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发展需要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论析

2022-05-18汪栋灿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8期
关键词:现代化政治思想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的实践活动,以现实的人作为基础,以实现人的发展需要作为目的。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鲜明主题,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面对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需在“人”的基础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注人的主体性,处理好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把握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功能。

[关    键   词]  人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8-0022-03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受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制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人、调动人,主要关注社会政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之初,就是从“宣传教育”再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中国共产党生命线的作用,成为党独特的政治优势。但如今面对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以往“自上而下”灌输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模式缺乏“时代感”、弱化了“有效性”。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论述让人们进一步深思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真正回归个人,要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不断学科化和科学化推进的理论,需要实现现代化转型。

一、人的发展需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

时代发展的境域转换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也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满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局限于基础的物质需要,人们需要的强度更大、范围更广。从“吃得饱,穿得暖”到“吃得好,穿得美”,人们强调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关注精神的需要,人们对生态环境美丽、社会公平正义等产生了更多的期待。面对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看待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况,促进人民把个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升为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长期停留在社会需要、工具价值层面。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工作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日渐凸显,但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局限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阶级或阶级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层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民主化进程加快,个人意识觉醒,人们开始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个人的发展需要。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人化的社会,社会与人的关系是所有实践活动所不能回避的状态类型,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从满足社会需要向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基点。

二、人的发展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透视

(一)人的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动因和依据

需要是生命有机体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输出、输入的一种状态。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到今,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和人的需要紧密相连。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对自己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条件的认识,需要是人一切实践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社会的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只要人的需要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发挥作用,实现人的价值。人的发展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交互作用、相互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人格的平等、精神的充实、社会的公正,人们精神层次越来越高,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相应作出调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与碰撞愈演愈烈,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个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型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价值,要把“人的需要”作为目的,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的人性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整、形式和手段完善的内在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全面发展需要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经济的飞速发展、政治民主化的加快,人的主体意识增强。现代化应该是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变化,以经济现代化、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为重心,以人的现代化为主体,最终通过人的现代化程度得以体现的过程。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使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从强调服务的社会功能逐渐转向重视人的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当时学校重智轻体的现象,毛泽东强调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提出了应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發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改革开放之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成为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新时代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需加快现代化转型,要进一步加深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和如何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的认识。当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鲜明主题和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并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把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要求。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促进社会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通过发掘人的内在潜能,从而推动社会和人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三、基于人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需要實现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关系到党和国家意志的实现,关系到人的发展需要。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是要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开展的为促使社会成员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化。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是人参与实践活动的源泉,更应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转型,突出培养人的主体意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引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需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发挥着目的导向、价值引领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方向。在转型中不断强化目标引领,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目标,需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不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立德就是要全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人则是要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体现,每个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也是共产主义社会中所描述的场景,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那么尊重和关注人的发展需要,培养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等各环节和基础教育等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需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明确人全面发展需要的目标,增强个体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突出培养和增强人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主体是人,客体是人,最终的出发点也应该是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应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突出关注人的主体性,实现人为工具到人为目的的转换。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强调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取向。人的主体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强调主人翁意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每个人也都有平等参与的权利,教育者要理解人民的意愿和权利,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其次要提升人的主体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不能禁锢人的头脑和手脚,而是要引导人们关注主体能力的挖掘和培养,强调个体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最后要加强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对人的发展需要的真实关照,主要体现在对主体的人的生命、尊严、发展的关怀。要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帮助人们发展和创造生命的价值,引导人深思作为个体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什么、应该追求什么。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要突出培养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

(三)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立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更多地强调社会需要,对人的内在需要不够重视,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目中无人”的情况。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终受益对象是人,重视人的需要才能真正使人受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适应社会需要,又要满足个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谋求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地把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个人需要的标准,否则便失去了人文关怀,但同时也不能片面否定社会需要而一味强调个人需要。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在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中寻找契合点,社会需要可引导个人需要的方向,同时在满足社会需求中要找到切合个体的利益需求,形成社会需要个体化和个体需要社会化的统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同时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个人需要。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要立足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人民性是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美好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日益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美好生活需要相对人的物质需要层次更高、范围更广,人民对民主、公平、生态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长。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引导人们更正错误需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的美好生活需要,看到美好生活需要是立足于新时代的以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紧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境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51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9.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4.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5]习近平致“纪念《发展权利宣言》通过30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6-12-5.

[6]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7]王丽荣.人的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追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编辑 马燕萍

①本文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优化”(2020YB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汪栋灿(1993—),女,汉族,安徽枞阳人,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现代化政治思想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办公室政治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