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22-05-17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发展

白 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一、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产品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生产规模稳步扩大,产品质量也日益提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进行了研究。

辛本禄、王学娟指出,在乡村振兴中解决区域整体贫困既是一项重点任务,也是实现扶贫开发的基本前提,因此应当将连片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同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农产品产业集群,进而建立稳定扶贫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两位学者针对不同特困地区面临的农产品渠道问题,提出了政府和企业应对策略[1]。

肖定菊认为,振兴农村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机遇,振兴农产品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农产品经营者要加快引进优质农产品品种,实施品牌和质量建设。肖定菊在分析特色农产品内涵的基础上,指出重庆市特色农产品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2]。唐小翠进一步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产业要向特色化发展,各地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农产品特色,打造具有品牌吸引力的产业;并且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农业经济主体的品牌意识,强化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推进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观点[3]。

吴晓雨、吴建垲等人分析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指出农业电子商务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电子商务人才缺乏、产业融合程度低等问题,从技术设施、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安全与产业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4]。

党养性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做好特色农产品营销工作十分重要,他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优化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具体路径[5]。

耿俊朋指出,农产品加工业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优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降低城乡居民收入。耿俊朋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等农产品加工业升级路径的观点[6]。

高艳、王蕾等人指出,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农产品产业链的升级[7]。

学者们在分析农产品产业链特征和各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在农产品产业链的新兴阶段,中国农产品产业需要做好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供应链的闭环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农产品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农产品产业的良性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形成有效扶贫的长效基础。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也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但是目前农产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现代化程度不高、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成为制约农产品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

鉴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国内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可以为国家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国内农产品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至2018年,农产品出口价值持续上升。

2013年至2018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价值,见图1。

图1 2013年至2018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价值

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1月,国内农产品产业收入突破4 万亿元,同比增长3.8%;利润总额1812亿元,增长2.3%。

基本农产品价格方面,2019年全年价格呈现“V”型走势,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出的波动趋势一致。

从品种看,稻谷、小麦收购价格下降,产量也略有下降;玉米储藏丰富,价格上涨;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大豆及相关产品的价格小幅上涨。蔬菜方面,2019年蔬菜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春秋两季,部分品种价格大幅下跌。

从总体看,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呈现空间集聚的趋势,产业发展和空间分布差异很大。按销售产值计算,2019年1月至10月,农产品行业CR5值(该行业内业务规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为50.06%,十二个主要行业中有八个行业的农产品行业CR5值超过50.00%。从各省情况来看,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加工区,占农产品加工业销售额的42.60%。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效率的高低。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提高国家层面农业现代化水平。目前,国内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了农产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2010年以来,国内农产品机械化水平虽然已经超过50%,但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发挥对农产品产业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农产品行业缺乏创新的商业模式。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行业的产销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往往是被动应用,缺乏主动创新。一般来说,传统的商业模式仍然是主流。

(二)大多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不足

农村作为农产品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如果基础设施水平不达标就很难吸引外来投资。我国近年来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总体而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项目仍然集中在城市周边[8]。国内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城市存在差距。以农村公路建设为例,全国三万九千多个村、四百多个镇的硬化公路建设尚未完成。这些地区大多位于深山,很难修建硬化公路;一些新贫困地区的路网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前期修筑的道路标准较低,养护投入不足,道路质量较差,一些地区的道路出现破损。按十年周期计算,全国农村还有一百多万公里道路需要修缮,占总里程的四分之一。

(三)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

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约全国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城市人口相比,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差,主要表现为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团队结构不合理[9]。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同劳动者知识技能的老化相矛盾。2019年,农村常住人口5.3亿人,外出务工人员1.3亿人,男性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超过60%,40岁以下的男性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超过80%,劳动力资源的大量外流使农业就业质量结构下降。目前,取得国家农业产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不足30%。持证人员中,初级技能人才占比55.9%,中级技能人才占比32%,高级技能人才占比12.1%。在农产品产业发展中,高素质人才的严重短缺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

(四)企业实体小,创新能力弱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人们生产积极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小规模生产形式的弱点逐渐显现[10]。目前,国内农产品产业主体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以驻马店为例,截至2018年年底,三百六十六家农产品生产企业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占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量的21.8%。四家龙头企业年销售额在10亿元至50亿元之间,一家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企业经营主体为大型种植加工企业。企业缺乏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产品开发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缺乏科技支撑,缺乏专门的研发机构。因此,企业只能在市场上模仿和生产成功的产品,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施智慧农业发展战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目前面对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迫切需要统筹与规划发展和安全,夯实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室研究员涂圣伟表示:“这是在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农业发展阶段基础上做出的重要战略考量。”

国内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十三五”期间大幅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度超过60%,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超过9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6500亿公斤以上,农村的产业振兴开了个好头,但是仍需要注意农业依然是现代化建设的弱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代设施和设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持力弱,农业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低等现象。

我国农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制、现代农业生产体制、现代农业经营体制;走高效生产、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实现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将进入新的阶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农产品产业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因此,相关农业经营主体等今后需要加快引进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大力实施智慧农业发展战略。

首先,经营者应当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行业,利用软件和传感器对农产品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其次,发展农业科技部门要在此基础上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将农业信息引入村庄和家庭,推进农产品智能化生产、数据化管理,帮助农民更多地使用手机和电脑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经营主体应当建立“互联网+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体系,带动农产品产业快速发展。

再次,农产品经营主体要制定数字农业发展规划,不断优化现有网络平台和大数据等技术,充分整合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分析潜在价值,不断优化现有营销渠道,形成辅助管理体系。

(二)完善高素质人才选拔机制,形成多渠道培养机制

针对农产品产业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国家需要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营造有利于农产品产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首先,农产品经营主体要完善高素质人才选拔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创新活动。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要选拔农产品产业各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积极吸纳农村优秀人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体系,重点奖励具有高技术、能够独立解决生产过程问题的技术人才。高素质人才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适应市场竞争和发展需要,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头脑,富有开拓创新和领导能力。高素质人才既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也包括善于经营和管理、领导的人才,还包括懂技术、会经营、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既包括生产经营第一线的科技人员,也包括高校、研究所等学术领域中的研究者和社会事业方面的各层次专家学者;既包括持有高学历的人才,也包括高级资格的技工等具有特殊性才能的各类人士。

其次,人才引进相关部门要完善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现行法律,例如美国的《莫雷尔法》、法国的《农业指导法》、日本的“六次产业化法”。

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联邦政府规定通过土地奖励的模式和办法,为各州提供相关资金,开办“农工学院”或者“赠地学院”等学府,发展农艺和机械工艺技术教育。《莫雷尔法》出台后,联邦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的相关补充法案。有二十八个州很快就相继建立了六十八所“赠地学院”,众所周知的康奈尔大学就是一所“赠地学院”。《莫雷尔法》及其相关的补充法案奠定了美国政府通过资金资助的形式助力职业教育的方法,对美国职业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法国的《农业指导法》是农业和农村协同发展的指导性立法措施,目的是在社会经济领域内实现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公平与平等。法国的《农业指导法》出台于20世纪60年代初,后续进行了相关补充。法国的《农业指导法》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标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增加农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并且提高农业的地位。

“六次产业化法”是日本农林水产省在2010年发布的振兴农业的法案。“六次产业化法”以日本农业经济学家今村奈良臣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倡的“六次产业”为基础。其内涵是指一次产业向二次产业(食品加工等)以及三次产业(流通)发展的多角化形态,是以“一次产业”为基础的构想而形成的。一次产业、二次产业、三次产业的“一、二、三”相加或者相乘都等于“六”,因此被人们称为“六次产业”。一次产业必须不能为“零”。一次产业向“六次化”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从事一次产业的生产者获得更多的生产、加工、销售的直接或者间接利润,运行多要素协调与合作共赢的模式。六次产业化经营模式集中在“农业为主的事业扩大”与“农工商联盟”的两种形态上。第一,以农业为主的事业扩大形态;也可以称为“乘法”的六次化形态,是指农场或者农家等为了扩大事业而形成的自产自销式六次产业化模式。第二,农工商联盟的形态,也称为“加法”的六次化形态,是指农家、农场、工厂、销售商等相互联盟,建立合作共赢式的六次产业化模式。“六次产业化模式”既解决了农业从事者的低收入问题,又解决了农业缺乏人力资源的问题,也给地方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多方人才合作协同发展的路径。因此,完善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法律法规,是确保今后农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再次,政府要鼓励“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目前开辟的一项新的发展项目,处于初兴阶段,由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各专业的特点和性质不同,具体的模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校企合作双方只要根据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坚持探索、坚定思想、认准方向,认真把握现代市场信息,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实际人才需求,以产教结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一定能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因此,今后不仅是职业学校,高层次的高等院校也要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对农业技术的开放、数据分析、农业相关政策研究等相关课程,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农业应用型人才。政府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加对参与农业建设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补贴。

(三)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严重阻碍了农产品产业升级。因此,政府应当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政府应当构建城乡利益共同体,提高城市要素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准确发现建设薄弱环节,确保财政支持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农民富、农业兴、农村美,构建城乡共同体、乡村振兴辟新径,是未来城乡一体化和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必然路径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也是构建城乡利益共同体、提高城市要素的现实所需。城乡融合包括“城乡要素的融合、城乡产业的融合、城乡居民的融合、城乡消费的融合、城乡生态的融合”等五个方面,按照“树立城乡融合理念、协同发展城乡互补、组团共建互惠共赢、全域赋能共促振兴”等原则,打造教育、医疗、文化、生态和产业共同体。从乡村振兴的共同体来看,他们要通过城乡产业融合、产业链建设以及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三链互动,形成一个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等在内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其次,政府应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实施制度供给战略。

政府应当设计农民参与制度,进一步优化资金保障机制,防止挪用农产品产业专项资金;同时,基础设施管理维护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中,确保制度到位,彻底消除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

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对称博弈对农民产生了很多的制约。

第一,信息不对称与农民参与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弱化。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政府政策方针信息和市场经济发展等信息一波三折地到达农民手中,农民既追不上政府决策的步伐,又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仍然存在着“普通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信息多半由村干部所提供的,不仅信息量有限,信息的质量也会因村干部的有选择提供而下降”等现象。

第二,权力不对称与农民的边缘化。

普通村民是家庭为主的经营单位,主要生活来源由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外出务工获得,没有可以依靠的组织。普通村民的力量既分散又弱小,他们同村干部、先富能人之间的权力不对称。村干部掌握着村庄公共权力,先富能人是村庄致富的领头羊,凭借经济实力和个人声望,与村干部、乡干部频繁接触,再加上人们普遍存在的求富心理,他们很容易对公共权力产生影响。由此一来,普通农民容易因无法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权力而被边缘化。

再次,政府应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质量。

政府在宏观把握农产品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市场的主导地位,通过市场的专业化投资决策精准地弥补不足,以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为重点,努力从政府直接供给向市场购买转变,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如今,各领域的企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以品牌为核心的思想成为企业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机制。美国广告研究专家莱利·莱特(Larry Light)认为:拥有市场会比拥有工厂更重要,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农产品需要不断地推出优质的产品品牌,只有把品牌做实、做强、做优,才能发挥市场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很多时候,农产品质量本身没有问题,生产者也能够生产出优质的农畜产品,但是不了解如何开拓市场,仅仅等待商贩的介入,甘愿成为原材料的提供者,目的是省事、省心、省力,导致农产品提供者处于被动局面,很好的农产品无法给农民带来高利润和高收益,商贩通过对这些农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以及商品化、制品化就能够得到很高的收益和利润。因此,政府要鼓励、支持、引导从事农牧业的群体主动创新,大胆打破省事、省心、省力的舒适圈心理,树立拥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主导地位的思维并且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四)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

提高农产品产业整体竞争力,必须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和产业结构,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进程。

首先,政府可以引导优势企业合作,引进现代要素,改造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农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农产品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具有独特的品质,打造农产品品牌有助于标记农产品的特色,使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获得更高的回报。

乡村振兴战略是政府为三农发展而做出的政策方针。政府完全可以引导一些优秀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从事农产品营销公司,为三农发展作贡献。政府可以把农业作为“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的基础来定位,向二次、三次产业发展。让企业支持农业,以先进技术、营销渠道、辅助资金帮助农民共同发展农业振兴。政府可以将农民定位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主导与核心,将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去优化产品项目和产业结构。与此同时,政府要根据地域特征,加大力度改造和提升农产品特有品牌。国内农产品目前的“品牌化”意识较薄弱,但是未来发展的空间很大,农产品产业可以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步伐,大胆尝试农产品的品牌化策略,使农产品得到商品化、制品化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投放市场,品牌会对产品带来很高的附加价值,能够让农民获得更高、更理想的收入。

其次,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农业激励机制,把优质、有竞争力的农产品服务供给置于优先支持的位置。

农业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农业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产业。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因此,区域品牌的建设意味着本区域未来经济产业规模化发展会带来很大的优势。政府理应加大力度的支持区域品牌的建设,从“引导”到“带头”去宣传或者建设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为具有代表性的、优质的农产品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把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同时加大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业激励机制。

再次,调整农产品结构,减少低端供给,发展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调整与优化农产品结构,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导向。农产品经营者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趋势来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同时要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

第二,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共同体要促进农业区域分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减少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三,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农产品经营者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并且改善传统产品和研发新产品这两个重点,通过应用高科技和提高从业者的素质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第四,稳步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了提高农产品综合性生产力,农业从事者要严格保护和确保耕地、草地、林地、水资源,防治水资源和土壤的流失;让不合理耕作的区域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

第五,运用经济平衡发展手段调控和引导。农产品经营主体要正确面对政府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相互关系。政府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来调整相关产业政策,灵活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适时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实现总量的平衡。同时,政府要做好当前市场预测、技术辅导等相关服务,引导和支持三农从事者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五)民族地区农产品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以内蒙古家庭农场为例

全国各地区农产品产业发展战略形式大同小异,民族地区拥有当地特色,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以及云南省、四川省等少数民族特点较突出的区域更为显著。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具有草原产业和民族产业文化融为一体的“草原民族文化产业”特征。因此,上述四个具体路径在内蒙古自治区均可实施的同时,还可以发挥民族地区独有的发展模式——家庭农场。

内蒙古文旅融合前景广阔,可以多管齐下发展。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发布《内蒙古“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在认真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梳理问题和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和发展举措,为内蒙古文旅融合绘就新蓝图。

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多管齐下。

第一,旅游要有“主心骨”,不断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品质。

第二,文化开发重体验,让文化“活”起来,文化传播形式更加贴近生活。

第三,特色品牌再开发,立足内蒙古优质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乌兰牧骑等内蒙古特色文化,积极打造“内蒙古音乐”“内蒙古舞蹈”文化品牌。

第四,加强跨区域融合发展,打造多样化文化旅游融合黄金线路。

第五,发挥乡镇基层特色,用好基层特色文化,打造多样化旅游小镇。

第六,做好交通网络建设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旅游网络“经脉”,打通“最后一公里”。

内蒙古农业与畜牧业大体上分为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农产品产业可以根据每个地区的特征来因地制宜地实施上述发展规划,并且大力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为主的家庭农场发展战略。

内蒙古的纯牧区一般分布于内蒙古的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这里气候凉爽、人口稀少、草原宽广,适合畜牧业发展。内蒙古的纯牧区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促进畜牧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实现畜产的制品化和商品化,进行自产自销模式的三产融合产业,并且发展以牧场为主的草原旅游项目——“观光型牧场”。

内蒙古的半农半牧区分布在东部地区、东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这里气候干燥、人口较聚集、湿地较多,适合于农业和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这里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需要,有机地结合半农半牧经营。发展以“农牧业一体”为主的自主经营为主导,发展农牧业的特色来带动地区经济圈的“农、工、商联合体”,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成为体验民族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特色项目——“体验型农牧场”。

乡村振兴是一个总体战略目标,从内蒙古未来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农业和畜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产业。农牧业是草原产业的基础,没有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谈不上内蒙古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因此,内蒙古的农牧业一定要结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步伐,从传统经营模式转变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自产、自制、自销”一体的三产融合体系。农牧业在结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步代时,也要留住传统经营模式的优点,以此促进和谐与生态环境的同时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11]。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