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探讨

2022-05-16阮靖娟

锦绣·下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创新创业高职

阮靖娟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想要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除了要不断加强高职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丰富高职学生就业渠道,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而高职院校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教学效率有待提升。想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入思政教育元素,利用思政教育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创新创业意识,借助这种方式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职;创新创业

引言

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研究可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教师、学校以及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较为片面,没有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导致创新创业教学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想要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效率,一个重要的前提基础就是要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目前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缺陷,以思政教育为切入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地解决策略。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学的内在联系

从微观层面来看,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的本质内涵具有统一性。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职业观以及价值取向,也能够与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各种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效率[1]。而在众多教学科目当中,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路径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门学科之间存在大量的知识交叉,这就为思政教育融入创业创新教育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在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积极尝试引入思政教育教学内容能够为创业创新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化学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能够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思想。此外,高职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面临择业问题,而加入思政教育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高职学生顺利创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

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学,其主要目标是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借助这种方式锻炼高职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其综合素养。具体而言,就是要从社交、专业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能力。积极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知识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能够拓展高职学生的视野,夯实其知识储备[2]。此外,借助思政教学内容,能够让高职学生更为充分地展现自身价值,明确自己的特征,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未来就业路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除了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之外,将思政教学与创业创新教学融合,还可以让高职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社会发展趋势。让高职学生能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摆正心态,更快适应全新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学生想要提升创业成功概率,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思政知识,形成正确的创业观,明确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使得创业活动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学融合现状

(一)学生层面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刚刚确立。这种背景下,高职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学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从更为宏观的视角认识到创新创业教学的深层次意义,很多学生都抱有“自己不选择创业就不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观念,导致其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当中,无法提升学习效率。

此外,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外界思想的影响,导致其对于创新创业教学的认知出现偏差,一方面认为创新创业教学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没有帮助。另一方面认为创新创业教学內容就是指导自己如何开设、运营公司,以学习专业技术的方式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忽视了思政教育在创新创业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学校层面

尽管高职院校依照国家规定,开设了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并经过多年的发展,使得该课程实现了在高职院校的广泛覆盖。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少数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学的认知还存在着局限性,将创新创业教学排除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顶层设计之外,这就让创新创业教学长期徘徊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边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3]。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高职院校在该学科中的投入持续减少,令创新创业教学无法发挥作用。

一些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学较为单一,没有将思政知识与该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即便一些学校尝试在创新创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但融合深度不足,仅是一些零散的思政知识点,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政知识体系。这样不仅无法发挥思政教学的优势,还会增加高职学生的学习压力。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由于长期忽视创新创业教学,并没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一般情况下都是让思政课教师以兼职的方式,带领学生们学习创新创业科目。这些教师对于思政知识非常熟悉,但对于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不甚了解,因此只能将思政教学模式生硬地套在创新创业教学中,使得创新创业教学演变为“另一堂思政课”,事倍功半。

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方式

(一)拓展教学途径

思政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际开展思政教学活动时,高职学生通常很难充分消化这些知识。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出现,令高职院校可以探索思政教育课程的新途径,科学地整合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内容,让这两门学科之间形成知识的深度融合,重视学生在创新创业教学中的地位。在拓展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对内容进行遴选与编辑,借助发达的互联网寻找一些高职学生感兴趣的思政内容,改变高职学生对于思政教学内容“刻板”“单一”的固有认知。通过生动有趣的思政知识,自然引入创业创新知识,激发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C2B5F9FB-5CFC-4FC1-9CE0-B845D4893D5F

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向的正确性,以思政知识为基础,能够确保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始终紧紧围绕“提升综合素养”这一主题,避免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向“技能化”“职业化”方向倾斜。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寻求平衡,同时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拓展,深入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将散乱的知识点进行模块化整合,帮助高职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完善保障制度

针对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高职院校管理者需要持续增加对于该学科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要积极聘请相关专业的该水平教师,扩大教师队伍规模,通过引进先进人才的方式,快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本校教师的培养工作。由于创新创业科目与思政学科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要有限选拔综合能力高的优秀思政教师,积极组织培训,让其系统性学习创业创新知识,把握创新创业知识与思政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5]。在开展培新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教师的表现进行持续的观察,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水平,并针对每一位教师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一批专业水平高、职业素养高的优秀教师,为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效率,提供人才基础。

(三)发挥思政教育优势

设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过程中,要积极发展思政教育的优势。积极纠正对于创新创业科目的片面认知,要意识到创新创业教学并不是只是传授创业知识以及创业经验,而是需要从思维认知层面,向高职学生传授创新创业思维,并尝试从思政角度让高职学生意识到学习思政知识,对于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创新创业思维作为大框架,不断填充创新创业知识,并以思政知识作为约束,使得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符合社会发展总体趋势。一方面贯彻落实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提升了高职学生创业成功率,特别是在创业面临困难或者初次创业失败之后,要借助思政知识快速调整心态,客观分析创业失败或者创业发展陷入停滞的原因,为下一次创业或者就业提供宝贵经验。

(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想要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效率,不仅要从内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外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高职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了校园,校园的氛围对于高职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抓住校园文化多元发展这一特点,融入创新创业内容,将创新创业转化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时,引入“自由”“创意”等元素,举办“校园创意生活大赛”“校园创业小能手大赛”等活动,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之余也能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当中[6]。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独立意识以及交流能力,另一方面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借助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谈创新、人人爱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巧用信息化技术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如何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时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已经成为教育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教学效率,还会导致高职学生丧失对于创新创业科目的兴趣。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积极拓展实训基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在校内创建实训基地,也可以与校外企业展开积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实训平台。通过这种方式为高职学生提供全面、多样的实训机会。

在此基础上,积极加入信息化技术,建立“线上+线下”全新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积极更新教学内容,为高职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导向。利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高职学生独立学习知识,训练其独立思维能力[7]

借助信息化技术,能够为高职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一方面允许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沟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渗透思政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允许学生與学生进行线上沟通,引导高职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为学生介绍一些与学生就业、创业息息相关的新闻资讯,让学生们围绕该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在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思政角度入手,对创业创新资讯进行深入解读。

五、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案例

为了方便介绍,这里以某职业技术学院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为例。该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紧紧围绕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寻找属于学校的办学特点,最终形成“四三三”教学模式[8]

该高职院校管理者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工作过程中,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尝试将创新创业教学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相结合,从“保护非物质文化”出发,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这种全新的教学思路使得该学校所构建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不仅拓展了高职学生的视野,而且还提升了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高职人才,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效率,一方面提升了该院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提升了学校的社会价值。

例如,在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以“芙蓉工匠”作为主题。尝试在校园中建立“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通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让高职学生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领略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帮助高职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完整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知识框架。其次,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让高职学生通过实训的方式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训帮助高职学生积累有关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创新创业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入思政元素,让高职学生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总结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与教训。并引入SWOT分析技术,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该地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借助这种方式帮助高职学生了解此项工作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高职学生更好地从事非物质文化保护创新创业活动。C2B5F9FB-5CFC-4FC1-9CE0-B845D4893D5F

“芙蓉工匠”培训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為该学校培养了近4000名优秀人才,这些学生具有扎实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经验,积极参与国家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20余人获得了“金牌秀女”称号,其中5人更是获得了省级“五一劳动奖章”。

此外,该校还积极与社会知名企业展开合作,特别是与当地知名的刺绣企业形成“深度战略合作”关系。企业派遣骨干技术人员进入学校,为学生们讲解刺绣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一些具体的刺绣技术问题,提升高职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为学生们争取进入企业实训的机会,让高职学生有机会进入真正的企业中感受职场生活,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为接下来的创新创业提供宝贵的经验。而在校园建设方面,积极组织各学生团体,联合开展“非物质文化保护行动在校园”活动,通过文艺汇演、征稿、社会爱心服务等方式,让非物质文化保护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该校一张崭新的名片。同时,注重思政元素与创新创业活动的融合,通过介绍当地非物质文化,让高职学生了解、喜欢当地的非物质文化,以此为基础激发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认同感,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以及价值取向,一举多得,为社会持续提供优秀人才。

六、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活动时,要明确创新创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联,将思政教学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效率。通过拓展教学途径、巧用信息化技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能力,为实现高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文炜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路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8):214-215.

[2]张婷婷.生源结构多元化下的创新创业基础课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J].轻工科技,2021,37(09):179-180.

[3]郑金伟,李瑞星.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联合探讨[J].品位·经典,2021(16):119-120+130.

[4]苏雪婷.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5):206-207.

[5]许海园,周建强,吕晓娟,张兴,李雨谦.课程思政视域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38):50-51.

[6]于姣.核心素养导向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9):23-24.

[7]司慧积.“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实习期网络思政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9):145-146.

[8]张越,张文瀚,庞舒月.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成才之路,2021(26):36-37.C2B5F9FB-5CFC-4FC1-9CE0-B845D4893D5F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创新创业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