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求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94—2019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与录取人数的分析

2022-05-17李雨晴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协整硕士规模

李雨晴 岳 英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求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94—2019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与录取人数的分析

李雨晴 岳 英

基于1994—2019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数据,通过建构“硕士研究生报录比”指标测量研究生教育的供求状态,利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探究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研究生教育供给和需求状况的长期动态关系以及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呈正相关,与报录比呈负相关,均达到一种长期均衡状态。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比需求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更深。较之失业率,居民消费水平对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变化影响更大;相比财政与研发经费投入,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的变化对失业率更敏感。

研究生教育;经济周期;协整理论;供求视角;报录比

2021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突破377万[1],排除新冠疫情带来的短期效应外,报考人数近十年来的高居不下,反映了国民对高层次教育的强烈需求。同时,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大批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渠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推作用。但理论上来说,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研究生教育规模以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因此,就有必要探析究竟哪些具体的经济发展观测指标能够影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供求变化,以期为更好地调整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提供前瞻性思考。本文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入手,尝试厘清经济发展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影响程度,通过分别探究经济发展对于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与报录比的影响,利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长期动态关系。

一、已有文献关于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教育规模关系的研究

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未来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渠道,又承担着满足国民教育需求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对其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目前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学者基于不同的立场、视角和逻辑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建设的需要决定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经济水平决定了对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承载力,如当经济疲软时,教育的资助能力会下降,所以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越大。教育扩张的技术–功能理论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技术进步会扩大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2]。张强等利用1991—2009年的研究生毕业人数进行的研究发现,研究生规模会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3]。张振刚等基于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地区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财力投入,而财力投入与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规模的扩张具有一致性[4]。陈少雄等基于1996—2002年的历史数据建立量化模型,认为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全国人均GDP呈正比[5]。德拉斯(Dellas Harris)与瓦利(Vally Koubi)同样指出,经济衰退会降低教育的投资能力,促使入学需求与经济周期同向变动[6]。

另一种观点则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成反比,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越小。司俊峰等通过协整理论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教育规模呈负相关[7]。游名帅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个单位,在学研究生规模将减少0.84个单位[8]。从机理上来说,在宏观政策层面,高等教育政策的供给模式是受大学外部处境决定的急就政策模式[9]。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时期,政府会通过教育扩招来扩大内需,其最显著的影响往往体现在经济危机的年份,如2000年研究生教育扩张以缓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0]。而在个人层面,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失业率上升,攻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会因为实际工资的下降而降低,个人会倾向于增加对于教育的投资,所以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会上升。吴文迪(Wendi Goh)用美国1976—2005年的GDP增长率与研究生入学率招生数据分析指出,GDP每增长1%,研究生入学人数会下降2.04%[11]。

之所以会出现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有二:①衡量指标的准确性问题。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上,学者们测量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指标包括录取人数[12]、在学人数[7]、毕业生人数[3]、学位授予规模与入学率[11]等,不难发现这些指标仅仅是从单一的供给或需求层面来考虑,较少将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供给和需求纳入同一个体系进行研究。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供给方——高校与政府,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方——社会个体的影响机理、影响程度是不同的。②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这些研究使用的方法以文献研究法[13]、定量研究法[14]、描述性研究法[12]和比较研究法[15-17]为主。但单纯用逻辑与经验分析推演或者直观的描述性统计观测都不是证明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较好方法,更无法精准地测算出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变化方向与程度大小。游玉华[18]和陈少雄[5]等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究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多元线性回归并没有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有可能呈“非平稳”状态,导致普通的回归方法会产生“伪回归”问题,需要采取更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修正分析。

通过对以上相关研究的梳理可知,经济发展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均有关系,但已有研究存在着继续完善的空间:第一,对于硕士研究生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利用在学人数、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入学率等作为指标,均认为经济发展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但很少从供求角度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招生、报考作为一个与经济发展协同变化的整体进行统筹考虑,单方面从供给角度或需求角度考虑硕士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不能解释每年的“扩招”“考研热”与“学历贬值”同时存在的现象。因此,本研究提出应该以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作为考量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指标,探究经济发展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与需求的整体影响。第二,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学者们倾向于通过逻辑与经验分析推演或者描述性统计探究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因素,而这些方法并不能精准地证明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有部分学者选择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容易受到“伪回归”的影响,不具有代表性。袁本涛等对我国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科技协调发展关系的分析中,引入协整理论解决了上述方法中的不足[19]。因而本研究同样选取协整理论的分析方法。第三,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高速发展时期,不能反映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民对于更高水平教育需求的变化,需要挖掘最新的数据资料。本研究采集了1994—2019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数据、实际GDP、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等能够反映现阶段状况的数据来分析该问题。

基于此,本研究用“硕士研究生报录比”这个指标来测量研究生教育的供求状态。作为分子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体现的是国民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而作为分母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体现的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供给规模,二者的比值变化能较好地反映硕士研究生教育供求的变化。以“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为因变量,我们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对研究生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及其力量差异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协整理论分别对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变化率构建模型,探究影响其变化的宏观经济因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及假设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具体来看,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来看,就业与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譬如,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实际工资水平较低与社会失业率增加会使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成本下降,带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加;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影响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以调适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录取规模。

1.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与报录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需求上,结合德拉斯与瓦利的结论,本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研究生入学意愿越高;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供给上,本研究结合游玉华的研究结论,认为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以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为基础[18]。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可以通过报录比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因而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与录取人数的比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01:经济发展会带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需求,即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随实际GDP增长而增加;

H02:经济发展会带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即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随实际GDP增长而增加;

H03:硕士研究生报录比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下降。

2.硕士研究生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

(1)硕士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从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来看,结合司俊峰和吴文迪的结论,本研究认为居民消费水平和失业率会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居民消费水平体现的是我国居民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支付能力,而失业率体现的是社会就业形势,因为研究生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就业的替代品。因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04: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随失业率的提高而增加;

H05: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随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提高而增加。

图1 经济发展水平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求关系的研究分析框架

(2)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的影响因素。从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录取人数来看,本研究结合游玉华的结论认为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受到国家对于高层次人才需求以及国力和教育资源等培养条件影响[18]。同时,根据李莹和陈学飞的研究,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和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力度加大从总体上保障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20]。而根据祁占勇和陈鹏的研究,在疫情背景下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可以稳定社会情绪,缓解社会失业压力[21],即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可以发挥缓解就业压力的蓄水池作用。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06: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随失业率的提高而增加;

H07: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随国家财政支付能力提高而提高;

H08: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随我国对于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而增加。

(二)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针对假设1—3,本文分别将研究生教育需求、供给状况及供求关系作为因变量,自变量为经济发展水平,具体变量情况及数据来源详见表1。

表2详细展示了围绕假设4~8所构建的自变量、因变量及数据来源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以社会失业率表示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势,以国家财政支付能力和科研经费投入表示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和需求。

(三)模型构建

1.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需求人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回归模型构建

在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需求、供给的影响上,分别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影响的回归模型如下:

在分析经济发展与硕士研究生录取与报考人数的关系后,从报录比角度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求影响程度。构建回归模型如下:

表1 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与报录比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变量及数据说明

表2 硕士研究生教育供需影响因素的变量及数据来源

2.硕士研究生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构建

为探究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因素,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同时,为了探究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的因素,提出如下回归模型: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根据式(1)构建的模型,利用Eviews9.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对假设H01进行验证,并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lagrange multiplier)与广义差分法(generalized difference)修正自相关,得出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2.23) (0.21) (0.16) (0.15) (7)

可以得出,我国实际GDP每增加1%,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提高1.33%,即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需求呈正相关,假设H01成立,硕士研究生教育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是顺经济周期的。为防止“伪回归”的发生,需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并通过协整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长期均衡关系(见表3)。

根据表3可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与实际GDP序列符合同阶单整,即lnA~I(2),ln(GDP)~I(2),可以进行协整分析。进而分析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施瓦兹准则(Schwarz Criterion,SC)、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等,滞后2阶的VAR(2)模型最优,以此为基础利用Johansen检验协整方程个数(见表4)。

由于Johansen协整检验的实质是对于无约束的VAR模型施加一个向量约束后得到的VAR协整检验模型,因此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为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减1,即Johansen协整检验的VAR模型滞后阶数为1。由表4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存在至少1个协整关系,即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规模与实际GDP呈长期均衡关系。

为了进一步研究实际GDP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影响方向与程度,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根据AR根检验显示,VAR模型单位根的倒数皆落在单位圆内,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通过设置脉冲冲击变量、追踪期数可以得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实际GDP的一个标准误冲击后的变化(见图2),其中横轴表示脉冲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纵轴表示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对于实际GDP冲击的反应程度,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两条虚线分别表示正负两倍的标准误偏离带。

表3 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4 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图2 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实际GDP一个标准误冲击后的变化

图2说明实际GDP对于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影响在滞后50期内,前期为负向影响,在第7期后均为正向影响且逐步归于平稳,即在前期,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产生负向作用,但中后期会呈现长期正向作用。结合学界有关我国经济发展对硕士研究生在学人数影响的两种解释(即一方面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失业率降低带来读研的机会成本提高,从而就读研究生的意愿下降;另一方面,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我国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提高,从而研究生就读费用的支付能力也相应提高,因此选择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动机得到提升),那么对于图2结果的合理解释可能是,在经济发展前期,我国居民把就读研究生当作就业的替代品,是就业形势并不理想情况下的“缓兵之计”,但是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人才整体水平提升,硕士研究生教育变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消费品,即随着自身支付能力的提高,购买教育消费品的意愿得到增强。因而,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受到实际GDP一个标准误冲击后在前期表现为负向影响,在第7期后长期表现为正向影响。

而对于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与经济发展关系,从机理上来说,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对于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提升,有助于增强财政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当经济处于衰退期,失业率上升,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以承担缓解就业压力“蓄水池”的作用。基于此,根据模型式(2),利用Eviews9.0软件进行回归,并用广义差分法修正自相关影响,得到模型如下:

(2.97) (0.27) (0.08)

由式(8)可知,实际GDP每增加1%,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会提高1.37%,即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呈正相关,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与经济发展是顺经济周期的,假设H02成立,这一结论与司俊峰[7]和游名帅[8]得出的人均GDP与在学人数呈反比的结论相左。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游名帅与司俊峰均以“在学规模”为变量,本文仅考虑硕士研究生,未加入博士研究生的人数;另一方面本文以“每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为变量,考虑每年的人数变化更能体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受到每年经济形势影响而产生的变化情况,在变量选择上更具有时效性。对lnE与lnGDP进行单位根检验,二者可以在差分两次后平稳,符合同阶单整,即运用协整理论探究长期均衡关系。依据LR、FPE、AIC与HQ信息准则,VAR(2)模型最优,进而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即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与实际GDP至少存在两个协整关系,二者达到长期均衡。

在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后,为了进一步明晰经济周期变化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整体供需影响程度的差异,本研究对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报录比的关系建立了回归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表5 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与实际GDP协整关系检验

(0.40) (0.04)

即实际GDP每增长1%,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下降0.15%,假设H03成立。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变化更大,即研究生教育的供给相较于需求扩张速度更快。而为了防止“伪回归”问题,探究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通过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方程进行验证。利用ADF单位根检验发现,1994—2019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录比、实际GDP满足同阶单整,可以构建协整方程。进而分析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AIC和SC信息准则,选择VAR(2)模型最优,以此为基础利用Johansen检验协整方程个数。由表6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存在至少1个协整关系,即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与实际GDP呈现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表6 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与经济发展关系Johansen检验结果

同时,采用AR根法检验协整关系的正确性,发现单位根倒数皆落着单位圆内,VAR模型稳定,因此可以构建脉冲响应函数。通过设置脉冲冲击变量、追踪期数可以得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录比在实际GDP的一个标准误冲击后的变化(见图3),其中横轴表示脉冲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纵轴表示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录比对于实际GDP冲击的反应程度,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两条虚线分别表示正负两倍的标准误偏离带。

图3显示,实际GDP对于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录比的影响在滞后50期内均为负向影响,在第25期最后比较平稳,这说明长期来看,实际GDP对硕士研究生报录比具有明显的负向拉动作用,报录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下降。换言之,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的影响较之对需求的影响更大,即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变化影响程度较之需求变化影响程度更为显著,研究生教育的供给相较于需求对于经济发展变化更敏感。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能力将大大提高,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居民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要,更好地服务我国的经济建设与人才培养需要。

图3 硕士研究生报录比在实际GDP一个标准误冲击后的变化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上述分析从宏观上说明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供求变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程度,而具体的传导机理,需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首先,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因素,对假设H04与H05进行验证,根据式(5)建立的模型进行回归,得出回归方程如下:

可以看出,失业率每提高1%,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加0.91%;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每提高1%,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加1.62%,即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随失业率的增加而增加,随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提高而提高,因而假设H04与H05成立,这与司俊峰等有关消费水平对硕士研究生在学规模呈正向影响[7],以及罗伯特(Robert H. Jantzen)提出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受到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影响的结论一致[23]。而本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影响程度较之失业率更大,即对于我国居民个体而言,自身或家庭消费水平更能影响其读研与否的选择。

为了进一步探究失业率、居民消费水平与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可知,lnA~I(2),lnU~I(2),lnCL~I(2),均符合同阶单整,根据信息准则检验取滞后2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存在至少1个协整关系,即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与失业率、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呈现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其次,对于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式(6)构建的模型,通过广义差分法得到的回归方程如下:

即失业率每提高1%,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增加0.8%;高校财政预算内拨款收入每提高1%,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增加0.21%;研发经费每增长1%,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增加0.47%,同样进行协整分析,经验证方程存在至少2个协整关系,即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与失业率、高校财政预算内收入、研发经费具有长期稳定关系。

可以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随失业率、高校财政预算内收入与研发经费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假设H06、H07与H08成立,这也验证了李莹和陈学飞的观点,即国家的经济实力、政策推动与科研经费投入是促进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动因[20]。同样,李翌也指出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与硕士研究生招生数呈正相关[24]。而结合祁占勇等的观点,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确实在劳动力供需市场变化的形势下,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21]。同时,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失业率对于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的影响程度较之财政拨款与研发经费更大,即相较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承载能力,录取人数变化更受到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形势的影响,持续发挥缓解失业压力的“蓄水池”作用。

由上述实证分析可知,从硕士研究生教育需求角度而言,经济提升有助于通过提高国民消费水平促进研究生报考意愿的提高;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角度而言,经济提升有利于提高国家财政支付能力与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研究生录取人数增加。同时,无论是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还是供给,都对失业状况有较高的敏感度,就业形势不仅能够改变个体的读研机会成本,也是政府调整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原因之一。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综合考虑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与需求,构建了“研究生报录比”这个指标,探究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长期动态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呈正相关,与报录比呈负相关。从硕士研究生教育需求来看,虽然居民消费水平与失业率都对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具有正向影响,但居民消费水平较之失业率对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变化影响更大;从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来看,国家财政投入、研发经费数量与失业率都对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具有正向影响,但硕士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对失业率更为敏感。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敏感程度来看,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变化比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变化更为敏感,硕士研究生教育供给的变化程度比需求更大,受到经济发展影响程度更强。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适度扩大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满足我国居民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随着经济提升,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不断提高,一方面,人们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意愿随着支付能力的提升而增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功能从“就业的替代品”,逐渐转变为由于消费能力提高而购买欲望增强的“教育消费品”,这种情况下就应当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以满足人们对高层次教育产品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当前新冠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期,适度扩大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则有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问题,满足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人才需求。

(二)招生指标向社会紧缺急需的领域倾斜

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失业率与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皆呈正相关。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供给——招生而言,录取人数受到失业率的影响较之财政投入、研发经费投入更为显著。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下,既要适当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但又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有选择地向社会人才紧缺的领域扩大招生比例。受新冠疫情影响,面向疫情一线的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社会工作等人才较为紧缺,积极提高医学领域、社会工作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具有必要性。而在人工智能、养老、物流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的重点领域,可以通过提高相应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三)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整,探索弹性学制,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率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报录比不断下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扩张的同时,需要持续提高质量和效率,避免培养过程中资源投入浪费,既需要面向社会发展动态调整招生计划,又可以适当采用弹性学制,缩短某些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年限,学位实行弹性学制,逐步建立起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

[1] 中国教育在线. 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EB/OL]. (2020-12-26) [2021-02-12]. 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 2021/content01.html#sc_1_1_1.

[2] 姜尔林. 市场转型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扩张的社会动力研究——地位竞争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11(3): 85-98.

[3] 张强, 祝湘陵. 研究生规模与其影响因素的协整关系分 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4(10): 111-114.

[4] 张振刚, 许颖. 我国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20): 132-136.

[5] 陈少雄, 王静一, 尹柳营.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近期和长期发展模型的讨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25(4): 79-85.

[6] HARRIS D, KOUBI V. Business cycles and schooling[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 19(4): 843-859.

[7] 司俊峰, 荀渊, 叶楠楠. 基于协整理论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影响因素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3): 88-94.

[8] 游名帅, 杨雨萱, 蔡清波. 在学硕士研究生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元回归模型[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6(6): 65-69.

[9] 任剑涛. 急就政策模式与中国高等教育[J]. 探索与争鸣, 2009(2): 49-52.

[10]李永刚.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的动力、影响与发展方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21(2): 77-83.

[11] GOH W. Is enrollment into graduate school affected by the business cycle?[D]. Manuscript: Stanford University, 2009.

[12]周太军, 马桂敏. 研究生教育规模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24(6): 26-29.

[13]孟林, 王伟, 王大庆, 等. 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规模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 2013(3): 238-240.

[14]马小芳. 2002—2009年我国硕士研究生科类结构研究——以招生规模为例[J]. 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1, 30(2): 41-45.

[15]李锋亮, 袁本涛, 刘惠琴. 中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中长期预测——国际比较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9(5): 50-56.

[16]房欲飞, 谢仁业. 美、日、英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比较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6): 50-56.

[17]袁本涛, 王顶明, 刘帆. 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究竟大不 大——基于中、美、英、台的历史数据比较[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8): 53-58.

[18]游玉华. 未来十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9): 17-23.

[19]袁本涛, 王传毅, 冯柳青. 基于协整理论的我国研究生教育于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研究[J]. 教育研究, 2013, 34(9): 33-41.

[20]李莹, 陈学飞.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1): 70-75.

[21]祁占勇, 陈鹏. 重大疫情背景下我国研究生规模扩张的迫切需求与路径选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22(2): 19-24.

[22]中国教育在线. 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EB/OL]. (2020-03-02) [2020-10-28]. 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 2020/content01.html.

[23] JANTZEN R H. Price and quality effects on the demand for US graduate business programs[J]. 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 2000(4): 738-739.

[24]李翌, 蒋开军. 青海省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影响因素及预 测[J]. 重庆高教研究, 2019, 7(6): 58-69.

10.16750/j.adge.2022.05.008

李雨晴,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岳英,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 200062。

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性别分化生成机制及对策研究”(编号:BIA170219)

(责任编辑 刘俊起)

猜你喜欢

协整硕士规模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规模之殇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欠发达地区R&D要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协整关系分析——以新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