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城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阳江市老城区为例

2022-05-17刘志娴

低碳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阳江市阳江老城区

刘志娴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阳江 529500)

0 引言

广东省阳江市地处粤西沿海,北靠群山,南临南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具有阳江特色的独特文化。阳江市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庞大的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同时,阳江市独特的环境孕育了极具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具有极大的文化旅游开发前景。

1 阳江市老城区综合现状调研分析

1.1 老城区综合现状

本次调查包括以下方面:①各类建筑楼宇现状(表1);②公共服务设施现状;③绿化情况分析(表2);④道路规划现状;⑤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⑥居民的年龄群体统计;⑦居民的就业情况分析;⑧市井文化的发达程度;⑨文化旅游的开发程度;⑩老城区现状对商业发展的影响;1○商铺经营的情况及其模式;12○老城区特色建筑,如文昌宫、骑楼、青云堂等建筑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表1 各类建筑楼宇现状

表2 基础设施调查情况

老城区内各类建筑、外墙或房屋承重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历史与人文建筑上更为突出。老城区内历史名人故居受到的保护力度小,而宗教信仰类建筑较多,建筑情况较好。历史公共建筑保留状况不理想,部分建筑存在坍塌的可能性,如位于北门街的橡胶厂及姜屋巷的校则图书馆。城区内大部分历史居民楼处于废置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老城区内公共垃圾桶投放密度小,数量少,区域内垃圾桶短缺导致居民生活垃圾被随意丢弃,公共垃圾投放点的垃圾容量达到饱和甚至溢出的情况,部分区域垃圾桶摆设单一,无分类垃圾桶,对该区域环境感到满意的居民仅占4%。社区内宣传教育栏及壁画数量少、分布不均匀,且多集聚在同一个区域内,宣传形式不够丰富且内容过时,没有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定期更新宣传栏内容,且大部分宣传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城区内公共厕所数量少,分布不均匀,且大多安置于人流较密集的区域,厕所门口均未设置无障碍通道,未能充分考虑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的便捷使用便利及通行安全需求。本次调研在以九街十二巷为主的老城区内仅发现3处消防栓,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消防栓所安放位置偏僻,道路过于狭窄,消防车无法自由通行,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除主要通道外,其他区域内的路灯多为家装照明灯,公共路灯稀缺,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城区内绿化率较低,多为私人庭院或阳台绿化,公共绿化较少,部分植物附生于废弃建筑或坍塌建筑上,存在一定的危险,居民对居住环境周边公共绿化覆盖率的不满意度为60%。

1.2 老城区内交互空间需求

交互空间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场所之一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增进感情[1]。本次调研同时对老城区内的儿童活动区域建设展开了调查,调研发现老城区内大部分家庭都有儿童,因而需要设立场所专门用于儿童互动玩耍,调研数据显示,进行人际交往的居民占比45%,家庭中没有儿童,但赞同建设儿童活动区域的居民占20%。

2 阳江旧城区现存问题分析

2.1 缺乏科学城区建筑规划

老城区记载着城镇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长期以来,阳江老城区保护缺乏科学规划与资金投入。用地结构布局混乱,街道宽窄不一,部分街道无法满足居民生活以及商业发展的需求。老城区内存在一定数量外墙破损或承重结构倒塌的居民住宅及历史人文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又未能充分发挥建筑楼宇自身的历史人文价值。街区内风貌格局犹有较清晰脉络,仍能窥出旧时风光,但表面破损老化;其风貌及商业街部分传统特色立面现状保存较好,但仍存在活力缺乏的现象。

2.2 绿化率低

老城区内绿化率较低且多为私人庭院或阳台绿化,公共绿化相对缺少。老城区内现状绿化用地类型主要有:①公园绿地绿化;②部分主路段行道树绿化;③居住区内居民庭院小面积绿化,其中以居住区自设小面积绿化最为常见。其中仅有位于南恩路的中山公园及北塔公园属于公园绿地绿化,面积及规模较小。

2.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匮乏,人居环境建设基础落后

老城区内缺少必要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不完善、电线线路杂乱且裸露、设施陈旧等现象普遍,带来了潜在危险。消防栓放置的位置较为偏僻且道路宽窄不一,行车路线有限,消防车辆行车受限的同时,指示牌数量较少,引导间隔大,消防栓在旧城区道路内分布数量少;垃圾桶、公共厕所数量少,部分垃圾桶投放单一,无分类垃圾桶且公共厕所均未设置无障碍通道,未能充分考虑残疾人士、老年人等人群的通行安全;城区内道路面破损、缺陷多;下水道井盖摇晃;开放共享娱乐场地少;文化宣传栏分布不均匀且数量少,宣传内容落后过时,未能定期更新,且每处宣传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

2.4 道路规划布局混乱,交通高峰堵塞

老城区部分区域的道路较狭小、破旧,部分地区未明确划分行人和机动车道,人车混行一道,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不同程度的道路破损和缺陷影响道路基础面貌,给行人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2.5 老城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缺乏带动城区文化、经济新活力

老城区居民以中老年人居多,缺少年轻血液,与外界交流较少,使得该区域没能享受到时代发展的红利,社区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对社区居民的现代化服务;市场受众群体年龄普遍偏大,缺少年轻市场[2]。

2.6 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老城区历史人文底蕴丰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质量高,但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文化旅游开发程度较低;该地的历史建筑及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主题多样的文化资源点未相互联结形成可规划的文旅路线;文化配套设施不齐全。

2.7 营销方式未更新,与当地特色融合少

老城区现有条件导致该区域只能发展传统商业,既没有学习利用先进的营销手段,又没有与自身所处环境完美结合,导致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市场受众年龄较大,缺少年轻市场。

2.8 特色文化与传统习俗的生命力正在流失

传统民间文化遗产街巷是旧城文化特色表现力的缩影,街巷道路的形象在老一辈人心中依然存在,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老城区的特色文化和传统习俗正逐渐被遗忘,缺乏传承[3]。

2.9 缺乏旧城区修复及文化保护与发展条例

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保护和传承为重点,对老城区整体进行微改造,对开发设计不合理的区域重新进行规划,遵循了旧城文化和文化景观融合发展,协同并进的初心[4]。但目前阳江市法律保护范围涵盖面不全,缺少关于老城区建设改造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制度不健全,这一问题亟须解决。

3 老城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相应做法

健全阳江市关于老城区传承保护的相关地方条例,老城区的传承保护不仅是老城区的土地规划,更重要的是如何使老城区的活力焕然一新。这其中还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配合,制定与阳江老城区传承和保护实际相适应的地方条例。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的改造问题愈来愈严峻。如相关历史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历史观赏建筑的传承、街区内的交通、垃圾桶等公共设施匮乏、乱拉电线以及公共空间不足等,都是本课题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下是本课题的相应对策。

(1)对老城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居民住宅和历史人文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对楼宇进行结构加固翻新处理,结合建筑本身的特色,统一制定保护标志牌及文物介绍碑。例如,位于卜巷街的育婴堂、南恩路的文昌宫及阳江学宫、北山公园的烈士故居、南门街的莫氏宗祠等,通过对上述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用一些仿古材料进行修缮,在保持建筑本身历史韵味的同时修缮破损处,使其拥有新的生命力和文化传播新动力,还可以在一些有明确历史事件的建筑前放置指示牌、保护标志和建筑介绍。

(2)以老城区内具有历史及观赏价值的建筑楼宇为基点,以不同的主题线路将基点相串联,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一系列一日游游览线路,例如,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的红旅线,弘扬革命精神,铭记历史。主要串联文昌宫、烈士故居、党支部遗址、北山公园、抗战阳江同胞遇难旧址等遗迹。再如,以特殊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文旅线,主要对不同年代的特色建筑进行整合,如阳江学宫、校则图书馆、青云堂、莫氏宗祠等,由此展开对九街十二巷历史故事的介绍和推广。

(3)对老城区街道进行文旅开发,将街道特色产业进行观赏性改造,并对具有阳江特色文化的相关手艺进行保护和传承,如打铁巷、甜酒巷、芽菜巷、龙津路等。

(4)在南门街设立历史文化博物馆、风俗文化博物馆、老城区文化公园等,主要介绍阳江特色文化,如漆器、刀具、风筝、豆豉等,以文化带动经济,形成集聚经济效应,吸引新兴行业入驻。

(5)加强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各种公共设施,在为老城区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改善老城区居民居住环境。

(6)将街区的空隙处优化为城市口袋绿化公园,提高城区绿化面积比例和城市空间利用率。为该街区的市民改善街道面貌,应结合周边建筑及文化元素,打造“一园一特色”主题口袋公园,增加景观功能的同时,也可以为该街道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提高当地居民认可度和提升其幸福感。充分利用老城区闲置的空间,打造“口袋公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见缝“插”绿,以此提高老城区内绿化率,提高居民休闲空间比例。在不破坏老城区结构原有的基础上,活化城市“边角料”,同时融入党史文化、历史故事,形成一个带有红色文化元素且微型休憩娱乐的公园。

(7)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线下可以在新东门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免费为游客讲解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未来发展规划等;线上利用互联网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游客提供最佳线路规划、景点讲解、线路指引等服务,同时推出专属二维码,用于介绍指定古物、建筑遗迹等,通过现代化技术提高老城区文旅便利程度,为公众提供更便利的游览体验,提升老城区对居民及游客的服务水平,使阳江特色文化被更多人所了解。

4 结语

本课题针对阳江市老城区传承和发展的对策展开了详细分析和系统性研究,不仅从法律法规入手了解当前政策对于城市老城区的保护和传承,还从城市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掌握了老城区的前世今生,制定了老城区的发展线路。本研究离不开政府和市民的配合,笔者以扩大阳江市旅游城市知名度为主,促进阳江市经济为辅,致力于让阳江市市民在享受老城区更新红利的同时共享阳江经济发展的成果,提高市民的幸福感,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旅游城市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阳江市阳江老城区
明确试题选择方向 努力提升复习效果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阳江开放大学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对大赛作出明确要求和具体安排
汝州老城区O-13-03地块详细规划对景观设计的控制与引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