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双减”,教育魂归何处?

2022-05-16毕诚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4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双减

毕诚

[摘   要]教育关系民生,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未来。进入“十四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把中国教育推进高质量体系建设新阶段,采取了系列重大举措。其中,实施 “双减”专项治理政策和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两项重大改革举措,其目的一致,相互依存。当今,要切实促进教育回归本质,还需重新认识两者的本质与作用,推动二者产生联动效应,着力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新生态。

[关键词]教育“双减”;家庭教育;协同育人

“十四五”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进入高质量体系建设新阶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任务、新课题。回答新时代的新课题,理论上必须解决教育本质回归问题,实践上必须明确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教育魂归何处;二是如何重建教育生态。

一、实施“双减”政策的成就与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始终未能完全摆脱片面追求升学考试的单一价值观念的束缚,孩子未长大盼望早上学,上学后方知“上学难”“上好学校更难”。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水平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功利化和阶层固化日益严重,教育“内卷”导致校际非正常竞争越演越烈,学生的学业负担沉重,苦不堪言,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家庭为择校,不仅要在校外培训上投入大量经费,甚至还要拼命竞抢学区房,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教育生态恶化导致教育质量下滑,改善教育生态已迫在眉捷。

1.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采取重磅举措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一“双减”决策层次之高、执行力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是我国教育改革历史上的第一次。2021年10月23日,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8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家庭教育法,对推进协同育人教育生态建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一项重大政策和一部重要法规,颁布时间相距3个月,实施时间相隔半年。从实施步骤来看,“双减”政策如同清道夫,专项整治则是向校外培训乱象正面宣战。实施“双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开创高质量教育体系生态环境扫清障碍。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促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通过弘扬以家为本的育人传统,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端正人才发展方向,为立德树人筑牢人生发展基础。不难看出,“双减”与促进家庭教育,根本目的与任务一致,二者相互依存,重在产生联动效应。

2.实施“双减”的出发点、治理成就与影响

关于实施“双减”的出发点,教育部有关部门明确指出:一是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外培训以强化片面追求升学考试为目的,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是事关国家教育体系根基。培训行业野蛮生长,形成了另外一个教育体系,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对学校教育体系产生强力冲击。三是事关人民群众小康生活品质。培训机构炒作渲染焦虑,裹挟全社会被动参与,收取高额费用,严重降低了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

2021年,教育部将落实“双减”督导列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联合宣传、网信、财政、民政、市场监管、政法、公安、机构编制等多个职能部门一起发力,明确责任分工,在较短时间内,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在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强化培训收费监管等方面,各地统一行动,雷厉风行,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治理成就方面,据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介绍:“原12.4万个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压减率为92%;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率为87%;‘营转非’‘备改审’完成率达100%;预收费监管基本实现全覆盖,监管总额超过130亿。所有省份均已出台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较出台之前平均下降4成以上;校内普遍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第三方调查显示,85%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72%的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90%以上学生表示学业负担有所减轻。”[2]

实施“双减”政策,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开启新局,影响深远。一是这一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不仅让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而且因学校遵循“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主动担负起课后服务责任,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增高。二是实施“双减”,促进教育本质回归。根据2022年两会代表反映,由于治理有力,各地校外培训机构大规模压减,公开的学科类培训现象基本绝迹,规范了校外培训市场,有效遏制了商业化資本对教育公益性的破坏,有助于清除因阶层固化与校外培训机构利益勾联所造成的非正常竞争根源。三是向不健康的教育生态提出了挑战,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营造了社会环境。

3.实施“双减”政策后的新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双减”政策工作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3]

实施“双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综合治理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故以三年为限。现实情况表明,实施“双减”政策后,要形成协同育人的良性教育生态,需要多主体齐心协力。如果仅将课后服务任务全部甩给学校,学校会因害怕“惹事”问责而不敢让学生走出教室,除了作业辅导之外,其余时间都统统“关起来”以阅读图书为主,这种做法显然与“双减”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造成这种局面,责不在学校,而是政府、社会、家庭等多主體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当前的问题是,不少地方的教育部门把“双减”问题行政化,课后服务“一刀切”,强制教师执行。多数教师缺乏所教学科外其他学科的辅导能力,家庭教育改革跟不上步伐,非学科类校外教育资源进不了校园,社会教育资源又不能向学校免费开放,所以课后服务时间,多以读书活动代替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兴趣培养等,图书馆的图书成倍增长成为“双减”的一大“政绩”。本该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出现“断档”或“低质”看护现象,无所作为。教师有难为之苦,家长有乐极生悲之怨,由此造成隐形的校外培训暗中反弹,培训费报复性地翻倍增长。

这种反弹现象,其实是中国国情和教情的综合反映,必须理性思考。从理论上讲,“双减”和《家庭教育促进法》一前一后、相互配合、先破后立,破局之后,本该产生联动效应,但现实并非如此。客观地讲,“双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任务,政策目标明确,责任清晰,问责有主,配之以迅猛的专项治理行动,从形式到内容都相对简单,所以成效显著。实践证明,我国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能力超强,即使出现反弹,也能快速解决问题。而家庭教育变革是一项软任务,依赖的是协同育人机制的软实力。这种软任务、软实力,很难明确个体性的责任界线,尤其是在协同育人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多元主体并存,问责制的效能有限,因此要让家庭、学校在前台唱好戏,必须依靠社会资源的有效开发与配置。没有形成育人全链条政策体系,学校只能唱单调乏味的独角戏。所以,关着校门搞“双减”,不是“双减”政策的本义;而把“双减”任务完全甩给学校,出现反弹也是必然的。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一项开创性的综合改革,离不开政府主导。如果各地政府不设立专门的家庭教育管理机构,不划拨专项家庭教育经费,不制定教师家庭教育专业指导服务能力标准,不研制家庭教育课程纲要和质量评估标准,不采取政府购买方式,那么,在无课程、无标准、无评价、无专业师资、无规范化管理的现实情况下,仅仅依靠学校与家庭合作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恐怕难有实效。如果没有实操课程,强制推行,也必然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低质效应。目前,已经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滥发“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的乱象,这就好像主人把客厅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迎来尊贵的客人,却来了捣乱的乞丐。

二、重新认识“双减”的性质、目的、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三年为限实现“双减”工作目标,这一决策非常正确。促进“双减”与《家庭教育促进法》产生联动效应,最艰巨的任务是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发展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家庭教育,做好工作重心转移是关键。

1.“双减”性质在于维护学校教育公平正义

从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算起,我国现代教育制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现代教育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而我国移植现代教育制度,缺乏现代工业基础,主要是通过改造传统私塾、书院而实现的,起步晚,底子薄,加之旧社会始终处于战乱中,教育生态先天不足,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缓慢。

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优先发展学校教育,把“双基”作为重中之重,始终以人民发展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刚需”推动教育改革,促进了基础教育迅猛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富集度过高、学校教育系统“一家独大”的局面。学校教育“一家独大”,排挤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发育空间,催生了片面追求升学考试的教育价值单一化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从最早的重点校到今日的名校,其实就是升学率超高的学校;学校认可的“好学生”,其实就是各级考试的优胜者。这种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千校一面,严重制约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认识这一历史事实,是理解实施“双减”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全面发展的前提。

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日益完善和强大,归因于学校教育是刚性的。学校教育本质上是按照知识类别和其内在结构逻辑研制课程体系的,依据学生学习课程的能力实行分班教学,在制度设计上的淘汰机制,决定了以考试分数决定升级或分流的模式。考试制度遵循公平正义原则,以个体的实际考试成绩作为事实评价,是符合依法治教原则的。尽管学生的天赋、家庭、资源、师资等多方面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无法反映到考试测评的操作程序中,但淘汰与竞争,是学校教育本质的特性,不管升学考试制度怎么改,这一特性无法改变,所以学校教育越发达,这种竞争在新的淘汰机制下就会越演越烈。客观地说,若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没有竞争,人才便难以脱颖而出,竞争、淘汰没有错,关键在于淘汰机制必须是学校体制内生的,而且始终坚守公平正义原则。

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形成了左右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的独立体系,并以市场化与阶层固化有机结合,不单给学生、家长造成了沉重负担,更严重的是对学校内部有序竞争的公平正义原则造成了猛烈冲击,其宣扬的校外补课和特长培养已经成了干扰竞争名校学位的决定性附加值。大量名校学生都出自高价培训机构,这使家境贫困的学生被排斥在外,补不起,也拖不起。此外,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科类培训内容,以超出国家课标规定的范围吸引学生,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出现了诚如教育部指责的“事关国家教育体系根基”的严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护学校教育的公平正义,对不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治理势在必行。

2.“双减”的目的在于完善教育生态

教育生态系统要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系统组成。功能清晰、分工明确、均衡发展,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体现。长期以来,我国坚守学校教育独尊的价值取向,以学科类补课为主的校外培训机构实为学校教育的延伸,由此严重挤压了学校教育系统之外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空间,制约了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的正常发育。

必须清醒,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与学校教育系统不匹配,发育很不完善,是导致我国整体教育生态发展不均衡、升学考试竞争越来越严重的根本原因。实施“双减”政策,重拳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行为,促进教育回归本质、回归正常教育秩序是一方面,而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破解学校教育价值单一化难题,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频共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情,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大力度、深度、广度地激活国家教育活力,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系统,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大系统均衡发展,以构建资源丰富、宽松自由、充满活力、多系统比肩发展的育人生态。“双减”是手段,建设一个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生态环境才是目的。

3.“双减”的作用在于促进学校向社会开放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指出:“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现在,校外活动场所不足,教育载体缺乏,有效活动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出现‘断档’‘脱节’现象,没有形成育人全链条。要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运动馆、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设施的建设力度,免费向学生开放。”[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5],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问题核心,倡导向学生开放社会大课堂,让学生阅读生活教科书,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指明了方向,是构建新时代中国教育生态圈的必然要求。

从新中国教育发展史看,党的十九大以来首次明确提出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其本质是中国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如果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当今中国教育变革,只注重学校教育系统的枝叶改良,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极其困难的。

三、促进“双减”与协同育人

产生联动效应的对策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党和国家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公布,将滞后发展的家庭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制度,是新时代构建全民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我國教育体制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认识这一时代背景,是推进“双减”和《家庭教育促进法》产生联动效应的前提。

1.“双减”破局,学校应顺势大力推进五育并举

2022年3月的两会期间,关于实施“双减”政策后如何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成为代表们的热点议题,两会代表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政策建议。

例如,全国政协委员王欢提出,“双减”所减去的是学生身上不必要的负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驱力,实现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成才之外,更要成人,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做有意义的事儿,对己、对人、对民族、对国家来说都有价值。”[6]

又如,全国人大代表齐玫提出,“双减”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出多元化、个性化、具有创意的人才。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7]

再如,全国政协委员李有毅提出,“双减”减去的是不必要的、机械的、重复的学业负担,而个性、创造、责任、梦想和爱不会减。“双减”不是突击战,老师、家长和社会要拧成一股绳,共同帮助学生去开发自己、成就自己。“‘双减’的实施就是推动教育回归本质,让学生有时间,有动力全面发展,把我们基础教育引向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的正确轨道。[8]

2021年,“双减”的专项治理工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了把“双减”进行到底,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强调,要继续深入“双减”,严查隐形变异,巩固治理成果。健全违规培训检查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线下转线上”“众筹私教”“一对一”“以非学科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等违规行为,严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防止出现新的培训热。[9]将“双减”政策落实到底,是教育部门的应尽职责,而且在一定时间内,采取“管卡压”对于推进规范化管理是必要的,但仅是一种阶段性的治理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在减掉不必要的、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负担的同时,形成必要的、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大力落实五育并举。

一个学期以来的“双减”,不仅减除了校外学科培训,也减除了校内过重的学科作业,但是为学生减出的时间,不是留给学生在教室“静坐”的,也不是留给教师作安全“监护”的,而是要用于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毋庸讳言,我国一些中小学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还停留在口号上,这与以前长期空喊素质教育如出一辙。其根本原因非学校不为,而是难为使然。

众所周知,片面追求升学考试单一价值的问题,由来已久,痼疾已变沉疴,非但重智轻德,而且偏重考试科目轻视非考科目,造成了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呈现单一化特点,除了所教的应试学科之外,教学拓展、迁移、转科能力极差,精而不博的知识结构、单调重复的教学模式、自我封闭的教研行为,造成教师入职数年后原有的知识技能越来越少,视野越来越窄,所以一当教改政策提出要增设新学科时,很多学校会喊“缺师资、缺编制”。例如,增设足球、劳动教育、人工智能、饮食安全、卫生防疫、心理咨询、应急教育、书法绘画、传统文化、社团活动、戏曲舞蹈等,几乎都很难在校内找到称职的教师。此外,我国教师存在严重的书本教学职业化倾向,作为学科教师都很优秀,但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方面,与广大学生家长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所以仅依靠这些教师为家长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存在现实困难。

“双减”减出的时间,能否转换成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教师拓展专业知识技能的空间,取决于我们对“教育回归本质”的认识角度和深度。学校教育本应该回到学校,家庭教育本应该回到家庭,但这种回归只是归位性回归,而非本质回归。所谓本质回归,是人的个性化、全面发展的回归,简言之,即立德为本的五育并举。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这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学校教育必须担负起五育并举的应尽责任。一所学校的教师群体,不能开足德智体美劳学科课程,校长应该反思。“双减”正在倒逼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创新,若长期以“缺师资、缺编制”为由,岂非要令“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成为欺人之谈?

2.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教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存在客观逻辑,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新的变革应该跟进,特别是在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孩子上学、上好学的诉求后,教育改革的主题就必须转移到提高办学质量,激活办学活力上来。

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完整,办学条件已经达到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水平,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题。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综合改革的新阶段,不能再用老眼光盯着学校系统自身的内部改革,只关注学校系统内部的均衡发展。尽管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深耕细作,但更重要的是树立大局观念、宏观思维,以更广阔的视野,正视高质量体系建设的新问题,发现新特征,分析新要素,从改良整个教育生态圈的结构,把促进学校系统、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均衡发展提到国家政策改革层面上来,着力补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两大系统的短板。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政策注重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的均衡发展,这对于消除积弊已久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别,凸显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原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学校教育均衡只是整个教育生态圈建设的一个方面,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生态系统的短板也必须补齐,否则何谈协同育人机制?

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前提,是促进中国新时代教育生态建设的切入口,是新一轮综合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认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思想,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教协同育人“全链条”,实现三大教育系统均衡发展,这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党中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首次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打破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教育体制之间利益壁垒,促进三大教育系统由外在的“结合”转向内在的“融合”提出了时代要求。

我国三大教育系统,只有学校教育强大而完善,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不仅发育不全,而且功能属性也很不清晰。家庭教育长期被轻忽为“家事”,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三个注重”“四个第一”,直到2020年才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而又有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客观而言,促进法旨在促进家庭教育步入法治化轨道,距离“家庭教育法”还有质的差别。因为我国家庭教育正处于从传统经验型向规范型转变的起步阶段,要形成独立的现代家庭教育系统必须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家庭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是立德树人的根基所在,家庭教育好不好与孩子有无正确的人生志向和行为习惯紧密相关,没有出色的家教,单凭学校拼命狠抓升学考试,大搞题海战术,无法造就杰出人才。

我国的社会教育,其概念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游学译编》第九期《教育泛论》一文的认识并无本质差别。其在百度词条的中文解释为:“社会教育指学校以外的文化教育机关(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展览会、俱乐部、少年宫等)对人民群众和少年儿童所进行的教育。”在世俗观念和政府管理中,我国社会教育与传统的知识普及、风俗教化、社会培训、企业培训、校外补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混为一谈。社会教育尚未形成独立的规范化体系,也许与我国城市化程度低、社区教育功能发育不全相关。

在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社会教育系统从理论、制度到实践的发育已经成熟,早已从传统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开展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知识的教育活动”上升到“民众教育”“公民教育”“终身学习”层面,即以社区为办学主体,以青年与成人为教育对象所实施的以提高公民素质为主要目标的、灵活多样的社区教育。如日本的社会教育与社区教育几乎同义。西欧和美国则以社区成人教育学院为主,注重纳税人大学后的专业知识技能提升,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相适应,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系统建设的开端,对促进社会教育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尽管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处于发育成长期,但决不可因为发展滞后而轻忽其生态建设的意义。家庭教育生态系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但其作用并不孤立。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与社会、个人与学校存在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风俗与校风、家风互为因果,只有全面綜合治理才能促进社会、家庭和个体共同发展。此外,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培养人才目标的一致性,人生的个体价值只有融入社会,融入国家事业的实践中才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但个体在大学毕业后要使自己的劳动力和创造力保值、增值,就必须与时俱进,通过接受规范化的现代社会教育,不断调整知识技能结构,培育自主发展素质。

总而言之,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系统均衡发展,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课题、新任务。

3.促进三大教育系统形成合力,需政府主导并以社区为主体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三大教育系统形成合力,必须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提供政策、管理制度和人财物基本保障。根据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以社区为主体的社会管理模式正在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发展社会教育,通过社区组织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活动空间、场所,由社区和社会治理支持和培育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社区特色的生机蓬勃的健康教育生态,是提升整个城市人口素质和文化品质的根本途径。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路径,通过社区教育生态建设并反作用于社区现代化治理,是一条普遍规律。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构建和谐社会于基层,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居委会基层建设已经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城市管理模式已由街道粗放型向社区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发展。我国“抗疫”成功的经验证明,落实社区精细化管理,是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社区是居民生活的主要依托,涉及居住、生活、教育、养老、入托、文化、环境、体育、休闲、娱乐、医疗、安全、网络等现实问题。在我国部分发达城市,已经出现了人工智能化社区。

随着党和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治理理念的转变,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实现社区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现代化和国家管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北京市为例,2001年开始有计划地推进社区化管理,原有居(家)委会大量压缩,管理人员逐步年轻化和专业化,大力投入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基本建设,全市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建筑总面积已达27.7万平方米。2021年,北京市已有社区4000多个。推进社区化管理,使社区环境、文化、经济、教育功能以及社区居民归属感发生明显变化。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最基层的组织,具有独特的综合管理功能,依靠社区联系千家万户,建立社区教育中心,是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

从全国各地社区建设的经验看,发展社区教育功能,是带动社会整体提升文化品质和盘活经济的最有效途径。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为例,该区曾一度是经济萧条、空房最多的“鬼城”,但通过政府努力,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首位并作为推动社会创生力发展的重要对策,在全力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同时,教体局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了以公益性为原则的学生发展中心,通过该中心整体规范区内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劳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理配置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师资和课程资源,为所有在校学生提供了开放有序、保质保量、学科与非学科课程交叉互补、教学成绩互联互认、免费与收费合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一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深受居民支持和拥护。

近两年来,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指导下,该区被正式列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验区。通过一年多的实验,在构建协同育人生态、激发学校办学潜能和办学活力方面,已初步取得了探索新模式的新经验,带动了新区家庭、社会教育快速发展和办学质量的大幅提升,并产生了联动效应,推动了社区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快速增长。如今的康巴什新区,已是一座4A级旅游城市,城市核心区的优势日益彰显。

实践证明,政府主导,以社区为主体,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为一体,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生态圈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2]央视网.教育部:“双减”后原12.4万个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EB/OL].(2022-02-25)[2022-03-10].https://news.cctv.com/2022/02/25/ARTIhHuIqnqABzvwqOYmHd8M220225.shtml.

[3]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2-03-11]. http://www.gov.cn/xinwen/2021-07/24/content_ 5627132.htm.

[4][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70.

[6][7]劉洋,郭慧敏,孟亚旭.两会代表委员谈:“双减”之后学校教育如何“加”[N].北京青年报, 2022-03-07(A04).

[8]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全国政协委员李有毅:双减推动教育回归本质[EB/OL].(2022-03-04)[2022-03-11].http://news.cyol.com/gb/xwzt/articles/2022-03/04/content_PxBXpiK7R.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EB/OL].(2022-02-08)[2022-03-07].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2202/t20220208_597666.html.

(责任编辑 王永丽   校对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家庭教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