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幼儿班主任管理的反思与探索

2022-05-17张晶

求知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

摘 要:幼儿班主任要以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导向,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代替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突出和尊重幼儿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把自己当成幼儿的朋友,而不是严肃的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及时、详细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成长状况。目前,幼儿教学已经由教师单方面灌输转变成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基于此,幼儿班主任应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探索幼儿管理的新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幼儿班主任;管理

作者简介:张晶(1987—),女,甘肃省临洮县幼儿园,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幼儿阶段的班主任管理直接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幼儿班主任应该抓住幼儿好动、好奇心强、自控力差的性格特点,使之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更好地作用于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身为班级管理者,幼儿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方式、为幼儿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幼儿提高学习效率等。在幼儿阶段,如果班主任采用单一、强硬的管理方式对幼儿的不当言行一味地禁止,或许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班主任应基于当前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以人为本”出发,探索思考幼儿管理新策略。

一、幼儿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幼儿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幼儿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幼儿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这容易让幼儿形成思维定式,导致幼儿缺乏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因此,幼儿班主任更应该充分了解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人翁作用,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建设管理,这在一定程度能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二)没有充分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

幼儿班主任如果还沿用传统教学管理方式,使幼儿被动接受学习,其思维势必受到严重限制,产生厌学心理等严重后果。同时,若幼儿班主任不能及时捕捉幼儿的心态变化,幼儿的个性发展就难以推进,失去关注度,幼儿也就无法健康成长。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幼儿班主任以幼儿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幼儿在其他领域发展的可能性,不利于幼儿的个性成长。因此,新时代的幼儿班主任要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挖掘和捕捉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1]。

(三)幼儿班主任对管理结果过于重视

幼儿阶段是思维生成、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在不同的管理方式下会呈现不同的发展。现代教育学视角下,幼儿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应该更加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但还是有一部分幼儿班主任习惯于一味地采用强硬的管理策略和手段,而漠视管理过程[2]。

(四)幼儿班主任不重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幼儿班主任要想对班级管理提质增效,就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幼儿班主任要明确自己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要想让幼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首先要把自己树立成幼儿的榜样,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上行下效,才能让幼儿在榜样的力量下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从“以人为本”理念出发的管理策略

(一)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理念的根本

幼儿班主任是幼儿阶段“以人为本”理念的主要执行人,幼儿班主任首先要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落实到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处理好与幼儿、家长的关系。一部分幼儿班主任在遇到班级管理问题时,没有及时与幼儿沟通,了解具体的情况,而是直接对幼儿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这样的管理方式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幼儿班主任在遇到问题时应冷静思考、理性分析,不要对幼儿过多地苛责,而是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帮助其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其以合理的方式解决类似的问题[3]。

(二)组织幼儿参加多元活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幼儿班主任在进行教学引导的时候,要尊重幼儿教学主体地位和个性,要积极主动、及时地与幼儿进行沟通,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为幼儿搭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以此达到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多样化发展、创新幼儿学习思维的目的。幼儿班主任要把对幼儿的责骂转化为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让幼儿充分体会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让幼儿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幼儿主动跟随班主任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新时代的幼儿班主任要把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把幼儿困在课本课堂教学中,还要积极组织幼儿进行课外实践,进一步扩展幼儿的知识面、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从而更加尊敬、信任班主任。幼儿班主任要进一步发散幼儿的思维、提升所在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和责任精神,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树立服务学生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

幼儿班主任要树立幼儿是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开展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把幼儿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要尊重幼儿教学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果幼儿犯了错误,幼儿班主任要以幽默温和的语言加以引导,使幼儿主动认识和改正自身的错误[4]。幼儿班主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方式的拓展和教学理念的交流,以此达到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服务的目的。

(四)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建立多重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幼儿具有活泼、注意力不集中的性格特点,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幼儿班主任要在充分尊重幼儿的性格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掘其特长和优势。幼儿班主任要运用科学的分层次教学管理方式达到提高幼儿学习积极主动性的目的[5]。同時,幼儿班主任要因材施教,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助力其健康成长。幼儿班主任建立的评价体系要公平公正,从幼儿的日常生活表现和学习成绩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幼儿班主任采用综合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幼儿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6]。

(五)对症下药,转变管理思维

幼儿班主任要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对其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了解,与幼儿主动进行沟通以弄清问题背后的来龙去脉,而不是不问缘由地进行处罚和批评。幼儿班主任要从根本上寻找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如单亲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家中无人看管、家长过分的溺爱等,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幼儿班主任如果一出现问题就采用雷霆手段,企图一次就纠正幼儿身上的问题,这不仅不能让幼儿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师生关系,对幼儿的幼小心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幼儿班主任如果在日常管理中使用这种粗暴的管理方式,可能会让幼儿短时间内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对幼儿的未来生活和成长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六)对幼儿进行平等管理

幼儿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时要想达到理想化、最佳化的管理效果,就需要把公平、平等作为管理的支点。一方面幼儿班主任对那些学习好但犯了错误的幼儿不能敷衍了事,同时对成绩落后且犯了错误的幼儿也不能小题大做。另一方面幼儿班主任要重点关注班级幼儿中的“小团体”现象,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调节作用,主动关心、鼓励和帮助被欺负的幼儿,同时也不能大声斥责欺负同学的幼儿。

(七)制订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幼儿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管理制度起着一个至为关键的作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订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在以往制订与落实班级管理制度时,大多数幼儿班主任会采取强制性措施,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也极有可能会诱发幼儿的叛逆心理。因此,幼儿班主任需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例如在班级管理制度中设置一些带有激励性质的奖励方案,以此来激发幼儿服从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例如当幼儿在班级中犯错时,幼儿班主任不应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应该允许幼儿犯错,须引导其在犯错之后及时改正。这样一来,既不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更不会伤害到幼儿的自尊心,反而还会对其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八)加强幼儿文化教育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教授文化知识,更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进行日常教育工作时,幼儿班主任必须要加强人文教育的渗透,对幼儿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在全面满足幼儿具体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幼儿班主任在开展日常教学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德育理念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重点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幼儿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注意言行举止,在日常教学中以自身言行为幼儿树立榜样,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不随手乱丢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喧哗等。

(九)教育幼儿尊重和信任教师

在幼儿园与幼儿相处时间最长的是教师,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除了进行日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幼儿教师还需要完成幼儿园内部的其他活动,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以及竞赛活动,所以很有可能导致教师身心疲惫。那么针对这一情况,幼儿园的管理者更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关注以及尊重,了解他们在工作以及生活当中的情绪变化,可以多利用空闲的时间加强与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应多给予幼儿园教师一些关心,适当提升教师教学生活条件,以增强幼儿教师的归属感以及自豪感。

三、结论

幼儿大多都具有散漫、好动、好奇心强的性格特征,班主任在对幼儿进行管理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幼儿班主任尽量避免采取强硬手段对幼儿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幼儿班主任对幼儿进行管理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为学生树立榜样。幼儿班主任要想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展示“以人为本”的理念,就需要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充分突出和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幼儿充分实现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管理好班级,管理好班级中的每一位幼儿。

[参考文献]

苟培荫.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92.

马书艳.基于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193.

张雪玉.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26):54.

谢转红.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学周刊,2020(04):169.

王垚.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文學教育(下),2020(09):159-160.

吴学东.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管理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49.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管理漫画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