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2022-05-16邓鸿
邓鸿
摘要:当前,新课标对于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又提出了新要求,重点强调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所热议的话题。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其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全面掌握,以应付考试,其还具有一定语言研究价值、思维发展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等。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理念的积极渗透,对核心素养要求的积极贯彻,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与更新,核心素养成为近些年学生最需要培养的一种基本品质之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诗词教学时,不仅需要让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诗词理论知识,还要强调学生核心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培养,使其能够在未来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当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往往一味地向同学们传递诗词所表达的含义、作者的情感加上分析几个重点字词就草草结束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会使教师缺乏对于学生的了解,还很不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当前还有很多教师以为学生只要学会做题就万无一失了,经常使用类似“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各类问题给学生练习,以至于整个高中阶段,教师都是在让学生进行形式化、机械化的背诵与记忆,从而使得学生没有养成一定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教师对于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很多高中老师对古诗词的教学研究不够深入,同时也对课堂选文上没有进行认真准备,
在进行古诗词备课时,往往按照教材的制定内容、练习册的练习题等作为参考去对学生进行诗词教学,忽视了诗词教学的最终目标。导致语文诗词教学成为了练习题模式。另外,还有一些教师也在尝试通过一些新型教学方法来摆脱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诸如翻转课堂、微课、趣味教学模式等等,但部分教师也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偏离了教学目标,古诗词的教学不像记叙文、议论文等之类的文章教学,这些文体基本都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有相关联系,如果仅仅将相关的古诗词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进行背诵与抄写,会造成语文课堂枯燥与古板。
(三)学生对于古诗学习缺乏兴趣
当代的高中学生往往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我国的古诗词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磨炼,其所涉及的古代语句与语法不是很符合现代学生的认知,导致学生对于古诗无法产生兴趣。
另外,由于高中古诗词中生僻字和一些晦涩难懂知识点较多,涉及内容较为宽泛,加上一些教师没有利用合理的授课方式,从而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进行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一)重视读写,语言建构与运用
首先,在语言技巧教学的层面上。我国的古人诗人在进行诗词创作时,往往会用到很多语言技巧,像一些修辞、夸张、抒情等,都是诗人去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方式。由于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因此,在高中古诗词教学教师应适当降低对古诗内容理解层面的讲解,而是要多引导学生去学习与辨析语言技巧,这样有利于学生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比如,学生在学习李商隐的《锦瑟》时,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词语具有多义性与模糊性,对此很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时,教师就可以从语言技巧方面的讲解来指导学生去理解诗中象征、用典等手法。其次,教师还要注重于对学生的语言运用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时,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基本的语言特色外,还应该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 例如,在学习完《涉江采芙蓉》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自行对诗句进行段落改编,从而既能让能将平时所掌握的古诗知识与技巧融会贯通,还利于学生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善于观察诗性,进而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
古诗词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但无论是哪个年代的古诗词,都是古人表露心志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学习北宋诗人苏轼所写的《赤壁赋》时,其背景是作者四十三岁,刚刚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原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在书中加上了些许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这些话被当时的新党听闻,陷害蘇轼妄自菲薄,愚弄朝廷,对皇帝不忠。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在这种背景之下,作者还能从逆境中让自己的心路历程得到解脱,领悟了对人生的新思考,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另外,由于古诗词多为一些使用所用的语言进行精华凝练而得来,这种形式有助于提升诗词的艺术境界。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多注重对于诗词语言特色的讲解。例如,在学习曹操所作的《短歌行》时,教师就可以对这首诗中起承转合结构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由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志向以及忧愁等复杂情感信息。
(三)深入鉴赏,审美鉴赏与创造
我国传统的古诗词,大多都会去描述一些场景,如果学生在学习诗词时,可以将这些场景与诗词内容进行结合,那么这将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大多数古诗词,作者会利用意象去表现或者传达情感,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知识能力,引导学生去对其中的意象进行联想,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学习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所作的《离骚》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来对作者屈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去全面了解像《离骚》这类楚辞的特点与形式,像《离骚》所代表的意义,其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另外,向学生介绍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与来源,这样学生才可以深刻理解屈原在《离骚》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感受到屈原的爱国情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中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定要改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与时俱进,从而有效促进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我国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马晓腾. 传统文化视野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7.
[2]姜亭亭. 审美教育视野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青岛大学,2020.
[3]陈龄婧. 王夫之诗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