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高质量亲子陪伴的策略探究
2022-05-16陈小凤
陈小凤
2021年国家推行了“双减”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避免教育“内卷”,还教育生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了,与家长相处的时间也相应增多了。因此,家长如何管理好情绪,避免亲子冲突,提高陪伴学生的质量尤为重要。
一、家长的焦虑现象
“双减”政策落地,对于家长来说是喜忧参半。以前有校外培训,可以支撑自己对于学生成长的一切想象,现在没有了,应该怎么办?因此,家长开始焦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生的作业少了,知识基础会牢固吗?伴随着“双减”政策出台的学生作业管理明确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家庭作业的时间不超60分钟,初中不超90个小时。这一管理一出台,有的家长不理解,同时也焦虑,他们担心没有足够的训练量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家长,他们担心没有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法把握。他们喜欢用显性的作业来判断学生学得怎么样。
二是考试排名不公布了,怎么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前考试排名,对学生的成绩居于什么位置一目了然,现在不排名了,心中没底,担心会影响到以后的中考、高考。
三是学生放假不去补习班了,沉迷玩手机、看电视怎么办?学生放假不去补习班了,作业量又少了,空闲时间更多了,在家里没什么事做,家长又没有时间陪伴,担心学生无法抵抗电子产品的诱惑,只想着玩手机、看电视。
四是学生无法去补习班了,遇到不会的题目怎么办?学生无法参加补习班,遇到不会的题目,家长又不会教,担心以后的知识漏洞会越来越大。
二、亲子冲突现象
学生在家时间多,亲子相处的时间也就多了,学生在家长面前暴露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亲子矛盾冲突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家长的“权威意识”与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冲突。中国的家庭普遍存在父母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的现象,认为学生还小,什么也不懂,就应该听大人的,但是家长忽略了学生是成长中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逐渐增加人生的阅历,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会有想挣脱父母的束缚的想法,而此时,父母过于管束,两者就会有冲突,产生矛盾。
二是家长的期望与学生现实的冲突。当学生的成长不如己愿,家长要学会面对现实,不要眼中只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老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家的孩子作比较,总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才是最好的,自家孩子看哪儿,哪儿不顺,对学生百般挑剔,令学生相当难堪、反感,以致推他们走向叛逆。
三是家长与学生代际差异的冲突。家长与学生本来就不是一代人,生活的时代不一样,生活环境也不一样,但有些家长总喜欢拿自己以前的生活状态与学生现在的生活状态来作比较,以此来教育学生要如何如何,令教育适得其反。
三、实现高质量亲子陪伴的策略
国家推行“双减”政策,目的是减负,由于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反而会导致家长在育儿中产生焦虑和亲子的矛盾。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高效的陪伴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家长要管理好育儿的情绪
“双减”政策的落地,家长产生各种担心,既有担心学生的,也有担心自己的,那么,家长如何缓解焦虑的情绪呢?
一要耐心陪伴学生成长。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提高延迟满足的能力,即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等待。平日里,我们要求学生对欲望有所克制、能够学会等待,那么,家长也要具备这种能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于别家孩子,全面发展,但是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性,基础都不一样,成长也不一样,就像花开有快有慢一样,着急不得。陪伴学生成长需要家长要有教学生学说话、学走路时的耐心,相信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耐心陪伴下,一定会优秀地成长的。
二要减少无谓的比较。不要拿自家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比。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这是家长常犯的错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你看,她多乖,不像你,动个不停。”“你怎么搞的?学了这么久了都不会,你看小明,一学就会了!”……另外,别拿孩子的现在跟以前比。我们也常听到:“孩子在幼儿园时很听话的,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一年级成绩还很好的,现在学成这个样子。”如果这样,学生就会在家长的一次次比较中磨去了銳气,慢慢地消沉下去了。因此,建议家长回归育儿的初心,减少学生间无谓的比较。回到自己刚把孩子生出来时,看到孩子粉扑扑的脸,你想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你是不是只有一个念头:只希望他能健康快乐成长?从来不会希望他考试考100分,也不会希望他成绩排名第一。这就是为人父母的初心,因此,家长作各种比较就显得非常没有必要。
三要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一个成长中的人,每个时段有每个时段的成长。作为家长,不能用一种眼光把学生看扁了,“唯读论”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各行各业都有优秀人才。而且今天学生读书不行,不等于明天学生发展不行,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四要留点时间关心自己的需求。作为家长不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要给自己留点时间,关心自己的需求。因为如果家长眼中只有学生,而学生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家长就容易产生焦虑,产生负面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就会影响亲子相处的和谐。所以,家长适当学会为自己放放假,为自己充充电,一个星期最少要有一天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可以去看看电影、逛逛街,或约上三五知己谈谈心,让自己放松,到下一周才会精神饱满,才有更好的心情去教育学生。家长心情好,学生的心情自然也会好。
(二)家长要学会化解亲子矛盾冲突
在亲子相处时,由于代际等原因,很容易产生意见分歧,从而产生矛盾,作为家长要学会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一要有开明的心态和学习的意识。开明的心态是指面对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家长要学会辩证地看待,比如,把犯错当成是学生最好的成长机会。当学生犯错时,家长关键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找原因,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比只会批评教育更有效果。因此,家长要主动地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更新育儿方法,才能适应学生的变化。
二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期望。不同时期的学生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家长也要随时作出调整。就拿学生的梦想来说,可能在小学时,学生想长大后做一名教师,到读初中时可能会想当一名警察,而最后高考时,他可能报考了市场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做了公司高管。这个过程,家长就只能以学生愿望为中心,做一个默默的支持者和引领者,在学生抉择困难时给予帮助,在他感到迷茫时,给他指点迷津。
三要发展学生的优势进行差异竞争。“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存在都必有他的价值。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优势,把优势发展到极致,让优势变成优秀。成长路上不需要跟风,家长若一味地跟风培养,后果是严重的,它会扼杀学生的天性,甚至有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
四要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实际的帮助。学生的成长路会有坑坑洼洼,家长应该给予实际性的帮助,而非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比如,当学生在成长遇到问题时,有些家长责备多过开导,或是打骂多过抚慰。而另一些家长就喜欢用“口号式”育儿。当学生有题目不会时,只会说:“你要专心听课。”“你要努力学。”家长反思一下:其实学生需要这些吗?学生需要的是你传授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引领学生如何去请教人、查资料等。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帮助,以后遇到困难就不会害怕了,就会变得更坚强。
五要向学生传达正能量。学生是家长的影子,一个正能量的家长才能培养出一个正能量的孩子,家长的一言一行时刻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你想孩子将来成长为什么的人,你自己就要做一个怎样的人。遇到事情,不要只会絮絮叨叨,而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传递正能量。
六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家人关系,让家充满温暖。家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爱护,有矛盾要避开学生。经常搞些家庭小活动,活跃家庭气氛,比如亲子小游戏,或者是亲子阅读活动,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定期召开家庭小会议,商讨家庭大小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家庭中一员,不可或缺,有归属感。
综上所述,“减负”不是减质量,而是为了增效。对家长来说,“减负增效”的应对策略,就是提高陪伴质量。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伴不仅仅是陪上时间,更要讲究方法,陪上智慧。只有这样,家长的陪伴才能高效,家长才更具育儿智慧。
责任编辑 陈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