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
2022-05-17夔彩虹
[摘 要]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新青年要有新担当。劳模精神作为劳动模范优秀品质的生动体现,在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倡导和弘扬下已经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精神谱系中的一个闪亮的坐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将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增强政治认同、厚植爱国情怀、提升道德修养、涵养劳动情怀,自觉向爱岗敬业、与时俱进的劳模看齐,成长为新时代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
[关键词]劳模精神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意蕴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21年度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1JK0029)。
引 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复兴呈现光明前景,要想乘势而上一举实现这一伟大梦想,未来的希望还寄托在青年身上。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的青年人才,这一办学定位迫切呼唤劳模精神在高职院校的培育与弘扬。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家国意识,因而,在新形势下,研究劳模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融合十分必要且恰逢其时。
劳模及劳模精神的历史考察
劳模,即劳动者中的模范。劳模精神,即凝聚在劳模身上的精神,劳模是劳模精神的主体和缔造者。我国最早的劳模产生于1930年代中央苏区开展的开垦荒地、扩大耕地的劳动竞赛中;1940年代,又先后涌现了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英雄、模范生产者和解放运动中发展生产、支援战争的支前劳模。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收拾整顿国民党留下的贫穷落后、百孔千疮的“烂摊子”,继续承接革命战争时期评选劳动模范的做法来调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因此产生了数以万计的劳动模范,并且确立了评选劳动模范的活动为一项制度。1978年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劳模的队伍进一步扩大,一大批知识分子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1982年将“奖励劳模”写入宪法,1989年以后,党和政府几乎每五年举行一次劳模表彰活动,一直沿用至今。
转眼间,80多年过去,一批批劳动模范已然成为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精英,也成为一代代人永恒的记忆和学习的楷模。虽然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内容,但是一代代劳动模范身上依然有共同的精神特质和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弘扬,这就是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开拓进取、刻苦钻研的品质。而这些精神特质和优秀品质经过时间的淬炼,逐渐幻化汇集成了被人们所崇敬并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思想精髓——劳模精神。
可以说,劳模精神是在劳模队伍的发展壮大中不断丰富完善的,它于社会主义革命战争时期发端萌芽,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走向成熟,最终在改革开放后继续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迈入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继传统、立足当下,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示范引领和激励作用,并在2013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座谈会上,正式地将劳模精神凝练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劳模精神在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
長期以来,劳模精神都是对一个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反过来又为时代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那么在新时代,劳模精神也将继续引领时代发展,为培育时代新人凝聚力量。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
1.增强政治认同:劳模精神是工人阶级优秀品格的生动展现
工人阶级作为广大劳动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具有走在前列、改革创新的伟大品格,为时代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了国家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即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注重发挥这一坚实后盾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的中流砥柱作用。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劳模作为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他们身上凝聚的劳模精神正是工人阶级优秀品格的生动展现。首先,劳模精神体现了工人阶级信念坚定、立场鲜明的伟大政治品格。其次,劳模精神体现了工人阶级淡泊名利、勇于奉献的崇高道德品格。第三,劳模精神体现了工人阶级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伟大创新精神。
将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将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和深化对工人阶级先进性的认识,进一步将这种认识转化为对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心理归属感和依赖感,认同党的信仰,坚守党的初心,学习党的理论,贯彻党的政策,从而以政党认同为着力点增强政治认同。
2.厚植爱国情怀:劳模精神是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爱国是一种天然的情愫,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它是与生俱来的本分和职责,对中华民族而言,它是镌刻在数千年文明进程中的民族特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爱国早已成为了刻在中华儿女骨子里的传统美德,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历史上涌现出的爱国英雄和仁人志士,用他们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身体力行、报效祖国。劳动模范艰苦奋斗、甘愿为祖国奉献生命的行动与爱国英雄的爱国行为不谋而合,为我们提供了热爱祖国的生动范例,而以劳模实际行动为落脚点和归宿的劳模精神,也正是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革命战争年代相继出现的劳动英雄、支前劳模、工业劳模等特殊劳动群体全力支援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和解放事业,显示出了为祖国发展而拼搏奉献的主人翁精神。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劳动模范以更加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加入到了建设祖国的劳动中,涌现出了赵梦桃、郭凤莲、申纪兰等一大批为国拼命、为党奉献的英雄。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干一行爱一行,生动地展现着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新时代,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中,一大批奔赴医院抗击疫情的“最美逆行者”、脱贫攻坚征程上挥洒血汗的基层工作者、甘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等劳动群众,舍小家为大家,将个人冷暖融入国家安危,用鲜血和汗水写就慷慨壮丽的新时代英雄史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将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将劳模精神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领略劳模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风采中,聆听劳模奏出的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时代强音中,赞赏劳模创造的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业绩中,深受启发,增强爱国主义信念与意识,深化爱国主义情怀与品格,为个人成长成才、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注入无尽的精神动能。
3.提升道德修养:劳模精神是对劳动者职业道德的重要诠释
职业道德即一般道德在职业中的应用,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标准和规范。在今天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社会风尚中,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中华民族素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美德,孔子云“执事敬”、“事思敬”,在新发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爱岗敬业仍然是职业道德的首要内涵,这也正是劳模精神的首要内涵与核心价值所在。从更深远的角度来说,劳模精神就是对劳动者职业道德的重要诠释,它们二者都反映了一群脚踏实地的劳动者在对待工作、对待职业时的价值追求和品德风范,都是劳动人民的感性社会实践在精神层面上抽象的理性反映,蕴含着高尚劳动品格的光芒。
实践表明,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就在于立德。高校要抓住大学时期这一个体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大力培养学生的立业意识,端正学生的从业态度,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为将来的职业生活注入更多精神养料。而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劳动模范高尚的职业情操和扎实的职业作风,恪守职业道德,秉持职业操守,将崇高的职业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掷地有声的职业行动追逐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创造生命里的灿烂辉煌。
4.涵养劳动情怀:劳模精神是对劳动者劳动情怀的有力传达
劳动情怀是人对劳动特有的一种情感,它的存在以人对劳动的正确认知为前提,正如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刘向兵所说:“劳动情怀是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升华为个人价值观层面的、较为稳固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品德、劳动习惯、劳动价值观等内容的总称。”深厚的劳动情怀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从而诚实劳动、辛勤劳动,激发劳动热情、提升劳动技能,促進全面发展,因此,在高职学生的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帮助学生塑造人格、确立信仰和树立三观等特点之外,还必须遵从实际,全方位多手段地培育其劳动情怀。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劳动模范表现出极其深厚的劳动情怀。他们的行为壮举反映了对劳动尊重热爱的正确态度,体现了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而形成的劳动热情和劳动积极性,呈现出可贵的劳动品格,进而在经常性的劳动训练中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在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使命时完成了对劳动的价值定位,形成了“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观念和态度,即劳动价值观。所以说,凝聚在劳动模范身上的劳模精神就是深厚劳动情怀的有力传达。将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将劳动模范对劳动尊敬、崇尚、热爱的情感融入学生缺乏劳动技能、经验和动力的现实生活中,让他们以劳动模范的劳动素养为重要媒介和坚实后盾,在认知层面提高对劳动的认识,在情感层面增强对劳动的情感,在行为层面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涵养深厚的劳动情怀。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11-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11/24/c_1126781907.htm.
[2]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J].求是,2019(8).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新华社.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5]任鹏,李毅.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价值意蕴[J].工会理论研究,2018(4).
[6]刘向兵,李珂.论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的培养[J].教学与研究,2017(4).
(夔彩虹: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