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德育的融合

2022-05-16尹辉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小学

尹辉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活动性。通过实践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对生活的感悟,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由于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个人意识和思维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教师以德育为本,将德育教学理念渗透到小学德育与法治教学中,对帮助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树立正确的三观理念具有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小学;德育

前言

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過于单一,形式老套,无法吸引学生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德育学习中,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知道德知识,在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创设生活化实践以促进能力内化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都是直接为学生渗透基础知识,并将学生的学习场所局限在教室内,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空间受限,综合素养的发展也受限。为了真正地体现素质教育和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应当主动地打破学生的常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建生活实践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整合,以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相应的能力。

比如,在《让我们的家更美好》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师引导学生懂得“美好的家庭生活,需要家里每一个成员的努力”“在家庭生活发生变化时,要学会体谅父母”等道理后,教师为学生创建“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好”的生活实践任务,使学生主动地在家庭生活中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道理,与真实的家庭生活相整合,真正地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二、巧妙运用角色扮演以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的角度出发,通过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有针对性的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力求还原现实真实场景,结合教材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最终将德育教学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进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从德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例如在学习《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内容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展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传统美德。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等场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角色进行丰富,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激发学生想象力,促使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会传统美德知识,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这对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三、运用名人故事引导自主学生思考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习和吸收枯燥的课本知识,他们喜欢听各种故事。为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有效穿插和融入各种故事,以此提升学生听课质量,培养学生德育知识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应用故事开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保证选择的故事与教学内容一致,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知其中的内在联系,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防止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自制能力较弱,容易被周围环境或事物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利用名人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根据教材课本内容,将名人故事穿插到课堂教学当中来,通过课堂故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名人故事的学习,增强对教材内容德育部分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思考,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内容时,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名人故事的角度来进行课堂导入,比如以历史名人的家乡为例,对地方民俗风情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国家地方风土人情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以此来达到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效果。

四、联系实际生活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延伸教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形式,利用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以及德育渗透教育教学效果。为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教师不仅要强化理论教育,而且要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真正落实理论知识学习,最终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思想观念。现阶段,很多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只是向学生反复灌输和讲解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将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联系,可以提升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程度,使抽象的德育教育变成具象的生活案例。

例如在学习《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一课内容时,在班级生活中班级事务和每一位学生息息相关,因此对于班级内部的重要决策需要班委会以及班级学生共同来协商决定。在学习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实际学习生活的角度出发,组织学生针对班级事务开展一场真正的班级事务协商,采用民主的讨论方式,积极采纳班级学生意见,将德育教学理念逐渐渗透到学生班级生活当中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名人故事、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以及巧妙利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德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是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对这两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实施改革和发展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教育者可以找到最有效的组合。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通过德育学习得到深入发展,实现有效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蕊.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学周刊,2020(36):121-122.

[2]王晓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策略[J].吉林教育,2020(28):13-14.

[3]许长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3):28-3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德育小学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