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安全教育的策略
2022-05-17钱子禾
摘 要:安全与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学校不仅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同时承担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重任。如何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能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主要围绕当前校园安全教育的现状,阐述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在安全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实施安全教育的策略,以期对校园安全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教育;安全意识;重要性
作者简介:钱子禾(1997—),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本科学历。
一直以来,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一个人除了生理需要,最基本的需求是对安全的需求。社会事实与相关理论都在提醒人们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是指无威胁、无危险、无危害、无损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校园安全教育是让学生获得安全知识和技能以及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笔者通过对校园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后发现,学生发生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虽然学校与相关部门都在为校园安全不断努力,如安装校园监控系统等硬件设施、建立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实现安全教育系统化,但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所欠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再加上部分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不深,甚至靠校规的约束力来取代安全教育,导致小学生安全意识不强。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成长,教师应当重视对小学生进行校园安全教育,学校更应该将安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预防发生安全事故
《朱子家训》中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警示,这句话讲述了一个道理,即做事要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事情发生了才开始想办法解决。这种意识同样适用于学校的安全教育。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目的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事故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天灾”和“人祸”,前者具有极大的不可控性,后者却是可控的。大部分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个人的疏忽大意造成的,涉及的人员一般会以“没想到”“没注意”等来解释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例如,笔者曾在教学过程中碰见过这样一起安全事故:笔者所带的班中有学生在玩闹中受伤了,在该同学情况好转和情绪稳定后,笔者询问了事情发生的原因,该同学告诉笔者,她与其他同学一起玩学校强调不允许玩的“大转盘”游戏,即一个个子较高的学生站在中间,个子较矮的学生勾住其手臂快速地跑圈转动。该同学述说了当时的情况,并表示自己明知道那是危险游戏,但她当时意识不到教室的桌椅会让她在游戏中受伤。这是非常典型的学生因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例子。学生因为没有意识到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不知不觉让自己陷入了危险的环境之中。许多安全事故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如果学校通过规范有效的安全教育使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能对自己日常所处的环境进行判断,并认识到危险的存在,那么就可以避免许多可控的人为事故了。而对不可控的客观环境,学校倡导学生提前做好适当的防护措施并呼吁其学会保护自己,这样也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二)有利于事故发生后科学应对
当安全事故已经发生,正确的处理方式能阻止情况进一步扩大和恶化,使校园教学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状态。当小学生在学校接受了安全教育,提高了保护自己的意识,能积极地配合学校组织的各种安全演练,明白面对任何意外时都应该遵循“保持冷静,安全第一”的原则,才能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同时,学生学习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自救方法,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能力。此外,小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同样具有益处。例如,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小学生如果具有安全意识,就会知道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害气体,避免烫伤,烧伤,降低重心寻找合适的路线进行逃生等。如果小学生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在遇到安全事故时难免会感到不知所措、惶恐不安,做出错误的处理方式,这样会耽误正确处理事故的最佳时机,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有利于事故发生后的心理调适
事故发生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感到心理不安,比如遭雷击受伤治愈后对打雷闪电差生恐惧;另一类是未造成人身伤害但通过其他方式让当事人受到心理伤害,比如看到别人受到人身伤害后产生共情从而产生畏惧情绪等。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学生能慢慢减轻甚至消除不安感,但仍有部分学生会因缺乏自我心理疏导能力而无法消解安全事故对心理造成的伤害。心理安全也是安全教育的一个目标,小学生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普遍偏弱,需要教师和家长帮忙调整才能更好地缓解安全事故造成的心理伤害。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同样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当学生遇到心理安全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开导、沟通和教育,和家长也要互通信息并形成合力。如果发现学生有情况较严重的心理安全问题,教师还可以请心理专家或教育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安全教育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安全教育的内容选择
在选择安全教育的内容时,教师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其要从现实出发,关注对学生安全构成威脅的各种隐患,从校内到校外,从人身安全到心理安全,了解各类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做到安全教育范围全面化。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介绍比较实用的防护手段和操作手法,还要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提出指导性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做好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时刻引导学生做一个乐观而热爱生命的人。
教师选择安全教育内容时要注意两点。第一,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地参考小学道德与法治系列教材,根据学习难度差异,采用螺旋上升的课程编排方式实施教育。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特征、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解读和适当的增删。第二,教师结合学校的现实情况,做到因地制宜设计安全教育课程。比如,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是抗洪重点区域,当地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可以加强对防范洪水这一主题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演练[2]。比如,某小学周围移动小吃摊点较多,学校除了加强对学校周围环境的整治,更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教育,让学生树立卫生意识。
總之,教师进行安全教育时,既要让课程内容范围、角度全面化,又要根据阶段性、现实性原则选择几项重点内容进行具体的讲解和实践指导。
(二)关注安全教育方式的选择
实施安全教育的重点在于教育过程的具体实施环节。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并提高自护和自救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教育,还要重视向学生演示实际的操作和应用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以语言传递理论知识,还要借助图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操作与实践方法。例如,教师采用以情感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校园安全警示牌、校园安全文化墙、校园安全小品等,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又能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更多安全知识;采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育方法,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安全救护演练;采用榜样示范法,教师通过讲述各类社会安全事件中表现突出、安全意识较强的人物的自救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各种教育方法可以有机结合,辅以语言教育法,比如在讲解不小心摔倒后的处理方式时,教师可以先自行演示具体操作并配合准确简练的解说,再让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并相互练习观摩,最后请学生展示练习成果,并进行总结与评价。
三、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有效开展案例教学
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单单通过反复的理论说教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这样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应当结合生活实例,通过社会事实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能直观地意识到安全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危害,以此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进行案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结合课程主题,在各类事例中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较好进行教学的案例,或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事件进行适当的改编,形成让学生能接受或能产生共鸣的内容,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比如,故事《司马光砸缸》是一个适用于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例子,故事本身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基于此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析司马光的同伴落水的原因,并让学生明白不能去危险的地方玩游戏的道理,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有所应用。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个特定的生动形象的场景,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心理认同感。教师在安全教育中充分运用情境教学,除了利用语言、图片、声音等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动画、漫画等方式再现各种安全情境。动画、漫画是小学生感兴趣并乐于接受的内容,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教师将相关安全知识通过动画或漫画讲述给学生听,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消防员、警察、医生等“安全守护者”的工作,在相关情境中传递安全知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三)创新教学形式
安全教育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来实现。一是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时刻提醒学生安全注意事项,使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常规活动中;二是开展主题班会、校园安全主题节目展演、请专家做安全教育知识讲座等各类安全宣传活动;三是组织学生提前学习并全面参与各类安全演练和演习活动,如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和实践考核活动,以此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护能力,为不断提升自护自救能力的学生颁发奖励性的证书,以此鼓励其继续努力并带领其他同学不断进步;四是开展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通过积极沟通,让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四、总结
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安全教育,有利于预防事故发生,有利于学生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而冷静地进行正确处理,有利于事故后的心理调适。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注意对安全教育内容的选择,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此外,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任务,还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使三者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安全成长。
[参考文献]
张根田.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护手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赵小燕.学生安全逃生演练教育读本[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张妍.浅析小学教育中的儿童安全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