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类新闻节目主持艺术研究

2022-05-16王善珊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3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

王善珊

摘要:近年来,科普求真类节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其中,《新闻大求真》在遵循科学原则的前提下,为观众构建起了从谣言通往真理的一道桥梁。《新闻大求真》不同于传统的具有说教性质的科普类节目,而是通过新的表现风格,让观众可以在获取信息、教育、服务和娱乐等多方面得到满足,也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贡献了新的思路。由于节目形式多样,在科普性和趣味性的双重要求下,节目对于主持人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從主持风格、口语表达、话语风格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了《新闻大求真》节目的主持艺术。

关键词:新闻大求真;新闻科普;电视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艺术

一、研究对象概述

(一) 《新闻大求真》

2012年,科学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湖南卫视制作推出了《新闻大求真》,其选题来自生活中常见的误区和流言以及社会新闻、时事热点,多采用实验手段进行求证,采取平视的视角跟大众对话。《新闻大求真》以生活为定位,以服务为理念,以实验为实现理念的必要手段,以实用性与亲民性作为其制作理念。节目力图建立一个权威且具有公信力的信息追踪验证平台,从传言提及的新闻事实出发,用科学实验来验证每一则传言的真假,从中获取实用的服务性知识和科学原理。[1]节目包括《科学解传言》《禁止实验室》和《科学下乡记》三个版块,内容涉及国民政策、新兴科技、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美容减肥、消费服务、生活常识及民生服务等诸多领域。栏目与国内顶级实验室合作,以大型现场实验为主,结合权威专家解读,为观众普及身边的科学,解答生活的疑惑,传递正能量。《新闻大求真》多次与教育部、环保部、中科院和中科协等部门合作,多次斩获中科院“科星奖”。栏目成功制作《送你一朵格桑花》《科学第一课》《515打击经济犯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保护生物多样性》《求真夏令营》《植物的智慧》《大型科学实验秀》等经典节目,深受广大观众欢迎。2017 年,《新闻大求真》更是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名专栏”的殊荣[2]。

(二) 《新闻大求真》节目的主持人

“求真记者”是《新闻大求真》节目主持人的统一称呼,具有强烈的辨识度和特色,帮助栏目与其他科普类节目进行区分。主持人在每期节目中不仅要通过口播介绍新闻事件的相关背景、引出主题;到新闻现场深入调查、对新闻当事人进行采访、提出问题层层推进;设计实验或模拟情景来检验传言真假,亲身体验示范并得出结论;采访专家论证背后的科学原理、注意事项和发展前景等。因此《新闻大求真》的节目主持人包含多种角色,既是主持人,也是体验者、采访者、实验员,这就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新闻素养、科学素养,以及相对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并能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主持方式将专业性的内容传达给观众。

二、《新闻大求真》节目主持艺术

(一)日常平民化的主持风格

《新闻大求真》节目主持人的整体主持风格是平民化的。平民化是一种态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基于平民视角,具有观众意识,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的创作态度。[3]

《新闻大求真》始终秉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准则,选题大部分来自老百姓身边所发生的新闻,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科学解传言》版块大多聚焦对人民生活产生切实影响的高端前沿科技、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和亟待验证解决的谣言;《禁止实验室》版块则是通过模拟实验或情景演绎,向观众科普包括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电器使用等方面的生活误区。节目中所选取的题材和新闻事件都蕴含能够向观众进行科普的知识点。节目从科普的角度解读新闻,让观众不仅接收新闻,而且潜移默化地增强科学素养[4]。

《新闻大求真》的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始终站在百姓立场,将观众的困惑和不解放在首要位置。在节目中,主持人会走上街头采访市民,走进百姓家中进行家访,在面对面的日常沟通中,收集人们对于新闻的评价和对传言的看法,询问百姓心中疑惑,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期待。比如,在求证“甲醛克星到底是什么?”“咸鸭蛋会导致中毒吗?”“儿童手表有安全隐患吗?”“发光鞋有安全隐患吗?”“扇贝会游泳吗?”以及“无人机适合做儿童玩具吗?”等生活类传言时,求真记者在进行求证前,先通过采访市民展现百姓心中所想,汇集百姓心中的疑惑,继而从老百姓的角度和口吻提出问题、层层推进,设计相关模拟实验或情景,通过直观、可视、清晰、明了的方式得出猜想和判断,进而向专家求证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已经将自己代入进了“主持人”的角色和视角中,随着主持人的节奏层层拨开迷雾,解开困惑,寻找答案,并且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

(二)通俗易懂的口语表达

《新闻大求真》节目主持人的口语表达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这来自于科普类新闻节目的要求。以往传统的科普类节目容易给观众留下高冷的说教印象,这是因为主持人在节目中过于强调晦涩枯燥、专业严谨的科学知识,这样就容易让科学变得冷冰冰的,无法触达观众的心。

为了让观众对科学感兴趣,能够主动地去关心科学,甚至学习、参与科学,就必须让科学有热度、有温度,架起一座通往观众心中的桥梁,与观众产生连接。托尔斯泰曾说,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科普类新闻节目想要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就必须具备人文气息。《新闻大求真》就始终坚持立足人文、尊重观众[5]。

《新闻大求真》节目主持人的口语表达会尽量规避生僻的专业术语、书面用语和接受度低、理解困难的表达方式,而以朴实日常、简洁直白、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话语替代。在输出具有科普性质的专业内容时,主持人会运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情况举例子,并辅以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拉近了科学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更快更好更便捷地理解新闻事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使科学知识真正学以致用。在和百姓面对面沟通时,主持人不会为了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刻意追求高大上和口语表达,也不会用过多华丽的修饰辞藻话语,而是多使用灵活多变、简洁的口头交际语言,用聊家常般的平等友好的方式,让后续的环节实验融入百姓生活,更具真实感,这也充分体现了主持人的可接近性和平民化的主持风格。

(三)严谨务实的话语风格

《新闻大求真》的节目主持人话语风格是严谨务实、客观理智、言简意赅的,行为方式同样与话语风格相辅相成,是干脆利落、落落大方、合情合理的,紧紧把握住新闻节目的风格与调性。节目主持人不会依据非常主观化、个人化的看法去判断评价一则新闻或者去辨别一则传言,而是通过客观、严谨、专业的实验进行求证和科普。[6]主持人在情绪上也不会出现过激表现和过度的起伏,措辞上避免使用浮夸和华丽的辞藻。虽然节目中很多模拟的实验或者情景都是一些大家十分热爱的、较为刺激的、容易令人激动兴奋的户外运动项目,如游泳、潜水、滑雪、跳伞、驾驶无人机、乘坐滑翔伞、乘坐直升机等,但是由于选取的相关新闻题材往往是源于开展这些户外项目发生的惨剧和意外事故,因此,節目的整体基调是认真严肃的,不会运用过度娱乐的方式来设计模拟实验,避免出现煽动观众情绪的情况。特别是在每期节目开篇,主持人在介绍此类新闻背景、引出新闻事件和话题时,话语风格更是严肃而紧张的,节奏是紧凑的,以便引起观众的关注与警惕。

在实验环节,主持人会用凝练准确的语言开展实验并推动实验进程。在做实验之前,主持人会说:“话不多说,我们赶紧展开调查。”“接下来,用实验给大家揭晓答案。”“来,马上开始今天的求真实验。”并用严谨简练的语言介绍实验道具或实验流程:“我们通过超市采购、线上网购和在居民家中家访收集了三样物物品,它们已经整齐地摆放在了我的面前,分别是 A、B、C……,那它们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呢?我们通过实验来一探究竟。”“我准备了五款不同的发光鞋,我将对它们进行充电,并同时观察……”在实验即将到达高潮时,主持人会放缓节奏以增强观众的紧张感与期待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一切准备就绪!三、二、一、开始!”或者是“三、二、你们真的觉得能成功吗?”“它的测试结果如何?真的会有爆炸风险吗?”在实验结束后,主持人会用严谨精准的语言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如“实验中的五块电池,有一块出现了鼓包漏液的情况,一块出现了爆炸的情况,另外三块没有明显反应。”如果一期节目中设计了多个实验,主持人则会说:“接下来,实验升级!”这些客观务实、简洁明了、直接干脆、言简意赅的话语能够概括、归纳事物的本质、状态、变化和结果。主持人凝练务实的表达在展开实验和推动实验进程等环节上也显得更加果断权威、充满力量感。

在面对一些危险实验时,主持人的话语风格也十分谨慎客观,并不会因为可能发生的危险而表现出过度的惊慌失措。主持人会始终为观众发声,不断地追问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层层推进,尽可能多为观众做示范,科普误区,并言简意赅地讲解背后的重点和知识点。例如,在“雨天骑电动车是否要戴安全头盔”节目中,主持人就在设置了路障的骑行道上直接演示了下雨天不佩戴安全头盔骑电动车可能会导致的生命危险,并分别讲解了佩戴全盔、3/4头盔、半盔的优缺点,还通过实验证明了哪种方法可以让头盔护目镜上的雾气降到最低以保证视野清晰。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主持人不仅客观严谨地描述情况,还直接明了地教给观众如何规避这些风险,这也让《新闻大求真》这档节目不论是作为流言的粉碎机,还是生活的小助手,都更有说服性、可信度和权威性。

(四)趣味故事化的表现手法

由于要阐释严谨的科学知识,因此理性色彩较重,容易给人留下严肃枯燥、单调乏味的印象[7]。科普类节目想要找到突破口,在表现手法上就要更注重轻松感和趣味性。《新闻大求真》虽然是一档新闻类科普节目,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寓教于乐,科学性与趣味性并重,而且结合了时下流行的一些新媒体元素。比如,在 “全国夜市美食鉴赏”节目中,就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进行融媒传播。在录制的过程中主持人同时开启抖音直播,与收看直播的用户实时互动,观看直播的用户可以实时发表对各地美食的评价,主持人会选取部分评价进行互动。在2020年新年特别节目中,主持人在节目最后跳起了抖音上爆红的舞蹈《火红的萨日朗》,活泼喜庆且符合节目的基调。

在《新闻大求真》模拟实验部分,经常出现主持人、志愿者、学生间的比拼环节,如评选口味最好的咸鸭蛋、挑选自己认为能去除甲醛的植物,或者比拼谁能吃更多辣椒并评判出哪种辣椒最辣等。在推进节目流程时,主持人使用的这些充满趣味性的表现手法,提升了节目嘉宾的参与感,也让观众观看节目时更加轻松愉悦。这些设计都兼顾了科学性和趣味性,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节目氛围,提高了观众的关注度和接受度。

《新闻大求真》的节目主持人还会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进行主持和科普,阐述科学道理。主持人会把严谨的内容叙事与趣味故事化的表现形式进行结合,用故事把涉及的人物、事件、场景和科学内涵综合在一起,通过故事的发展变化,解答疑问、解释科学道理、传授科学知识、传达科学精神。[8]这种表现手法严肃而不失幽默,让观众在获取新闻真相和科学原理时更加轻松、有兴趣。这种方式和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观众[9]。

在探访某些重大科研工程的节目中,主持人也会以Vlog等形式,从主持人的第一视角切入,以主持人路途上的经历作为主要故事线,使节目像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观众对探寻求证的过程充满了期待与好奇。主持人在探索求证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也让节目不再是单纯的科普,而是更具故事性。“人造卫星如何升空”这期节目就采用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全程记录了主持人从长沙出发、到兰州转机、在嘉峪关休整准备,以及第二天乘坐大巴车抵达酒泉卫星发射地24 小时的经历。观众随着主持人的视角进入到故事当中,感受到栏目组为了见证、记录、报道这一重大时刻而经历的遥远路途和艰辛过程,从而与科研工程产生了情感的连接,架起了科普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三、结语

栏目的定位决定着节目的内涵,而节目主持艺术影响着节目的可视性。科普类新闻节目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平衡,教育性与实用性并重,严谨性与娱乐性相平衡,这类节目独特的气质对主持艺术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主持人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新闻素养和科学素养。平民日常化的口语表达、严谨务实的话语风格和趣味故事化的表现手法是其节目主持艺术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熊美姝,陈祺祺.浅谈纪录片的平民化趋势——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电影评介,2012(14):86-88.

[2] 薛国梅.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叙事特色——以《走近科学》为例[J].现代视听,2012(10):34-35.

[3] 颜霞.《新闻大求真》的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4] 凌浩天.融媒环境下电视求证节目《新闻大求真》传播策略探析[J].电视指南,2018(3):22-23.

[5] 谭昱.电视求证节目《新闻大求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6] 田帅帅.电视科普类节目《新闻大求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7] 姬祥祥.《新闻大求真》:电视新闻节目的新范例——“限娱令”背景下省级卫视新闻类节目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4):53-54.

[8] 许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新特点——以《超级新闻场》《新闻大求真》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6(23):80-81.

[9] 杨文博.如何提高《新闻大求真》节目的传播效果[J].新闻世界,2015(6):77-78.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周四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