,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较高的审美内涵,是苏北地区民俗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对于现代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现代产品设计需要从苏北幼童传统服饰的设计中汲取营养,通过对其造型、色彩、图案、设计理念、美好寓意等的提炼加工,并与现代时尚元素、审美需求相结合,实现苏北幼童传统服饰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转译与活化运用的目的。总之,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要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有效地实现苏北幼童传统服饰精华的转译与活化。

注释

①吕敏.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J].大众文艺:理论,2009(13):97-98.

②马宁,王金变.浅析杨柳青传统年画中娃娃的服饰文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6):137-139.

③王金华.中国传统服饰:儿童服装[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

④许晓慧.中国民间儿童服饰图案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J].文学教育:中,2012(2):105-106.

⑤安毓英,杨林.中国民间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⑥周东华,周玉玲.苏北幼童传统服饰与民间文化习俗[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41-42.

猜你喜欢

苏北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抗战时期苏北民众对新四军的认识
苏北发展
基于B-H键的活化对含B-C、B-Cl、B-P键的碳硼烷硼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