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后稷园景物视距调研与分析
2022-05-16黄莹萱
摘要:视距在景观设计专业中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到观赏景观的效果。人的视觉接收的信息量占总体感的绝大部分,而视距作为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观效果的观赏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后稷园为例,研究探索园林景观与视距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视距;景观小品;雕塑
一、实例分析
1.单独景观小品具体分析
在这一部分,测量景观小品的一系列数据,运用公式和现有结论计算分析小品,得出小品的位置,高度等数据的设置是否符合人体最佳视觉体验。
根据教材所记,正常人的视距,水平方向的视角为160°,垂直方向的视角为130°。而在景观设计中,为了获得清晰的景物形象和相对完整的静态构图,应尽量使视角与视距处于最佳位置,通常水平视角为45°,垂直视角为26°~30°是观景最佳,维持这种视角的视距称为最佳视距。合适视距的公式为:D=(H-h)ctanα=3.7(H-h) 据统计,大型物象,合适视距为景物高度的3.5 倍,小型为3 倍。我将根据这些公式理论对后稷园景观小品进行具体的最佳视距分析。
为了数据的平均性,我以视高1.6 米为参照进行测量,刘达校长雕塑约5.05米,根据上述公式我得到它的最佳观赏视距应该在16米左右。视距为16 米的视点,刚好为桥与中心广场的交界处,在此位置观察,开敞的广场与高大的雕塑形成一个纵向与横向的对比,比较和谐,后面的研究生楼也变成了景色的一部分。为了对比,我也同时拍摄了视距为7米的视点,事实证明,这个距离需要观赏者抬头,易疲惫,视觉感受略压抑。
第二个我研究的是后稷园的壁画,与雕塑不同,壁画与展板类似,它不仅要考虑最佳观赏点,还应注意展板的距地高度设置是否符合人的垂直视野范围,图一黄线区域内是展板设置较为合适的区域。经计算,此壁画廊位于黄色范围内,所以是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经过计算,该壁画的最佳观赏位置应该在2米左右。右图是视距2米位置的壁画,上下画框在视野内并且可以清晰看见壁画细节。
说明牌与展板更加类似,所以它主要需要注意展板的距地高度设置是否符合人的垂直视野范围。通过距地距离77 厘米和展板69 厘米这两数据可以得知它的阅读区域在黄色范围内(图一),较符合多数人的观赏舒适范围。
2.对于整体景色的评估
第二种分析方法是找一个合适视点,分析此视点与周围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上面的分析总结出一些结论。
第一处我选择的是东农后稷园的两座水榭与壁窗以视高1.6米为参照进行测量,水榭约6.2米,根据上面提到的公式我得到它的最佳观赏视距应该在21米左右。我以观赏对象为圆心,最佳观赏视距21米为半径画圆,发现园内两个最多人观赏水榭的视点位置皆在最佳观赏点附近。下图便是其中一个视点拍摄的照片,观赏起来令人十分舒适。
古典园林中的堆山叠石,山上设置的道路,建筑,场地是较好的视点位置,所以第二处我选择了后稷园最高的视点:爱晚亭进行分析。从高处俯视,给人以深远感,会让人感觉轻松,正常平视状态下的垂直向上向下的范围比较大,因此会产生距离缩短的错视感。
视点1:视线较深远,后稷雕塑可以完整清晰观赏到,研楼的东侧一部分与植物掩映也可以收入视野。
视点2:视线深远兰亭,和新建造的流水曲觞景观以及后面的墙壁以及雕塑按照远近顺序映入眼帘,并与植物掩映。
视点3:视线较幽闭,有树木遮掩后面的景色,但是不二桥与河流以及后面的醉翁亭在晴天时可以看清。
二.研究结论
经过研究发现以下观赏规律
1.观赏垂直角度
仰视时不容易看清景物整体,角度太大,会使人疲劳,也会产生压抑感,视距有被拉大的感觉。俯视时,给人以深远感,容易看到全局,会很轻松。
2.景观中的建筑观赏距离
体量小、观赏性强的建筑视距在 9~30 m 都能清晰地观赏到建筑整体,其中20~30 m视距下的景点与周围景物结合的景面也较完整;体量较大的建筑视距在12~35 m都能清晰地观赏到建筑整体。当大于这些视距范围时,视点与景点之间会有有别的景物进入视觉范围,影响景点的观赏。
3.色彩与光线
晴天光线好时,亮色反光强,更加醒目,色彩对视距的影响效果更大。阴天整个园林色彩反差减弱,色彩效果弱,这是色彩的视错觉效应。夏天,绿色比灰色更易被人眼捕捉,所以可以许多树可以做前景被人欣赏。冬天,绿色系转为灰色系,有些本来春夏时可做前景的植物可能就被忽略了。
三.总结
视距涵盖三方面的内容,观赏主体、观赏客体、测量距离三者缺一不可。视距的研究主要包含视点的选取、景点的选择、测量方法、范围的界定、引发视错觉因子的分析等五部分。景点的选择、范围的界定、引发视错觉因子的分析针对的是观赏客体方面;视点的选取针对的是观赏主体方面;测量方法针对的是测量距离方面。视距在多因子影响作用下既存在一定规律又存在一定的变化幅度。我们在设计是必须以此为依据,考虑景观观测点的位置,节点距离,节奏等,才能给人以最舒适的景观视觉感受。人在我们所设计的景观环境里面,什么时候看到什么东西,是需要我们精确计算和控制的。
作者简介:黄莹萱(2001--),女,汉族,黑龙江大庆市人,本科,单位:東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景观设计1F3890C3-8A7A-49C8-B0DE-876920586D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