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2-05-17陈晓菲张志强

文教资料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

陈晓菲 张志强

摘 要:为了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文章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就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视阈下,围绕回答“什么是高质量就业、什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什么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如何提升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问题。本文厘清高质量就业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系,阐释高质量就业视阈下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探索出高质量就业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高质量就业 高校毕业生

自2001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呈增长趋势。到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突破八百万大关,达874万人[1],创下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历史新高。202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求职困难增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而高质量就业更创新低。不论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有多严峻,各高校都有效增强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才是解决高校学生就业的根本途径。

一、高质量就业视阈下创新创业的内涵

就业是指个体借助自身生产资源从事社会劳动,并且从中获取应有的回报与经济收入。可以说,就业是一项经济性活动。与此同时,个体参与到就业中,不仅能够获取报酬,更能够从中获取体验感、满足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可见,就业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针对大学生而言,其就业不仅要找一份工作,更要关注高质量就业的就业模式,强调一份好的工作,实现就业的有质有量。

高质量就业是指就业者在自由、平等、保证安全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获得体面、高效以及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它包括充分的就业机会 、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上升晋升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2]

高校普遍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致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现实就业需要存在巨大差距。面对这一现状,有学者提出应以双创教育为着力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业能力和创业就业技能,从而弥补就业能力弱的弊端,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就业。[3]高校双创教育是围绕大学生开展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融教育思想和实践为一体的活动,它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创业精神,开发创业人格,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4]目前双创教育对于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积极作用已经有了共识。如邹林斌等人指出双创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5]综上,开展双创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选择。

二、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在高质量就业视阈下开展双创教育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

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形式可拓宽就业方式。高校是创新的阵地,应肩负起拓展就业渠道,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引导大学生不能只为了高质量就业去接受社会挑选,而是要给自身创造就业机会。高等教育也应该由“传统教育”向“创新和创业教育”转变。

(二)高校在高质量就业视阈下开展双创教育是响应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内在诉求

当代大学生毕业后都期盼有更好的工作并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生涯、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以及非常可观的收入。由此可见,实现普惠的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就是共享理念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寒窗苦读数十载,择业是职业道路上必经的一个关口,求职焦虑情绪的发生渐趋常态。校园实习生招聘的火爆,校园招聘会一年比一年来得早,一轮又一轮的笔试和面试等现象间接反映了毕业生对优质岗位的诉求。而双创教育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内在诉求的有效途径,双创教育的育人内涵强调产学研全程育人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参加过创新创业实践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率平均薪酬都比普通毕业生要高,而且参加过创新创业实践的毕业生能很快在所在就业部门扮演重要角色。

(三)高校在高质量就业视阈下开展双创教育是响应党和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路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机制。目前就业问题突出表现为不公平竞争、性别歧视、“学非所用”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将就业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因子,设计出以实现高质量就业为主线的政策路径,让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与就业质量提升并行不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磨炼学生的实践意志、提升创业意识、增强自身竞争力;利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激发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需求,鼓励学生走到实践活动中,从而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

三、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其中就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以及其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着的重要作用。但就现有大部分高校双创教育实际来看,从双创教育研究成果及教育综合评价的结果来看,由于教学理念定位偏差、教学内容落后、方式传统、课程安排随性、专业队伍缺乏,都会导致高校双创教育偏离了其应有的发展路径,使双创教育只流于表面,缺失育人实效性,导致对目前推进高质量就業和发展极其不利。

(一)理念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包含在专业教育

在高等教育中,双创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本科评估的实施和推荐,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双创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目标一致,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双创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环,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遇,即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眼里,创新创业教育仅是专业课程之外的补充,不能与学科教育相提并论,所以促使在理念、形式上都以专业课程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使双创教育最终在人才培养中成为辅助,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角色存在,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学习有了严重误解,导致双创教育缺乏自身的教育特色和特点。之所以会有以上认识偏差,是因其教育定位趋同于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应有地位和作用被掩盖,不利于发挥双创教育特有的育人功能。实际上,双创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二者都有独立的育人体系,其教育定位与专业教育定位也存在明显差异,正是其尴尬的发展境遇使双创教育定位产生了偏差。

(二)教育內容: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

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教育形式的本质不同。高校双创教育的内容基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创新理论、创业实践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是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从目前教育实践看,大部分高校双创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注重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中以相关理论知识传输为主。这样的教育内容从教学结构上看是有合理性,但过分强调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教育,与双创教育本质是有出入的。有效成功的双创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为首要目的,不是只传授学生双创相关书本理论知识。总之,内容理论化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教学模式:固化于传统课堂授课

教学思维模式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理性领会,是教师和教学对象在教学中相互作用的内在理性活动。教学思维“着重于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不是只针对教师本身或学科内容的思维”。本科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教学思维,一部分老师习惯依赖于对高校实际教学效果是否有重要影响。高校教师已经形成的教学思维是双创教育存在实效性不足的重要因素。即大部分参与教学的教师,其定式思维和固定方式都集中于课堂教学,面对面的知识传授,机械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传统教学模式,讲授方式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真正落实在实践上却明显存在不足。双创教育不是单纯的传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更多的需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双创教育具有实践导向性,因而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不能完成创新创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最终结果是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但出于对学习任务的完成,从而出现应付的态度。

(四)师资队伍:缺乏专职的教师队伍

高校能平稳发展关键性因素是教师。目前,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通病,就是缺乏专职教师队伍。众所周知,教师深刻影响着学生,优秀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起到指引作用,因此需更多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教学。但是当前高校双创教育教师数量较少,大部分教师的主体是以辅导员或者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为主,偶尔会邀请个别企业讲师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校内授课。对辅导员来说,在知识的掌握、方法运用以及创业实践上还会存在理论知识、视野不够宽广等相关问题,难以将真正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传授给学生,最终导致无法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四、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策略

以创新创业教育应对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问题,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满足大学生内在诉求,对标新时代高质量就业指标体系和要求,着力解决双创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要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推进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转变创新创业教学方式方法,坚持“三因三遵循”的原则,不断健全师资队伍,从学校环境、学校组织、教师队伍、课程设置全方位建设,充分保障双创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提升双创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提升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一)明确定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高校要明确双创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素质。高校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对社会经济、高校教学反馈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价值不言而喻。做好高校双创教育正是提升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高质量就业指标体系要求下,明确双创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所具有的地位,是双创教育联通就业工作的前提。因此,高校应在双创教育上下真功夫,给予双创教育充分发展的空间和地位,健全双创教育教学体系,与专业教育进行区别,深刻认识到双创教育独有的育人特性,积极营造良好的双创育人环境,制定专门的配套制度体系,明确管理制度,协调学校各部门实现共同管理;明确责任人,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途径,完善课程设置,加大财政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全方位营造创新创业的教育氛围,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学习中,充分培养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实现双创教育育人功能。同时,要做好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借助专业教育在校的发展环境,为双创教育营造好的内外部环境。[6]

(二)实践育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高校主动开展双创教育理论研究,通过理论有效地指导育人实践,同时要把育人实践的效果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理论研究,还要不断总结出适合我国双创教育的发展模式,推动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要切实提高创业水平,不仅要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更要建设集教育和扶持为一体的实践平台。双创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存在明显不同,前者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运用性,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目标具有推动作用。因而,在高质量就业视阈下,高校双创教育更应将其全面融入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双创教育的实践育人功能,从根本上转变知识教育为主,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将最新的实践与教学内容有效整合,进而引发学生更多的实践行为和思考方式;更要发挥校企合作优势,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建更多更有趣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将双创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而锻炼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三)转换思维,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教育。因而,课堂上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是不符合高质量人才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更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需求。高校应从双创教育的特殊性考虑,适时探索多样的育人方法,调整双创教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转换教学思维。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上与专业特色结合,高校应探索出双创教育中实际的多样化的育人方法;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这一环节,坚持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建立与之相符的教育体系。例如将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相融合,形成以经济、法律、金融等多学科课程为基础的育人体系;互动教学,利用好大学生自我创新创业教育的经历、创业经验分享、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成果展示,强化大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识;实训教学模式,将创业的多个环节纳入教学中,课堂上各小组自由结合组建创业小组,从启发创业商机、撰写商业计划书、寻找投资人,到模拟具体的公司运行、营收、管理等各项环节,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能力,不断总结反思,从而提高认识;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就是利用好创新创业大赛、讲座、培训班等激发学生的热情,更直观的传授双创教育的知识和理念,从而进一步提升实践氛围,达到双创教育的目的,满足高质量就业对双创教育的要求。

(四)強化基础,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高质量的师资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是确保高校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育人作用与功能的关键。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双创教育专业教师短缺、专兼职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主体单一等问题,也是双创教育达不到实效的直接因素。从未来学生能高质量就业发展来说,学校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应进一步在双创师资队伍建设上发力,完善师资团队建设,可从完善招聘机制入手,推动专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专业创业教师和校企合作企业导师,吸引优秀的创业人才充实现有的师资队伍;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育,利用好省人力资源保障局举办的创业讲师培训班,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和创新理念,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校内外联合,深挖校友及社会资源,邀请优秀创业校友回校担任双创教育相关课程、讲座、部分竞赛的指导老师,结合实践对学生进行教学,利用好案例教学,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意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发挥企业的优势,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到校进行教学并担任双创导师,或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协助高校开展双创教育,实现高校师资素质整体的提升,从而提高双创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双创教育作为提升高校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主动肩负培养学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N].成都大学报,2020-03-13.

[2]陈成文,周静雅.论高质量就业的评价指标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2014(7):37-43.

[3]郭文力.实现高质量就业之大学生回乡创业 [J]. 农业经济,2014(5):89-90.

[4]唐嘉芳.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J]. 教育与职业,2008(29):189-190.

[5]华春革,王晶晶.浅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由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A3):240-241.

[6]沈定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20(2):81-85.

基金项目:2020年枣庄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20年枣庄学院校级SRT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0098)。

猜你喜欢

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高质量就业统计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实证分析
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提升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思考
提升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思考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